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性味,指中药的四性(或四气)和五味,是中药性能的核心部分,千百年来性味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药的临床运用.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少数药物的性或味与功效前后不统一,这给学生学习中药、理解其功用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现以《中药学》[1]为例,例举部分药物性或味与功效不统一的现象,提出了几点统一完善的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的性味学说是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一套用以说明中药药理作用的说理工具,也是指导中药应用的用药规律。所谓性,就是药性,即四性,味即五味。中药的运用主要是以四性,五味来阐明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因此,我们要掌握和运用中药,必须首先学习和研究中药的性味学说。兹就这一问题结合多年教学体会,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参考指正。一、四性中药的四性即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和《神农本草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  相似文献   

3.
一论坚是苦味的主要作用苦味具有能坚、能燥、能泄作用,目前出版的各种中药学教材及中药参考书,均把燥和泄作为苦味的主要作用。对于“苦能坚”这一作用则放在次要的地位,几乎不用苦能坚来说理。其实,这违背了《内经》原意,是本末倒置。《内经》是中药五味学说的源泉,对于五味作用作了系统地阐述。例如,说苦味具有“燥”的作用,是根据《素问·藏气法时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等经文确定的。说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家对此均很重视。在《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典医籍中就对药物性味及其作用作了记载,历代医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其性味。中药性味理论,沿用自今,在临床中仍有实际意义。中药的性又称为气,即寒热温凉平的药性,表明药物的性质。虽有四  相似文献   

5.
中药性味新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学有自己的理论。中药学的理论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以及七情等等。中药的性味理论指“四气五味”(有时也称“四性五味)。”“四气”是根据阴阳理论将药物分成寒、热两类,再根据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寒、凉、温、热四类。“五味”是根据五行理论将药物分成辛、苦、酸、咸、甘五种。那  相似文献   

6.
《神农本草经》序例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古人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实际品尝和无数次的疗效观察,知道药物有五种味道,而不同味道的药物又各有不同的作用,并将它进行归纳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藏气法时论》)及经后世医家的补充发挥,对五味的作用又有了更全面的概括,如“辛能行能散、甘能补能和、苦能泄能燥、酸能收能涩、咸能软能下”。不但如此,味还是药物归经的重要依据,如“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因此,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解释中药药理作用的说理工具,也是指导中药临床运用的用药规律。可见中药性味学说中的五味同四性一样的重要。遗憾的是:古代本草对某些中药性味的记载很不一致,如郁李仁的味,《本经》载酸,《药性论》载苦辛、《蜀本草》载甘酸;现代的《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高校教  相似文献   

7.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药性,也是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成先入肾。”中药学理论认为,咸味之药,性浸润,柔软坚凝,使肿块顽痰消散;咸属水,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黄帝内经》中五味理论的相关内容,论述了五味的作用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成软”;阐述了如何划分其阴阳五行属性;还探讨了五味学说的临床应用情况。五味学说的临床应用情况主要体现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应用和饮食五味的调养这两个方面。最后指出养生之道:只有“谨和五味”,才能“长有天命”。  相似文献   

9.
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神农本草经》序称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 ,各种中药书籍在论述一药物时必先标明其性味 ,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以及临床用药 ,都有实际意义。本文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的内容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的分析综合 ,以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1 四 气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和温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寒与凉 ,温与热性质基本相同 ,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反应概括…  相似文献   

10.
中药的性味,即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中药的四气即四性,说是四性,我认为实际只有两性,就是寒、热之性。本文就经典论据对中药性味的论述,中药临床应用与中医疾病辩证的相互关系作初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药性味新     
中医药学有自己的理论。中药学的理论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以及七情等等。中药的性味理论指“四气五味”(有时也称“四性五味)。”“四气”是根据阴阳理论将药物分成寒、热两类,再根据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寒、凉、温、热四类。“五味”是根据五行理论将药物分成辛、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中的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平)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神农本草经》称:"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各种中草药书籍论述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鉴别认识药物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而现代药学是根据其所含成分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论苦能“坚阴”李玉忠孔祥英(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淄博255300)苦,属于中药性能五味之一,有泄和燥的作用,这已为人熟知。全国统编《中药学》第五版教材中总结前人的用药经验,提出了苦有“坚阴”的作用,今人对此论述颇少,有必要加以讨论。坚者,守也,固也。坚阴,即固守保存阴液之意。所谓苦能坚阴,实际上是借助某些苦寒药物的清热泄火作用,泻火之亢,以全阴气,又称泻火存阴或泻火保阴。苦味的坚阴作用与养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养  相似文献   

