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酶解与否对石淋通片工艺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广金钱草总黄酮的提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以总黄酮的提率和3种黄酮类成分的转移率为指标,对传统的水提醇沉法与酶解后水提醇沉法进行比较。结果酶解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为0.6%,酶解温度50℃,酶解pH为6,酶解时间1h。酶解后水提醇沉法主要工艺步骤中的总黄酮得率及3种有效成分的总转移率均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结论酶解后再提取,可以大大提高石淋通片工艺过程中总黄酮及其有效成分的得率,该方法条件温和、简单易行,可为石淋通片的工艺改进及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紫荆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水提、水提醇沉、醇提及酸醇提取4种工艺比较,确定采用醇提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醇提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紫荆花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15倍量55%乙醇、100℃水浴、每次2h回流提取3次,总黄酮平均得率为7.32%,RSD为1.44%~1.88%。结论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镰形棘豆抗炎抗氧化活性研究及抗炎机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镰形棘豆总生物碱、总挥发油、总黄酮、总皂苷和总多糖部位进行了体内外抗炎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两种抗炎动物模型(TPA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诱导的小鼠腹腔白细胞迁移),评价镰形棘豆提取物的抗炎活性;以总抗氧化活性、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作为抗氧化性指标,评价镰形棘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筛选镰形棘豆抗炎抗氧化活性部位。并采用急性和亚急性炎症模型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部位的抗炎作用机制,同时对其胃肠道保护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镰形棘豆总黄酮部位具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活性,且无任何胃肠道刺激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PGE2的水平、降低机体脂质过氧化程度(MDA),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和GSH-Px)有关。结论:本研究为阐明传统药用植物镰形棘豆的抗炎作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壳聚糖澄清法与传统水提醇沉法平行对比,正交实验考察解吸剂(乙醇)浓度、解吸温度、洗脱速度3个因素,以总黄酮提取量、葛根素提取量、得膏率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壳聚糖澄清工艺能有效保留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等有效成分,节省乙醇用量,缩短生产周期。选取最佳纯化条件:乙醇浓度为70%,洗脱温度35℃,洗脱速度为2BV/h。采用该工艺葛根总黄酮纯度达60%以上。结论该法简单可取,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具有高渗透性的镰形棘豆总黄酮软膏剂,并探讨影响其体外累积渗透量的因素.方法 首先建立2',4 '-二羟基查尔酮的体外测定方法,用体外透皮实验方法考察总黄酮的透皮性能,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以累计透过量为考察指标,选择促渗剂(油酸)用量、载药浓度、单硬脂酸甘油酯与三乙醇胺的比例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设计,优化镰形棘豆总黄酮软膏剂处方.结果 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得到渗透性能良好的镰形棘豆总黄酮软膏剂,镰形棘豆总黄酮软膏剂其主要成分2 ',4 '-二羟基查尔酮的累积透皮率较溶液剂提高了2倍.结论 镰形棘豆总黄酮软膏剂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黄芩药材经各种工艺处理后,黄芩苷保留量的差异。方法按《药典》中含有黄芩的中药制剂成型过程,将黄芩药材经适当方式处理,包括煎煮法、温浸法、水提酸沉法、水提醇沉法、乙醇提取法、乙醇加热回流法、活性炭吸附法,以黄芩苷的转移率为指标,比较各种提取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各处理方法的提取率分别为:水煎煮法为34.75%、温浸法为3.70%、水提酸沉法为8.55%、水提醇沉法为35.45%、乙醇提取法为24.10%、乙醇加热回流法为51.30%、活性炭吸附提取法为0.85%;转移率分别为:水煎煮法为51.98%、温浸法为6.90%、水提酸沉法为50.59%、水提醇沉法为37.66%、乙醇提取法为2.84%、乙醇加热回流法为63.56%、活性炭吸附提取法为4.68%。结论黄芩的这些提取工艺中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黄芩苷的提取率最高,转移率也最高;水提酸沉法提取黄芩苷的纯度最高。活性炭吸附提取法提取黄芩苷的提取率最低,乙醇提取法提取黄芩苷的纯度最低,转移率也最低。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提取灯盏花中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灯盏花中总黄酮的新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及水提醇沉法提取灯盏花中总黄酮成分,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率及提取时间。结果:超声波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乙醇消耗和提取率相等,高于水提醇沉法,但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时间为40min,比其它方法大大缩短提取时间。结论:超声波技术提取灯盏花总黄酮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过敏性鼻炎(AR)免疫途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调控Toll 样受体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 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5 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组及镰形棘豆总黄酮组低、高剂量组。除空白组 外,其余4 组大鼠采用卵蛋白(OVA)制作过敏性鼻炎模型,西替利嗪组及镰形棘豆总黄酮组低、高剂量组分别 给予西替利嗪(1 mg·kg-1)、镰形棘豆总黄酮(0.47、1.87 g·kg-1,按生药计)灌胃2 周。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各实验组大鼠鼻黏膜组织变化;ELISA 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IFN)-γ、白细胞介素(IL)-2 及IL-4 含 量;Western Blot 法检测鼻黏膜中TLR2、TLR4 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行为学评分增加(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黏膜纤毛及上皮细胞脱落,基底膜增厚,炎性细胞浸润,TLR2、TLR4 阳性细 胞增多;血清IL-2(P>0.05)、IFN-γ 含量降低(P<0.05)、IL-4 含量升高(P<0.05);鼻黏膜TLR2、TLR4 蛋 白的表达增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 西替利嗪组(P<0.01)、镰形棘豆总黄酮低剂 量组(P<0.05)、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量组(P<0.01)行为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药物组鼻黏膜 组织结构均改善、炎性浸润减少、TLR2、TLR4 阳性细胞减少;西替利嗪组、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量组血 清INF-γ 含量升高(P<0.05)、IL-4 含量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镰形棘豆总黄酮低剂量组血清 IL-2 和INF-γ 含量升高,IL-4 含量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替利嗪组、镰形棘豆总黄酮高剂 量组鼻黏膜TLR2、TLR4 蛋白表达减弱(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对卵清蛋白诱 导的过敏性鼻炎具有改善作用且与剂量正相关,可能是通过调节TLR2 和TLR4 蛋白表达及Th1/ Th2 平衡影响 机体免疫。  相似文献   

