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及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治疗糖尿病尤其是初发糖尿病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的体会是:初发糖尿病的治疗与“胖”、“瘦”有很大关系。这里的“胖”和“瘦”是指体型的胖、瘦而言。在治疗上。1型糖尿病患者不论“胖”、“瘦”都使用胰岛素治疗,所以这里主要讨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胖”、“瘦”的关系。笔者认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胖”、“瘦”,在治疗上既存在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浅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过程中最重要的远期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其病理变化和预后相当于中医学中“消渴”、“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糖尿病的中医病机作了探讨,认为阴虚燥热为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脾肾两虚是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关键;“湿”、“瘀”是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的病理环节;气血俱虚、浊毒内停是糖尿病肾病的最终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4(1):I004-I004
糖尿病是一种“现代文明病”,俗称“富贵病”。WHO已将该病与心脑血管病以及癌症称之为“世界三大顽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甚大。糖尿病迄今无任何根治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被称为治疗糖尿病的“三驾马车”,意即三者并驾齐驱,缺一不可。专家把运动和饮食称为糖尿病控制的“两大基石”。只  相似文献   

4.
夏瑢 《中医药学刊》2008,26(3):532-534
三焦气化理论在历史上为消渴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之形成的“三消辨证”说却长期禁锢了中医消渴病学术的发展。在消渴病证型古今迥异、对糖尿病(消渴病)自然病程认知的今天,藉三焦气化理论来演绎气、津、精、血诸精微物质的体内代谢平衡的同时,对糖尿病病变机制再作探索。三焦气机“郁”、“滞”,气、津、精流变障碍,构成了糖尿病前期的痰湿病理体质;三焦气郁化热、耗伤阴津,形成了“燥热”、“阴虚”的糖尿病基本病机;而三焦因“燥”致“虚”、“瘀”,导致气、津、血流变异常,则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形成的病理基础。运用三焦气化理论对糖尿病自然病程进行动态病机演变规律的阐释,在拓展糖尿病传统中医病机的同时,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重新确立了三焦气化理论在糖尿病机理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蛋白质通透性增加有关,由历代医家对“玄府”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的阐释可知,肾“玄府”的开阖功能在微观层面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及排泌作用存在某种契合之处,故文章从“玄府”气液说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之间的关联、风邪客于“玄府”辨证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及风药宣通“玄府”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三方面,结合临床案例,探讨风药辨治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理论依据及临床价值,冀期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中医药治疗思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感觉运动神经或植物神经病变,涉及中医的“痹证”、“展证”、“泄泻”、“淋证”范畴。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理未明,除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控制血糖外,各类型的神经病变均无特异性治疗。本文拟复习祖国医学有关理论认识,结合临床体会,略陈管见:五气血不足,瘀滩为患,当究其虚实祖国医学认为,四肢麻木、无力、疼痛或感觉异常等,隶属“镇证”、””痹证”范畴。观现代临床的糖尿病患者,有些固然具备较为典型的三消症状,可属“消渴”,但实际临证中,很大一部分中老年患者并无…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中晚期阶段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引起的植物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功能障碍,中医学把该病变归属于“痹证”、“痿证”、“痛证”的范畴。2003年1月-2008年10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以气阴两虚为本,燥热为标,其变证为气滞血瘀。通过气与血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密切关系,阐述了“益气补血”、“理气活血”、“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益气活血通络”等“气血同治”理论在糖尿病的治疗,尤其是糖尿病并发症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证明“气血同治”理论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指出丹参能抑制凝血、激活纤溶系统、降低血小板聚集,能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的供血供氧、溶解血栓、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历来将“糖尿病”纳入“消渴”范畴,为上、中、下三消,但临床有较多患者并无三消症状,而仅以血、尿糖升高为主要表现,出现无“消”可辨的情况,若仍以“三消”辨证,似有牵强。长期从事糖尿病研究的王兆凯主任指出,单纯以上、中、下三消不能全面诠释糖尿病,对无“消”可辨的患者,虽然最终以“消”为结局,但临床早期必须予以定位。因此为了辨证需要,  相似文献   

