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显著好转及出院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出院后每1个月对患者进行家访并实施交往、生活自理及服药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采用自制服药依从性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Z=-3.147,P=0.002),两组间PANSS总分有显著差异(t=-2.480,P0.05),其中阳性及阴性量表分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t=-2.137,-2.911;P0.05)。SDSS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900,P0.01),同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半年后与入组时有极显著差异(t=-5.311,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药物干预,研究组在药物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家庭干预。所有患者均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并评定康复效果。结果 9个月后,研究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t=2.74,3.85;P0.01);6个月后,研究组SDSS评分和IT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87,4.89,5.31,2.77,6.31;P0.01);12个月后,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3.91,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康复效果,延缓其社会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朋辈式心理辅导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采用朋辈式心理辅导模式进行护理,在入组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评定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并于出院6个月统计依从服药的例数。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ITAQ总分、SDSS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干预组的ITAQ总分高于对照组的ITAQ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P﹤0.05);干预组的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的SD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出院6个月干预组的ITAQ总分高于对照组的ITAQ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5);干预组的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的SD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5)。出院6个月干预组有43依从服药(87.8%),对照组有32例依从服药(65.3%),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87,P﹤0.01)。结论将朋辈式心理辅导理念运用到精神康复护理中,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态度,提升对疾病的自知力,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同时改善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和社区康复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式干预,经过6个月的观察,在0、3、6个月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社会功能筛选评定量表(SDSS)、现有能力及康复效果评估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间GAF量表在第3、6个月时有显著性或极显著差异(t=3.529,5.214;P=0.001,0.000)。两组间SDSS在第6个月时有显著差异(t=-2.626,P0.01)。两组间现有能力及康复效果评估表中的讲究卫生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情况等分量表及总量表在第3个月时有显著差异(t=-2.195,-2.230,-2.590;P0.05);第6个月时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t=-2.491,-2.945,-3.856;P0.05或0.001)。结论:综合家庭、社区及部门间合作的康复形式,有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阳性以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康复状态量表(MR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测(WCST)、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MRSS、一般精神症状以及PANSS阴性、阳性评分降低(t=9.006~47.588,P0.001),ITAQ评分升高(t=-13.768~-4.187,P0.001),FIS、BPRS以及SDSS评分降低(t=5.139~17.920,P0.001),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技能评分升高(t=-25.766~-9.659,P0.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完成分类数、总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数较高、错误应答数、选择错误率、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时间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数较低(t=-28.617~23.701,P0.001),MRSS、一般精神症状以及PANSS阳性、阳性评分较低(t=-12.966~-4.931,P0.001),ITAQ评分较高(t=8.221,P0.001),FIS、BPRS以及SDSS评分较低(t=-10.227~-6.424,P0.001),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技能评分较高(t=10.122~11.741,P0.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循证护理能够显著促进认知功能康复,患者身心早日康复,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包括技能训练在内的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作用。方法:将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式干预,经过12个月的观察,每3个月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服药依从性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筛选评定量表(SDSS)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9个月后两组间服药依从性有显著差异(t=2.406,3.157;P0.05);第9个月时PANSS量表中的阳性、精神病理量表间有显著差异(t=-2.467,-2.020;P0.05),至第12个月时阳性、阴性、精神病理及总评差异显著(t=-3.028,-2.394,-2.301,-2.631;P均0.05);干预组复发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711,P0.05);第12个月时社会功能(SDSS)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2.215,P0.05)。结论:包括技能训练在内的综合干预的康复形式,有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稳定,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职业康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9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职业康复干预,经过6个月的观察,每3个月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间PANSS中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有显著性差异(t=-3.593,-2.216;P0.05);SDSS第6个月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P0.05);生存质量简表中生理领域在第3个月有显著差异(t=2.608,P0.05),第6个月时生理及社会关系领域有显著差异(t=2.563,2.502;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职业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及阴性症状的改善,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对生存质量中的生理及社会关系领域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改良后森田疗法运用于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群体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社区精神卫生管理系统筛选符合入组标准人群,采用抛掷硬币法选取入组患者60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人群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两组人群均予以常规康复指导干预,干预组增加改良森田疗法干预活动。干预前、后采用PANSS、SDSS、LSIA和ADL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人群在各量表及因子项目中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人群在PANSS量表的阴性量表(t=-2.091,P=0.041)、一般精神病理量表(t=-4.217,P0.001)、补充量表(t=-2.379,P=0.021)、反应缺乏因子(t=-2.439,P=0.018)、抑郁因子(t=-3.340,P=0.001)、攻击性因子(t=-2.639,P=0.011)以及总分(t=-3.588,P=0.001)等项目中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LSIA总分(t=2.444,P=0.018)、SDSS总分(t=-2.648,P=0.012)和ADL量表的躯体生活自理量表(t=-2.260,P=0.031)、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t=-2.830,P=0.007)以及总分(t=-2.915,P=0.006)中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森田疗法能够促进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生活能力恢复;能够通过提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减少社交焦虑与退缩;能够改善患者阴性症状与攻击性冲动,提升其主观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8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疾病药物的维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进行综合家庭干预,而对照组仅限于传统的院外门诊治疗.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对两组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结果 干预组6个月后BPRS、NORS、ADL评分分别为(21.4±5.5)、(55.0±8.6)和(19.6±4.8);对照组分别为(23.5±5.1)、(60.0±8.2)和(21.7±5.5),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12个月后BPRS、NORS、ADL、SDSS评分分别为(16.3±3.4)、(48.0±6.8)、(4.1±2.2)和(14.5±5.5);对照组分别为(19.7±6.2)、(54±7.2)、(6.7±2.8)和(18.7±5.5),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内干预组4例复发(10%),对照组11例复发(24.5%),差异显著(P<0.01).结论 家庭干预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有利于社会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知信行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及其家属给予相关行为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疾病指导和随访。并采用相关问卷和量表对两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间相关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及随访后,干预组SD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57,P0.05),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t=-2.99,P0.05)、一般病理学(t=-0.35,P0.05)评分低于对照组,ITAQ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t=2.7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家庭为基础的综合干预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放松治疗技术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放松治疗组)和对照组(未干预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译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治疗前和治疗后9周末进行量化评定.结果 9周末放松治疗组BPRS、SDSS及A...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恢复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200例恢复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服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 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定。结果治疗前,干预组患者各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有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减轻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2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居民实施群体随访干预和个别指导,对照组针对患者个体给予一般健康指导,共干预1年。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 I-74)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实施社区随访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与干预前及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得到较多的家庭、社会支持,家庭社会关怀度显著提高(P<0.05)。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分析,除物质生活维度,其余3个维度即躯体功能(r=0.37,P<0.01)、心理功能(r=0.35,P<0.01)、社会功能(r=0.27,P<0.05)均与家庭社会关怀度呈正相关。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社区随访干预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药物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干预组实施家庭心理干预措施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 入组时,两组量表评分差...  相似文献   

15.
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家庭综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3年末干预组BPRS分及SDSS分、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家庭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预防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康复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行个案管理模式,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量表评定.结果 ①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病情和社会功能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中途过渡宿舍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对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入住中途过度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对照组病人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常规的专科治疗,分别治疗8周,采用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为期8周过度宿舍的系统康复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SDSS量表评分(t=2.73,P0.01)优于对照组,WCST量表评分(t=3.04~14.20,P0.01)优于对照组,临床记忆量表评分也有明显改善,在指向记忆、联想学习两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2.13、2.90,P0.015或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中途过渡宿舍行系统康复治疗对其认知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