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人睡眠不良的发生情况,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对年龄>65岁的老年人430例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测定和睡眠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老年入睡眠差的占总体的58.37%.老年人睡眠不良以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睡眠障碍多,催眠药物使用多为特点.结论 老年人群睡眠不良发生率高,应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信念与态度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0月—2022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内6所养老机构的445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 PSQI),简式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brief version of 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DBAS-16),焦虑自评量表(self-t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收集调查资料。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信念与态度总分为(42.99±3.47)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自述睡眠质量、学历、PSQI、焦虑情绪为机构老年人睡眠不良信念的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67.7%。且焦虑情绪在睡眠质量与睡眠信念与态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中高龄、学历偏低、存在睡眠障碍、焦虑情绪的老年人睡眠不良信念更严重,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此类人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对睡眠的不良信念;且医护人员应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对睡眠障碍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睡眠及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分属于河北省唐山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的3个自然村落的6 173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SF-36健康调查简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定。结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近半年不舒适时间、身体疼痛程度与老年人睡眠质量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城乡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近半年不舒适时间、疼痛、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躯体健康状况对城乡老年人的睡眠障碍的影响不容忽视,有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老年人躯体健康,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山东省泰安市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0年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泰安市3 896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纳入的老年人进行睡眠质量评估。结果 山东省泰安市老年人睡眠质量平均得分为(5.91±4.41)分,31.0%的老年人睡眠质量不良。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O R=1.869,95%CI:1.527~2.289)、在业(有收入)(O R=0.712,95%CI:0.603~0.841)、自评社会地位(差不多O R=0.764,95%CI:0.552~1.059;高一点O R=0.536,95%CI:0.353~0.812)、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 R=0.573,95%CI:0.456~0.720;好O R=0.332,95%CI:0.263~0.419)、多吃水果蔬菜(O R=0.777,95%CI:0.652~0.926)、体检(O R=1.255,95%CI:1.004~1.569)、高血压(O R=1.205,95%CI:1.036~1.401)...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福州地区500例老年人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500例老年人PSQI平均得分(5.72±4.01)分,睡眠质量差129例(25.80),睡眠质量一般192例(38.40),睡眠质量好179例(35.80)。影响睡眠的因素依次为:夜间如厕、易醒或早醒、入睡困难、咳嗽、做梦、疼痛等。本次调查,人群睡眠质量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福州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较高,应治疗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纠正影响睡眠的不良因素,提高睡眠质量。全社会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睡眠及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老年退休人员睡眠质量与相关因素。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定老年人的睡眠情况,调查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65名退休人员PSQI评分平均为6.09±3.73,27人有睡眠障碍,其相对有关因素依次为心血管病、糖尿病、性别、脑血管病、高血压病、饮酒等。结论退休人员的睡眠障碍多与患病、不良习惯有关,应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睡眠,保证老年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福州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福州地区500例老年人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500例老年人PSQI平均得分(5.72±4.01)分,睡眠质量差129例(25.80%),睡眠质量一般192例(38.40%),睡眠质量好179例(35.80%).影响睡眠的因素依次为:夜间如厕、易醒或早醒、入睡困难、咳嗽、做梦、疼痛等.本次调查,人群睡眠质量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福州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较高,应治疗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纠正影响睡眠的不良因素,提高睡眠质量.全社会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睡眠及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1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3637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睡眠质量。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3637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平均得分为(5.33±3.08)分,29.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质量不良问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参照:男性,女性OR=1.393,95%CI: 1.177~1.647)、年龄(参照:60~69岁;70~79岁OR=1.292,95%CI: 1.091~1.529;≥80岁OR=1.470,95%CI: 1.165~1.855)、文化程度(参照:文盲/半文盲;初中OR=0.750,95%CI: 0.586~0.961;高中/中专OR=0.663,95%CI: 0.508~0.866;大学/大专及以上OR=0.664,95%CI: 0.492~0.895)、婚姻状况(参照:已婚,丧偶OR=1.315,95%CI: 1.072~1.613)、饮酒状况(参照:从不饮酒;已戒酒OR=1.731,95%CI: 1.307~2.292;饮酒OR=1.670,95%CI: 1.329~2.098)、慢病数量(参照:0种;1种慢病OR=1.626,95%CI: 1.346~1.963;2种及以上OR=3.158,95%CI: 2.546~3.916)、抑郁(参照:不抑郁,抑郁OR=2.204,95%CI: 1.867~2.603)是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显著相关,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干预策略以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常出现“少寐”症候群,包括失眠、多梦、易醒、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不深不熟等。引起少寐的内在原因多见于脑动脉硬化、椎体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老年精神异常,以及脑梗塞、贫血、肝功能不良、糖尿病、颈椎病等病症。 俗话说:“少寐乃老年大患。”那么,如何在家里采取保健防治措施,以改善睡眠质量,加深睡眠效果,促进身心健康呢? 注意睡眠姿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 629例宁洱县≥ 60岁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睡眠质量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关系。  结果  云南省宁洱县老年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总分平均为(7.48±3.89)分,男性(6.67±3.69)分,女性(8.07±3.92)分;睡眠障碍、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分别为56.78%、52.85%、8.16%和8.66%;女性睡眠障碍率高于男性(62.81%和48.55%,P < 0.001);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和医疗服务可及性越差的老年人其睡眠障碍率越高(P < 0.001);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其患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可能性越高(均有P < 0.05)。  结论  云南省农村老年人的睡眠障碍率较高,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都市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状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成都市锦江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社区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共7个睡眠维度。采用老年抑郁问卷自评版(the self-reported version of geriatric depression inventory,GDI-SR)评估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不同睡眠维度问题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87名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0%,总体睡眠障碍率为39.5%。