10.
浅议糖尿病并发中风及降糖4号的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并发肺痨、痈疽、雀目等病,早有记载,但对其诱发阴阳偏胜,气血逆乱之“中风”的治疗和预防,尚未论及。因此,兹将其并发因素和“降糖4号”方剂预防中风的功能及现代药理,略作论述。1 糖尿病并发中风的因素糖尿病不外“燥热”、“阴虚”两个方面,燥热病理改变着重于肺、胃;阴虚病理改变着重于肾。同时二者又可互相影响,肺、胃燥热,消耗津液,可引起肾阴不足;反之,肾阴不足,又可加重肺、胃燥热。历代虽无糖尿病并发中风的记载,但对中风的发病,大都认为属于“火热郁滞,阴虚阳亢,致使气血逆乱”,实与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积极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对延长患者进入透析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瘀水”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而“瘀水同病”“痰瘀互结”等系列方药见于《金匮要略》。通过古今文献阅读,文章梳理总结了“瘀水”的理论来源和发展,将《金匮要略》条文中的方药按“瘀水”症状的轻重程度分类,并拓展其临床应用,提出从“瘀水”角度论治糖尿病肾脏病,在不同病变阶段治以“活血、化瘀、通络”。  相似文献   

12.
如何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志刚 《中医杂志》2007,48(6):567-567
答:糖尿病泌汗异常属中医“汗证”、“头汗”、“半身汗”、“自汗”等范畴,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糖尿病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使神经营养障碍和变性,累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时,汗腺分泌功能减退,甚至无汗液分泌,呈片块状,以脚部较明显,可造成皮肤干燥,容易开裂。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部分,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辨证可分别归属于“脘痞”“呕吐”“泄泻”“淋证”“癃闭”“汗证”等诸范畴。下面浅要辨析一种糖尿病植物神经损伤的中医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优势浅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理变化和预后相当于中医学中“消渴”“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  相似文献   

15.
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法治疗糖尿病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慢性病,相当于中医的“消渴”“消痹”的范畴。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宁静 《家庭中医药》2006,13(8):27-27
听病友们说,初患糖尿病时怕得“不得了”,同时也听说,有的病友几十年血糖控制很好,真是“了不得”。从“不得了”到“了不得”,经历了一个漫长、艰难、抗争的过程。总结他们的经验,发现糖尿病病人必须坚持“十不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中医"湿热致消"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隶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中医传统的“三消理论”受到挑战,尤其于糖尿病初期阶段,患者多由体检发现,临床尚无典型的消渴病症状,而醇酒厚味,营养过剩,滋生湿热者不乏其人。“湿热致消”学说愈来愈受到重视,已成为当今糖尿病中医发病观、治疗观一大特点。现将近年糖尿病湿热证治研究概述于次。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总结仝小林院士从态靶论治糖尿病肾脏疾病经验,概括“虚、瘀、浊”是糖尿病肾病的核心病机,“虚-损-衰”为其全程态势。结合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病理特点及动态过程,确定肾浊方(黄芪、丹参、制水蛭、大黄)为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靶方,同时根据“虚-损-衰”阶段的核心症状、指标进行精准用药,加减配伍,调整靶药用量,以期为糖尿病肾脏疾病诊疗思路及配伍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参芪地黄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1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季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2):708-70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并发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具有发病隐匿、进行性加重的特点,是导致糖尿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并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祖国医学中属“消渴”、“虚劳”、“水肿”等范畴。我们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运用参芪地黄汤治疗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DN12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治疗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美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29-163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肢体麻木、疼痛、无力、汗出、肢凉等为其临床表现特征。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滋养血管的微循环障碍和代谢障碍为其主要发病机理,属于中医学“痹证”、“血痹”、“不仁”、“麻木”的范畴。笔者认为,本病病位在络,主要由糖尿病(消渴)久治不愈,正气日衰,脉络空虚,外邪乘虚人中经络;或因燥热炽盛,耗气伤阴,使血运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