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五种照射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乳腺癌放疗时,适形、调强技术对保护正常组织和改善靶区剂量均匀度的作用。方法 比较五种乳腺癌照射技术,包括常规切线照射技术、三维适形(3DCRT)切线照射技术、野中野照射技术、调强切线照射技术和调强五野照射技术。随机选择5位乳腺癌患者,为每位患者设计上述五种照射技术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46Gy/2Gy/23f。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分别比较他们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剂量均匀度以及正常组织如肺、心脏所受剂量。结果 五种技术靶区剂量均匀度的优劣:3D和凋强技术比常规技术有改善趋势。但所有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951)。3D技术和野中野技术各项指标值都基本相同。5野调强靶区剂量均匀度最佳。五种技术保护正常组织的效果:3D技术在正常组织的保护方面都优于常规技术。调强技术使患侧肺、心脏高剂量区体积降低,低剂量区增加。但使对侧肺和对侧乳腺的受照剂量略有增加。5野调强使正常组织受低剂量照射的范围显著增加。结论 对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在常规技术已达到较好疗效情况下,仍需要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晚期并发症而努力。3DCRT技术在改善靶区剂量均匀度的同时,肺和心脏受照体积和受照剂量均低于常规技术;其计划时间和治疗时间与常规技术相近,因而可认为3DCRT是目前取代常规切线照射技术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在没有独立运动准直器或不制作整体挡铅的情况下,采用一种改进的乳腺切线野等中心照射定位技术的优点和精确性。方法:用改进等中心照射定位技术和传统等中心照射定位技术手工计算剂量与计划系统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说明其差异。结果:采用改进后的乳腺切线野等中心照射定位技术手工计算剂量与计划系统计算的结果误差在2%~3%之间,传统的乳腺切线野等中心照射定位技术手工计算剂量与计划系统计算的结果误差在3%~7%之间。结论:在没有独立运动准直器或不制作整体挡铅的情况下,改进后的乳腺切线野等中心照射定位技术是比较精确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两种体膜标记法的误差值,以选择出更好的提高摆位精度的标记法.方法 随机将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为体膜开窗组和不开窗组,各13例,所有病人在调强放疗前通过椎体素CT( CBCT)进行摆位验证,比较两组摆位误差值.结果 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不开窗法为:( 3.800±0.895) mm、(3.200±0.927)mm、(2.900±0.872) mm;开窗法为:(2.100±0.639) mm、(1.300±0.826) mm、(1.500±0.574)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膜开窗标记法减小了摆位误差,提高了放射治疗摆位重复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CR)、三维适形放疗(3D—CRT)、四野及五野调强放疗(IMRT)靶区剂量分布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4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为每例患者设计上述4种照射技术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50Gy/25次。所有计划都使90%-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分别比较靶区剂量适形性、均匀性以及心肺所受剂量。结果3D—CRT和IMRT靶区剂量均匀度和适形度明显优于CR;IM—RT技术在正常组织的保护方面优于3D—CRT,3D—CRT技术优于CR。IMRT技术使患侧肺、心脏高剂量区体积降低,低剂量区增加,使对侧肺平均受照剂量增加。与四野[MRT相比,五野IMRT虽然改善了靶区的均匀性及适形度,但增加了患侧肺V5、V10及右肺平均剂量,而心脏及患侧肺高剂量区却无明显改善。结论与CR相比,3D—CRT和IMRT能够明显改善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降低了患侧肺、心脏高剂量受照体积;在降低心脏及患侧肺高剂量体积方面,IMRT明显优于3D—CRT;四野IMRT是取代CR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放疗技术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治疗的最合理方式。方法:对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2种技术,同时设计胸壁治疗计划,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2种治疗计划中照射野的数目、肿瘤靶体积的剂量、适形指数(CI)、剂量不均匀指数(HI)及心、肺、肝等重要组织器官的照射量。结果:IMRT技术靶区的适形度、剂量分布均匀,心、肺、肝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量分别为0.21、1.19、2.75、9.797、.68 Gy,优于3D-CRT,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治疗技术中肿瘤靶区内剂量分布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MRT可以提高靶区内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减少胸壁出现高剂量区;能减少心、肺、肝等器官的照射容积和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 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 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直肠癌术前放疗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对10 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分别进行3 野3DCRT、9 野IMRT 和HT 的计划设计,统一给予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pGTV) 处方剂量56.25 Gy( 分25 次),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PTV)50 Gy( 分25 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 结果 3 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除3DCRT 计划外,IMRT 计划和HT 计划均能满足各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要求。靶区( 包括pGTV 和PTV) 适形指数HT < IMRT < 3DCRT,pGTV 剂量均匀指数HT < IMRT 及3DCRT。对危及器官的保护IMRT 和HT 优于3DCRT,HT 优于IMRT。3DCRT、IMRT 和HT 计划的小肠V 15 分别为(304.7±113.2) cc、(283.5±124.8) cc 和(240.7±102.0) cc,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此处方剂量模式下,3DCRT 计划无法满足危及器官剂量限制要求。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中IMRT 和HT 计划在靶区适形度和危及器官保护方面均明显优于3DCRT 计划。HT 较IMRT 计划进一步降低了小肠、膀胱、骨盆及股骨头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大分割模式下,野中野正向调强放疗(FIF-IMRT)和逆向调强放疗(IMRT)技术治疗左侧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剂量学参数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7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62例,分别制定FIF-IMRT、IMRT两种治疗计划。在满足计划靶体积(PTV)达到95%乳腺处方剂量的前提下,两种计划的PTV、危及器官(OAR)受量分布及机器跳数等剂量学参数差异。结果:FIF-IMRT计划的最大剂量(Dmax)及均匀性指数(HI)均高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的靶区平均剂量(Dmean)、V95、V100、V105及适形度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F-IMRT计划心脏及左肺V5、V10均低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FIF-IMRT计划右乳及脊髓Dmean、...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122-124+134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15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5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左乳32例,右乳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Varian ECLIPSE系统中分别设计适形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容积弧形调强(Rapid Are)、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T)及螺旋断层固定野调强放疗(TD),比较4种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I)、剂量均匀性(HI)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MU)的差异。结果 Rapid Are技术的CI指标与HT技术的HI指标相较于其他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肺中TD技术相较于其他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技术中脊髓的平均值及最大值相较于其他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技术对心脏、患侧肺与总肺的低剂量区以及脊髓的受量控制中表现出绝对的优势,有效降低了患者在放疗时身体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1.
