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准噶尔盆地鼠疫野外分离株的营养需求。方法应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相结合分析准噶尔盆地28株鼠疫菌对11种氨基酸的营养需求。结果准噶尔盆地28株鼠疫菌株中,低营养型1株(No.25,Phe+)占检测菌株的3.57%;色氨酸依赖1株(No.24,Try-)占检测菌株的3.57%;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依赖,异亮氨酸半依赖1株(No.21,Phe-、Met-、Val-、Ile±)占检测菌株的3.57%;余下25株表现为对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依赖(Phe-、Met-、Val-)占检测菌株的89.3%。结论新疆准噶尔盆地鼠疫菌株的营养型主要表现为对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依赖(Phe-、Met-、Val-)。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的营养需求。方法选用 Lawton 最小培养基,采用 Lawton 最小培养基中加减各种氨基酸的方法进行。结果试验用青藏铁路沿线菌株对色氨酸(Trp)、苏氨酸(Thr)、亮氨酸(Leu)、精氨酸(Arg)不依赖,而对苯丙氨酸(Phe)、甲硫氨酸(Met)、半胱氨酸(Cys)依赖,对异亮氨酸(Ile)和谷氨酸(Glu)表现出低营养。结论鼠疫菌营养需求的特征可作为鼠疫菌分型的重要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3.
细菌吸收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营养。不同种细菌因其合成能力和代谢方式不同表现为不同的营养型。鼠疫菌属异养菌,需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和能源,利用氨基酸作为氮源。世界各疫源地分离的大多数鼠疫菌株在28℃下表现为需要苯丙氨酸、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但从不同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常常表现有不同的营养需求。鼠疫菌营养需求与菌株的培养温度、菌株来源、培基种类及接种菌量等诸多因素有关。本文仅就中国各生态型鼠疫菌营养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云南省家、野两型鼠疫菌的营养需求.方法采用固体平皿法,对云南省32株家、野两型鼠疫菌进行谷氨酸、苯丙氨酸营养需求研究.结果 21株家鼠鼠疫菌株中有19株对谷氨酸半依赖,2株对谷氨酸不依赖,21株均为苯丙氨酸依赖;11株野鼠鼠疫菌株中有3株对谷氨酸半依赖,8株对谷氨酸不依赖,11株均为苯丙氨酸依赖.结论云南省家、野两型鼠疫菌在营养需求上有交叉性.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家、野两型鼠疫菌生化特性及营养需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云南家、野两型鼠疫菌株问遗传背景的关系.方法 采用固体平皿法,对云南省32株家、野两型鼠疫菌,进行了生化特性及营养需求的研究。结果 ①21株家鼠鼠疫菌株中,16株为典型菌株.3株分别在发酵麦芽糖、甘油时出现了阴性和阳性两种发酵菌落.2株显现与野鼠鼠疫相似的生化特性。其中12株为Pgm^-,8株有Pgm^ 和Pgm^-两种菌落.1株为Pgm,19株对谷氨酸半依赖.2株对谷氨酸不依赖.21株均为苯丙氨酸依赖;②11株野鼠鼠疫菌株中.8株为典型菌株.2株分别在发酵麦芽糖、甘油时出现了阴性和阳性两种发酵菌落,1株发酵麦芽糖阳性。9株为Pgm^-,2株有Pgm^-和Pgm^-两种菌落。3株对谷氨酸半依赖,8株对谷氨酸不依赖.11株均为苯丙氨酸依赖。结论 云南省家、野两型鼠疫菌具有亲缘性.家鼠鼠疫可能是由野鼠鼠疫传入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依赖株和耐药株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差异。方法制作利福平浓度梯度培养基,观察利福平依赖株和耐药株结核杆菌在含不同浓度利福平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情况;采用抗酸染色和电镜观察二细菌的形态和超微结构;采用DNA测序技术分析细菌rpoB核心突变区的序列。结果利福平耐药菌株在200μg/ml利福平培养基上不生长,依赖株在700μg/ml药物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抗酸染色后电镜观察,利福平依赖菌株在含利福平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体粗大,细胞壁完整;对照培养基上的菌体细小,细胞壁破裂。测序分析二细菌在rpoB核心突变区均发生突变,其中依赖菌株的突变主要发生在531和526位,耐药株5个位点均有突变发生。结论利福平耐药株和依赖株结核分枝杆菌在形态学和超微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可能与rpoB突变位点的不同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蚊细胞系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氨基酸的代谢,用国内常见蚊虫细胞系Cpp512、Aalb105、Anso242及Ana104作18种氨基酸代谢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除Aalb105外,其它3种蚊细胞对谷氨酸和谷氨酰胺需量特别大。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等则变化不明显,而丝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均有些增加。天门冬氨酸在Aalb105、Cpp512和Anso242培养液中为下降,而在Ana104中为增高。苏氨酸在Ana104和Anso242培养液中含量增高明显,而在Cpp512中却下降。鸟氨酸和脯氨酸在Anso242培养液中含量增高明显。苯丙氨酸含量在Ana104和Anso242培养液中呈下降趋势,而在Aalb105和Cpp512中变化不显著。这些代谢特点造就了它们各自生理、生态、遗传和传病等方面的特征,也为更合理配制蚊细胞培养基提供了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8.
