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输液反应原因(一)热原反应:热原系指微量即可引起人体或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总称,有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两种。1.外源性致热原:主要指来自体外微生物破坏的尸体及其代谢产物,如细菌、病毒、霉菌、内毒素等,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具有较强的致热作用。内毒素是G-杆菌细胞壁的构成成分,由蛋白质与磷脂多糖组成,这些物质在细菌生活时不分泌在体外,仅在菌体自溶或人工裂解后才释放出来,以磷脂多糖为致热原活性中心。致热原可随药物、输液器具、操作污染等输人人体后引起发热反应。大肠杆菌、空气中枯草杆菌等其…  相似文献   

2.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指导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前言 来源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内毒素是药品污染了热原而引起的毒性发应的最常见原因.它们的致热活性远远高于其它致热物质的活性.这些内毒素是脂多糖.尽管有一小部分热原具有不同的结构,如果可以排除非内毒素性致热物质的存在,检品中不存在细菌性内毒素意味着没有致热成分,这种结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1概述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1]。药品中的热原主要是细菌性热原,是某些细菌的代谢产物、尸体及内毒素[2]。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的产物,其次是革兰阳性杆菌类,革兰阳性球菌则较弱,霉菌、酵母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热原通常是磷脂多醇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磷脂多醇是复合物的活性中心,致热作用最强,其化学组成因菌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分子量为5×104~5×105,分子量越大致热作用越强。热原具有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不挥发性、吸附性,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及超声波破坏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 自Beeson等从中性粒细胞中提纯一种称为“白细胞热原”的致热物质后,使人们对热原引起发热的认识进入了新阶段。随后,有学者证明单核细胞、组织巨噬细胞等也能产生同样致热物质,目前,统称为“内源性热原”。一般认为来源于骨髓的吞噬细胞才能释放内源性热原。外源性热原包括微生物类和非微生物类。除少数例外,极大部分外源性热原进入机体后,首先激活细胞产生和释放内源性热原进入血流,到达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提高,体温上升而产生发热反应。外源性热原如内毒素在化学性质等方面与内源性热原是不同的。其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5.
柳涌  施吲德 《安徽医药》1998,2(2):30-32
在大输液的质量检查中,热原检查是必须检验的一个项目,合格后方能使用。而引起人体发热的热原质有类固醇、细菌内毒索、病毒及其它微生物。这些物质中,细菌内毒素生物活性极强、不易被破坏去除,而其它致热物质在生产过程中或高压灭菌中梭破坏、滤除或死亡,因此大输液涉及的热原反应主要是细菌内毒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英  周素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310-3311
输液是把较大剂量的注射液,通过输液器具等直接由静脉滴注入体内的一种给药方法。这一种方法由许多环节组成,而每个环节一旦被疏忽都有可能被细菌或热原所污染,输液被热原污染,就可导致输液反应(因热原是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致热性物质,它是由蛋白质和磷酯  相似文献   

7.
造成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 ,本文就药源性方面的原因作一浅析。1 热原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总称。药源性热原通常是指细菌产生的热原 ,是指某些能致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 ,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致热能力最强。药源性热原的污染途径主要是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设备、制造过程与生产环境、操作人员未能遵守操作规程等。输液热原检测除了家兔法为2 0 0 0版《中国药典》法定方法外 ,现在鲎试验法也被采用。该法系用凝胶法 ,操作简便 ,灵敏度高。另外还有几种定量测定如比浊法、产色基质法等…  相似文献   

8.
吴伯镝 《中国药业》1999,8(1):54-54
输液是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输液反应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给患者增加了痛苦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为此输液反应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造成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本文就药源性方面作一浅析。1热原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总称,药源性热原通常是指细菌产生的热原,是指某些能致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1]。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致热能力最强,药源性热原的污染途径主要是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设备,制造过程与生产环境,操作人员未能遵守操作规程等。目前,各种输液热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金凤 《黑龙江医药》2002,15(2):F003-F003
静脉输液是临床当中最主要的一项用药方法,但它也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其中以发热反应最常见,现简要介绍如下。1 发热反应1.1 热原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而引起。一般认为,热原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中枢而传导,由交感神经到达效应器官,引起外围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停止排泄而引起,患者体温增高,散热减少,则表现寒  相似文献   

10.
浅析抗生素致药物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生素所致药物热的特点.方法:查阅相关患者病史,分析典型病例所致药物热及其用药情况.结果:停用可疑致药物热的药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抗生素致药物热应引起临床重视,慎用可能引起的致热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生素所致药物热的特点。方法结合相关患者病案,分析典型病例抗生素所致药物热及其用药情况。结果停用可疑致药物热的药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抗生素致药物热应引起临床治疗的重视,应慎用可能引起的致热抗生素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索抗生素致药物热的一般特点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抗生素致药物热患者予以停用致热药物、密切观察体温、及时补液、加强饮食、心理疏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29例患者在停药或经对症治疗后体温均恢复正常。结论药物热的发生与变态反应有关,老年患者经过临床合理的护理及正确的治疗,药物热很快消失。  相似文献   

