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评价了法国两个移植中心儿童异基因BMT的长期副作用。本组病例须符合下列标准:①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首次缓解后BMT,②白血病诊断至BMT时间短于6个月。 23例儿童在两个移植中心进行异基因BMT,其中13例符合上述标准(AML9例,ALL4例)。移植前均未接受颅脑照射。诊断至BMT中位时间为3月(2~6月),移植时年龄1~16岁(中位9岁)。BMT预处理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在造血重建、T 细胞重建、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疗效等的差异。方法 53例白血病患者中,21例接受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 组),32例接受无血缘关系供者骨髓移植(BMT 组)。统计分析二者移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T 细胞重建、感染率、GVHD、白血病复发、无病生存(DFS)情况。结果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白细胞重建时间分别为(12.43±3.67)天和(16.16±2.99)天(P<0.01),血小板重建时间分别为(14.67±6.19)天和(21.23±8.25)天(P<0.01)。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1,3,6,9及12个月的 T 细胞重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早期感染率分别为42.86%和53.13%(P>0.05)。PBSCT 组与 BMT 组急性 GVHD 的发生率分别为61.90% 和71.885(P>0.05);在可统计的患者中,慢性 GVHD 的发生率在 PBSCT 组和 BMT 组分别为47.06%和43.48%(P>0.05)。PBSCT 组与 BMT 组移植后分别有4例和2例复发,二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SCT 组与 BMT 组移植后2年 DFS 率分别为(50.14±12.00)% 和(59.81±8.99)%,二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血缘关系供者 PBSCT 后的造血重建比BMT,但二者移植后 T 细胞重建、感染发生率、GVHD 及 DFS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骨髓移植(BMT)自1958年成功地用于急性放射病、白血病等治疗以来,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现全世界已行异基因BMT达10万例以上,并有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BMT后无病生存了32a。虽然BMT是所有移植中方法最简便的,但在异基因BMT时,由于骨髓供受体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遗传学差异,移植后常发生免疫并发症,主要包括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HVGR)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些免疫并发症的病理学评价是比较困难的。由于移植前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和放疗等预处理,故HVGR的发生率较低,而GVHD发生率较高,是影响BMT疗效的主要并发症,也是BMT病理学的重点。作为《中国误诊学杂志》移植病理学的系列讲座之一,本文介绍BMT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4.
TT病毒(TTV)是最近发现的可经输血途径传播的DNA病毒,可致输血后肝炎,在日本献血员中12%检测有这种病毒。本项研究目的在于调查骨髓移植(BMT)受者中TTV的流行率及临床影响。对25例BMT受者在其移植后6~12周收集血清,采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TV-DNA。对患者连续的样品外加TTV-DNA分析。移植后,这25例BMT受者中15例(60%)TTV-DNA阳性,反之,在20例BMT供者中仅查出2例(10%)阳性。在BMT前TTV-DNA阳性患者中,其TTV-  相似文献   