用鼠疫菌061株接种植物,不同时间从中分离的该菌,营养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株表现为对Phe、MeCys依赖,接种后第10d分离的菌株61-3与原株无差别,第20d分离的菌株61-2表现为对Phe、Met、Thr、LeU、Trp、Glu、Ile、Arg、Val、Gly、Cys等11种氨基酸不依赖的低营养型,将61-2株通过3代小白鼠后,又恢复对Phe、Met、Cys依赖。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德格县2株疑似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德格县自毙喜马拉雅旱獭体内分离出的2株疑似鼠疫菌株进行生化特征、毒力鉴定,确定四川省是否存在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方法 菌株鉴定采用细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生化及糖醇类酵解试验、毒力因子、毒力、营养需求、质粒、基因检测及基因分型方法进行.结果 光镜下,2株被检菌株均为革兰染色阴性,呈球杆状,两极浓染、两端钝圆;在赫氏普通琼脂上24-48 h,被检菌株形态呈中心发暗,有黄褐色粗糙颗粒,边缘不整呈锯齿状、薄而透明的花边;在赫氏血琼脂上,菌落隆起,色泽深,花边消失或残留锯齿状痕迹.2株被检菌株均能酵解阿胶糖、麦芽糖、甘油,不酵解鼠李糖、密二糖,脱氮阳性;毒力因子均为F1+、VW+、Pgm+,Pst I+;携带鼠疫菌常见的质粒,相对分子质量(Mr)为6.0×106、45.0×106、65.0×106,具有鼠疫菌的毒力相关质粒基因Pla、calfl、LcrG;对小鼠的毒力试验,绝对致死量(LD100)均为50个菌;营养需求上,对苯丙氨酸、甲硫氨酸依赖;基因型是Genomovar 5;与假结核菌(PTB)在鉴别培养基尿素、奥腾、枸橼酸盐上有明显区别,含鼠疫菌特有的Pst I和F1抗原,22℃下能被鼠疫噬菌体完全裂解.含有鼠疫菌特有的3a片段.结论 四川省德格县喜马拉雅早獭体内分离的2株疑似菌株均为鼠疫耶尔森菌,具有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型鼠疫菌株的特性,四川省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0.
临床依赖利福平分支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依赖利福平分支杆菌^[1](依R菌)菌株的依R程度、菌落及菌体的形态特点,以期为依R菌的定义和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从分支杆菌菌株库中选出在含R培养基中生长更旺盛的22株菌株,用L-J氏培养基复苏培养。选取单个菌落接种不同R浓度的培养基中培养;对不同实验管(对照管、R管)中的菌落进行计数、称重、形态观察,并作抗酸染色观察菌体形态。结果 22株依R菌经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依R菌对R的依赖性仅限于某个浓度范围(R:5~600ug/ml);不同的菌株其依赖范围不同,但大都在R100~300ug/ml范围内生长最旺盛。依R管与非依R管(对照管)中菌落(菌体)形态均有明显的差异,其菌落重量差为2.2~5倍。结论 目前我们所发现的依R菌株均为结核分支杆菌。依R菌对R的依赖为相对依赖。分支杆菌在含R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更旺盛和菌体粗大、浓染的特征,可作为依R菌初步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细菌的营养缺陷型特征,是细菌遗传因子发生变异的标志。营养缺陷型检查法是研究细菌遗传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关于营养缺陷型的研究方法是从四十年代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的。1941年 Tetum 开始采用随机手选法,选出了大量的营养突变菌株。1952年 Lederberg 氏建立了影印培养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来帮助我们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和流行病学机理。目的:分析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和1995--2004年芬兰耐异烟肼及利福平相关突变菌株。设计:对3959株新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如有必要,所有的耐药性表型菌株都进行了IS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间隔寡核苷酸分型分析。对耐异烟肼及利福平菌株分别进行了katG315位密码子和rpoB耐性基因测序。结果:在测试的3959(92.4%为培养阳性)株分离株中,183个(4.6%)对至少一种一线抗结核药耐药;14(0.4%)株为耐多药。37株(20.4%)耐性菌株属于17个簇,其中最大的簇包括4个分离株。北京家族占所有耐药菌株的8.8%(16株)。在异烟肼耐药菌株中,katG的Ser315Thr突变占46.7%(56株);在利福平耐药菌株中rpoB突变占85.7%(18株)。结论:耐药结核病在芬兰传染率很少,尤其在本地和外来人口间。如果存在产生耐多药的危险因素,筛查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相关突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鼠疫耶尔森氏菌及其流行病学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抗生素疫血清,鼠疫噬菌体,抗鼠疫噬体血清及吖啶黄的人工培养基对鼠疫强毒菌株诱变,获得了9株非典型鼠疫菌株,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部分非典型鼠疫菌株做了动物(豚鼠)试验,通过动物模型对带菌时间,部位及突变和返祖过程进行了研究。