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牛膝的HPLC/UV/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源园  张尊建  王兴旺  徐向阳  张蕙 《中药材》2003,26(11):787-789
目的:采用HPLC/UV/MS法构建牛膝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SB-C18柱;甲醇与0.1%甲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结果:得到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牛膝药材HPLC/UV指纹图谱,标示了4个共有峰,并借助HPLC/MS技术对其主要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归属。结论:牛膝药材指纹图谱的构建,为控制其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旋覆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旋覆花药材的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确定旋覆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UV测定旋覆花药材甲醇提取液的指纹图谱,并与同属其他植物花序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旋覆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发现13个色谱峰为共有峰,确定了其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的范围。结论:利用旋覆花指纹图谱可以对不同植物来源的旋覆花药材进行鉴别,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槐米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槐米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以评价其质量。方法:用HPLC获得槐米药材的色谱图。结果:槐米共有8个共有峰,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602,0.795,0.883,1.00,1.255,1.313,1.681,2.135。其中,峰1,峰5,峰6相对峰面积范围:二度不大,稳定性强,可作为其相对峰面积指纹信息特征。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可作为槐米的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黄芩药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有效控制和科学评价黄芩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黄芩用甲醇超声处理,提取液采用RP—HPLC法进行测定。Diamonsil^TM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nm,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黄芩药材RP—HPLC色谱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相似度比较与评价,精密度、重复性与稳定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和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0%,符合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为黄芩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可作为不同产地黄芩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市售当归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巍  沙明  何凡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41-742
目的:建立当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当归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阿魏酸为参照,建立17个不同地区市售当归药材指纹图谱。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得到当归药材指纹图谱,标定出6个共有峰.并与不同色谱务件下得到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同时对含当归药材的中成药建立指纹图谱.检出当归药材的共有峰。结论:用该方法建立当归药材指纹图谱,对当归药材进行质量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香青兰药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有效控制香青兰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柱为Dikma—C18,甲醇-0.2%磷酸水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为328nm,流速为0.8-0.5ml/min,分析时间为50min,分析了11批香青兰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以田蓟苷为参照峰,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11个色谱峰构成香青兰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采用RP—HPLC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香青兰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板蓝根药材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制板蓝根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应用BP—HPLC法分离分析板蓝根对照药材水提取物色谱图,并以5种市售板蓝根药材的色谱图做验证,建立板蓝根药材指纹图谱。结果:不同来源板蓝根药材的水提取物色谱图基本相同,特征共有峰有8个,但相对谱峰面积因药材来源不同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用于板蓝根药材鉴别与质量评价简便、准确,并为建立板蓝根药材HPLC指纹图谱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大血藤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 Ultimate X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甲醇(1∶1)为A相,0.1%磷酸水为B相,流速0.6 mL·min-1,柱温25℃,梯度洗脱,在280 nm波长下测定大血藤、鸡血藤及五香血藤的指纹图谱,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对不同市场购买的大血藤药材进行分类.结果:建立了大血藤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标定了22个共有峰,指认了3个峰,分别为红景天苷、原儿茶酸和大黄酸.大血藤、五香血藤和鸡血藤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明显.11批不同市场购买的大血藤药材分为3类.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大血藤的鉴别研究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藏药螃蟹甲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螃蟹甲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螃蟹甲的品质控制及产地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拉萨、昌都、林芝、那曲、山南、乃东、错那等产地的10个螃蟹甲药材进行HPLC图谱的比较。结果:以14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并对其中的4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HPLC分析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结论:本方法各色谱峰分离较好,达到指纹图谱要求,可用于不同产地螃蟹甲药材的指纹图谱的测定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鸡血藤干、鲜品黄酮部位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鸡血藤黄酮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比较同一产地鸡血藤干、鲜品药材的指纹图谱,考察两者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80 nm,检测时间80 min。