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阐述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09)和Medline (1989/2009)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椎弓根螺钉、胸腰椎、骨折、生物相容性”和 “Pedicle screws,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biocompatibility”,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共检索到57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2篇文章。从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和椎弓根螺钉并发症的防治2方面进行总结,对椎弓根螺钉临床应用进展,生物相容性,预防椎弓根螺钉断裂3方面进行探讨。 结果: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内固定后易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和向伤椎空腔内置入自体骨或人工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置入物的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但价格昂贵。内固定时充分植骨,骨折愈合后适时取出置入物能有效的防止脊柱内固定器的断裂。不锈钢材料的椎弓根螺钉强度较大,但组织相容性差。钛类内固定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但其刚度较小,容易断裂。 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最有效手段。各种椎弓根螺钉的生物相容性均有待提高,钛类椎弓根螺钉组织相容性较好,其刚度需要提高,不锈钢材料椎弓根螺钉刚度较好,但其生物相容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背景:为避免单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出现的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合并植骨时出现的骨折不愈合、后凸畸形丢失,而发展的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合并椎体成形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已有应用,但其生物力学方面鲜有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变化。 方法:12个冻存的新鲜胸腰段脊椎(T12~L2)标本,用于制备胸腰椎骨折模型,备测试。分为3组,经皮椎体成形术组:给予经单侧椎弓根注入低黏度的含对比剂骨水泥5~7 mL;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于T12、L2椎弓根置入螺钉;强化组: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同时行伤椎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测试各组静态最大抗压强度及刚度。 结果与结论:骨水泥分布面积皆大于50%,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最大静态抗压强度与刚度均小于强化组最大强度和刚度(P < 0.0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椎弓根螺钉较小强度下出现弯曲,而强化组在达到极性轴向压缩强度时才出现弯曲。提示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提高了固定的强度及刚度,并且维持了复位伤椎高度,提高了稳定性,减少了椎弓根螺钉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以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为中文关键词;以thoracolumbar,fracture,Injury vertebral,Pedicle screws,Internal fixation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2篇文献为主重点讨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让胸腰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提供脊柱的长期稳定;既可有效的使胸腰椎骨折良好复位,牢固固定,又可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或断裂,减少后凸的形成等内固定并发症;生物力学测试证明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内固定能加强脊柱的稳定性;临床应用表明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在技术操作上是可行的,选择合适、可靠的内固定物及工具,规范、严格地手术操作,不良反应会降低。 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靠、有效方法,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方面的应用和进展。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 htm),在标题和摘要中以“椎弓根螺钉,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或“vertebral pedicle screw,thoracolumbar fracture,internal fix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解剖学基础、生物力学分析、临床应用及优缺点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31篇文献。 结果:经椎弓根内固定器能有效地恢复椎体的高度及生理弧度,使移位的骨块回复原解剖结构并加以固定,从而使神经管得以持久有效的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可以矫正畸形和维持脊柱的三维位置,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近年来各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微创技术的发展,使得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后路技术种类繁多,但椎弓根固定技术是多种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路技术的基础。 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种有效的胸腰椎内固定技术,它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腰椎不稳,特别是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选择2002-08/2006-07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材料置入并伤椎椎弓根充填自体糊状髂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5例。①置入材料:RF-Ⅲ脊柱内固定器,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AF脊柱内固定系统。②术者资质:施术者为本科从事脊柱外科专业工作的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术者资格符合岗位技术标准要求。③置入后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随访:平均随访14.8个月, 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也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现象;无炎症及排异现象发生。④骨折愈合情况: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伤椎高度均得到明显恢复。⑤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不全损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功能恢复。⑥结果提示:该内固定材料置入后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可以重建椎体高度,增加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  相似文献   

6.