本文建立了诱变方法及非典型鼠疫菌的检测方法,提出了非典型鼠疫菌的流行病学意义和鼠疫监测对策以及以非典型鼠疫菌作为一种形式在自然界长期保存循环的可能性,并为根除鼠疫自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蚊细胞系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氨基酸的代谢,用国内常见蚊虫细胞系Cpp512、Aalb105、Anso242及Ana104作18种氨基酸代谢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除Aalb105外,其它3种地谷氨酸和谷氨酰胺需量特别大。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等则变化不明显,而丝氨酸、甘氨酸和组氨酸均有些增加。天门冬氨酸在Aalb-105、Cpp512和Anso242培养液中为下降,而在Ana104中为增高。苏氨酸在Ana104和Anso242培养液中含量增高明显,而在Cpp512中却下降。鸟氨酸和脯氨酸在Anso242培养液中含量增高明显。苯丙氨酸含量在Ana104和Anso242培养液中呈下降趋势,而在Aalb105和Cpp512中变化不显著。这些代谢特点造就了它们各自生理、生态、遗传和传病等方面的特征,也为更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对杜氏利什曼和巴西利什曼鞭毛体在培养基中需要的营养进行了研究,两种利什曼鞭毛体在加有氯化钠和氯化钙等多种无机盐、14种L-氨基酸(精氨酸、半胱氨酸、谷酰胺、组氨酸、异白氨酸、亮氨酸、赖氨酸、旦氨酸、苯基丙氨酸、脯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葡萄糖、腺甙及11种维生素与有关生长因子的混合物的培养基中能连续生长繁殖传代。在培养基内加以纯净去脂的牛血清蛋白对两种利什曼鞭毛体生长繁殖也有利。两种利什曼原虫需要的营养与  相似文献   

16.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洪娟  付利华  辛强 《山东医药》2005,45(23):73-74
同型半胱氨酸(He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在体内经蛋氨酸脱甲基化生成,是甲硫氨酸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分解代谢:①再甲基化途径:Hey以维生素B12为辅因子,以N-5-甲基四氢叶酸为甲基供体,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作用下,发生再甲基化,重新合成蛋氨酸。②转硫途径:Hey经转硫途径不可逆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此过程需维生素B6依赖的胱硫醚β合成酶(CBS)参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耐利福平(RFP)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筛选RFP依赖的菌株,并在小鼠模型中验证RFP依赖现象,同时分析RFP依赖菌株的特征。 方法 采用7H11培养基绝对浓度法对46例临床分离菌株进行RFP依赖菌株筛选。以筛选得到的体外具有典型的RFP依赖现象的05116菌株建立气溶胶感染的小鼠模型,小鼠按照给药的种类和给药单位剂量分成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CMC)、10 mg/kg Rfb(Rfb10)组、10 mg/kg RFP(RFP10)组、20 mg/kgRFP(RFP20)组,每组各10只,观察给药4、8周的体质量、肺荷菌量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在各组之间差异,以验证小鼠体内是否存在RFP依赖现象。比较RFP耐药株和依赖株的rpoB基因突变位点,以鉴定RFP依赖株的特征。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1.0软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从46例RFP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筛选到18例RFP耐药伴依赖的菌株和28例RFP耐药非依赖的菌株。感染小鼠模型给药8周,各组小鼠的活菌计数从高到低依次为:RFP20组(lgCFU为6.60±0.82)、RFP10组(lgCFU为6.44±0.36)、Rfb10组(lgCFU为6.32±0.55)、对照组(lgCFU为6.20±0.28),接近于最初感染的菌量(lgCFU为5.93±0.14),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68、2.21、2.45,各组P值均大于0.05)。RFP耐药株8例和依赖株11例,分别有3/8和4/11的菌株在rpoB基因526位发生突变,2/8和6/11的菌株在rpoB基因531位发生突变。 结论 RFP临床耐药株中RFP依赖菌的检出率高,其RFP依赖现象在小鼠体内得到初步验证。RFP耐药株和依赖株的rpoB基因突变位点基本相同,因此RFP依赖的原因是表型变异还是其他因素尚有待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道2例3次草绿色链球菌营养变异株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这些菌株在常用的培养基上不能良好生长,独特地依赖维生素B_6促进其生长。用含维生素B_6的培养基发现,它们对青霉素有耐药性,对青、链霉素联合则敏感。患者男性,33岁,3年前曾发现二尖瓣关闭不全与心脏增大。因患草绿色链球菌营养变异株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住院二次。第  相似文献   

19.
日本血吸虫虫卵在日本血吸虫病病理学上起重要的作用。所以,了解有关虫卵代谢方面的知识是更好了解发病机制的基础。在一种化学成分限定的培养基内培养血吸虫卵由单一卵细胞发育为一个毛蚴是严格研究其代谢的前提。作者(1983)已报道虫卵完全发育需要14种L-氨基酸(精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缬氨  相似文献   

20.
鼠疫菌质粒与四种毒力因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47008菌株的各突变株的质粒图型与鼠疫菌四种毒力因子的关系。通过实验证实66Mdal大质粒决定Fra的产生,45Mdal决定VWa的产生和钙依赖,小质粒6Mdal决定Pst的产生,Pgm与已知的质粒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