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14例急性肺出血。结果:早产及感染所致肺出血占主要。结论:早期气管插管及合理机械通气可能提高新生儿肺出血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新生儿肺出血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气管内注入血凝酶、肾上腺素;观察组气管内注入血凝酶、猪肺磷脂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6、12、24、48h肺出血面积、肺出血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2、24、48h与治疗前肺出血面积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4、48h肺出血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出血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84.31%(43/51),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3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显著减少肺出血面积,缩短肺出血持续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与防治广州市儿童医院(510120)陈克正1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标准目前,肺出血的临床诊断是以在原发病基础上口、鼻或气管内有血性液流出为依据,但此诊断并不可靠,常存在误诊与漏诊。我院统计1989年12月前31年半期间,在临床仅以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组织中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及其与新生儿弥漫性肺出血的关系。方法 肺出血组40例,对照组20例(新生儿其他肺部疾病)。两组肺组织均作HE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ET—1及CGRP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片中,细胞显棕黄色至黄色为阳性。结果 (1)肺出血组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对照组阴性。(2)肺出血组肺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肺神经内分泌细胞中有ET—1阳性表达,对照组阴性。两组CGRP在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内均有阳性表达而无差异。(3)肺出血组肺毛细血管基质弹力纤维多处断裂,对照组阴性。结论 两组于急性缺氧早期,肺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少量的ET—1与CGRP,起相互代偿作用。随着肺出血组急性缺氧加重,肺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CGRP失代偿。肺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并持续分泌ET—1。ET—1通过旁分泌途径导致肺血管痉挛,肺动脉高压。在肺出血组复氧过程中,ET—1尚通过自分泌途径,生成大量氧自由基,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及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发生弥漫性肺出血。肺动脉高压可致肺毛细血管基质弹力纤维断裂而加速弥漫性肺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10(2):138-138
1.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领域应用适应证包括:A:胸部X线检查持续肺不张;B:无法解释的阵发性紫绀;C:心功能衰竭;D:气管软化;E:声音嘶哑。2.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领域应用禁忌证包括:A:肺出血;B:严重心、肺功能障碍;C:严重心律失常及肺动脉高压;D: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E:慢性肺疾病  相似文献   

6.
肺出血是新生儿常见急重症,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由于其特殊的发育特点和生理状态,是肺出血发病的高危群体.本研究对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181例VLBWI中发生肺出血的情况及其高危因素和临床转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早发型子痫前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止妊娠,再次妊娠后在本院定期产检并终止妊娠的患者共9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57例,B组:未应用低分子肝素42例,两组均为单胎妊娠,比较两组再次妊娠结局。结果:A组延长妊娠时间、新生儿存活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多于B组,A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早发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本次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存活率均大于前次妊娠,严重并发症、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小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本次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大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两次妊娠严重并发症、新生儿存活、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子痫前期的复发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结局,不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窒息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及脑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已被临床医师所重视,而窒息所致新生儿肺出血,临床经过凶险,预后极差,尚未引起注意,现将我院1981年至1987年新生儿肺出血2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发病时日龄:本组病例男婴19例,女婴9例,男:女为2.1:1。发病日龄:0~4天12例,5~7天6例,8~14天6例,15~28天4例。其中一月内发病18例,占64.3%。2.孕周和入院时体重:胎龄低于37周14例,占50%,最低胎龄33周。38~42周14例,占50%。入院时体重在2500g 以下18例,占64.3%,体重在正常范围者10例,占35.7%。3.入院时原发病:以窒息和硬肿症为多,有的同时有两种疾病,见表1.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肺出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期重要的临床征象及死亡原因之一 ,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活产儿的 0 .2‰~ 3 8‰ ;死亡率为 4 0 0 %~ 5 0 0 % ;尸检率为 4 0 0 %~ 84 0 % [1] 。1 病因学研究经近 10多年来探讨 ,学者们一致认为 ,新生儿肺出血与下列几项因素且与多种混合因素有关 :窒息或缺氧(30 0 %~ 5 0 0 % ) ;早产 (5 4 7% )或低出生体重 (71 4 % ) ;低体温 (19 2 % )或寒冷损伤 (5 0 0 % ) ;严重感染(6 1 1% ) [1] 。其他尚有心力衰竭、高粘滞血症、机械通气、DIC等。过去在处理出生 1周内寒冷损伤或低体温患儿时 ,采用快速复温并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与慢性高血压并发早发型SPE患者的期待治疗时间及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6月1日~2014年2月30日于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产科诊治并分娩的单胎早发型SPE孕妇350例,其中慢性高血压并发早发型SPE患者60例(A)组,单纯早发型SPE患者290例(B组)。比较两组孕妇的期待治疗时间及母儿结局。结果:慢性高血压并发早发型SPE患者的最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早发型SPE患者,期待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单纯早发型SPE患者,低蛋白血症及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单纯早发型SPE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和子痫等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高血压并发早发型SPE患者较单纯早发型SPE的期待治疗时间长,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严密监测母儿一般状况,可适当延长孕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PE)患者再次妊娠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因早发型PE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终止妊娠后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两次妊娠结局。结果:再次妊娠时的妊娠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存活率均大于前次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妊娠时的产时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妊娠时发病组的FIB、D-DT大于未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PE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PE的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再次妊娠时围产儿的结局,不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早接触早吸吮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分娩且存活的新生儿1885例。