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的结构,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方法:选取在校本科生256人(男生141人,女生115人)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选取三所高校在校本科生345人(男生192人,女生153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三个因素,按方差贡献率的大小依次为:终极公正、内在不公正、内在公正;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χ2/df=1.964,GFI=0.906,RMR=0.054,TLI=0.839;信度分析表明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08,各分量表的α系数也均在0.640以上。结论:问卷结构明晰,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可用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热点事件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软件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吃“瓜”群众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瓜”,并且越是消极负面的新闻越是能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在激起热烈讨论的同时,也给各大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收益。大学生参与网络时热情无限但理性却十分有限,他们的社会心态处于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接受网络热点事件的积极影响时也往往会受负面信息的影响,产生消极的情绪,造成心理恐惧或危机。闫东利和王平的研究发现网络舆论事件会激发大学生群体性情绪[1]。高峰强等的研究表明,仅仅呈现负性标题就可以减少大学生的信任感,进而减少他们的助人行为[2]。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现状以及其对自尊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JWS)和自尊量表(SES)对86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及其各个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4.75~8.02,P0.001);(2)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内在公正与终极公正都与自尊显著正相关(r=0.270~0.324,P0.01),内在不公正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126,P0.01);(3)在控制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后,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对自尊水平有独立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对自尊水平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个人资源,公正世界信念扮演着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角色,为人们在面对动荡变化的外部世界时提供了有效的认知应对方式。本文从公正世界信念的概念、测量以及功能等角度出发,对国内公正世界信念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公正世界信念本土化研究的现状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生利他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自编利他行为调查问卷对75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在10个测试项目中,前8项除了第2项(21.9%)和第7项(4.1%)之外做肯定回答,百分率在54.7%~93.8%之间;后2项做积极回答百分率分别为67.6%和94.8%.从x2检验结果来看,第2项性别差异显著,第1、2、5、6、9项专业差异显著,各项均未表现出年龄差异.结论 大学生利他行为普遍存在,且受性别、所学专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生活事件的稳定性、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和相互预测关系。方法: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广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和江苏省的802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7个月的两次追踪调查。结果:(1)前后测公正世界信念之间差异不显著,大学生生活事件的测查时间和性别主效应显著,前测得分显著高于后测,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生活事件的同时性相关和继时性相关均显著;(3)在控制性别和年级后,大学生的前测公正世界信念显著负向预测后测生活事件,而前测生活事件不能显著预测后测公正世界信念。结论: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相对稳定,生活事件存在一定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生活事件关系密切,公正世界信念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生活事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心理弹性和公正世界信念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职业素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于2019年12月,采用Buss-Perry攻击行为问卷、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问卷中文版和公正世界量表对5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攻击行为方面,不同性别医学生在攻击行为问卷总分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公正世界信念与大学生志愿动机的关系,以及亲社会倾向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亲社会倾向量表和志愿功能动机量表对64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志愿动机各维度得分差异显著(F = 267.38,P<0.001),且社会交往维度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 = 2.29,P<0.05);②公...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与感恩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感恩量表,对1175名青少年进行为期17个月的纵向追踪。结果:(1)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和感恩的测查时间主效应均不显著;(2)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和感恩的同时性相关和继时性相关均显著;(3)在控制性别和年级后,中学生、大学生和青少年整体前测的公正世界信念均显著正向预测后测的感恩,大学生和青少年整体前测的感恩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后测的公正世界信念。结论: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和感恩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两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家庭社会阶层、公正世界信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集体施测,收集了5845名大学生的主观和客观家庭社会阶层、公正世界信念、主观幸福感、焦虑、抑郁状况。结果:①家庭社会阶层较高的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及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家庭社会阶层低的大学生;②家庭社会阶层、公正世界信念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抑郁、焦虑呈显著负相关;③在家庭社会阶层与心理健康各指标的关系中,公正世界信念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公正世界信念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这对于来自于低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而言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公正世界信念和应对效能的关系及坚韧人格在关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坚韧人格量表和应对效能问卷对777名大学生进行测评,使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公正世界信念与应对效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388,P0.