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焦虑自评问卷、抑郁自评问卷对1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专业,独生与否,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氛围等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相关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r=-0.399,P<0.01)、焦虑(r=0.231,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与抑郁(r=-0.399,-0.354;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别进入焦虑、抑郁的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焦虑、抑郁5.3%和15.9%的变异量.结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负性情绪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学业自我效能感不能有效预测负性情绪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舞动心理为主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以上海某高校15名社交焦虑的大学生为舞动心理团体辅导组(实验组),15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其社交焦虑进行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干预。在实施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前后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自尊量表(SES)进行测量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在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量表得分对比显示,在社交焦虑量表维度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任何显著差异(P0.05);在自尊量表维度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为期8周的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量表得分相比显示,在社交焦虑量表维度上,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t=-2.412,P0.05);在自尊量表维度上,实验组比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t=-1.434,P0.05)。结论:以舞动心理为主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具有积极干预效果,对于大学生自尊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的头部整形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根据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t=-6.816,P0.05)、SDS评分(t=-5.890,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H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987,P0.05);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308,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占比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5.600,P0.05),工作满意度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1%(χ~2=5.908,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用于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中,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互动式团体讲座对减轻北京农村初中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某农村地区中学,随机抽选4个初二年级班级,选择2个班为干预组共90人,另2个班为对照组共90人,对干预组进行4次、每次50分钟的互动式团体讲座,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和自编干预效果及满意度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实施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得分差值比较,焦虑(t=2.258,P<0.05)和抑郁(t=2.572,P<0.05)总分显著降低;不合理信念总分(t=3.475,P<0.01)显著降低,自我效能感(f=-2.698,P<0.01)、应对方式积极雏度得分显著升高(t=-2.720,P<0.01).结论 互动式团体讲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受干预学生不合理信念的理性化,缓解了部分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其自我效能感,增强了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焦虑自评问卷、抑郁自评问卷对1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专业,独生与否,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氛围等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相关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r=-0.399,P<0.01)、焦虑(r=-0.231,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与抑郁(r=-0.399,-0.354;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别进入焦虑、抑郁的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焦虑、抑郁5.3%和15.9%的变异量。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负性情绪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学业自我效能感不能有效预测负性情绪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失恋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方法:依据心理弹性保护性因子的干预理念,借鉴多种流派的心理辅导技术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通过面谈和量表筛选出24名失恋大学生,按照配对原则分为无显著差异的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对实验组进行7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心理辅导。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和焦虑分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自动思维问卷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进行评估。结果:(1)组间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各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心理弹性量表、SCL-90分量表(抑郁、焦虑)和自动思维问卷得分差异显著(t=2.46,P0.05;t=-3.38,P0.01;t=-2.27,P0.05;t=-2.84,P0.01;);(2)组内比较,实验组在各量表前后测结果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在各量表前后测结果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增强失恋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改善其情绪困扰和负性自动思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情绪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由Holwtz编制、王才康编译的中文版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自我评价量表(PEI),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在辅导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评定。结果 1干预组前后测在英语课堂焦虑(t=6.522,P0.001)、社交回避与孤独(t=5.210,P0.001)、自我评价(t=-5.462,P0.001)的各项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对照组前后测各项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前两项均有显著下降,自我评价则有显著提高;2干预组与对照组同学在外语课堂焦虑总分(t=-5.377,P0.001)及各项因子得分改变量、自我评价改变量(t=4.414,P0.001)、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t=-3.631,P0.01)及因子分的改变量均有显著性差异;3大部分成员及其同学的他评都对本次团体效能予以了肯定。结论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来改善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付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8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高中男生的GSES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女生(t=2.550,P<0.05);高三学生应对因子解决问题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F=3.173,P<0.05);②高中生GSES得分与应对因子解决问题、求助有显著正相关(r1=0.393,P1<0.01;r2=0.149,P2<0.01),与自责有显著负相关(r=-0.149,P<0.01),与SDS得分有显著负相关(r=-0.338,P<0.001);③GSES得分高与GSES得分低的高中生在应对因子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和SDS的得分上有差异显著(t1 =-7.695,t2=3.472,t3=-3.258,t4=6.800).结论 高中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高中女生;高中女生更多使用求助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高、更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的高中生,抑郁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治疗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筛选出26名具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大学新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名,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前后测。结果实验组大学新生SDS、SAS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团体咨询有效改善了大学新生的抑郁焦虑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高职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能力与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513名高职大学生进行抽样测试研究.结果 ①是与不是班干部的同学在时间管理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t-2.733,P<0.01);②时间管理倾向与抑郁、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r=-0.340,-0.181;P<0.01),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283,P<0.01);③抑郁情绪在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效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班干部在时间管理倾向上好于不是班干部的同学;时间管理能力越强,抑郁、焦虑情绪越低,自我效能感越高;抑郁情绪影响着时间管理倾向对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取向的团体辅导对降低学业拖延,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方法对10名大学生进行6次团体辅导,采用学业拖延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并对团体成员填写自编的自我评估表。结果经过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学业拖延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t=9.181,-4.250;P0.001);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学业拖延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t=-8.946,6.409;P0.001)。