在产后30分钟内,给新生儿皮肤进行接触并吸吮母亲乳头。结果:产后5—10分钟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者,胎盘娩出时间在15分钟之内者占98.18%,胎盘娩出时间在15—30分钟之内者占1.82%,产后出血发生率0.27%;产后10—20分钟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者,胎盘在15分钟内娩出者81.63%,15—30分钟内娩出者18.37%,产后出血发生率1.02%;产后20—30分钟内早接触早吸吮,胎盘15分钟内娩出者占70.37%,15—30分钟内娩出者占29.63%,产后出血发生率2.78%,92%的母亲乳汁分泌良好,100%的新生儿均吸吮成功,且安静,舒适,皮肤红润。结论:早接触早吸吮能促使胎盘娩出,减少产后出血,使新生儿体温稳定,吸吮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9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其中早发型组101例,晚发型组188例,围生儿301例)的母婴结局.结果:①早发型组的发病时平均血压、发病孕周、分娩孕周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组胎儿脐血流比值(S/D)、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按发病孕周分为A组(<28周)、B组(28 ~31+6周)、C组(32 ~ 33+6周),3组围生儿结局比较,A组病例中胎儿脐动脉S/D≥3、FGR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及C组(P<0.05);而A组及B组围生儿死亡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中脐动脉S/D≥3的病例,FGR、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S/D <3的病例(P<0.05);两者间早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发病孕周越早,FGR、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越高,围生儿结局不佳.基层医院应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行产前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平片及CT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中的合理、联合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平片、CT影像学资料。结果 42例中,HMD分级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13例,Ⅳ级5例;并发症40例,其中肺出血9例,肺炎12例,气胸5例;肺部细微病变检出率X线平片与C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并发症的检出率CT与X线平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应注重X线平片与CT的互补作用,合理应用X线平片、CT检查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鉴别诊断、发现并发症及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呼吸器治疗患儿的存活率及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1990~1997年我科NICU行人工通气的58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8例行人工通气的新生儿,平均呼吸器使用时间:60.06±38.07小时,合并症以过度通气最多占53%,脱管19例(23次)占33%及(40%),堵管、继发感染各8例占14%,插管不当及拔管后肺不张各6例占10%,气胸4例(7%).58例存活37例占64%,死亡9例(16%)、放弃12例(21%).结论 针对处理不当所致并发症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呼吸道管理的措施,呼碱的防治及拔管后肺不张的诊断及处理措施,提出了胎粪吸入综合征(MAS)、肺出血人工通气治疗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期待治疗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母儿结局,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4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FGR 48例(合并FGR组),未合并FGR 95例(未合并FGR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情况和新生儿情况及143例患者不同分娩孕周(孕30周、孕30~31+6周、≥孕32周)围生儿结局。结果:1两组一般情况、期待治疗平均延长孕周和孕产妇并发症(HELLP综合征、子痫、胎盘早剥、心衰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合并FGR组分娩孕周晚于未合并FGR组(P0.05),但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未合并FGR组(P0.05)。合并FGR组围生儿死亡率高于未合并FGR组(P0.05)。3新生儿并发症中,合并FGR组心脏发育不全的发生率高于未合并FGR组(P0.05)。4随着分娩孕周增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围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FGR围生儿死亡率和总体心脏发育不全的发生率在分娩孕周≥32周后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FGR的患者,期待治疗并不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合并FGR的患儿心脏发育不全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但期待治疗后通过延长孕周可改善其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应用硫酸镁合并低分子肝素及丹参期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随机分为4组(共120例)。A组:硫酸镁常规治疗;B组:硫酸镁+丹参(20ml/d)治疗;C组:硫酸镁+低分子肝素(4100U/d)治疗;D组:硫酸镁+丹参(20ml/d)+低分子肝素(4100U/d)治疗。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变化判断各组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结果:4组患者在治疗前临床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4小时尿蛋白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C、D3组的新生儿窒息率较A组显著降低(P<0.05),而在B、C、D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或丹参治疗可改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新生儿的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6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产儿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目的探讨6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产儿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10年3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妊娠28~33+6周分娩的6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围产儿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71例(双胎4例)围产儿中胎死宫内13例,治疗性引产过程中死产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8例,1例出生后4d因ARDS死亡,围产儿总死亡率380‰(27/71);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70%(5/71)。45例存活的新生儿中失访11例,34例新生儿随访1个月~6年,1例产后10d死亡,1例产后1+个月发现脑瘫,31例新生儿后期发育未见明显异常。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新生儿出生体重(P=0.000)、分娩孕周(P=0.001)、规律产检(P=0.03)、期待治疗的天数(P=0.04);与胎死宫内明显相关的因素为胎盘早剥(P=0.037)、严重FGR(P=0.001)。与围产儿死亡不相关的因素:孕妇年龄、产次、体重指数、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围产儿死亡率较高,母体严重并发症和孕周是影响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血总胆汁酸的浓度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正常新生儿脐血,用循环酶法测定脐血血清中总胆汁酸的浓度,用经皮胆红素测定(TCB)仪动态观察正常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及转归。结果:新生儿脐血总胆汁酸的浓度越高,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消退越慢。结论:可将脐血总胆汁酸水平作为及时预防及提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在儿科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的: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安全渡过新生儿期。方法:针对新生儿生活能力差,反应弱,抵抗力低下等。对547例新生儿进行认真的观察,发现其细微的变化。结果:掌握新生儿疾病的病种,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帮助新生儿顺利适应改变,提高新生儿医学及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