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尹静 《江西中医药》2012,43(3):16-17
总结谢强教授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合理用药经验.谢强教授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耳鼻咽喉疾病时注重临证中的安全合理运用,突破六味地黄丸范畴,拓展运用范围,灵巧加减,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儿运动发育迟缓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的范畴,其发病与小儿的精气盈亏密切相关。宋代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根据小孩的情况创造了滋阴补肾的传统名方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小儿肾怯失音、囟门不合、五迟五缓等证。从精气学说的角度探讨小儿运动发育迟缓,认为五迟五缓为肝、脾、肾精气亏虚所致,肾藏精、精生髓,肝藏血、主筋,脾主肌肉,三者精气亏虚皆会导致小儿发育迟缓,而六味地黄丸巧妙运用三补三泻,平补肝脾肾之精,而又以补肾为主。笔者整理相关古籍文献发现,后世医家对于五迟五缓的治疗,常以六味地黄丸为本,辨证加减,临床效果显著。从精气学说探讨六味地黄丸加减在小儿运动发育迟缓中的运用,阐述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病因以及六味地黄丸的治疗机理,为临床该类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六味地黄丸在骨质疏松症、尿路感染、食管白斑等16种疾病中应用,为临床运用六味地黄丸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六味地黄丸在骨质疏松症、尿路感染、食管白斑等16种疾病中应用,为临床运用六味地黄丸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析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进展的回顾性分析,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做系统总结。六味地黄丸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与血药成分二次研发证实,阐述六味地黄丸的最新功效在治疗多种疾病上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孙桂芳  罗建勋 《河北中医》2005,27(12):930-930
六味地黄丸出自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为主治小儿五迟证而设。六味地黄汤与六味地黄丸的药物组成相同。我们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导致的小儿疾病,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方剂溯源、古代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角度,结合现代疾病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疾病谱的范围,通过寻找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确定六味地黄丸研究的多系统靶点,明确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理作用方向及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的药理及对于肝肾阴虚的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方),其药味根据患者的病症指数对药方的使用量进行加减调配,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采取本院慢性肝炎患者75例,进行一个月的六味地黄丸(方)使用其对病人的有效率为97.3%。讨论研究六味地黄丸的药理功效,与其对慢性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状的疗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六味地黄丸临床研究进展的回顾性分析,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总结。六味地黄丸自宋代创制以来,其临床主治病证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内分泌、泌尿生殖等临床各科疾病。这种多系统、多病种的广泛性的治疗作用为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因此, 深入研究六味地黄丸的主治病证以及其作用机理,结合现代疾病深入探讨肾阴虚证或肝肾阴虚证的病理实质,对进一步揭示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均为1分,属低质量文献。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安全,敏感性分析提示该结果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六味地黄丸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六味地黄丸临床研究进展的回顾性分析,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总结.六味地黄丸自宋代创制以来,其临床主治病证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内分泌、泌尿生殖等临床各科疾病.这种多系统、多病种的广泛性的治疗作用为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因此,深入研究六味地黄丸的主治病证以及其作用机理,结合现代疾病深入探讨肾阴虚证或肝肾阴虚证的病理实质,对进一步揭示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研究六味地黄丸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经典名方,由宋朝名医钱乙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肉桂、附片而成,主要用于治疗小儿“五迟”(发育不良)证。现在广泛应用于肾阴亏虚的各种病证。笔者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从1995~2000年以来研究六味地黄丸的文献,以求定量描述,有助于了解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和科研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1995~2000年的文献为资料来源,采用“六味地黄丸”为主题词,获取六味地黄丸的所有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文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 1.2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模式,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原则,从分子水平探究六味地黄丸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STITCH数据库筛选出六味地黄丸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结合从Genecards、HPO、OMIM数据库以及GEO数据库中获取的基因芯片挖掘出的疾病靶点,将二者取交集后获取的共有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及PPI网络,运用Auto 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六味地黄丸活性成分69个,作用靶点280个,高血压、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及六味地黄丸共有靶点如VEGFA、IL-6、MMP-9、PPARG等21个。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六味地黄丸对三病"异病同治"作用的现代生物学机制,包括影响血管生成及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缺氧反应,为探究中医"异病同治"治疗原则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六味地黄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临床上治疗I、II期高血压运用西药的同时加用六味地黄丸,并进行可比性对照,发现六味地黄丸有较好的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尿β2-MG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补肾阴的经典名方,原方用于治疗小儿发育不良。因其组方独具特色,疗效肯定,主治范围不断扩大,临床广泛应用于辨证为肾阴不足、肝肾亏虚或兼有虚火上炎的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研究六味地黄丸在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并列举具体病案,为临床对该方的运用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原有治疗不变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六味地黄丸内服治疗.结果:运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统计相关数据。结果: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均为1分,属低质量文献。六味地黄丸随症加减亚组及其包含的汤剂亚组治疗2型糖尿病总有效率比较的合并RR(99%CI)为1.24(1.07,1.43)、1.29(1.08,1.55)。结论:Meta-分析结果提示,六味地黄丸汤剂随症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安全,且敏感性分析提示该结果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系统评价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文献。对符合标准的试验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统计相关数据。结果评价指标除空腹血糖外,临床疗效上中药复方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Meta分析结果提示,纳入的8个研究存在同质性(chi2=3.85,P=0.80),故使用固定效应模型,Z=6.20(P0.100001),OR值=5.175,95%CI为(3.100,7.15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味地黄丸中药复方组与纯西医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安全,敏感性分析提示该结果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痰瘀司源、同病、同治的理论,在分析六味地黄丸及其丸中“三泻”的药物的基础上,提出“扶正祛邪,痰瘀同治”是六味地黄丸的组方原则,并结合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认为“本虚标实,痰瘀同病”是多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老年性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20.
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目的:对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方法:建立六味地黄丸及口服六味地黄丸后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色谱分析方法;分析比较六味地黄丸、缺味处方、单味生药以及各组分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鉴定口服六味地黄丸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口服六味地黄丸后从血中发现了11个入血成分,其中4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7个成分为六味地黄丸所含成分的原型,其中有一成分虽为地黄中所含成分的原型,但其它两种药材也能代谢产生,对其体内的量变有共同的贡献。结论:血中移行成分及代谢产物将成为六味地黄丸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其来源生药为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物,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六味地黄丸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