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09年3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管接电动负压吸引器引流,对照组采用单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引流瓶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情况及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双管接电动负压器吸引引流法能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运用自制负压引流瓶引流创面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60例,采用自制负压引流瓶双管引流创面;对照组60例。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双管引流创面。结果两组患术后平均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自制负压引流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引流创面渗血、渗液更充分、更彻底,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房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瓣不同处理的疗效。方法:将63例乳房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术后皮瓣予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一次性负压器双管吸引,对照组患者术后皮瓣予以普通绑带加压包扎,一次性负压器双管吸引。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情况以及负压器的拔管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负压器引流量较对照组的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提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房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合理的加压包扎可以明显提前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rа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5例在我科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2例)选择持续电动负压吸引引流,实验组(93例)应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对两组术后总引流量、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总引流量、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效果好,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装置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中心负压引流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的效果。[方法]将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50例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术后应用中心负压引流,改进组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出血情况。[结果]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进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优于中心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提高乳腺癌术后引流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的最佳方法。方法:对80例行乳腺癌手术后需要负压引流的患进行观察,其中43例采用持续中心负压吸引,37例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引流并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创面。两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和比较。结果:持续有效的中心负压吸引对提高患的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术后创面采用持续有效的中心负压吸引能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的舒适度,为患的综合治疗和功能锻炼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在手术创面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对照组只按常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连续3d观察留置于胸壁皮下引流胶管负压吸引的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创面变态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负压吸引的引流量及术后总的引流量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验组发生皮瓣下积液2例,无皮瓣坏死,无创面变态反应;对照组皮瓣下积液9例,局部皮瓣坏死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减少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术后低负压吸引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是治疗乳腺癌常见的手术方法。由于手术损伤范围大,常常并发术后出血、腋窝皮下积血积液、皮瓣坏死、病人上肢水肿及活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2],给术后护理带来困难,严重影响治疗和痊愈。我科从1995年3月~1996年3月将210例乳腺癌(按UCII制定TNM分期标准)的水后置多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吸引的病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YB.DXS型电动吸引器(治疗组)和KETAI低负压电动吸引器(实验组)进行术后护理和观察,收到不同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21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病人,按随机分…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装置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君花  许瑞华 《护理研究》2008,22(2):129-130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中心负压引流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的效果.[方法]将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50例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术后应用中心负压引流,改进组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出血情况.[结果]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进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优于中心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10.
庄春柳  张翠君  郑汉旗  黄步英 《护理研究》2008,22(16):1458-1460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在手术创面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对照组只按常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连续3d观察留置于胸壁皮下引流胶管负压吸引的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创面变态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负压吸引的引流量及术后总的引流量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实验组发生皮瓣下积液2例,无皮瓣坏死,无创面变态反应;对照组皮瓣下积液9例,局部皮瓣坏死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减少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96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采用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行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行负压引流。并观察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和伤口愈合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4.9±2.5)d和(16.8±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伤口进行负压引流,能使手术创面充分引流,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病人应用德国进口的"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引流,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引流,术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4%(P0.05);观察组病人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确保了引流的通畅、彻底和持续性,保证伤口稳定性好,切口贴合,形成内固定,可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术后创口无需加压包扎,减少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减少了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术后负压抽吸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负压抽吸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9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34例采用传统方法于每日换引流瓶时在引流瓶排气管处行负压抽吸一次;改进组35例采用改进方法于术后3 d在引流瓶排气管处行q4h每次持续约1 min的负压抽吸。并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患者置管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少于传统组。结论:乳腺癌术后3 d行了q4 h负压抽吸的患者能明显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创面愈合,为患者的综合治疗和功能锻炼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王厚玲  夏令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1132-113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负压吸引适宜值。方法:随机将7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用JY31型胃肠减压吸引器,负压值12kPa,负压吸引瓶容量为2500ml;对照组按常规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缩短了置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12kPa的负压吸引值是适宜的乳腺癌术后负压吸引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6 例在我科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 例)选择持续墙式中心负压吸引引流,改进组(33例)应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对两组术后第一天引流量、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术后第一天引流量、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效果好,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增强了病人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特性而异常增生,超过自我修复限度而发生癌变的疾病。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采用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无论是典型根治术还是改良根治术,手术范围大、损伤大,术中小淋巴管、淋巴网被广泛破坏,创面渗液较多,常致皮下积液,影响皮瓣成活。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口感染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有效的引流、及时清除皮下积液对切口愈合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往采用电动吸引器引流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都不能安全有效引流。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使用自制玻璃瓶负压引流装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使用中心负压持续引流联合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照组单纯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结果治疗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心负压持续吸引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三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乳腺外科2002年9月~2010年3月期间住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墙式负压吸引、胃肠减压器或硅胶负压引流球的乳腺癌患者共180例。结果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墙式负压吸引的患者拔管较早,且皮下积液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使用负压球引流的患者拔管最晚,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最高。体重指数小于22.5的患者,术后采用胃肠减压器或硅胶负压引流球负压引流效果相似;体重指数大于22.5的患者,术后采用胃肠减压器负压引流效果优于硅胶负压引流球。结论 墙式负压吸引使用效果好,积液并发症少,但装置复杂,限制患者活动。胃肠减压器临床使用效果略优于硅胶负压引流球,对于BMl〉22.5的患者,术后应尽量采用一次性胃肠减压器引流,以缩短引流管置管时间,减少皮下积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封红伟  吴容 《现代护理》2006,12(24):2320-2320
目的比较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和电动负压吸引器这2种引流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做切口引流,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电动负压吸引器做切口引流,比较2组术后皮瓣下积液的情况。结果经校正χ2检验,2组之间在引流效果上无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可替代电动负压吸引器作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有效的引流方法,且护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改良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和电动负压吸引器这2种引流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做切口引流,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用电动负压吸引器做切口引流,比较2组术后皮瓣下积液的情况.结果 经校正χ2检验,2组之间在引流效果上无差异(P<0.05).结论 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可替代电动负压吸引器作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有效的引流方法,且护理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