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茵栀黄注射系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物制成的注射液(每10ml含黄芩甙200mg,茵陈提取物60mg,栀子提取物32mg).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疸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Ⅰ型),也可用于其它类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我院使用由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的菌桅黄注射液(批号951225-31)过程中,引起过敏性皮疹2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茵栀黄注射液静滴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男,52岁,无药物过敏史,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用药方法:100g.L-1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茵栀黄注射液(江苏省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0105)20mL,静脉滴注,40~60滴/min,每日静滴1次,连续用药3d,d3全身微痒,能忍受,有2~3个红色皮疹。d4静滴至200mL时发现双上肢出现对称性红色皮疹。上肢内侧、掌侧较多,瘙痒无法忍受,停用该药,肌肉注射非那根注射液25mg,嘱患者勿用手抓,勿用热水擦洗,0.5h后皮肤瘙痒能忍受,皮疹逐渐消退,口服开瑞坦10mg,d2皮疹全部消退,无瘙痒。停用该药后至出院前未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现象。患者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3.
茵栀黄注射液是纯中药制剂,由中药茵陈,栀子的提取物及黄芪的有效成份黄芪甙配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降低转氨酶的作用,因其价格低廉,疗效佳,毒副作用小,临床常用于治疗肝炎,我们使用茵栀黄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并给予肝酶诱导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1—2mL/k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5d。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住院时间及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随着治疗的进展,胆红素水平不断降低,治疗第3天、第5天,治疗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因右眼虹膜睫状体炎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阿米卡星0.4g,地塞米松10mg,输液完毕1小时后感全身皮肤瘙痒,6小时后症状消失。第2天用药后又感皮肤瘙痒,全身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压之色褪。经专科会诊后拟诊为:药物性皮炎。遂给50%葡萄糖注射液20ml,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2.0g及地塞米松5mg,qd,iv,特非拉定60mg,po,bid,局部以氯地霜、炉甘石洗剂外涂,tid。停用阿米卡星,其他药物继续应用。5天后全身皮疹消退。2 讨论阿米卡星为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对肾脏及听觉的毒性,大剂量给药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6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用茵栀黄注射液2ml/(kg.d)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培菲康每次1/2粒,8h/次,用10ml冷开水冲服。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及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茵栀黄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满意,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茵栀黄注射液目前主要用于急性、慢性、迁延性肝炎和重症肝炎的治疗 ,疗效好临床应用广泛。近 2年来发现 2例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后出现过敏反应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两例分别为男性、 9岁 ,女性、 5岁 ,均为急性黄疸型肝炎(HBs Ag阳性 )门诊观察治疗。均首次静滴茵栀黄注射液后出现烦躁不安、皮肤潮红、全身丘疹、呼吸急促、腹痛 ,听诊有心率增快 ,考虑为茵栀黄过敏。停止输注 ,给予 10 %葡萄糖酸钙缓慢静推、维生素 C静滴、扑尔敏肌肉注射 1小时后上述症状消失 ,安静入睡。次日重新输注茵栀黄时又出现上述反应 ,停药及对症处理后…  相似文献   

8.
茵栀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茵栀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观察两组皮肤黄疸及胆红素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100%,对照组分别为57.9%和8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74、8.47,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胆红素下降(146.00±43.98)μmol/L,黄疸消退时间(5.3±1.64)d,对照组下降(96.00±46.13)μmol/L,黄疸消退时间(7.1±2.1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14、2.95,P均〈0.05)。治疗组6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一定疗效,相对安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茵栀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调查应用茵栀黄注射液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358例病历进行调查,其中急性肝炎292例,慢性肝炎52例,肝硬化14例;男性216例,女性142例;年龄43.5a±s2.9a(20~74a)。给予茵栀黄注射液20~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结果:用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过敏性皮疹、心悸、畏寒、纳减等)74例(20.7%),其中死亡2例。结论:应用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严重,在应用时必须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0.
杨泽民  冷建刚 《安徽医药》2013,34(7):941-942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于母乳性黄疸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9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维持母乳喂养;对照组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外,加用茵栀黄口服液1 ml.kg-1.次-1,3次/d;治疗5 d后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黄疸均有不同程度消退,治疗组在黄疸消退时间及总胆红素下降值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母乳性黄疸患儿有良好疗效,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退黄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1.