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公正世界信念对应对效能具有预测作用(F=49.96,P0.001);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显示,坚韧人格在公正世界信念和应对效能关系之间不具有调节效应,但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67.2%;结论:公正世界信念部分通过坚韧人格影响应对效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公正世界信念(BJW)和具身认知对大学生责备受害者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E-Prime、自编的受害情境和责备受害者量表,进行2(公正世界信念:低威胁和高威胁)×3(具身认知:肯定,否定,无)混合因素设计,处理间自变量是具身认知,处理内自变量是公正世界信念受威胁程度。以94名大学生为被试,把被试随机分为肯定组、否定组和控制组。3组被试接受相同的公正世界信念激活和威胁操作(包括高威胁和低威胁两个水平),在接受威胁操作的同时接受肯定具身认知(肯定组)、否定具身认知(否定组)或无具身认知(控制组)变量,随后对材料中受害者的性格特征进行评分。比较3组被试责备受害者评分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具身认知和公正世界信念在责备受害者评分上存在交互效应(F=3.060,P=0.049)。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否定组在高威胁公正世界信念下的评分显著高于低威胁公正世界信念(F=12.356,P=0.001);肯定组、控制组在公正世界信念低威胁和高威胁水平下的评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734,P=0.393;F=0.052,P=0.819)。结论:否定具身认知和公正世界信念会共同影响人们对受害者的评价,表明人们在对受害者进行评价时并不客观公正,会受到公正世界信念和否定的身体动作影响导致对受害者的评价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滋病影响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公正世界信念、希望间的关系,为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相应标准的艾滋病影响儿童251例,其中男生113例,女生138例;小学生189例,初中生62例。分别用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IWB)、公正世界信念量表(BJWS)和儿童希望量表(CHS)对其主观幸福感、公正世界信念和希望进行评估。结果:女生BJWS总分[(3.9±0.5)vs.(3.6±0.6),P<0.001]和教师公正、社会环境公正、同辈群体公正分量表得分高于男生,而男生的CHS得分高于女生[(4.6±1.0)vs.(4.3±0.9),P<0.05]。小学生的IWB总分[(11.8±2.4)vs.(10.4±2.3),P<0.001]和总体情感指数[(5.5±1.1)vs.(4.9±1.0),P<0.001]、总体生活满意度[(5.8±1.4)vs.(5.0±1.5),P<0.001]分量表得分以及BJWS教师公正、社会环境公正分量表得分高于初中生。采用强制进入的方法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显示BJWS得分能正向预测IWB得分(β=0.35,P<0.001),CHS得分在BJWS得分与IWB得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0.1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5.2%。结论:公正世界信念可通过希望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预测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校园欺凌受害、公正世界信念、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之间的关系,明确校园欺凌受害影响PTSS的机制。方法:采用修订后的特拉华欺凌受害量表(学生版)、公正世界信念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和修订后的PTSD症状核查表对848名经历校园欺凌的中小学生进行测查,用回归分析来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控制性别和年龄之后,校园欺凌受害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TSS,也可以通过公正世界信念来正向预测PTSS,社会支持不能显著地调节校园欺凌受害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但可以显著地调节校园欺凌受害与PTSS之间的关系,即校园欺凌受害对PTSS的正向预测作用随社会支持水平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公正世界信念受损是校园欺凌受害者PTSS发生的重要机制,社会支持可以缓冲校园欺凌对受害者PTSS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微笑、焦急、冷漠3种不同面部表情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方法①采用访谈法给被试呈现同一个人的微笑、焦急、冷漠3种表情的照片,记录被试的利他倾向;②采用现场实验法,在河北唐山某大型超市,主试用微笑、焦急和冷漠3种不同表情向路人问路,记录被试反应。结果①不同表情对利他倾向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χ2=13.755,P<0.01),焦急表情引起的利他倾向明显高于微笑表情和冷漠表情;②焦急表情对不同年龄被试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当女助手以焦急表情求助时,老年被试更容易出现利他行为;而中年、青年被试则相反。结论①焦急表情更能引起他人利他行为;②受助者焦急表情更能促进老年人利他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大学生利他意愿和利他行为进行调查和比较。方法采用自编利他意愿和利他行为问卷,对8个专业学生进行整群施测。结果①大学生愿意在不同情境下帮助他人的比率很高(57.7%~89.3%);88%的大学生利他动机是纯粹利他性质的。②利他意愿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只是在F6(如果有人遇到危险或困难,周围很多人无动于衷,你愿意提供抢救或帮助吗?)这一巨大压力情境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9,P〈0.05)。③在较大压力的情境下,党员的利他意愿显著高于非党员。结论大学生利他行为非常普遍,而且多数是纯粹利他性质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是否实施受到情境和个人特征的影响;党员比非党员更愿意帮助他人。  相似文献   

18.
张朋云 《校园心理》2012,10(1):21-23
目的对大学生利他意愿和利他行为进行调查和比较。方法采用自编利他意愿和利他行为问卷,对8个专业学生进行整群施测。结果①大学生愿意在不同情境下帮助他人的比率很高(57.7%~89.3%);88%的大学生利他动机是纯粹利他性质的。②利他意愿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只是在F6(如果有人遇到危险或困难,周围很多人无动于衷,你愿意提供抢救或帮助吗?)这一巨大压力情境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9,P<0.05)。③在较大压力的情境下,党员的利他意愿显著高于非党员。结论大学生利他行为非常普遍,而且多数是纯粹利他性质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是否实施受到情境和个人特征的影响;党员比非党员更愿意帮助他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公正世界信念、特质移情、利他行为以及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特质移情量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和心理幸福感量表,对48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公正世界信念、利他行为和心理幸福感均显著正相关,同时,特质移情、利他行为和心理幸福感也呈显著正相关;特质移情调节了公正世界信念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且这种调节效应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利他行为发挥作用。结论:公正世界信念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是有中介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中职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动态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141名职高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3次纵向追踪调查。结果:(1)公正世界信念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同时性相关和继时性相关均显著。(2)在控制性别、年级和家庭结构后,T1时的公正世界信念显著正向预测T2时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T2时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又显著正向预测T3时的公正世界信念。结论:中职生的公正世界信念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存在正向循环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