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劲峰  王玲玲 《新中医》2005,37(9):14-15
杨长森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主张顺势治疗:一为顺生理特性,即与机体阴阳气血活动的特性相顺应;二是顺病证特性,强调针灸方法与病证表现的特性相一致。并以“轻”刺激为主的刺激量,方法多样,针对性强,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孙六合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六合教授从医40余年,精研多科疑难杂症,尤其在治疗面瘫时能够审因论治、辨证求因,不拘古法、针药并用,辨经配穴、兼顾解剖,又承古拓新、创用新穴,病时间久者采用割治疗法,并依据脉象,预防倒错,从而大大缩短疗程,对于久治不愈的面瘫,亦取得很好的疗效,充分体现其针灸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按病位、病程、年龄、是否用药饼灸分为4组。观察以上闪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病位越低、病程越短、年龄越小。用药饼灸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4.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91例,女85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4岁,30~60岁居多。病程最短1天,最长7天。2治疗方法①针刺方法:取地仓,人中、承浆、下关、阳白、风池、合谷(健侧)。采用捻转补泻的补法,得气后留针20分,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②服药方法:地塞米松片剂5mg,每日1次顿服,连服5天。3治疗结果痊愈(症状完全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159例;显效(静止时颜面双侧外观对称,面部表情动作时略有不对称)15例;有效(主观感觉好转,面肌活动有进步,但外观仍有较明显体征)2例。③针刺次数:因疗效评定以3个疗…  相似文献   

5.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痊愈时间较对照组有缩短趋势。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由于茎乳孔的急性非化脓性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周围性面瘫。本研究在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基础上,观察中药内服与中药熏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章逢润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中医针灸专家。他学术造诣深,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曾有幸与他一道工作,得到了他的指导和教诲,受益匪浅。周围型面瘫虽不是严重病症,但病情迁延者仍难以医治。章教授治疗本病有许多新颖独特之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巨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来应用巨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36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36例中 ,男性 1 0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2 0~ 5 0岁 ;病程 1 0天~ 4 0天 ;左侧面瘫 1 4例 ,右侧面瘫 2 2例。均表现为突然口眼歪斜 ,流涎水 ,额纹、鼻唇沟纹消失 ,患侧面部麻木 ,其中 1 8例伴有耳后疼痛及眼睑抽动。多发于春、秋两季。2 治疗方法根据面部神经分布区域和《针灸大成》及《灵枢》中关于“巨刺法”的理论 ,“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 ,则巨刺之” ,“凡病者 ,左病取右 ,右病取左 ,上病取下 ,下病取上” ,选用健侧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  相似文献   

9.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洁  张浩 《新中医》2002,34(6):41-4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62例周围性面瘫采用电针为主配合花花针叩刺、牵正散内服治疗。结果:痊愈5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结论:以祛风散寒、通经洛络为 的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加速病灶炎症吸收,促进神经纤维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外伤性面神经麻痹 1 2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中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1 5~ 5 3岁 ,平均 2 9.6岁 ;全部病例均有颅脑外伤史 ,其中经CT检查有颅骨骨折者 9例。病程最短 2 d,最长 4个月 ,全部病例均为单侧首次发病。2 治疗方法针刺 :以头面部穴位为主 ,取风池、翳风、率谷、头针运动区下 2 /5为主穴。并对症选穴 :鼻唇沟平坦 ,耸鼻功能差加迎香、四白 ;抬眉闭眼功能差加攒竹、阳白 ;口角歪斜加地仓 ;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鼻中沟歪斜加人中。每次除主穴外选配穴 3~ 5个 ,以透穴为…  相似文献   

12.
13.
针挑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亦称口眼(口呙)斜。我科自1986年至1993年,采用针挑疗法治疗本病5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本文病例均为针灸科病区的病员,由专人负责,详细询问病史,作内科及神经系统等检查,并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面神经失常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4.
15.
隔姜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年来笔者采用隔姜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瘫个体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1例患者根据其病情特点采用个体化方案进行针刺治疗,与118例常规针灸治疗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疗程与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0.9%,对照组愈显率为69.5%,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各疗程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方法,且疗程短。  相似文献   

17.
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刚启  潘建华 《中医杂志》1994,35(6):345-346
隔姜灸治疗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各30例,并与常规针刺疗法相比较。治疗结果示,隔姜灸组疗效显著优于针刺组。对部分后遗症期本病患者进行的肌电观察结果表明,隔姜灸对病损面神经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文: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 麻痹,是因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中医学称为口喎、口僻、吊斜风等,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四季皆可发病,无明显年龄和季节限制,发病后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湖严氏针灸第七代传人严蕊雪医生临床工作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擅长运用针、灸、方、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在面瘫治疗中形成了独特的见解和方法。笔者有幸跟随严老师学习多年,现从病因病机、辨证分期论治、综合调护等方面归纳总结其治疗面瘫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从门诊确诊的面瘫患者中随机抽取95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中西结合治疗组38例、中药组28例和西药组29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面瘫治愈率65.8%,明显高于中药组的28.6%(P〈0.01)和西药组的31.0%(P〈0.05),而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别: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4,7%,85,7%,86,2%,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847,P〉0.05);依Portmann简易评分法,中西结合组面肌功能评分为17.5263±5.3864,明显高于中药组的13.4286±5.7053(P〈0.01)和西药组的13.6897±5.8009(P〈0.01),其面肌功能改善率86.92%±28.33%亦明显高于中药组的63.89%±30.11%(P〈0.01)和两药组的65.31%±30.82%(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在症状改善及痊愈率上远优于单一的中药疗法或西药疗法,从而可有效减轻面瘫后遗症程度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外耳道用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前 《中国针灸》1995,15(4):16-17
针刺配合外耳道用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张仲前(山东省军区济宁医院,272137)主题词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针药并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有的伴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十九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外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