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目的 :总结近 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10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 ,1992年为 2 1.1% ,2 0 0 1年上升至 5 7%。② 1992~ 1999年 ,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 1位 ,而近 2年 ,社会因素占第 1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 ,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刮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变化与围产儿死亡率关系。方法 选择10年间剖宫产病例,分析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变化与围产儿死亡率。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在指征变化中,头盆不称、胎儿持续宫内窘迫占第一、二位,社会因素不断上升,而围产儿死亡率趋于平稳。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围产儿死亡率无明显下降,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不断上升,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5年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剖析近五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2~2006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阴道助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羊水过少剖宫产率上升,而胎儿窘迫、产程异常剖宫产率下降;在各年度手术指征的顺位中,社会因素始终居前3位,且逐年上升至第1位.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6~2010年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2006~2010年间2181例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在剖宫产中指征难产因素始终位居第一,社会因素逐年上升。结论:剖宫产率升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社会因素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近10年来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比的变化趋势,为合理控制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005年、2008年及2011年在我中心分娩的87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结果:(1)近10年,剖宫产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53.59%升至63.82%,P<0.0001).(2)各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0.0001).其中,胎儿宫内窘迫、头位难产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疤痕子宫、妊娠各种并发症或合并症所占比例显著上升;2002年高龄初产、珍贵儿等社会因素所占比例为14.39%,2005年最高达28.03%,2008年有下降趋势,2011年降为18.74%.(3)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剖宫产指征时,多数合并内科疾病,10年来其比例有显著上升趋势(2002年为64.66%,2011年为86.4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占比例显著下降,而合并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显著升高.结论:上海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10年间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有显著变化,其中产科因素指征逐年下降,而外科因素显著上升.本中心具有诊治产科疑难危重,尤其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的综合抢救优势.需继续控制无高危因素的社会因素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剖宫产指征原因分析,总结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59例剖宫产手术指征情况。结果 了解到“过度诊断”,头盆不称诊断尺度较松,试产不够,社会因素等是手术指征上升的原因。结论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14年变化研究   总被引:142,自引:2,他引:142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4年间剖宫产病例820例,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各项相关数据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②在剖宫产指征变化中,难产因素、胎儿窘迫持续在第1、2位,社会因素占第3位,并显示逐年升高;③围生儿病死率逐年趋于稳定。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病死率,但剖宫产率升高到20以上时,围生儿病死率并不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四川省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全省5个市进行调查,每个市随机抽取2个市级、2个县级、2个乡级助产服务机构进行数据收集,每个机构收集100份剖宫产病例,共对2824份有效问卷的剖宫产手术指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占剖宫产总数的46.03%;不能忍受自然分娩疼痛、认为剖宫产安全、对自然分娩感到恐惧是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低龄、初产妇、无妊娠并发症、入院至分娩时间≥24小时组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高(P<0.01),脑力劳动组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高于体力劳动组(P<0.05)。结论: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增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加强自然分娩的健康教育、推广应用分娩镇痛技术和处置难产技术以及政策支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1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近1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2年为12.1%,2006年上升至38.6%,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2)1992—2003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而2004年以后,社会因素跃为首位。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增加所致,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减少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0.