1过敏性皮疹裘雨林,曹国建[‘j报道1例男患者,67岁。因慢性肾炎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4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qd,同时口服泼尼社5mg,tid,9d后患者突感全身皮肤痛痒,继而出现泛性皮疹,寒战、高热、咽痛。次日口腔粘膜糜烂,球结膜充血水肿,有多量脓性分泌物,全身皮肤满布紫癫及红斑性皮疹,上有水疗及大疤。立即停用刺五加,给予抗过敏药,10d后皮疹消退。2肠道过敏赵咏娥,聂金蓉”‘报道1例女患儿,15岁。因感冒后胸闷、心房四肢乏力,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4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3h后患儿腹泻浓茶水样便,每隔20~…  相似文献   

12.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玲  宋华  冯宇利 《中国药房》2006,17(16):1243-124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除均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外,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ml/kg、维生素C500mg,1次/d,连用10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黄疸开始消退时间分别为(2·80±1·22)、(3·77±0·99)d(P<0·01),肝功能开始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5·83±2·84)、(7·47±1·89)d(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茵栀黄丽珠肠乐治疗母乳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菌栀黄、丽珠肠乐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8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及尼可刹米口服,治疗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5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口服丽珠肠乐1/2粒(0.25亿活菌),2次/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茵栀黄联合丽珠肠乐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有效治疗下,2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对于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疗效,相对安全,可以结合临床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妈咪爱)、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符合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按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妈咪爱,每次0.5g,每日2次,联合蒙脱石散每次lg,每日3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茵栀黄注射液5ml,每日2次,连服7d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后黄疸指数下降值。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4.0±2.O)d,对照组为(6.5±2.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3服茵栀黄联用妈咪爱、思密达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既能提高临床疗效,又能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摘要患者男,47岁,工人。因发热、皮疹、黄疸20余d,咳嗽3d,于2002年10月29日收入我院。患者于2002年10月6日因咽痛在社区诊所静滴头孢拉定3g·d-1治疗。2d后,患者咽痛消失,但出现发热,T37~38℃;四肢、躯干、颈部、面部均出现皮疹,瘙痒;巩膜黄染,尿黄等。10月8日来我院门诊治疗。检查肝功能:ALT197U·L-1,AST65U·L-1,T-Bil84.9μmol·L-1,D-Bil45.5μmol·L-1,怀疑为肝炎,遂转入北京市某传染病医院。在该医院时,患者持续发热T38~39℃,给予泼尼松,茵栀黄注射液,胸腺肽,对乙酰氨基酚,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黄疸基本消退,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拓莫兰,丹参,茵栀黄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7例予以肝酶诱导剂、光疗等综合治疗;治疗组63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拓莫兰注射液,0.3 g/d,复方丹参注射液1~2 m L/(kg·d),茵栀黄注射液2 m L/(kg·d)均分别加入葡萄糖20 m L中静脉输入,动态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值。结果显示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对照组为(16.3±1.2)mmol/L,治疗组为(31.9±3.3)mmol/L,两组需血液制品人数:对照组为40.4%,治疗组为15.9%;治疗组黄疸消褪时间(5.4±2.5)d,对照组黄疸消褪时间为(8.0±2.3)d。结论阿拓莫兰,丹参,茵栀黄注射液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有效地加快新生儿黄疸的消退,减少血液制品应用,是新生儿黄疸可靠、安全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茵栀黄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得菌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资料和北京地坛医院使用菌栀黄注射液而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对近年来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病例共130例进行分析,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临床特征.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索。结果茵栀黄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86.8%发生在首次用药过程中.有不良反应20种,以皮疹最为常见,占不良反应患者的67.69%(88/130),占不良反应的31.3%。重型不良反应以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占不良反应患者的10.77%(14/130),占不良反应的5.0%。年龄越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不良反应的程度越重。中、重型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有过敏史者为42.46%。占总不良反应病例的34.62%(35/130).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应用方式、患者的个体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茵栀黄注射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70例 ,其中对照组 34例 ,采用蓝光照射 ,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 36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 10mL·d-1+ 5 %GS 2 0 0mL ,ivgtt×10d。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胆红素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菌栀黄注射液可促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消退 ,可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茵栀黄注射液出现过敏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勾春燕 《河北医药》2002,24(3):233-233
茵栀黄注射液是纯中药制剂 ,由中药茵陈、栀子的提取物及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甙配制而成 ,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降低转氨酶的作用。因其价格低廉 ,疗效佳 ,毒副作用少 ,临床常用于治疗肝炎。我们在使用茵栀黄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 13例 ,现将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3月使用茵栀黄注射液 (北京某药厂产品 )治疗的急、慢性肝炎共 10 0例 ,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方案。入院后均给予茵栀黄注射液 3 0~ 40ml加入 10 %葡萄糖 2 5 0ml静脉滴入 ,一日 1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