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126例胆总管结石采用微创治疗方法。对胆总管结石直径1.0cm,结石数目1~3枚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行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后行EST,网篮取石,球囊清理胆管,造影证实无残留结石。对操作次数多、胆汁黏稠、有残渣、乳头术后水肿可能性大的病例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对胆总管结石直径≥1.0cm且≤2.0cm的单发或多发结石或经EST取石失败者行LC,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使用胆道镜行网篮取石,胆总管置T管引流。结石2~3cm者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结果 83例先行ERCP、EST者中,76例取石成功,4例网篮取石困难,未能取出结石,1例有结石残留(这5例于EST后4~6d行LC、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网篮取石、T管引流术成功),1例ERCP时十二指肠穿孔,1例网篮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急诊开腹。43例直接行LC、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网篮取石、T管引流术,均获成功。91例随访6~12个月,失访35例,无胆道感染、胆道狭窄、残余结石等并发症,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 EST后LC是理想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 ,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总结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随访结果,分析可能导致取石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2001年4月~2006年1月我院96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显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后行EST及内镜下取石。通过随访术后疗效.对可能影响EST取石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第1次EST未取出或未取净结石15例,第1次EST结石清除率84.4%(81/96)。第1次取石失败后5例再次行EST取净结石,3例自发排石,2例服中药或其他药物后排石,术后B超或ERCP检查证实结石已经排出,总结石清除率为94.8%(91/96)。术后近期并发症10例,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明显出血3例、急性胆囊炎和(或)急性胆管炎2例。5例因并发症或结石未取净行开腹手术。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胆总管结石〉1.5cm和既往有胆总管探查手术史是取石失败的危险因素。85例随访10—59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3例、急性胆管炎1例;19例单纯胆总管结石在EST取净结石后没有切除胆囊,随访未见异常。结论EST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结石〉1.5cm和既往有胆总管探查手术史时,应警惕EST有取石失败的可能。对于单纯性胆总管结石,在EST清除胆总管结石后不必预防性切除胆囊。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 EST)+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年龄>75岁)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5例,行sEST+EPBD治疗,对照组29例,行单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8 h,观察组的白细胞、血清环氧化酶-2、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指标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而淀粉酶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白细胞、血清环氧化酶-2、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指标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淀粉酶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血清环氧化酶-2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淀粉酶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s... 相似文献
8.
联合腹腔镜、内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内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方法23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6例行经内窥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 LC),124例行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切口感染、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结石取净率均为100%,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开腹手术组:术后切口感染率10.5%,平均住院(15.3±1.7)d;EST LC组:未出现切口感染,术后发生胆漏1例,保守治疗痊愈,平均住院(8.1±1.2)d。随访1个月~8年,开腹手术组2例复发胆总管结石。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EST 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安全有效,可根据条件选择作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开展,胆石症的治疗已进入微创外科时代,而绝大部分的胆总管结石可通过内镜治疗完成。本文综述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是肝外胆道的常见疾病,依结石的产生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目前较多的是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总管结石.既往手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唯一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也进入微创时代,这得益于腹腔镜和内镜技术的发展,现就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总结临床上目前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各种微创技术,加强对胆总管治疗的充分认识.结果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或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取石术、经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及三镜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 .结论 各种微创技术给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带来了观念上的更新.随着设备、器械的改进,微创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大部分的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是由于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形成的.有8%-18%的CBDS患者是因为胆囊结石的症状而被发现的,且胆囊摘除后的患者中有3%~10%会有CBDS[1].较小的CBDS(直径≤0.5 cm)可自行或通过药物治疗排入肠道,较大的CBDS(直径>0.5cm)不易排入肠道,常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这样就需要积极的内镜治疗[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下胆道塑料支架治疗高龄高危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从2006 年1月至2009 年12 月行胆道塑料支架引流的49 例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胆道支架置入,术后24~48 h 患者腹部体征好转,发热症状缓解,术后1~2 周患者黄疸基本恢复正常出院.出院后随访,患者中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胆总管结石相关症状28 例,其中15 例经抗炎治疗后好转,13 例反复出现上述症状,经内镜再次治疗后好转.14 例患者未再出现胆总管结石相关症状,无胆道疾病及支架相关原因引起的死亡.结论 对于高龄高危胆总管结石患者无法耐受或不愿手术的及不能耐受较长时间内镜下取石的,行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短期疗效显著.长期引流需密切随访,发现支架阻塞脱落并出现临床症状者及时行更换或再次置入支架等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7,(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术(EUS)对于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率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EUS检查患者159例,所有病人结合病史及临床体征考虑为胆总管结石,但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结石。EUS发现胆总管结石者随即行ERCP取石术;ERCP失败者行手术取石。EUS未发现胆总管结石者,则不行ERCP,但随访至少三个月。结果 :159例患者中EUS发现结石者96例;89例ERCP取石成功,1例ERCP失败者手术取出结石,1例排石,5例为假阳性。63例EUS未发现结石者随访三个月未发现结石。无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超声内镜诊断胆总管小结石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100%、92.6%、94.8%和100%。结论:超声内镜诊断胆总管小结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对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实施的43例(包括EST,ENBD和网篮取石术等)联合治疗的方法和经验.结果 手术成功40例,成功率为93%.对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治疗成功率为95.2%,ERCP并发症2例(4.65%),高淀粉酶血症1例,乳头切开处出血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ERCP和EST的应用是当前LC手术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手段,对提高LC的成功率和减少LC的并发症,降低胆总管结石开腹手术的比率,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微创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进展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1987年Mouret完成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至今,LC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1991年Phillip首创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获得成功后,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念逐渐为肝胆外科医生所接受。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使胆道疾病的诊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