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椎板间隙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经椎板间隙摘除L_(4、5)、L_5S_1,椎间盘髓核的优点,达到术后较好的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预防术后腰椎不稳及粘连压迫的目的。方法:对20例L_(4、5)、L_5S_1单纯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板间隙摘除髓核,对神经根进行减压。结果:手术平均用1.5小时以内,经6~18个月的随访,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椎学组腰痛手术评定标准。优1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结论:对单纯L_(4、5)、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经椎板间隙,手术不破坏椎板,能维持术后腰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按其病理[1]可分为:隆起型、破裂型、游离型,游离型是指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块经纤维环破裂口脱出,游离于椎管内。游离髓核不仅直接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而且产生化学性刺激[2],使患者表现发病急、症状重,同时又因其游离髓核碎块有时可远离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肌电图监测结果,以预防神经损伤。方法对27例L_(4~5)及14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侧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对12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经皮椎板间入路髓核切除术。对L_(4~5)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监测术侧的L_4和L_5神经的自发肌电图,对L_5~S_1手术患者监测术侧的L_5和S_1神经的自发肌电图。结果 53例患者术前自发肌电图均表现为波幅很低的波浪线。在通道建立过程中,46例出现异常肌电波;在髓核摘除过程中,5例出现异常肌电波;在显露减压神经根时,所有患者出现异常肌电波。腰痛时肌电图为中等宽幅的异常肌电波;下肢放射痛时为成串的、高波幅的异常肌电波。53例VAS评分术前为(7.34±1.54)分,术后1个月为(1.53±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中进行肌电图监测有助于对神经损伤进行预防,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复发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6—2019-06采用经椎间孔入路或经椎板间入路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0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20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5个月。6例早期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L_(4、5)4例,L_5、S_12例,仅为轻微的弯腰活动诱发,1例复发2次,分别是术后第2天和翻修术后2周。6例术前均不存在腰椎不稳,1例为Ⅰ型终板炎改变,5例为Ⅱ型终板炎改变;6例均为脱出型突出,椎间盘退变程度:Ⅲ级2例,Ⅳ级1例,Ⅴ级3例。翻修手术中见原首次手术已摘除椎间盘的空腔位置又充满了脱出的髓核组织,且脱出的髓核组织比第一次更大更多,甚至还包含一些软骨终板组织。6例翻修术后效果良好,随访期间未见再复发。结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复发的原因与髓核清除不彻底、椎体终板炎、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盘突出的类型有关,再次采用侧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早期复发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以来,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其中6例于术中发生取核钳钳嘴折断并掉入椎间隙,均经套管取出,手术顺利完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在55~71岁之间。其中L4~5椎间盘突出1例,L_(4~5)伴L_5~S_1椎间盘突出3例,L_5~S_1椎间盘突出2例;CT扫描显示4例椎间盘突出并钙化,2例椎间盘突出并与硬膜囊粘连。  相似文献   

6.
正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病症被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根据髓核突出的不同程度分为四型:a)膨出型。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完整,髓核组织弥漫性膨出;b)突出型。髓核从破裂的纤维环处突出,后纵韧带仍完整;c)脱出型。纤维环、后纵韧带均破裂,髓核从破口处突出,但其根部仍在椎间隙内;d)游离型。髓核组织完全突入椎管内。由于重力及局部解剖因素,临床上常见的椎间盘脱出髓核移位主要向后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测量评价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2纳入的20位健康志愿者,对L_4~S_1节段相关解剖参数进行MRN测量分析,比较L_4、L_5神经根与上位椎弓根距离,比较L_(4、5)与L_5S_1安全三角面积,比较L_4、L_5、S_1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以及L_4、L_5、S_1神经根与硬膜囊边缘距离。结果 20例均顺利完成MRN扫描,L_5神经根与上位椎弓根距离较L_4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4、5)与L_5S_1安全三角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_4神经根与硬膜囊矢状面夹角与L_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_1神经根与硬膜囊矢状面夹角较L_4与L_5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4、L_5、S_1神经根与硬膜囊边缘的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_5神经根与硬膜囊边缘的距离大于L_4,S_1神经根与硬膜囊边缘的距离大于L_4、L_5。