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超引导下的肿瘤区域门静脉灌注治疗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中  阎勇 《中国肿瘤临床》1995,22(10):752-753
B超引导下的肿瘤区域门静脉灌注治疗肝癌胡建中,阎勇,蔡忠江成都军区总医院腹部外科(成都市610083)原发性肝癌(PHC)临床就诊时,多数病例属中晚期肝癌。目前主张介入肝动脉灌注和栓塞(TACE),同时进行门静脉灌注化疗(PVC)。临床证明TACE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伽玛刀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4年2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01例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4例,先给予伽玛刀治疗,之后予TACE治疗;B组37例,先给予TACE治疗,之后予伽玛刀治疗;C组30例,单纯行伽玛刀治疗。结果 101例患者治疗3个月的有效率为87.1%(88/101)。A、B两组之间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局部控制率、生存率、门脉癌栓有效率、AFP改善率及腹胀、腹部不适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但均优于C组(<0.05)。B组肝功能恶化率高于A组(<0.05),而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全组患者随访5~36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伴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采用伽玛刀联合TACE治疗的疗效较好,先给予伽玛刀治疗再行TACE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目的 比较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umor thrombi in portal vein,PVTT)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其意义。方法 147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主干或第1分支癌栓的住院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4组:保守治疗组(A组,18例);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插管化疗组(B组,18例),术后定期栓塞化疗;肝癌联同PVTT切除组(C组,79例);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和(或)肝动脉置管或门静脉  相似文献   

4.
崔莲花  方今女 《中国肿瘤》2000,9(9):398-399
随着1988年Choo等报道发现一种新的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以来 ,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HCV的存在 ,及其与原发性肝癌(PHC)存在因果关系。延边地区是肝癌的较高发区 ,朝鲜族肝癌标化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当地的汉族[1] ,并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 ,有必要了解朝鲜族肝癌患者中HBV、HCV的感染分布状况及HBV感染模式 ,以便针对性地早期开展肝癌的防治工作。1材料与方法血清标本183例朝鲜族肝癌患者血清取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期间在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延边肿瘤医院经临床…  相似文献   

5.
HBV,HCV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河南省原发性肝癌(PHC)发生中HBV、HCV的相互作用,我们应用ELISA法和PCR法对PHC患者及其1:1对照进行了HBV标志物(HBVM)和HCV标志物(HCVM)检测。结果:PHC患者HBVM阳性率为81.25%,对照组HBVM阳性率为9.60%,P〈0.01,OR=70(25.36,193.23);PHC患者HCVM阳性率为19.79%,对照组HCVM阳性率为8.33%,P〈0.0  相似文献   

6.
肝动—门脉双重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了X线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超声下肝内门静脉化疗(PHPC)加癌内无水酒精注射(PEIT)的双重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PHC)20例。随访10~38个月,死亡4例,9例生存超过2年,其中6例发现脾明显增大,3例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认为双重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可靠方法,多次TACE及PHPC+PEIT,易加重肝功能损害,治疗期间的保肝及支持疗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hepatic chemoembo-lization,HACE)和门静脉化疗(PVC)对预防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总结1991年8月~1995年7月收治符合根治性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其中,术后联合HACE和PVC(Ⅰ组)23例,单纯HACE(Ⅱ组)30例,未做特殊处理(Ⅲ组)28例。全部患者随访3年以上。将3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患者术后1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并脾静脉癌栓少见 ,我室于 1997年 8月~1998年 5月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 3例 ,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本组男性 2例 ,女性 1例 ,年龄 2 7~ 5 3岁 ,平均 46岁。病程为 2个月至 2年。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隐痛不适 ,纳差、腹胀。体检 :发现右上腹部饱满 ,1例右上腹扪及约 5cm大小的肿块 ,2例右上腹未扪及明显肿块。 2例患者外院CT检查提示为弥漫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 ,1例患者外院CT检查提示为胰头癌。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原发性肝癌并脾静脉癌栓 3例临床资料例号性别年龄 (岁 )病程症状体征外院CT本室B超A…  相似文献   

9.
榄香烯乳联合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榄香烯是从中药温莪术中提取的抗癌活性成分,主要成分为β-榄香烯。榄香烯乳注射液属国家二类抗癌新药,经临床试用,已明确其对多种原发性或继发性的癌性胸水和肝、肺、消化道、脑部肿瘤有效,而不良反应轻微。 研究旨在进一步对以榄香烯乳为主联合ADM、MMC、DDP、5—FU等常用药物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8例,男性16例,女性2例。经 CT、MRI、B超等结合 AFP检查和(或)病…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6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A组(36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B组(25例)行TACE结合外放射综合治疗,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 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2.3%、4.5%,平均生存期7.5个月;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2%、21.2%、17.2%,平均生存期13.5个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一种提高肝癌术前诊断符合率的方法。选择经超声或CT检查有肝实质性占位病变(HSOL)、并经皮肝穿或术后病理证实的良性病变(BHSOL)、继发性肝癌(SHC)、原发性非肝细胞癌(PNHCC)和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各30例术前患者的血清α胎儿蛋白(AFP)、糖链抗原(CA)19.9和癌胚抗原(CEA)浓度进行放免测定在BHSOL组AFP与CA19.9和CEA均呈阴性,PHCC组均呈前项阳性、后项阴性。前项阴性、后项阳性者在PNHCC组29例(96.67%),SHC组27例(90%);均阳性者PNHCC组1例(3.33%),SHC组3例(10.00%)。通过对HSOL患者的血清AFP、CA19.9和CEA测定,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术前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小儿原发性肝癌11例报告史成章郭慧平尚占民我院自1992年6月至1994年8月共收治小儿原发性肝癌(PHC)11例,均经病理证实。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1~14岁,其中1~3岁者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胀痛,右上...  相似文献   

