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体种类、药物敏感性等,为临床有效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54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PCR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结果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多重感染十分常见;在典型病原体感染中,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8~14岁阶段检出率最高;明确了各种病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论明确了该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谱,及其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疫情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过去曾称为非典型支气管肺炎、急性肺脏炎、急性感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良性界限性肺炎、原发性间质性肺炎、原发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1] 、原发性非典型滤过毒肺炎[2 ] 、非典型性肺炎[3] 、原发性异型 (滤过病毒性 )肺炎、滤过病毒性肺炎[4 ] 、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5] 、原发的不正型性肺炎、原发的非正型性 (病毒性 )肺炎[6] 等。这些病名的含义 ,早在 5 0年前 ,一些作者就将非病毒性肺炎 ,乃至病毒性肺炎中的流行性感冒滤过毒性肺炎等已经排除在外 ,剩下的只是病原未明之原发性非典型…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个阶段,非典型性肺炎肆虐我国,广东、北京等部分地区患病人较多,也死亡一些人。于是弄得人心惶惶,大有谈虎色变(非典)之感。 其实非典型性肺炎并不是那么可怕。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全体医护人员及有关方面的配合下,是可以防治的。 首先要认识什么是非典型性肺炎,它和典型肺炎有哪些不同。  相似文献   

4.
2003年初,国内外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其病情凶险,传染快,死亡率高。我国由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死亡率相对较低,病程也有所缩短。非典型性肺炎发病的原因,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组长麦肯锡指出:“现在证实导致非典型性肺炎发病的是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目前看来它很可能来源于动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 7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分布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74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留取呼吸道标本 (痰或咽拭子 )进行细菌培养 ,并采用血清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及尿抗原测定法检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  74例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 35例 (47.3%) ,其中细菌阳性 2 3例 (31 .1 %) ,非典型病原体 1 5例 (2 0 .3%) ,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 3例 (4.1 %)。结论 嗜血杆菌属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除了细菌性感染以外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占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1 5左右 ,因此经验治疗宜选用对常见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学会大连分会于 2 0 0 3年 8月 2 2日召开了传染性非典性肺炎学术研讨会。会议对 2 0 0 3年 4月中旬至 6月大连市非典疫情作了系统性回顾。总结了在筛查、诊断和治疗传染性非典性肺炎中的经验、体会 ;介绍目前国内外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诊疗的前沿状态。通过对大连市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治实践 ,以大连市传染性非典性肺炎临床处理专家组和疫情处理专家组为龙头 ,全市 3级、2级医院和疾病防控中心为骨干力量 ,全市卫生系统已经形成了应对传染性非典性肺炎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快速反应队伍。这对今后抗传染性非典性肺炎工作具有…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会大连分会于2003年8月22日召开了传染性非典性肺炎学术研讨会.会议对2003年4月中旬至6月大连市非典疫情作了系统性回顾.总结了在筛查、诊断和治疗传染性非典性肺炎中的经验、体会;介绍目前国内外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诊疗的前沿状态.  相似文献   