5.
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的骨髓移植(BMT)治疗,至今文献中仅见6例报道。作者报告了6例儿童 AMKL 及1例急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血液学、染色体核型及 BMT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经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表型和/或血小板过氧化酶活性检查确定。FAB 分类为AML-M_7。6例接受异基因 BMT(allo-BMT),1例接受自身 BMT(ABMT)及 allo-BMT。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1岁。从诊断到移植时间为6~12个月。所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117例中数年龄43岁(15~60岁)的AML患者在首次诱导缓解后进行自体和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骨髓移植(BMT)前88例行DNR、Ara-C化疗1~2个疗程,29例行6-TG、Ara-C和DNR化疗,获完全缓解(CR)后在中数时间3.8或3.0个月进行自体或同种异基因BMT。自体BMT在移植前4和3天,分别应用CTX60mg/kg体重,静脉注射。移植前1天进行全身照射(8GY,机体正中并部分肺遮蔽)(TBI),于TBI后第二天给予自体骨髓输注,BMT后不给予抗白血病治疗。同时异基因BMT由HLA匹配的同胞供髓。10例于BMT前进行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淋巴瘤或其他血液病接受骨髓移植(BMT)患者在移植期间通常输注大量的血制品,以致铁超载。作者对76例异基因BMT(allo-BMT)或自体BMT(ABMT)后存活至少1年以上的病例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教病例血浆铁蛋白水平增高。作者着重探讨BMT受者血浆铁蛋白水平、肝功能状况与输注相关性铁超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两组青春期及青年女性患者的血清睾酮、雄烯二酮、脱氢(表)雄甾酮(DHEA)和硫酸脱氢(表)雄甾酮(DHEAS)浓度,以观察其青春期发育及雄激素产生状况。第一组为接受过全身照射(TBI)的骨髓移植(BMT)患者,共15例,年龄14~23岁(平均17岁),4~17岁(平均12岁)时因患白血病接受BMT,BMT前接受过10~12Gy(1~6次)TBI。BMT时,初经期前9例,其中2例分别在11.5岁和13.5岁出现自发性初经;初经期后6例,均于BMT后闭经,其中1例BMT后6年自发性出现月经。研究期间,12例接受类固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动态白细胞计数方法用于预测异基因BMT后头3个月因感染、出血或移植失败而发生死亡危险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1980~1994年间共行异基因BMT 712例,按以下情况进行分组。Ⅰ组52例(死亡组):BMT后头3个月死于出血、感染或移植失败者;Ⅱ组97例(死亡/2次移植组):Ⅰ组50例+首次骨髓输注后2个月内移植失败或移植存活延迟行第2次骨髓输注者47例。对上述病例移植后2~22天动态血细胞计数结果进行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联合输注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损伤肺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normal)、单纯照射(TBI)、骨髓细胞移植(BMT)、骨髓移植联合EPC输注(BMT+EPC)、骨髓移植联合MSC输注(BMT+MSC)、骨髓移植联合EPC和MSC输注(BMT+EPC+MSC)共6组,建立HSCT模型,于移植后d 30脱颈处死,取肺组织,待测。RT-PCR检测VEGF,IL-18,IL-12b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观察MPO,CD146+细胞表达情况。结果:VEGF基因在BMT+EPC+MSC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0.01),而BMT+EPC、BMT+MSC和BMT组基因表达水平相近,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IL-18,IL-12b基因的表达水平在BMT组最高,BMT+EPC+MSC组最低,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SCT能引起NLRP3蛋白表达增高,BMT+EPC+MSC组可明显降低肺细胞NLRP3蛋白水平,趋于正常。与正常组织相比,BMT+EPC+MSC组能更有效地改善肺组织结构,MPO+细胞表达低,CD146+细胞表达高。结论:联合输注MSC和EPC能促进HSCT后损伤肺的毛细血管新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肺的修复,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骨髓移植(BMT)病人移植前后经常需要输血,但近年来很少见有关BMT输血需要量的报道。本文着重探讨BMT后头60天内输血需要量以及骨髓ABO相容性对输血量的影响。182例接受异基因BMT患者,其中严重再障20例,Gaucher病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58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142例为白血病;94例为首次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同种BMT后,预先存在来源于受者针对供者的RBC抗原抗体将长期产生,引起延迟性溶血性贫血,这种造血移植并发症并不常见。研究设计和方法 1例26岁男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先存在抗E和c同种抗体。他接受BMT,其供者的Rh的表型是E+、c+。移植后1个月,该患者由于存在抗体出现轻度溶血。结果 该患者血型为B型、Rh表型为CCDee,BMT前  相似文献   

13.
以往认为红系疾病患者骨髓移植(BMT)受到阳制。本文报告4例先天性纯红再障(CPRCA)进行同HLA抗原、混合细胞培养无反应的同胞BMT,4例均在1岁内诊断,需反复输红细胞悬液5年以上。3例BMT后2个月内见源于供体细胞的正常造血,1例在1个月内见供体细胞造血,但2个月内出现排斥反应,第2次BMT后6周出现供体细胞造血,4例BMT后存活520-1320天。 BMT前预处理方案: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0mg/kg/日,BMT前9,7,5,3天;马利兰3.0-3.5mg/kg/日,BMT前第9,8,7,6天;甲基苄肼12.5mg/kg/日,BMT前第8,6,4,2天,环磷酰胺50mg/kg/日,BMT前第5,4,3,2天。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BMT后开始接受氨甲喋呤10mg/  相似文献   

