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表现早期无特异性,常易误诊。我院自1978年10月~1984年10月经胃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进展期胃癌243例,临床误诊24例(9.9%),其中胃镜误诊5例(2.1%)。误诊时间最长11个月,最短20天。误诊为慢性胃炎8例,消化性溃疡7例,残胃炎2例,贲门失弛症2例,胃憩室,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结核性腹膜炎、淋巴结核各1例。现将胃癌误诊原因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0年7月~2005年12月共检出胃癌984例,其中12例胃癌胃镜下误诊,误诊率1.22%.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例误诊病例,男9例,女3例,年龄30~68岁,平均48.7岁.……  相似文献   

3.
<正> 青年人胃癌是指35岁以下的胃癌患者。临床上缺乏对本病的警惕性,易致误诊或漏诊。作者分析近10年间本院经胃镜检出的青年人胃癌53例,以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特征、误诊原因和胃镜检查时的注意点。资料分析本院1984年2月至1993年2月间共检出胃癌1795例,其中青年人胃癌53例,占  相似文献   

4.
段虎平 《甘肃医药》2011,(2):102-103
目的:探讨胃癌误诊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3年-2009年临床误诊的48例胃癌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误诊为慢性胃炎21例,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4例,神经官能症8例,肺结核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结论:仔细询问病史、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掌握胃镜操作能力、尽可能病理活检等综合分析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许晴晴  籍龙江 《重庆医学》2003,32(5):582-583
目的 探讨胃镜下胃癌误诊原因。方法 对1990年1月一2000年12月经病理确诊为胃癌而在胃镜下误诊的2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中平均年龄43.7岁;误诊时间平均2.2个月;误诊为慢性浅表糜烂性胃炎15例,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胃息肉1例,贲门撕裂综合征1例。结论 胃镜下胃癌误诊、漏诊的原因:(1)对患者胃癌的相关病史询问不详,对青年人胃癌重视不够;(2)对胃癌“假性愈合”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胃癌胃镜下的临床特征认识不足;(3)对可疑病变未强调定期复查;(4)胃镜操作特别是取活检的要领掌握不够熟练。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有下降趋势,但在某些地区仍居首位.胃癌误诊的患者大多数属晚期,因此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方能改善预后.我院自1990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住胃癌患者1 385例,因各种原因误诊2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近年来随着胃癌发病率的显著上升 ,青年人胃癌也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内镜技术普通开展 ,胃癌的诊断率已有很大的提高 ,但是青年人胃癌漏误诊率仍很高 ,确诊时多数已属晚期 ,失去了早期根治的机会 ,五年生存率极低。我院 1993年 3月~ 1999年 3月经纤维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的青年人胃癌 5 6例 ,漏诊后误诊 18例 ,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从中汲取教训。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漏误诊的 18例青年人胃癌中男性 11例 ,女性 7例 ,男女之比 1.5 7∶1。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30岁 ,平均 2 7.9岁。1.2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 ,且死亡率高 ,好发年龄在 5 0岁以上[1,2 ] ,而发病年龄在 35岁以下者成为青年人胃癌 ,占胃癌患者的 2 2 %~ 6 % [3 ,4 ] 。我院自 1995~ 2 0 0 0年共收治青年人胃癌 6 8例 ,其中误诊 2 6例 (占 38 2 4% ) ,为提高认识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共收治青年人胃癌 6 8例 ,误诊 2 6例 (院内误诊 8例 ,院外误诊 18例 ) ,其中男 11例 ,女 15例 ,年龄 18~ 34岁。其中误诊为慢性胃炎、胃溃疡 9例 ,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 6例 ,合并穿孔 5例 ,缺铁性贫血 2例 ,肝硬化、腹腔淋巴结核及卵巢癌 6例。病理分型 :低分化…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有下降趋势 ,但在某些地区仍居首位。胃癌误诊的患者大多数属晚期 ,因此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方能改善预后。我院自 1 990年 1月—1 999年 1 2月共收住胃癌患者 1 3 85例 ,因各种原因误诊 2 45例 ,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胃癌总病例 1 3 85例 ,其中男性1 0 83例 ,女性 3 0 2例。年龄 1 8岁~ 82岁 ,中位年龄 62岁。误诊病例 2 45例 ,其中男性 1 87例 ,女性 5 8例 ,年龄 2 0岁~ 74岁 ,中位年龄 64岁 ,总误诊率 1 7.7%。2 临床表现 上腹部…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人胃癌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较高,确诊时多数已属晚期,失去根治的机会,5年生存率极低。我院近15年来收治青年人胃癌79例,误诊14例,占15.5%。本文着重分析其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内窥镜的广泛应用,一般胃癌在术前均能得到明确的组织学诊断[1],但临床上仍有一部分病例漏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2月~2001年2月我科漏误诊胃癌23例,占同期胃癌数量的4.31%.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美芹 《中外医疗》2010,29(7):181-181
46倒胃癌x线误诊诊原因中,阅片失浸和由造影技术问题引起28例X线表现不典型或或不明显而误诊17例。多数病例误为良性溃疡和炎症。表明进一步加强对胃癌X线特异性征象的认识和心理的重视,是正确诊断胃癌的关键。临床上多采用X线胃肠钡餐造影,或双重对比造影能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但仍存在许多误诊因素。为探讨其误诊原因,本文将我院2000年1月以来误诊46例病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胃镜观察并借助活组织病理检查,提高了对胃围的检出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漏误诊仍时有发上。作者结合54例进展期胃癌的漏误诊,进行漏误查的原因分析并探讨如何提高进展期胃癌的诊断8,减少漏误诊。临床资料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期间,胃镜检查的)580例中检出胃癌458例,检出率为48%;发现漏吴诊62例,漏误诊率13.5%,其中早期胃癌8例.占2,9%。进展期胃癌54例,占87%。被漏误诊的54例中,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铃52.7岁(35~78岁)。误诊为良性溃疡22例.糜兰性胃炎4例,胃息肉3例,疣状胃炎2例;癌疑8列;漏诊15例。分型:…  相似文献   