<正>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以综合治疗为主,其中放射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切线照射是乳腺癌常用的照射野之一[1],但因衔接方法往往不是重叠就是有遗漏,造成剂量热点或冷点。近年来我科采用非对称准直器锁骨上半野、内乳下半野照射和乳腺等中心1/4野切线照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调强适形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等3种不同方法在食管癌术后预防照射中的优缺点.方法:1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方法进行治疗,应用同一治疗计划系统,制订模拟适形放疗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方案,3种方案照射剂量均为1.8~2.0Gy/次,5次/周,50Gy/5~6周.结果:与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相比,食管癌术后照射中IMRT有最好的剂量分布,既可明显提高靶区的剂量,同时能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结论:食管癌术后采用IMRT优于3DCRT和常规模拟机放疗,是目前最佳的一种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胸壁及锁骨上区两种照射模式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例乳腺癌伴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计划(3DCRT)和混合逆向调强计划(Hy-IMRT),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50 Gy分25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 DVH)评价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质性指数( HI)及危及器官( OAR)的受量。结果
  Hy-IMRT靶区的近似最大剂量D2%分别为明显低于3DCRT(t=-9.821,P<0.05),近似最小剂量D98%明显高于3DCRT计划(t=3.879,P<0.05);混合调强计划靶区剂量均质指数(HI)明显好于3DCRT计划(t=-7.657,P<0.05);靶区平均剂量Dmeam两种计划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患侧肺的V20、V30混合逆向调强计划明显低于适形计划( t=-3.401、-4.117, P<0.05),其他危及器官受量无差异。结论胸壁及锁骨上区混合调强技术计划在剂量分布、危及器官保护、HI等方面都好于3DCRT计划。  相似文献   

14.
邱凌云  宋涛  贾勇士 《浙江医学》2018,40(3):240-242,247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3D-CRT)、调强放疗(IMRT)和混合调强(h-IMRT)3种早期乳腺癌放疗计划。方法随机选取30例早期保乳术后患者(左侧15例,右侧15例),分别使用3D-CRT、IMRT和h-IMRT3种放疗技术制定放疗计划。比较DVH剂量参数,包括剂量分布,剂量适形性,心脏以及患侧肺等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机器输出跳数,危及器官平均剂量。结果IMRT及h-IMRT计划靶区剂量分布优于3D-CRT计划,其中双侧乳腺癌的V105%(%),平均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侧:F=6.45、11.3,右侧:F=9.57、10.3;P<0.05)。正常组织受量:h-IMRT在患侧肺V20Gy(%)和V30Gy(%)上有优势(左侧:F=7.98、9.56,右侧:F=5.89、6.54;P<0.05);对于心脏,3D-CRT计划在V5Gy(%)上可以得到比IMRT及h-IMRT更低的剂量(左侧:F=3.8,P<0.05),此外,h-IMRT计划的V30Gy(%)优于其他两者(左侧:F=13.5,P<0.05)。h-IMRT计划所需机器跳数值介于3D-CRT和IMRT之间(左侧:F=10.89,右侧:F=12.34;P<0.05)。结论相比3D-CRT技术,IMRT和h-IMRT在保护危及器官能力上有显著提高。使用h-IMRT技术能获得比3D-CRT和IMRT更好的剂量学结果,更适合早期保乳术后患者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对20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乳腺癌保守性手术后胸壁照射野设计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调强、动态调强、野中野调强三种计划之间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设计容积调强(VMAT)、动态调强(IMRT)、野中野调强(FiF)三种计划.比较靶区的适形性和均匀性,患侧肺、心脏、健侧肺和健侧乳腺的剂量参数之间的差别.结果:VMAT和IMRT计划相对...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切线照射摆位投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群  李善观 《广西医学》2001,23(2):347-348
切线照射在乳腺癌放疗中是最为常见的照射野之一,从设计到摆位投照技术都有特殊性,不仅要确保照射部位的剂量准确,又要很好地保护正常肺组织,在体位要求、距离校正、机架转角、楔形板的放置等都要做到准确,以更好地提高放疗质量。现将我科经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善观  韦群  周志孝 《广西医学》2005,27(7):1093-1093
乳腺癌放疗切线照射技术在常规的放射治疗中,常常采用等距离照射技术和等中心照射技术,由于病人胸壁体形的特殊性,表面凹凸不平,根据病人情况以及术后情况不同,尽可能采用等中心照射技术,由于乳腺癌放疗切线照射定位时,在模拟机上没有实体作为等中心定位点,故只能采用几何定位法,找出几何等中心点,使得放疗摆位更准确,重复性更好,剂量计算归一点更明确。为了更好保护肺组织,故在两个对穿野切线照射时均采用半野照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