14.
毛细血管漏综合征(CLS)是骨髓移植(BMT)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为了解补体系统是否参与CLS发病机制,作者对48例BMT患者进行了末端补体复合物C5b-9(TCC)、C_(3a)-des-Arg及C_1抑制物(C_1-INH)抗原监测。 48例BMT患者,平均年龄39.9岁,男性34例,女 性14例,其中AML10例、CLL21例、ALL9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NHL及严重再障各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11例接受自体BMT,37例接受异基因BMT。分别于BMT前8天、5天、1天、BMT当日及BMT后每周1次(7~35天)抽血进行TCC、C_1-INH及C_(3a)-des-Arg检测。TCC的正常参考值为200~390μg/l、C_1-INH为0.15~0.35g/l。BMT后CLS的诊断依据为7日内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欧洲骨髓移植(BMT)结果是否随时间推移而改善,欧洲急性白血病工作委员会血液与骨髓移植小组对1979 09~1991-12间2195例急性白血病首次缓解病例BM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40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90例,均为首次缓解时接受HLA相合同胞异基因BMT病例。从多参数研究与无病存活率(LFS)、复发率(RI)及移植相关死亡率(TRM)的关系。这些参数包括移植年份、年龄、性别、FAB分类、移植前预处理方案、性别匹配、GVHD预防、急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BMT组、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组(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另设正常组。分别于BMT后第7、14、21、28d检测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第3、7、10、14、 21、28d检测骨髓组织学变化。结果联合移植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较川芎嗪组恢复快,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外周血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恢复均较单纯BMT组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对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体BMT后复发者通常对常规化疗耐药,家族中无组织相合供体,寻找非亲缘相合供体因时间紧而不现 实,故作者尝试移植部分不相合相关供体(PMRD)作复发后救治。 1993年8月至1994年8月,8例中位年龄18.5(6~50)岁自体BMT后7~31月复发患者,急淋3例,急非淋5例,接受了一种(3例)、二种(3例)、三种(2例)  相似文献   

18.
嵌合体的动态定量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建立荧光标记的多重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 PCR)结合毛细管电泳 ,定量检测供体细胞 (DC)嵌合率的方法 ,并探讨该方法的连续定量检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转归的预警作用。方法 采集 31例接受骨髓移植 (BMT)或非清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ST)患者移植前、移植后不同时段的外周血或骨髓。DNA样本用ProfilerPlus商品化试剂盒扩增后 ,用ABI 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 ,确定基因位点及峰面积 ,根据供受体基因型的差异选择嵌合率计算公式。结果  31例患者中 15例 (48.4 % )为性别相合移植 ,只能通过STR PCR进行嵌合体的定量分析 ;性别不合移植患者用STR PCR和荧光原位杂交两种方法定量测得的DC嵌合率一致 ;31对供受体中能区别出供受差别的STR位点有 6 .7(2~ 10 )个 ,所有患者均在移植后 7天 ( 7天 )出现供体来源的细胞 ,BMT组 7天、 14天和 1个月DC中位数均明显低于NST组 ,而在移植中后期无显著性差异。 2 1天时BMT和NST患者均达稳定嵌合 ,DC在 92 %以上 ;中位随访 17(3.5~ 2 9.0 )个月 ,2 6例患者DC≥90 % ,均获得持久植入 ,至今均为无白血病生存。另有 5例患者出现不稳定混合嵌合 (MC)状态 (DC为2 7.3%~ 6 2 .7% ) ,其中 4例复发 ,1例出现移植物被排斥。上述 5例患者均  相似文献   

1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在骨髓移植(BMT)后持续缓解的机理未明。作者报告3例CML经BMT后有特殊的复发形式,继之自发再缓解,据此对BMT后持续缓解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3例CML都接受同种BMT,移植前给环磷酰胺及全身放疗(TBI),并用环孢霉素A(CsA)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其中2例还应用经单克隆抗体预处理的供髓(以防GVHD)。3例都在BMT后315-573天出现Ph(+)的分裂中期细胞,同时伴有骨髓形态学相应的改变及受者红细胞的再现,但外周血细胞计数均正常,有人称这种情况为“细胞遗传学复发”,其实这已提示血液学复发。复发时Ph(+)的骨髓分  相似文献   

20.
异基因骨髓移植(BMT)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一种有效措施,但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是导致治疗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本文应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4例BMT后复发的ALL,现报告如下。 患儿共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6~16岁,中位数10.5岁。2例Ph(+)ALL第一次完全缓解(CR1),另2例分别为C-ALL CR1、C-ALL CR2、病例1、2、3均接受了HLA相合的同胞亲属骨髓,病例4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