14.
胃癌743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我院肿瘤科1980年1月~1997年12月间外科治疗胃癌743例,本文就提高早期诊断、减少误诊、合理选择胃癌根治术式总结治疗经验,以进一步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胃嗜酸性肉芽肿GEG临床比较少见,术前确诊较困难,术中所见与胃癌也颇相似,极易误诊。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GEG共21例,其中17例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本病。本文就其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内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手段,但在内镜下肉眼观察胃癌仍有不少误、漏诊。 1977年1月至1989年3月我院用内镜检查门诊患者14112例,每例都做活检病理,而肉眼诊断胃癌或疑癌者加做细胞刷涂片检查,共检出胃癌802例(5.68%),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早期胃癌54例(占胃癌总数6.7%),其中首次内镜肉眼误、漏诊29例(54%);进展期胃癌748例(占胃癌总数93.3%),首次内镜肉眼误诊17例(2.3%)。总误诊46例,总误诊率5.7%。活检阳性率92.3%,细胞刷涂片检查阳性率93.9%。现将46例误漏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胃霉菌性溃疡误诊胃癌34例报告韦辉荃喻惜华(江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南昌330006)胃霉菌性溃疡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科自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收治572例胃溃疡中发现34例胃霉菌性溃疡误诊为胃癌或溃疡恶变,这34例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证...  相似文献   

18.
我院在1977年1月~1989年6月期间,住院诊断为胃癌者648例,其中因临床表现特殊而误诊,后经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剖腹探查及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胃癌者21例,占住院胃癌者的3.24%。  相似文献   

19.
毕恩旭 《当代医学》2009,15(30):110-11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误诊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对近三年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并腹腔感染误诊一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手术方式、肿瘤分期、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有关,有效引流可明显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0.
梁建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895-1896
随着消化道内镜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道肿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内镜下病灶形态学酷似良性病变的胃癌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3月—2010年12月经胃镜检查或病理证实的胃癌174例,其中11例胃角癌内镜下病灶形态学酷似良性病变特征,而黏膜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为胃角癌,占检出胃癌总数的6.3%.总结分析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