结论团体辅导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减少学业拖延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现状,探讨其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355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总分为(95.11±7.86)分,5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为目标专注、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积极认知和情绪控制。t检验显示,实习护生在目标关注、人际协助得分高于常模(t=4.853,11.822;P0.001),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得分低于常模(t=-4.348,-14.730;P0.001),在家庭支持得分、心理韧性总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抑郁、焦虑、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是否学生干部、学历是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F=24.221,P0.05)。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总体水平接近常模,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统合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在非同质性群体情绪调控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选取情绪困扰大学生18名,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容纳他人量表(AO)、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前后测。结果①在焦虑、抑郁、自尊、容纳他人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维度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②在焦虑、抑郁、容纳他人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维度上,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③焦虑自评量表分、正向情绪分和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分存在显著的组别与辅导的交互作用(F(2,16)=6.394,8.14,P<0.05、F(1,17)=12.264,P<0.01);自尊量表分存在显著的组别主效应(F(1,17)=6.59,P<0.05);容纳他人量表分存在显著的组别与辅导的交互作用(F(1,16)=9.663,P<0.05);容纳他人量表、正向情绪分和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均存在显著的辅导主效应(F(1,17)=7.035,19.77,5.814,P<0.05)。结论统合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在非同质性群体的情绪调控过程中,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疗法对脑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CH)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某院就诊的ICH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疗法,连续干预治疗3个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智谋评分、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智谋量表(R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0.656,P0.05);观察组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6.802,-2.925;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显著高于对照组(t=7.888;P0.05);观察组Herth希望量表(HHI)积极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070;P0.05);观察组HHI积极行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410;P0.05);观察组HHI亲密关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529;P0.05)。结论:ICH患者经过基于智谋理论的心理疗法治疗后,患者智谋评分显著升高、负性情绪减轻、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心理适应与自我接纳对95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以期为新生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广东某综合性大学2014级879名大一新生作为被试,在入学2个月后进行现场测试,分别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自我接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总分与人际关系因子的得分性别差异显著(t=-2.43,P0.05;t=-2.66,P0.01),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独立生活维度,文科生的困扰明显多于理科生(t=3.50,P0.001);学习方法上,独生子女的困扰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t=3.10,P0.01);而在资源利用、人际关系以及心理适应总分上,非独生子女的困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t=-3.73,P0.001;t=-2.67,P0.01;t=-2.03,P0.05);2心理适应得分与心理健康量表得分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接纳各因素得分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接纳水平与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16~0.51;P均0.05)。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接纳总分、抑郁对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有较强的预测性;3经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自我接纳在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心理适应通过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结论:95后大学新生的自我接纳在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心理适应通过促进自我接纳而抑制其心理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认知心理治疗对结核病伴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结核病伴抑郁患者160例,将2018年5-11月就诊的患者选取80例作为观察组,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患者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治疗法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4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希望水平、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SDS、SAS得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5.510,-5.454;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HHI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5.31,8.48,6.26,10.0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上显著高于对照组(Z=2.976,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GSES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7.054,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得分高于对照组(t=3.726,P0.05)。结论:认知心理疗法应用于结核病伴抑郁患者可调节其焦虑和抑郁心态、提高其对生活和疾病的希望水平、提高自身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心理干预对医学院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以团体心理干预技术,对24名医学院新生进行为期8周的时间管理心理干预。结果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上,实验组前后测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690,2.707,2.155;P<0.05)。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实验组的追踪测试结果与前测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56,2.97;P<0.05)。结论时间管理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医学院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并且后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职业规划的影响.方法 大学新生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名,实验组接受为期3次的团体辅导活动.3周前后对两组学生采用生涯决策量表和团体单元回馈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通过t检验,实验组经过团体辅导后在自我信心、生涯目标方面的得分极其显著高于参加团体辅导前(t=4.74,6.216;P<0.001);在自我了解、生涯决策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参加团体辅导前(t=4.133,3.261;P<0.01);②通过t检验,经团体心理辅导后的实验组在自我了解程度、自我信心、生涯目标方面极其显著高于对照组(t=-4.152,-5.396,-5.014;P<0.001).结论 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在职业规划的自我了解程度、自信心、生涯目标、生涯决策方面的影响是积极的,并且效果明显;学生主观反馈良好,针对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9.
残疾人与正常群体心理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残疾人心理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各维度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宁波市某社区居民135名,分别用人脸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自尊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信赖他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残疾人在抑郁、焦虑、敌对和人际敏感4个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t=3.148,3.807,3.088,4.155;P<0.01),而在生活满意度因子上,残疾人得分显著低于正常人(t=-3.943,P<0.01);②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P<0.01)、信赖他人(P<0.05)呈正相关,而与焦虑、敌对和人际敏感呈负相关(P<0.01);生活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呈正相关(P<0.05),与抑郁(P<0.01)、焦虑(P<0.01)、敌对(P<0.05)和人际敏感(P<0.05)呈负相关;自我价值感与抑郁(P<0.05)、人际敏感(P<0.01)呈负相关,与信赖他人呈正相关(P<0.01)。结论与正常人群体相比,残疾人心理生活质量整体较差;残疾人的幸福感、自我价值感、情绪状况及人际关系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尝试在团体辅导中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效能感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方法对西南大学10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8周的社交效能感团体辅导,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使用交往焦虑量表(I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交效能感量表在辅导前后分别进行测定。结果团体辅导后,社交效能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有显著提高;交往焦虑得分明显降低、差异迭到极其显著水平;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效能感的团体辅导可以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进而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