影响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目的: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1989年至2001年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产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期产钳助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下降;③2000年以前居于前四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臀位、胎膜早破;1999年起珍贵儿指征已出现,2000年及2001年已跃居第二位;④2000年与2001年脐带绕颈作为剖宫产指征居于第五位和第六位;⑤因单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因多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下降。结论:现今,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来自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指征,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150例剖宫产产妇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产妇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是导致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我院剖宫产前四位手术指征分别为头盆因素、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结论:全面了解剖宫产手术指征,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加强新生儿体质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院2001年—2010年影响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干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1—2010年剖宫产病例和正常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在我院分娩产妇总数为8238例,剖宫产数为5736例,剖宫产率最高为73.44%,最低为59.18%,平均为69.62%,在剖宫产中无手术指征比例高达48.02%。结论: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产科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剖宫产中社会因素呈迅速上升趋势,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全国剖宫产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指征近年来,国内的剖宫产率有日益升高之趋势,而围产儿死亡率并没有相应降低,北京、上海等地的报告指出:尽管剖宫产率由50年代的1~2%至80年代后期上升到20~30%左右,但围产儿死亡率并没有相应的下降。故对于如何适当的掌握剖宫产指征,使既有利于减少围产儿死亡,又利于降低剖宫产并发症是十分重要的,与会代表们就剖宫产指征问题进行了充分而热烈地讨论,结论如下:一、明确指出掌握剖宫产指征并不是为降低剖宫产率,而是在掌握指征情况下,适时地进行手术从而达到有利母婴健康之目的。因为剖宫产率之高低,因素是多源的,例如初产妇,年龄30岁以上者均属影响因素之一,而当前社会因素的影响确实存在,值得重视。在我国剖宫产率之高低相差很大,高者个别单位可达  相似文献   

14.
在70年代,每一个工业化国家都经历了剖宫产率的迅速增加,这种情况到80年代速度逐渐减慢。本文比较了美国,瑞典,挪威,苏格兰四个国家的剖宫产率的变化,并把剖宫产指征分为五种:剖宫产史、臀位、难产、胎儿窘迫和其他,分析各国家不同年代不同剖宫产指征所占比例的变化。 结果表明,从1980~1985年,苏格兰,瑞典剖宫产率略有上升而挪威、美国上升得多。进入80年代后期(1985~1990年),四个国家剖宫产率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四国剖宫产的年增长百分率在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率增高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20年剖宫产率和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原因。方法 抽样选择1980年~1999年20年我院剖宫产病例1579例,比较剖宫产率和手术指征变化。结果 80年代剖宫产率平均23.79%,90年代平均达41.1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剖宫产指证中,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逐渐下降,而胎儿宫内窘迫、高龄初产、巨大儿、社会因素逐渐上升。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加强孕产期保健及管理,改变产时服务模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有望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间的2006例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间剖宫产率从36.93%上升至44.90%。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胎位不正是前三位的主要手术指征。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升高的重要原因,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孕期健康教育,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开展无痛分娩,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我院7年来剖宫产率的变化,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的5483例剖宫产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②剖宫产各因素所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社会因素,羊水过少,巨大儿剖宫产率上升。结论:加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和监护,进一步提高产科医师及助产师的技术水平,注重产程观察,防治产科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 1991年 1月 1日至 1997年 12月 31日在芝加哥伊州大学医疗中心剖宫产分娩的 2 945名妇女进行了年龄、产次、种族的分析。同期分娩总数为 146 89例 ,剖宫产率为 2 0 %。其中首次剖宫产 1731例 ,剖宫产率 11.8% ,再次剖宫产 12 14例 ,剖宫产率 8.3%。剖宫产指征在此期间无任何变化 ,其主要指征有 :难产 ,头盆不称 ,引产失败 ,产程停滞 ,持续性枕后位等 ,占 2 5 .5 %。胎儿窘迫占 10 .4%。臀位占 13.7%。其他 :再次剖宫产、双胎、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带脱垂、横位等 ,占5 0 .5 %。结果显示 ,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有 :1年龄 :≥ 36岁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我院8年来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年间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6~1999年为20.2%,2002~2003年上升至38.30%,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2)1996~1999年,剖宫产指征以胎儿宫内窘迫为第1位,难产为第2位;近2年来,社会精神因素跃为首位,胎儿宫内窘迫次之。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增加所致,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手术率的关键是要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减少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导致的剖宫产,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0.
我们研究了本院7年间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总结了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对孕产妇的影响,以提醒产科医务工作者需严格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以降低剖宫产率以及经产妇再次分娩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