13.
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而感染是发热的最常见原因,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四季常见。发热机理临床分为非致热原性和致热原性,前者较少而后者较为多见。其中前列腺素E(PGE)是一种极强的致热物质。当PGE刺激体温中枢的体温调节细胞时,就会使体温调节点升高到37度以上,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而使体温升高。解热镇痛药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降温作用。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阿斯匹林、安基比林、安乃近。这三种药在儿科领域应用广,解热镇痛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14.
造成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本文就药源性方面的原因作一浅析. 1 热原 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总称.药源性热原通常是指细菌产生的热原,是指某些能致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致热能力最强.药源性热原的污染途径主要是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设备、制造过程与生产环境、操作人员未能遵守操作规程等.输液热原检测除了家兔法为2000版<中国药典>法定方法外,现在鲎试验法也被采用.该法系用凝胶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另外还有几种定量测定如比浊法、产色基质法等也能检测输液热原.为了杜绝药源性的热原反应,在生产中可以通过工艺改进把内毒素的含量降到最低程度,在检测中也要严格执行2000版<中国药典>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正> 热原(Pyrogen)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多糖体组成的。磷脂多糖体(Lipopolysaccharides 简称 LPS)具有很强的致热活性,是热原的致热活性中心。热原的致热机理即指磷脂多糖的致热机理。LPS 的致热机理目前有以下几种说法:①LPS 通过在机体内产生白细胞性热原而引  相似文献   

16.
王凤  江红 《药学实践杂志》1998,16(5):282-284
输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特定的给药方式有利于联合用药,能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速效和高效,这些作用优于片剂和针剂。然而大输液的不良反应也相当严重,因输液反应引起的医疗纠纷和致病人死亡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预防和减少输液不良反应是开展临床药学提高护理质量的内容之一。一、热原反应的"双热峰"及危害热原是细菌死亡后细胞壁破裂时释放的一种内毒素,主要致热活性是脂多糖。人体注人含内毒素的液体达Indkg以上,在lh和3h有两次体温上升的高峰,称"双热峰"。第一峰是内毒素直接作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导致药物热的可疑药物及相关处理方法,以减少盲目治疗。方法:针对1例药物热患者的用药情况,临床药师参与病例讨论,分析导致药物热的可疑药物并提出建议,同时记录患者的体温和血常规变化情况。结果:停用可疑的致药物热的抗菌药物和抗结核药,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会诊、进行药学监护时,应重视药物热的可能性,临床应慎用可能致热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蛙皮素对发热大鼠的降温作用及与PGE_2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蛙皮素(BN)参与体温热限调节及其机制。方法以IL-1β致热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免法对下丘脑及血浆中PGE2含量进行同步检测。结果(1)侧脑室注射0.1μgIL-1β诱导发热大鼠的下丘脑及血浆中PGE2含量明显增高(P<0.05);(2)侧脑室注射0.7μgBN引起的大鼠体温降低时,下丘脑及血浆中PGE2含量明显降低(P<0.05);(3)给IL-1β之前10min先侧脑室给0.7μgBN,结果明显翻转第一发热高峰并抑制第一发热高峰后的温度升高,同时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的PGE2含量也明显低于IL-1β致热组(P<0.05)。结论BN降低大鼠正常体温和抑制IL-1β的致热作用可能通过抑制PGE2的合成与释放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概述1876年Burdon-Sanderson命名注射剂中污染的经注射后引起发热的物质为热原(Pyro-gen),也称发热性物质(Pyronenous Snbstan-ce)。热原可分为外热原(Exogenous Pyrogen)和内热原(Endogenous Pyrogen)。外热原由微生物所产生。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热原致热作用最强。该热原系产生于细菌的细胞外膜与固体膜之间,是细胞膜料的组份衍化而成的脂多糖体(Lipopolysaccharid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C)对外源性内毒素(ET)的拮抗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数字温度计测定不同处理组家兔直肠温度的变化,通过绘制平均体温反应曲线、计算最大体温反应幅度和4h体温反应指数,考察ET与I/C在体外充分作用后对新西兰兔致热性的影响;应用细胞培养-酶联免疫法,通过测定各处理组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考察I/C对脂多糖(LPS)刺激白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TNF-α、IL-1β的影响。结果:I/C(终质量浓度:1.25g·L^-1,2.5g·L^-1)在体外与ET(终浓度:50u·mL^-1)充分作用后再给予家兔,ET的致热性显著减弱(P〈0.01),同时随着I/C剂量的增加,致热性减弱程度越大(P〈0.05);LPS与I/C作用后其刺激白细胞产生TNF-α和IL-1β的量与未加I/C组比较,有显著减少(P〈0.01,P〈0.05)。结论:I/C可部分拮抗ET的致热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C抑制了LPS诱导白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TNF-α和IL-1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