9.
镰形棘豆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及初步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镰形棘豆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及初步的机制探讨.方法:不同剂量的镰形棘豆总黄酮处理SMMC-7721细胞24 h后,MTT法观察总黄酮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光学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总黄酮对SMMC-7721细胞形态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MMC-7721细胞周期的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总黄酮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镰形棘豆总黄酮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经镰形棘豆总黄酮处理的细胞出现了多种凋亡特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镰形棘豆总黄酮作用SMMC-7721细胞后可观察到G1期细胞明显增多,凋亡细胞的比例升高,并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与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而引起细胞凋亡的活性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阐述镰形棘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镰形棘豆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检测100、250、350、500μg/m L作用细胞48 h后,镰形棘豆总黄酮对SMMC-772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350μg/m L总黄酮处理SMMC-7721细胞48 h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镰形棘豆总黄酮处理SMMC-7721细胞后MMP-9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TT结果表明镰形棘豆总黄酮能够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350μg/m L镰形棘豆总黄酮处理细胞48 h后,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降低,且MMP-9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对SMMC-7721细胞增殖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并下调了MMP-9分子的表达水平,该分子可能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国内发表的有关藏药镰形棘豆的研究文献,探讨其研究现状。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对国内期刊收录的镰形棘豆及莪达夏(藏译名:莪达夏)的文献进行管理、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基金类别、期刊类型、作者特征等方面进行筛选、统计,初步分析国内藏药镰形棘豆的研究现状。结果:藏药镰形棘豆的相关研究文献自1984年开始至2016年5月共有117篇相关文献公开发表,其中100篇文献发表于学术期刊;学科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中医学42篇,中药学58篇;以南京、甘肃、福建、青海等地的高校以及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为主。结论:藏药镰形棘豆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内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取得诸多成果,但临床应用及制剂研究不足,需要进一步推进该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藏药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镰形棘豆黄酮苷元高、中、低剂量组(336、168、84 mg/kg)和盐酸左旋咪唑组(25 mg/kg),每组10只。镰形棘豆黄酮苷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黄酮苷元;盐酸左旋咪唑组灌胃左旋咪唑25 mg/kg;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5%吐温-80溶液,共10天。第8天开始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低下小鼠模型,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共3天。采用酶免仪分别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4、8、10(IL-1、IL-2、IL-4、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及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IL-4、IL-10、TNF-α、IFN-γ的含量,观察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各剂量组能有效升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和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各细胞因子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镰形棘豆黄酮苷元能够拮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中药竹茹水煎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四因素对水煎工艺提取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水煎工艺有显著影响(F〈0.05)。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中药竹茹水煎的最佳工艺是药材不浸泡,第1次煎煮用9倍量水,第2次煎煮用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桑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因变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及预测分析。结果:桑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97%,乙醇用量13.21倍,提取时间90.00min,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为2.3739%。结论: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较高。  相似文献   

15.
周晓霞 《中医药学刊》2010,(12):2645-2647
目的:探索杭白菊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探讨其浸提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杭白菊总黄酮的优化浸提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动力学模型对提取过程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确定其浸提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优化浸提工艺条件为:用40倍量70%乙醇80℃提取2.25h;优化条件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为:ln(Vs-V)=-1.8789t+0.8342(r=0.9957)。结论:所得浸提条件可用于指导杭白菊总黄酮的浸提过程的工程放大和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优选柘木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柘木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柘木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柘木总黄酮的含量和出膏率为综合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60%乙醇提取3次,1.5h/次。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柘木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苦参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苦参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回流提取法中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和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0℃水浴中用2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60min。结论:该提取方法对总黄酮有稳定、重现和较高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用不同的因素及水平来提取野菊花总黄酮从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野菊花黄酮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本试验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从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四个不同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不同水平,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从中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提取条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和纯度,从而确定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野菊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3次,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为2.5h。结论: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法对野菊花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使用该工艺提取野菊花总黄酮工艺简单,廉价、安全。  相似文献   

19.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考察冬柏通淋合剂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优选冬柏通淋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冬柏通淋合剂提取时所用的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以出膏率、盐酸小檗碱、总生物碱、总黄酮为考察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的方法优选出冬柏通淋合剂的提取工艺。结果:冬柏通淋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稳定、可操作性强,适于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蜂房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蜂房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提取时间、回流次数等因素对蜂房总黄酮化合物的影响,并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影响蜂房总黄酮化合物得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回流提取次数,其次为乙醇浓度;最佳提取工艺为15倍量95%的乙醇溶液,回流3次,每次1h。结论:优选工艺合理、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