8.
曾经引起万人恐慌的非典型性肺炎病原体已被证实是衣原体,在此之前称为非典型性肺炎,非典型性肺炎是针对细菌性肺炎而言的,非典型性肺炎主要是指支原体等非细菌引起的肺炎,因此衣原体肺炎也包括在非典型性肺炎中。细菌性肺炎也好,还是非典型性肺炎也好,都是一种比较普通的疾病,但临床上普通的疾病并不是意味着不引起死亡,人们观念中肺炎是不会死人的,所以不有人死于非典型性肺炎时,公众的恐慌担心是可想而知的,更何况再加上有着各种意图的炒作,死亡是对生命的无声威胁,当一种事物威胁到人的生命的时候,人们采取什么过激的行为也不能算作过分,当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定,我们应该静下来思考两件事:应该普及的相关的医学知识有哪些:当出现危及生命的重大问题出现时,应该怎样应对才是正确的,本文着着介绍与之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在广州发生非典型性肺炎(非典)疫情后,全国上下进入了群防群控的预防非典型性肺炎(防非)战役,吴中区位于苏州市区,户籍人口54万,流动人口近13万.在苏州市统一规定公共娱乐场所暂停营业后,食品行业,特别是宾馆、饭店和大型食品超市的防非工作就成为整体防非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区卫生监督主力投入到消费人群相对集中的食品行业,贯彻落实<江苏省重点场所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预防措施>,20名卫生监督员,连续50多天,对1 078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防非督查和指导,为防非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敏 《药物与人》2003,(4):29-29
春节后广东突发的一场非典型性肺炎风暴已经过去了。当时社会上可谓是闻"非典型性肺炎"而色变,那么这种肺病真的这么恐怖吗?每年的春季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就让感染病专家赵敏来为我们把非典型性肺炎说个仔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1.
赵灵芝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8):1077-1078
目的研究非典型病原体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本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3例患儿中,支原体体感染24例,占9.87%,无其它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病例。支原体感染组和非支原体感染组之间在发热、喘息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别,均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的主要病原体,其临床主要以发热、喘息及影像学改变而有别于其它病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2.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也是婴幼儿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为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及病毒感染所致。临床实践表明,单用或联合应用抗生素疗效越来越不理想。我院儿科在应用头孢呋辛注射液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太原地区成人肺炎流行特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太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特征及病原学进行研究,为进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警.为进一步开展和加强我国肺炎的监测工作,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太原地区2005年12月-2007年2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86例,采甩现场调查和数十种病原菌以及非典型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太原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老年人、军人和农民工为主.病原体分布主要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和军团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对3代头孢、糖肽类抗生素高度敏感. [结论]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据重要地位;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太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布,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太原地区2005年12月~2006年12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43例,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检测病原体种类,包括肺炎链球菌等数10种病原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肺炎衣原体IgG抗体以及军团菌-DNA等.结果 太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老年人、军人和农民工为主;冬春季高发.病原体主要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和军团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对三代头孢、糖肽类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太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据重要地位;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研究河源市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情况,分析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以期对本地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本市多家医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 82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针对入选病例痰液样本进行致病菌和非典型病原体的分离检测,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探查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并筛选敏感的抗生素类药物。结果病原体阳性共1 188例,阳性率为65.3%。其中单纯细菌引起肺炎阳性928例(51.0%),单纯非典型病原体引起肺炎阳性555例(30.5%),两者混合引起肺炎阳性295例(16.2%)。单纯细菌致病菌种肺炎链球菌为最主要致病菌,占总数的18.9%;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占总数的11.9%;而非典型病原体中肺炎衣原体为主要病原体,占总数的20.8%;在检测出的344株肺炎链球菌菌株中对青霉素中介59.6%,对阿奇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分别为58.7%和12.8%,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敏感性;在检测出的216株流感嗜血杆菌中对氨苄西林耐药30.1%,对头孢克洛和环丙沙星耐药均为0.5%,对阿莫西林中介0.5%,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敏感性。结论河源市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针对青霉素、阿奇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临床应当应用敏感抗菌素以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6.
每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影响大约450万美国成年人。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患者的病死率每年不同,最高可达35%。肺炎链球菌可导致7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例,而非典型病原体导致30%~40%的病例。尽管我们已经获知有关非典型病原体导致感染的特征,但是在临床、放射学、检验学基础上确定某种特定的病原体非常困难。确定病原体通常是回顾性的。1非典型病原体1.1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可导致多种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只有3%~10%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发展为肺炎,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肺炎支原体感染越来越常见,因此在老年人中鉴…  相似文献   

17.
甲流恐惧来自内心 小许是律师.今年甲流袭来后.他觉得非常害怕。想起2003年时他很要好的朋友在国外死干非典型性肺炎.当时他很悲痛。他后来去探望其家人得知.朋友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了非典型性肺炎的病菌携带者而感染上的.并让他一定在生活中要多加以小心。  相似文献   

18.
<正> 2002年11月以来,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在我国广东、北京、内蒙、山西、河北等地蔓延,直接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区委区府的直接领导下。静安区五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体医务人员临危不惧,忘我工作,拼搏奉献,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为了总结防非工作经验,以利再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呈节段性改变的大叶性肺炎病理及部位分型并分析其心肌酶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院呈节段性改变的大叶性肺炎伴心肌酶异常19例患儿影像学特点及心肌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例患儿影像学检查肺实变以肺段为单位单一或多肺段或有跨叶的多肺段受累为特征;血清LDH、α-HBDH同时增高者17例,占89.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MP)等非典型致病微生物感染所致呈节段性改变的大叶性肺炎以"节段性肺炎"命名可区别于肺炎球菌等典型致病微生物所致的典型大叶性肺炎;而LDH、α-HBDH增高可作为心肌损害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非典型性肺炎再发时期被隔离人员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在校大学生和被隔离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同时自编问卷调查受试者在非典型性肺炎应激状态下的应对方式。结果 被隔离人员的SCL因子评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在校学生的SCL因子评分均低于国内青年组常模,心理状态良好。在校学生心理状态无性别差异,被隔离人员中女性焦虑因子高于男性。在校学生和被隔离人员多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结论 面对非典型性肺炎再发的应激事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缓解应激压力,其中积极的认知评价和应对活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