社区老年人主观睡眠质量(OR=2.738,95%CI:1.394~5.378)、睡眠紊乱(OR=2.351,95%CI:1.060~5.211)、日间功能障碍(OR=5.063,95%CI:2.911~8.805)、使用催眠药物(OR=2.521,95%CI:1.164~5.461)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睡眠与焦虑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我国≥60岁老年人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状态之间的关联。方法研究纳入"我国大气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研究"项目2017年7月18日至2018年2月7日调查的≥60岁老年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纳入3897名≥60岁老年人,年龄为(73.4±8.0)岁,焦虑者占6.5%;睡眠质量差者占1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调整一般人口学、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程度及大气PM2.5暴露等因素后,睡眠时间过短是老年人焦虑的危险因素,与睡眠时长7 h者相比,睡眠时长≤6 h者焦虑的OR值(95%CI)为2.09(1.49~2.93)。与睡眠质量好者相比,睡眠质量差者焦虑的OR值(95%CI)为5.12(3.88~6.7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条目评分升高与焦虑均存在统计学关联,其中睡眠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与焦虑的关联更强,OR值(95%CI)分别为4.63(3.55~6.04)、2.75(2.33~3.23)和2.50(2.19~2.86)。亚组分析显示男性、<80岁老年人的睡眠时长、睡眠质量与焦虑的关联更强。结论睡眠时间较短和睡眠质量差与老年人焦虑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城乡老年人睡眠及慢性病情况,分析主要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河北省唐山、石家庄、张家口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定。结果 老年人睡眠障碍率18.2%,患慢病者占75.1%。其中排名前三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1.7%、22.8%、17.2%;且三种慢性病与老年人睡眠状况相关,患病者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城乡老年人睡眠及健康状况不佳,且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是导致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 并探讨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运用2011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 共纳入45岁及以上中老年6 047人。睡眠时间被定义为过去1个月平均每晚的实际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应用自编问卷进行评估。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结果   经过4年随访, 1 151人发生了高血压, 累积发病率为19.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单纯睡眠时间异常或睡眠质量不佳均对高血压发病率无影响, 在性别、年龄的亚组分析中结果保持不变。进一步研究不同组合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高血压的关系, 结果显示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高血压的联合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结论   无充分证据显示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我国中老年高血压发病率有关且年龄、性别对该相关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肌少症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肌少症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相关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泸州市3所三甲综合医院的内分泌科收治的325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肌少症筛查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睡眠质量与肌少症关系。结果 在325名受试者中,筛查为肌少症的人数为78人(24%),睡眠质量差的受试者为168人(51.7%);肌少症总分与睡眠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0.246,P<0.001);未纳入混杂因素前睡眠质量是受试者筛查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粗OR=1.11,95%CI:1.052~1.172,P<0.01);在该模型基础上,自变量增加了性别、年龄段、职业等变量后睡眠质量仍然是受试者筛查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调整后OR=1.083,95%CI:1.018~1.152,P<0.001)。结论 睡眠质量得分是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为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尤其重视睡眠质量差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预防与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深圳市老年人群睡眠状况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在深圳市某医院体检的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Cog)完成该人群的睡眠状况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状况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7 510名调查对象,其中男性占43.5%,女性占56.5%;60~69岁占68.4%,70~79岁占28.3%,仅有14.9%的老年人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87.5%为已婚,79.5%从不吸烟,85.6%从不饮酒,81.4%近半年规律锻炼身体。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占17.9%,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占1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障碍(OR=1.250)和日间功能障碍(OR=1.128)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睡眠质量是影响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因素,良好的睡眠质量可能对认知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建议在社区进行健康睡眠知识以及认知知识的宣教活动,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Sleep quality, diet quality, and physical activity are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ir underlying mechanisms, especially among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East Asia, where people have food culture and lifestyles distinct from those living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refore,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leep quality, diet quality, physic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a Chinese elderly sample. Sleep quality, diet quality,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were investigated among 313 Chinese elderly (aged 51–92 years, M = 67.90, SD = 7.94). Medi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mpirical model based on previous theories and literature. Clos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ere observed between all factors investigated (r = 0.22~0.73, p < 0.001).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leep quality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ere partially mediated by diet quality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clinical interventions, sleep quality, diet quality, and physical activity can be targeted to improv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the older adult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云南省宁洱县≥60岁农村老年人睡眠障碍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差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洱县1 629例≥60岁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省宁洱县≥60岁农村老年女性的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χ2 = 32.928,P<0.001);受教育程度越低、家庭财产越低和医疗服务可及性越差的老年人,其患睡眠障碍的可能性越高(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 = 0.801,95%CI:0.635~1.010;家庭财产中等OR = 0.659,95%CI:0.497~0.874;家庭财产好OR = 0.675,95%CI:0.527~0.865;医疗服务可及性好OR = 0.670,95%CI:0. 539~0.832)。结论 云南省宁洱县农村老年人的睡眠障碍患病率存在显著的社会经济差异。应加强受教育程度低、家庭财产低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农村老年人的睡眠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国城乡中老年人群抑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预防保健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共纳入2011年未发生抑郁的人群7539例,采用调查问卷及收集个体体检数据的形式追踪随访至2013年,观察群体中抑郁的发生情况.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发生率为38.41%,其中农村发生率为42.35%,城镇发生率为26.26%,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性别、躯体疼痛、高血压、听力差、生活满意度低、睡眠时间较短、日常活动受限、患慢性病、体质量较低为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发病率较高,其中农村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城镇.此外,还应重点关注女性、患有慢性躯体疾病、听力受损、睡眠质量较差等抑郁高危中老年人群,积极预防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