14.
中药归经理论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归经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起源较早,在《内经》中就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以后,中药归经理论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归经学说与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药性理论一样,从不同角度反映药物的性能,对指导中药临床应用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了对归经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本文从几个方面对目前常用中药的归经情况用统计的方法作了初步的归纳分析,现将统计结果及有关讨论作一介绍。由于历代本草对药物的归经记载出入较大,本文以凌一揆编高校第五版《中药学》教材为蓝本,参考《中药大辞典》、《中草药药理学》(吴保杰编)、《中药学》(周凤梧编),取所载有归经的中药进行分析。一、药物归经与作用部位的关系一般认为,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病变部分(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选择性作用。即药物在机体内发生作用的部位和范围。现参考《中药  相似文献   

15.
刘松林 《河南中医》2010,30(12):1145-1147
《伤寒杂病论》中方剂药物性味配伍的运用非常全面。在四气配伍方面有寒热(温)并用法和寒温(热)互投法;在五味配伍方面有辛甘化阳、辛开苦降、辛散酸收、酸甘化阴、酸苦涌泄、甘淡利湿、甘补苦泻等方法;另外还有四气配伍五味的辛温成寒反佐法。临床应充分掌握药物的性味,根据疾病证候特点,按性味特点配伍组方,才能充分发挥中药性味配伍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药郁金药性商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森 《山西中医》2007,23(2):59-60
中药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属于活血化瘀药物,其主要功能古今认识基本一致,其药性古今典籍所记载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新修本草》载:“味辛,苦,寒,无毒”,《本草逢原》载:“辛苦,平,无毒”,《中药大辞典》称:“辛苦凉”,《实用中药学》载:“苦,辛甘温”,《全国中草药汇编》及五版教材《中药学》等多种书籍均为:“辛、苦,寒”。我们从峋床应用中体会,并从药源、化学成分等方面考证认为,该药性味应属辛苦温。  相似文献   

17.
中医方剂性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药性味理论的特点以及《内经》针对风、热、湿、火、燥、寒的病证所制定的气味合和组方规则对方剂性味进行阐释和论述。认为性味是方剂的重要性质和作用基础。提出方剂性味的量化处理原则;四性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是说明药物作用机理的理论依据之一;并通过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性味分析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8.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药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是传统中医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即指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 (性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则指出了以病证寒热作为用药依据的基本治疗原则。《本草纲目》中“酸咸无升 ,甘辛无降 ;寒无浮 ,热无沉 ,其性然也”则阐明了中药的性味与作用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现代对中药四性的研究与探讨更为细致与深入 ,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与五味的关系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 (淡 )、苦、酸 (涩 )、咸五种味道 ,是由中药的多种化学成分所决定的 ,四性则是这些成分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本经》药物性味规范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实验研究,已迈出重要的一步。药性理论的核心是性味学说。本文拟就《本经》中药物性味确定的具体分析,阐述早期性味规范的一般原则。一、药物五味规范的原则 1.口尝确定药味所属。众所周知,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这是指药物的滋味和毒性经口尝而得知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必然通过人的味觉才能感知,因此,在远古时期,口尝就成为药之五味的主要确定方式。不难看  相似文献   

20.
对中药药性气味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药性理论,所指范围认识尚不一致,多数则将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作为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拟首先对气味理论作一些探讨。气味,或称性味,常称四气五味。《神农本草经》即有“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之说。即每个药物有其气和味,以标志其功效和主治。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今许多书籍对药物性味之记载不尽一致,尤其是对某些药物的味的记载,很不相同。如以当归为例,《纲目》谓其苦,《别录》谓其辛,李杲《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