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黄帝内经太素·设方》乃杨上善对《黄帝内经》论治理论的专题阐发:时代与地域不同,病治有异;注重内外合察,用针必知形气在;五脏所伤,治有不同,移易精神,调理脏气;标本不得,邪气不服,针刺须知虚实补泻。其设方理论对临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太素》一书,为杨上善奉敕撰注,成书于唐高宗年间。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经》全注本,也是分类研究《内经》的早期之作。本文通过对《太素》经文与《素问》、《灵枢》及《甲乙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杨上善类编经文的四个特点。一是全文类编。其编辑经文的方式多是整篇或大段入编。《九卷》经文多排在《素问》之前。二是删削重复。对《素问》与《九卷》间的重文,多是取《九卷》而舍《素问》。三是重出奇经八脉部分经文,反映了杨上善对经络理论的重视。四是设类分篇,系统《内经》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日本国宝的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1981年影印出版前,其原书在我国从未得见。而其保存了丹波赖基1166 ̄1168年的手抄真迹,能反映《太素》旧貌,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从补《太素》通行本这谬误、断《太素》校注之是非、供《太素》研究之史料等方面,评述了仁和寺本所具有的早、全、真特点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5.
从正观点、存底本、主杨说、纠误训、讨难词、赁实据、尚简要、重词义、善取舍、多修改等10个方面,总结了整理研究《黄帝内经太素》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本年表对《黄帝内经太素》成书迄今1300年间(公元666-1998年)中日两国有关研究史实,凡有年可稽者予以收集。内容包括成书、东渡、引述、政令、亡佚、复出、传抄、舶归、保护、国宝认定、刊印、考证、评论、校注、辑佚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首倡分类研究《黄帝内经》,将《素问》《灵枢》经文分类编次并予以注释,使《内经》经文编排与学术内容趋于条理化、系统化,并具有层次性与内在逻辑推理性,初步勾勒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雏形,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杨上善撰注的<黄帝内经太素>是现存<黄帝内经>最早注文,在系列的古籍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该书原文最为近古,它比较完整地保存了<灵枢>、<素问>古貌,在考证<内经>之流传、演变及校勘诸多方面,价值连城,反映了唐以前的中医学术水平,足以"上阐前人之精微,下启后学之津逮".  相似文献   

9.
本年表对<黄帝内经太素>成书迄今1 300年间(公元666-1998年)中日两国有关研究史实,凡有年可稽者予以收集.内容包括成书、东渡、引述、政令、亡佚、复出、传抄、舶归、保护、国宝认定、刊印、考证、评论、校注、辑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报》2009,24(2):1-2,5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中所传承的养生经典是现代养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黄帝内经》把养生放在首要位置,强调防重于治。《黄帝内经》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的道理。养生不是一时,养生应贯穿从出生到老年的全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应分胎儿养生、小儿养生、青壮年养生及中老年养生等,从而分别研究其养生之道,以丰富和发展中医养生学。  相似文献   

12.
积证是指腹内有肿块的一类病证,首载于《内经》。搜集整理《内经》中有关积证的内容,对其形成原因、病理过程、辨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临床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蛊”、“痔”名义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所载以“少腹热而痛,出白”为主症的疾病,在古人看来是因为蛊虫噬咬、精气消蚀所致,故以“蛊”名之.这是古医家在审证求因基础上,以病因命名的疾病,不当附会为任何一种具体的体内寄生虫病.《黄帝内经》中的“痔”并非因“峙突”之意而名之,《释名》“虫食致痔”之说当是古医家对痔病的早期认识.痔之名义极有可能源于蚩虫之“蚩”,古医家或是据生于后阴之处的疮疡有出血之症,联想到虫食之因,进而据“蚩”有“虫”义而立痔之名.  相似文献   

14.
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对人体生命的起源、本质,生命的生长、繁殖、发育、运动形式、思维等生命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本文对《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的论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从生命的分类、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现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阐述,尤其是对胎孕、男女性别、人体生长发育、人体寿命、人体感觉功能、人体精神思维、健康、体质等方面,作了客观而深入的论述。中医学理论就是在《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科学的理论反为中医学理论所掩盖,不为人们所注意。本文发掘《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理论,旨在光大《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对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亦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1)《太素·经筋篇》中,“主癎痸及痓”之“痓”字误,应为“痉”。2)《太素·骨空论》中,“九窌在腰尻分间”应为“腰凥分间”。3)《太素·杂病·腰痛篇》说:“居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弩弦,刺居阴之脉,在月嵩踵鱼肠之外。”居阴,乃“厥阴”也。“居”、“厥”两字,声转可通也。非传写草书而有误也。4)《太素·杂病·风痓》中,“风痓,身反折“应为”风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黄帝内经》有关情志疗法经文的考察,整理出情志相胜法、移精变气法、语言开导法、暗示诱导法、宁心安神法等常用情志调治方法,调治原理主要是通过调畅气机、平衡阴阳、协调脏腑、形神兼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的生态学思想概括起来涉及到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方面:从整体观认识生命,提出"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思想;遵从阴阳五行学说,以真气的生化、运行解释人体内环境与外生态系统之间能量、物质、信息三个方面的交流,"阴平阳秘"的状态是最早的人体稳态模型;承认万物之中人类最为宝贵,提倡要想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8.
作者结合《黄帝内经》原文及历代医家的认识提出"肝主卫气"之论,认为卫气的生成、性质、功能及运行都与肝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