结果:分别建立了干、鲜鸡血藤黄酮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1个共有指纹峰,并指认了4个共有峰,发现干、鲜品在成分和含量上均有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为鸡血藤化学成分深入研究及其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HPLC指纹图谱,研究鸡血藤指纹图谱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鸡血藤指纹图谱;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供试细胞,采用MTT法测定鸡血藤抗肿瘤活性,运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鸡血藤指纹图谱与抗肿瘤作用的谱效关系。结果 构建鸡血藤的HPLC图谱,标出了14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6个共有峰,其中2号峰儿茶素、3号峰葛根素、9号峰大豆苷元偏最小二乘标准方程回归系数为正值,与抗肿瘤活性呈正相关,且VIP值>1.0;同时,通过活性成分验证结果显示儿茶素、葛根素、大豆苷元均具可抑制HepG2细胞生长,且存在浓度相关性,可认为是鸡血藤抗HepG2细胞的物质基础。结论 通过鸡血藤HPLC指纹图谱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挖掘鸡血藤的质量标志物以及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鸡血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以中药鸡血藤Spatholobi Caulis为对象,通过在中药药理学系统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获得鸡血藤中活性成分和相应潜在的药物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癌症相关基因,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鸡血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鸡血藤总鞣质的化学成分,并分析该有效部位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药效与作用机制,为鸡血藤抗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UPLC-Q-TOF/MS对鸡血藤鞣质类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将不同质量浓度的鸡血藤总鞣质作用于宫颈癌细胞HeLa,通过3维(3D)微流控芯片筛选合适的给药浓度及时间。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鸡血藤总鞣质对宫颈癌细胞HeLa周期与凋亡的影响,分别应用Flow Jo v10. 0. 7及ModFit LT 3. 2软件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经鸡血藤总鞣质作用后,宫颈癌细胞HeLa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因子的含量变化。结果:鉴定并推断了鸡血藤总鞣质中15种成分。最终确定鸡血藤总鞣质低、中、高给药质量浓度分别为0. 5,1. 0,2. 0 g·L-1,36 h为最佳给药时间。经鸡血藤总鞣质作用后宫颈癌细胞HeLa早凋与晚凋比例明显增加,宫颈癌细胞HeLa DNA合成前期(G0/G1期)明显增加,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M期)减小。经鸡血藤总鞣质作用后,宫颈癌细胞HeLa上清液中VEGF-A因子显著降低,Caspase-3因子显著增加。结论:鸡血藤中含有丰富的鞣质类成分,此类成分对宫颈癌细胞HeLa有明显的抑制其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为该有效部位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卷柏属药用植物的HPLC指纹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范晓磊  万定荣  叶丛进  陈科力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0):2102-2106
目的:建立卷柏属10种药用植物的HPLC指纹特征分析方法,对各个种的区别及这些种的相似性从所含化学成分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为这10种药用植物的鉴定、品质分析及亲缘关系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获得的色谱数据转化为HPLC指纹谱,据此对各样品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卷柏属10种药用植物均显示了它们明显的共性和各自的指纹特征;部分种在不同采收期、不同生境及不同产地的样品在指纹谱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属10种药用植物具有2个重要的共有峰,5个峰的指纹数据可以作为主要的指纹特征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判断各种间亲缘关系的疏密,评价药材品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铁皮石斛叶中黄酮碳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主要成分芹菜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木糖苷的含量,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XB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甲醇-0.4%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5 nm。收集了14批铁皮石斛叶和3批同属不同种石斛叶进行测定,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B”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黄酮碳苷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建立了铁皮石斛叶黄酮碳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9个共有色谱峰,并采用对照品指认了8个色谱峰。3批同属不同种石斛叶与铁皮石斛叶对照图谱明显不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酮二碳糖苷类成分中芹菜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木糖苷对其质量影响最为显著。结论 所建立的铁皮石斛叶黄酮碳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结合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可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对铁皮石斛叶的鉴定及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UFLC-QTRAP-MS/MS)同时测定鸡血藤不同产地及商品药材中黄烷醇、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查耳酮、紫檀烷、花色素和酚酸类共22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根据22种目标成分的含量,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的鸡血藤药材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XBridge C18柱(4.6 mm×100 mm, 3.5 μm),以0.3%甲酸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30 ℃,多反应监测离子扫描模式(MRM)测定;根据22种目标成分的含量,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所检测的31个批次鸡血藤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2种目标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103.1%,RSD均小于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鸡血藤中多元功效物质或指标成分的同时测定,为鸡血藤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叶下珠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慧  盛卫国  彭松 《中药材》2007,30(2):150-153
目的:建立叶下珠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叶下珠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时间的叶下珠水溶性成分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结果:HPLC指纹图谱中峰的分离均较好,得到10个共有峰。结论:该指纹谱能够用于叶下珠药材的鉴定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陈丽平 《光明中医》2011,26(7):1355-1356
目的探讨夜交藤高效液相色谱研究。方法取夜交藤药材(5批次不同产地)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研究。结果取得不同产地批次的夜交藤药材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结论 RP-HPLC法测定夜交藤中二苯乙烯苷及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能够对夜交藤药材进行标准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