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郑浩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3):352-353
随着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护理也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护理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它意味着护理工作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定操作范围的模式,所以护理专业化是护理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护理众多的实践领域中,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是应用最多的一项实践活动。据统计,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正在走向专业化,并逐渐地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穿刺是静脉输液最基本护理技术操作。我们在老年病人静脉注射操作上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探索,积累了经验。为了提高青年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现将静脉输液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志会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3,(73):121-121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一项常规的操作技术,由于小儿病情变化快,所以选择合适的静脉使穿刺成功非常重要,这样不但能减少息儿痛苦,更主要是能快速用药,对挽救息儿生命起到关键的作用,现将小儿静脉穿刺输液部位选择之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一次穿刺成功并妥善固定针头,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能保证临床用药的顺利实施。反之,会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又易引起护患纠纷。鉴于此,我们对门诊输液病人因其他部位静脉血管不充盈.只能选择手背指端浅表静脉血管进行穿刺,用常规方法固定针头后.尝试再用棉签行穿刺部位外固定,以防止针头滑出血管外,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如:输液、输血和化验等都离不开静脉穿刺,尤其是静脉输液最为常见,如何做到静脉输液一针见血、保证患者治疗,并能减少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护理人员多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先进表皮,再找血管,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软包装输液袋瓶盖打开后不消毒的可行性。方法取软包装输液袋瓶盖完整、无松动及裂痕的软包装液体共100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袋瓶盖不消毒立即直接贴上瓶口贴,对照组50袋瓶盖用安尔碘消毒后立即贴上瓶口贴,将液体加药后放置于治疗室操作台上,并于0,15,30,120 min 4个时间段对瓶盖进行细菌采样和培养;便利抽签采样100袋软包装输液袋拉开拉扣后立即用瓶口贴贴好,分别在治疗室、病房以及使用安尔碘消毒后瓶口贴封口放置病房30 min后,观察瓶口细菌污染情况。结果输液袋贴瓶口贴后瓶盖表面无任何细菌生长;病房的输液袋瓶口细菌污染率12.12%,治疗室内瓶口无细菌生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P>0.05);同样放置在病房30 min的输液袋,瓶口使用安尔碘消毒后细菌污染率为8.82%,与未消毒瓶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2,P>0.05)。结论软包装输液袋加药后的瓶塞是无菌的,开启瓶盖后可直接用于临床,但不建议在病房长时间放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本院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细菌谱及药敏结果,探讨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359例血透置管患者资料,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24例患者确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感染率为6.68%,留置时间、患糖尿病为感染危险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是导管感染最常见细菌。[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存在较高感染率,缩短留置时间、持续质量改进、加强病原菌监测可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换血过程中不同时间输注血浆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1例需换血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选用同型洗涤红细胞或浓缩红细胞加输AB型血浆进行血液供应。两组换血量均为新生儿双倍血量及加输血浆量差异无显著意义(t=0.536,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14例,在换血量达到换血总量的1/2时加输血浆;对照组17例,在换血临结束时加输血浆,比较两组患儿换血前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换血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比较和红细胞数比较:t=-3.125,t=-4.115,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对照组换血前后血红蛋白比较:t=0.806,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红细胞计数统计:t=-2.805,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新生儿采用成份血进行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时,加输血浆时间最好选择在换血过程中途进行。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留置针感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静脉输液已从一项技术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静脉留置针的发明是静脉输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留置针的推广应用使其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导致留置针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穿刺部位、洗手、无菌技术、封管技术、敷贴更换、药物渗透压、留置时间、操作技术以及病人自身因素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过低的原因,掌握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减少医院感染漏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方法选择开展较多、手术部位一旦发生感染对患者安全威胁性较大的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或(和)胆管手术,结肠、直肠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疝手术,乳房切除术,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及附件切除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食道贲门手术,腰椎间盘摘除术,监测时间为2011年1月1日-6月30日及2012年1月1日-6月30日,共监测1 180例手术,对手术部位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1年半年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率1.99%,调整感染率4.74%;比国内报道低6~9倍;通过分析原因,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再培训、加强病原微生物送检等,2012年半年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率4.68%,调整感染率32.12%;与201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41,P=0.000)。结论手术部位感染率偏低的原因是医生漏报所致;采取整改措施后,提高了手术部位感染的识别能力,减少了漏报,对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建立对临床护理工时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和改革护理工作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3个病区在建立PIVAS前、后静脉药物配置的时间状况及护理人力的节约状况。结果建立PIVAS前后,各病区有关静脉药物配置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区节约静脉配置药物的人力近47%。结论静脉药物中心的建立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把临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具有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建立对临床护理工时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和改革护理工作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3个病区在建立PIVAS前、后静脉药物配置的时间状况及护理人力的节约状况。结果建立PIVAS前后,各病区有关静脉药物配置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区节约静脉配置药物的人力近47%。结论静脉药物中心的建立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把临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具有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可能发生护理缺陷的风险因素,制定出适用于老年患者,安全、科学、规范、人性化的输液服务流程。方法80例患者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输液巡视单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2组分别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满意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液体外渗、皮肤青紫瘀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输液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中,2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对输液的担忧总体低于对照组。结论输液前、中、后采取规范的干预措施,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减少和避免了输液的并发症,提高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备皮时不剃毛对心脏介入性治疗穿刺口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心脏介入性治疗术前备皮不剃毛对术后穿刺口感染率的影响 ,将 2 2 0例心脏介入性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病人均于术前一天用肥皂水清洗皮肤或沐浴 ,实验组仅剪去可能影响手术操作的阴毛 ,于术前 2h用 1∶2 0 0 0的洗必泰溶液冲洗会阴部。对照组则常规剃去所有的阴毛及汗毛 ,术前 2h用清水清洗会阴部。术后观察两组病人穿刺口的感染率 ,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穿刺口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提示 :心脏介入性治疗术前备皮不剃毛不会增加术后穿刺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