13.
CA-50在诊断AFP阴性原发性肝癌中探讨张旭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PHC)的一项特异性较强的诊断指标。但AFP阴性的PHC患者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临床上AFP阴性PHC诊断较为困难,选择其它有价值的肿瘤标记实属必要。CA-50是一种最普...  相似文献   

14.
肝动脉栓塞加门静脉置泵治疗肝癌的注药方法和护理要点河南省肿瘤医院刘书哲,吴韫华,魏秀兰自1991年5月至1995年5月,采用术中肝动脉栓塞(OHAE)加门静脉(PV)置泵(皮下置入式血管给药装置)治疗原发性肝癌(PLC),为患者创造了连续局部用药的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HBV感染的角度研究肝癌家族内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一级亲属227人。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记(HBVM)阳性率为71.81%,HBsAg阳性率为42.73%,显著高于当地的自然人群(P<0.05);其HBVM最常见模式是HBsAg、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与有HBV感染的PHC患者HBVM的最常见模式相一致。2.患者同胞的HBVM阳性率为82,98%,HBsAg为51.0%,均显著高于患者双亲、子代(P<0.05);且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3.患者母亲组的HBVM明显高于父亲组(+31.43%)。提示PHC患者一级亲属确是一组HBV易感人群,且肝癌家族内HBV感染、PHC都呈明显的、以母系亲代传递为特征的家族聚集现象;HBV经垂直感染可导致家族性PHC,PHC患者同胞(尤其男性)是HBV、PHC最易感人群。因此,对该人群需密切关注,定期复查,警惕PH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对149例伴门静脉癌栓形成和侵犯的原发性肝癌进行分析,其临床发生率为27.14%。块状型、弥漫型多见,癌灶直径愈大形成机率越高。B型超声与CT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对门静脉癌栓的诊断水平。强调尽管门静脉癌栓是肝癌的一种晚期征象,但积极治疗后的6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改良FOLFOX方案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5例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切除联合门静脉取栓术,术后采用改良FOLFOX方案进行化疗。结果 术后随访3~27个月,2例死亡,3例存活患者无转移复发。术后生存时间3~27个月,平均生存18.2个月。术后2例出现腹水,1例反应性胸水,经治疗后痊愈。化疗过程中出现3例恶心呕吐,2例神经感觉异常,2例白细胞减少,均可耐受。结论 对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肝切除联合门静脉取栓辅以改良FOLFOX方案化疗是一种有效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Li X  Tang Z  Zhou G 《中华肿瘤杂志》1998,37(1):12-14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在肝细胞癌(HCC)和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HCC侵袭和转移的关系,为在分子水平干预肿瘤血管形成,预防HCC复发和转移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对43例HCC手术标本的癌和癌周组织中VEGF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相对定量研究。结果肿瘤组织中VEGFmRNA的表达率为79.1%(34/43),癌周组织表达率仅为20.9%(9/43);肿瘤组织中VEGFmRNA表达水平癌栓组(0.6979±0.2363)和包膜不完整组(0.4702±0.2883)分别显著高于无癌栓组(0.3436±0.2391)和包膜完整组(0.2870±0.2510,P<0.05);肿瘤组织中VEGFmRNA表达水平大肝癌组(0.4072±0.2884)与小肝癌组(0.3734±0.290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在HCC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血管形成与HCC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外放射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外放射的近期疗效林钧华,徐益语,黄雅芳,陈敏,王柏华原发性肝癌伴有门静脉癌栓被认为是肝癌预后不良的标志,除外科手术外[1],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结合我院对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进行外放射的体会,将其近期疗效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高、低发区510例PHCHBV感染、家族肝癌史及与ABO血型的关系,结果表明:1肝癌低发区与高发区一样,合并HBV感染的PHC患者达80.74%,远多于无HBV感染者;男性多于女性;有家族肝癌史的PHC患者占40.00%,且合并HBV感染的PHC有家族肝癌史者显著多于HBV阴性组(P<0.05);2低发区PHC中,有家族肝癌史的A型血者显著多于相应对照组(P<0.05)。提示我国肝癌低发区PHC发生的最重要外因亦为HBV感染,遗传易感性则是其内因;而有HBV感染或有家族肝癌史者是PHC的高危人群,且后者中的A型血者更为易患,对这一人群需加强监测,警惕PHC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