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波  冯文萍 《吉林医学》2010,31(18):2902-2903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情况。10例患者均为均匀一致低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双侧微创血肿清除方法,采取双侧同时开放引流。结果:本组全部治愈。有4例患者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平均随访6个月,3例积液消失,1例减少。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于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双侧慢性硬膜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影像学证实为均匀一致低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均采用双侧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果术后血肿全部消失。有5例患者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平均随访5个月,3例积液消失,2例积液减少。结论双侧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是双侧慢性硬膜下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常志锋  王梅  王汉松   《中国医学工程》2013,(7):28-28,30
目的探讨钻孔冲洗引流治疗单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05年1月-2012年8月年收治的106例单房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单侧82,双侧24例,均采用钻孔术中冲洗配合颅脑外引流器引流治疗。结果 103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3例出现少量硬膜下积液,无颅内感染。结论钻孔冲洗配合颅脑引流器引流治疗单房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良好,能尽快清除残余血块,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尽早解除脑受压,微创,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微创颅脑穿刺引流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宰德富  李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150-151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48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在CT下定点,选用合适长度穿刺针,用电钻将穿刺针钻入血肿部位,引流冲洗,24~48h复查CT满意后拔出穿刺针,术中注意穿刺针深度、引流速度及引流量。结果本组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均在12h内意识转清,其余症状均逐渐消失,住院时间4~7d,平均5d。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发生脑损伤、颅内感染、急性硬膜外及颅内血肿、张力性气颅。患者全部治愈,恢复良好。结论微创引流术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佳,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2天复查CT 7例血肿清除满意,38例有残余,经尿激酶冲洗后均达到血肿全清除.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 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血肿清除彻底,减少复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微创引流手术(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及尿激酶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对324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根据头颅CT扫描结果,采用局部麻醉下微创血肿腔置入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引流,并分次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液引流的方法治疗。并对治愈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总结治疗效果。结果:278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个月,全组患者均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57%(31/324),包括急性颅内血肿2例,颅内感染1例,非张力性气颅14例,硬膜下积液7例,低颅压5例。结论:采用微创引流手术(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及尿激酶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取得较钻孔引流术单纯微创冲洗引流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回顾分析泸州医学院2012~2013年9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颅骨钻孔冲洗引流73例,开颅骨瓣成型血肿清除12例,穿颅冲洗引流8例,神经内镜下手术5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较好,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4例,并发颅内出血1例,硬膜下积液3例,少量硬膜下积气2例。上诉4种术式均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案,临床上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颅骨钻孔引流仍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方法对1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确诊病例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抽吸、冲洗、引流治疗.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具有痛苦小、损伤轻、效果好、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等优点,是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微创引流手术(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对138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根据头颅CT扫描结果,采用局部麻醉下微创血肿腔置入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引流方法治疗。并对治愈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78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个月,全组患者均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5.94%(22/138),包括并发急性颅内血肿1例,颅内感染0例,非张力性气颅9例,硬膜下积液7例,低颅压5例。结论采用微创引流手术(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取得较钻孔引流术单纯微创冲洗引流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手术治疗的经过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诊治的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用微创单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并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肿单侧24例,双侧6例,术后患者恢复好,无并发症,少数病例术后cT发现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因颅内压不高无需处理,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简单,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11.
刘家凯 《吉林医学》2010,(30):5377-5377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治疗早期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在局部麻醉下行钻孔"冲洗引流配合尿激酶注入夹管后再开放治疗的36例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血肿全部清除、4例转变为慢性硬膜下积液、出现无张力性气颅2例,1例1个月后复发。未发生脑实质损伤、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微创钻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损伤小,配合尿激酶注入夹管后再开放,适合老年人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法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船磁针进行1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经微创术穿刺血肿冲洗引流3天后,血肿完全清除,脑受压消失。结论微创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更快捷、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2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采取锥孔血肿冲洗引流法,30例采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法,7例采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法。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例分别在术后第15天、22天复发。1例术后24天因合并症致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和血肿特点,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均为清除血肿、恢复神经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置管方法。方法:分析2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的手术方法及不同的引流管放置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孔冲洗引流210例,并发脑内血肿开颅清除血肿2例,治愈1例,死亡1例。8例复发中5例开颅切除包膜引流,3例再次钻孔引流治愈。双孔法15例无复发。小骨瓣开颅11例无复发。采用深处置管法116例,发生血肿出血3例,脑脊液漏3例,插入脑内2例,脑内血肿2例,血肿复发6例,硬膜下积液8例;浅处置管法94例仅有2例血肿复发,4例硬膜下积液。两种置管法并发症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个性化设计手术方法。低位钻孔冲洗引流,为首选方法;对于CT显示有分隔的采用额顶分别钻孔;对包膜厚有钙化,有血凝块,行小骨瓣开颅切除包膜,清除血凝块。浅处置管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钟亮  钟敏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9-1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提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7年9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颅骨钻孔冲洗引流73例,开颅骨瓣成型血肿清除12例,穿颅冲洗引流8例,神经内镜下手术5例。结果:患者术后恢复均较好,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4例,并发颅内出血1例,硬膜下积液3例,少量硬膜下积气2例。结论:上诉4种术式均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案,临床上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颅骨钻孔引流仍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白清海 《中外医疗》2009,28(6):27-27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在CT下定点,选用合适长度穿刺针,用电钻将穿刺针钻入血肿部位,引流冲洗,2~3d复查CT拔出穿刺针,术中注意穿刺针深度、引流速度及引流量。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大部分患者当即感头痛、头昏减轻,部分烦躁患者经微创治疗后当即安静,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佳,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情况。66例均匀一致低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单孔钻颅方法,血肿腔不予冲洗;12例混杂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双孔钻颅方法,仅2例因引流欠通畅而予血肿腔冲洗,其余病例血肿腔亦不予以冲洗。结果本组全部治愈。有11例患者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平均随访6个月,5例积液消失,6例减少或无增加。结论单孔或双孔血肿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根据CT影像学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法及操作体会。方法: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用CT片定位法选择穿刺点,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采用20mm的YL~1型1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用电钻将穿刺针钻入血肿部位,引流冲洗,3~5天复查CT拔出穿刺针。结果:本组48例均1次穿刺成功,引流3~5天,经头颅CT复查,42例血肿全部清除,6例基本清除(血肿残液量<20ml,无占位效应),占位效应全部消失16例,明显缓解32例。全部患者术后颅内高压及偏瘫、失语、意识障碍迅速好转。出院后随访6个月,复查CT显示血肿腔消失,无1例复发。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良好,无致残者。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佳,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9.
王长成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32-32,25
目的观察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68例采用一次性YL-1型针行颅内血肿穿刺及闭式冲洗引流血肿术治疗的硬膜下血肿患者情况,分析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结果68例均一次行成功(其中1例为复发型),均无颅内出血、颅内感染、急性脑膨胀、张力性气颅及癫痫等并发症。结论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安全可靠,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情况。45例均匀一致低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单孔钻颅方法,血肿腔不予冲洗;21例混杂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双孔钻颅方法,仅5例因引流欠通畅而予血肿腔冲洗.其余病例血肿腔亦不予以冲洗。结果本组66例全部治愈。13例患者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平均随访3.5个月.4例积液消失,9例减少或未增加。结论单孔或双孔血肿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可根据CT影像学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