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胃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将23例胃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禁食、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通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液量治疗后均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液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新斯的明联合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腹部术后患者55例,观察其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0例均为我院腹部手术后的住院患者,排除心肺功能不全及既往腹部有手术史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以新斯的明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胃泌素含量、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胃泌素含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出现肠鸣音、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癌术后患者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可提高胃泌素分泌量,改善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用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对照组用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结果: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平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头晕、腹胀等症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注射液足三里穴注射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_1对促进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将行手术治疗的9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恢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_1治疗,观察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_1治疗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刺足三里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于术后第1d开始针刺足三里,每日2次,每次30min;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5.2±5.3)h、(68.7±3.7)h,胃管留置时间分别为(72.2±4.2)h、(95.3±5.4)h,胃液引流量分别为(700±53)mL、(1355±60)m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足三里能明显促进食管癌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管留置时间,减少胃液引流。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新斯的明联合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腹部术后患者55例,观察其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0例均为我院腹部手术后的住院患者,排除心肺功能不全及既往腹部有手术史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6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后如何促进和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 81例 ,并与未采取措施的 60例进行对照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手术病人共 1 4 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 60例。治疗组 81例中 ,男性 50例 ,女性 3 1例 ;年龄 1 8~ 78岁 ,平均 46.6岁。胃肠道手术 49例 ,原发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 ;非胃肠道手术3 2例 ,原发病有胆道结石、门脉高压、后腹膜肿瘤、急性阑尾炎等。其中急诊手术 2 5例 ,择期手术 56例 ;硬膜外麻醉 3 6例 ,全身麻醉 4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配合局部穴位按压对经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科腹胆囊切除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两组采用术后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局部穴位按压及艾灸足三里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艾灸足三里配合局部穴位按压治疗可促进胃肠功能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术后除禁食,常规补液治疗及早下床活动等,未进行其他治疗。治疗组30例新斯的明0.25mg,术后8h足三里注射;术后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中药保留灌肠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6例,观察组无1例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中药保留灌肠能明显改善胃肠功能紊乱,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术后针刺足三里的治疗目标,评价术后针刺足三里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评价1989—2012年间发表的术后开展足三里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的20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足三里在术后应用的主要作用靶点为胃肠道,足三里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有效,不良反应报告为零。结论:通过系统评价发现纳入的20篇文献中,针刺足三里安全性高,主要的治疗目标为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但由于目前的研究不规范,所获证据强度低,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针刺足三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蒲敏  蒲艳  马艳萍 《河南中医》2014,(11):2258-226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腹腔镜胆囊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神阙穴、双侧足三里穴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腹胀程度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胀程度均有所减轻,以治疗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促进腹腔镜胆囊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且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预防胃癌患者化疗性恶心呕吐的临床及护理效果。方法:将进行化疗的胃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托烷司琼治疗,同时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静脉滴注托烷司琼治疗,同时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呕吐反应发生率及呕吐程度。结果: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及个性化护理预防发生呕吐的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及个性化护理对预防胃癌患者化疗性恶心呕吐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功能锻炼操在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9例,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给予术后针灸并联合功能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出现腹胀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均显著缩短(P=0.038,0.024,0.010);治疗组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38)。结论:针灸联合功能锻炼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从中药在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针灸推拿、其他疗法、综合治疗4方面入手探讨中医药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中医外治法不受手术前后及麻醉清醒期常有禁食禁水等限制,因而出现了腹部术后应用中医综合外治方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趋势。然而外治方式种类繁多,尚缺乏规范,因此有必要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探讨中医外治法在腹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机制,以及不同病种、不同术式患者外治法的组合方式,并形成针对各病种的规范有效的诊治方案,更好地发挥中医外治法的作用与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使用中药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内服,2组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周进行一次卡氏评分以评价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在治疗前后检测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情况,以评估患者免疫功能情况。结果:卡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情改善31例,稳定11例,未见恶化病例,对照组病情改善17例,稳定12例,恶化1例;经卡方检验χ2=11.1669,P=0.0109。2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经t检验可得t=2.3.32,P=0.0242;2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变化经t检验可得t=2.5614,P=0.012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汤剂能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免疫功能,可作为辅助治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对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在化疗开始时口服四磨汤,1剂/d,连续服用5天;对照组22例,根据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食欲下降率较对照组低(P<0.05)。Ⅱ级以上胃肠道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mofsky评分治疗组治疗后增高,对照组治疗后降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能明显减轻胃癌术后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使患者获得更多的治疗机会,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Embase、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应用穴位贴敷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为从建库到2020年5月。2名研究者独立地筛选文献和数据提取,用RevMan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4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597例患者。与单用术后常规治疗比较,穴位贴敷疗法显著加快患者首次肠鸣音恢复(SMD=-1.65,95%CI为-2.51~-0.79,I2=97%,P<0.05),明显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SMD=-2.25,95%CI为-2.98~-1.53,I2=97%,P<0.05),明显缩短首次肛门排便时间(SMD=-1.98,95%CI为-3.06~-0.90,I2=98%,P<0.05),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RR=0.25,95%CI为0.16~0.38,I2=44%,P<0.05),提高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效率(RR=1.27,95%CI为1.17~1.38,I2=15%,P<0.05),提高术后24 h胃泌素(GAS)水平(SMD=0.65,95%CI为0.37~0.93,I2=0%,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使用穴位贴敷可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加快首次肠鸣音恢复,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提高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效率,提高术后24 h胃泌素水平。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和数量有限,本研究结论仍须严格设计的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