背景:在日臻成熟的椎弓根螺钉应用技术中,仅满足于将螺钉置入椎弓根中是不够的,而是应根据骨折复位固定要求寻求最佳置钉通道。 目的:验证经椎弓根内固定个体化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对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前X射线片和CT片进行个体化矢状面及水平面椎弓根螺钉置入角、椎弓根横径、间距、钉道深度、椎体前后高、脊柱后凸角及椎管前后径测量,确定胸腰段椎弓根钉道个体优化置钉和复位的安全范围。术中结合解剖定位标志,C臂X射线机监控置钉并复位骨折椎体,确定复位结果。 结果与结论:置钉位置良好,角度及深度适中,内固定后骨折椎体复位高度、后凸角及椎管面积改善(P < 0.01)。经2~2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提示在胸腰段椎弓根钉道个体化影像测量安全范围内,优化置入椎弓根钉和复位是保证置钉内固定安全和椎体骨折复位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可使骨折达到近似解剖复位效果,明显提高疗效,但远期随访矫形度数丢失、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较普遍。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 方法:对73例胸腰椎骨折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对侧经椎弓根通道采用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行椎体内植骨。 结果与结论:73例随访6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脊柱植骨融合率100%,无螺钉松动、折断。1例Frankel分级C级无变化,1例D级无变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及腰背痛明显改善;置入后6个月损伤节段后凸平均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前后径残留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表明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骨折可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技术修复脊柱骨折影像学测量参数和临床应用情况,寻找合理的技术方法。 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2000-01/2010-06有关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技术应用于脊柱骨折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参数,cervical pedicle ,cervical pedicle ,set screw, parameter”。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椎弓根螺钉大小的选择应依据术前影像学测量所得到的事实参数,选择合适的螺钉。通过椎弓根螺钉贯穿前、中、后三柱,对整个脊柱都有固定作用,而且两侧椎弓根相互成近似直角,这种立体结构是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具有较强的抗侧弯和轴向扭转作用,此即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基础。术前传统的普通X射线片测量手段已经被目前的CT三维扫描替代。随着计算机和材料工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精细的三维成像技术辅助了内固定的发展。 结论:虽然计算机导航系统指导的颈椎置钉效果较好,但在国内尚难普遍开展应用,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有丰富的置钉经验,选择合适的置钉方法和完善的术前计划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中椎弓根螺钉断裂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2001-03/2008-03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段骨折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患者374例,其中使用不锈钢材料的246例,使用钛合金材料的128例。术后出现椎弓根钉断裂患者18例(实验组),男8例,女10例;年龄19~61岁,平均38.6岁。随机抽取18例具有可比性的未断钉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进行对比(对照组),男9例,女9例;年龄21~57岁,平均37.5岁。阅读所有观察对象的脊柱正侧位片,测量病椎的椎间隙高度、椎弓钉位置,观察骨性融合程度和横杆使用情况。 结果:246例使用不锈钢材料的患者中12例发生断钉,断钉率4.88%。128例使用钛合金材料的患者6例发生断钉,断钉率4.69%。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椎弓根钉的断钉和其材料无明显关系。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4个观察指标的分析,病椎椎间隙的高度与椎弓根钉的断钉无明显关系,但是椎弓根钉置入的位置、植入骨的骨性融合程度及是否使用横杆和椎弓根钉的断钉有明显关系。 结论:胸腰椎骨折中螺钉断裂与其材料性质无明显关系,与椎弓根钉位置﹑骨性融合程度、横杆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普通椎弓根螺钉的把持力不够或术后承载负荷过大容易造成椎弓根螺钉的松动或脱出,从而导致内固定失效或假关节形成。 目的:观察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73.6(59~83)岁;单椎体压缩骨折11例,两椎体骨折5例(无跳跃式骨折),其中爆裂骨折4例。累及椎体:T12 7个,L1 10个,L2 3个,L4 1个;术前脊髓和神经根受压4例。均采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对于有脊髓神经压迫椎管占位> 50%者,行椎板减压及后外侧植骨。安装好固定棒,依靠固定棒将内栓挤入外螺钉的中空内,安装预弯好的棒进行撑开,恢复椎体高度使骨折复位,爆裂骨折行自体髂骨作横突及关节突间植骨。 结果与结论:16例术后伤口全部愈合,无伤口感染,无脑脊液漏,无术中、术后死亡,术后X射线及CT检查见骨折已复位,脊髓压迫解除。经过6~24个月随访,X射线片显示植骨均已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假关节形成,无明显腰背部疼痛;术后椎体前缘、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 ≤ 0.01),后凸畸形纠正范围较术前恢复11°~27°。说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在不增加螺钉长度和在椎弓根内直径,降低椎弓根处骨折风险的情况下,提供了较普通螺钉更加可靠的固定强度,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理想的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