结论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在下腰椎是安全、可行的,MRN技术可对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的安全工作区域进行术前评估,对减少神经损伤并发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腰椎椎间盘突出的移位形式和神经根高位分叉的关系陈金益译池永龙校椎间盘突出(HNP)是纤维环的正常解剖学的形状发生退行性变。分为纤维环保持连续性的椎间盘膨隆和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的狭义的椎间盘突出。后者根据髓核脱出形式有3型,即:后纵韧带下脱出的韧带下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单切口椎间孔镜治疗双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单切口双节段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47~71岁,平均61.5岁。术前均行MRI检查明确椎间盘突出程度。根据髓核摘除节段:L_4/L_5及L_5/S_1 11例,L_3/L_4及L_4/L_5 7例,L_2/L_3及L_3/L_4 2例,L_1/L_2及L_2/L_3 2例。通过VAS、ODI评分及Macnab评分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伤口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5个月。无永久性神经根损伤、大血管损伤和硬脊膜囊撕裂等并发症。1例术后复发行开放髓核摘除手术。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末次随访时Macnab评分:优1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5%。结论单切口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颈椎间盘突出类型的术中显微镜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报告并探讨颈椎椎间盘内容物突破纤维环、后纵韧带甚至硬膜囊的特征.方法 自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实施显微镜下经椎间隙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2例,共378个椎间隙.观察项目包括:纤维环、后纵韧带以及硬膜囊的完整性,后纵韧带前方和后方的突出物.结果 MRI术前判断:纤维环完整者81个椎间隙,纤维环破裂后纵韧带完整者123个椎间隙,后纵韧带破裂者70个椎间隙,髓核后纵韧带后方游离者48个椎间隙,髓核突入硬膜囊2个椎间隙以及椎闻盘形态正常54个椎间隙.手术发现纤维环破裂及后纵韧带后方游离髓核组织的椎间隙数量明显高于MRI的提示:纤维环完整者38个椎间隙,纤维环破裂后纵韧带完整者163个椎间隙,后纵韧带破裂髓核疝62个椎间隙,后纵韧带后方游离髓核63个椎间隙,硬膜囊下疝2个椎间隙以及椎间盘形态正常者50个椎间隙.结论 术前MRI基本能够准确判断髓核突出的位置、方向、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术中发现大量纤维环全层破裂、后纵韧带破裂以及"较完整"后纵韧带的背侧游离髓核组织的病例,术前MRI无法进行正确判断,说明MRI对于判断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完整性有一定局限性;术中有必要切开后纵韧带进行探查.以上解剖认识以及病理分型,有助于实施前路手术的彻底减压.  相似文献   

11.
突出的腰椎间盘与神经根粘连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神经根粘连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08年12月,经手术治疗证实的突出椎间盘组织与神经粘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90个间隙。单间隙80例,双间隙5例,其中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5例,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30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30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20例;其中30例同时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腰椎间盘突出钙化30例(35.3%);腰椎间盘突出破裂25例(29.4%);椎间盘软骨板破裂症10例(11.8%);腰椎间盘突出复发5例(5.9%);一般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17.6%)。其中既往行过椎管内封闭或行经皮溶核术的5例;合并椎间隙狭窄30例;合并腰椎不稳15例。患者随访1~6年,平均2.5年,2例术后残留麻木,2例足下垂,1例术后椎间隙感染,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术中有硬膜撕裂,1例行修补术,术后无脑脊液漏,融合内固定患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融合率86.3%。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67例,良10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90.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粘连常见的原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破裂、腰椎间盘突出钙化、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及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和腰椎间盘突出既往行过椎管内注射治疗者。充分的显露、彻底松解粘连、髓核摘除及合理选择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通道下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对侧下肢症状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2月11例以一侧腰椎间盘突出并对侧下肢为主要症状者的手术疗效,均为单间隙旁中央型髓核突出.均由髓核突出侧行单侧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术,5例行对侧神经根减压,6例椎间盘摘除后仍有明显后纵韧带隆起,硬膜囊挤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L_4/L_5、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选择、手术操作特点和适应证。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10月,137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本院接受PELD治疗,其中L_4/L_5节段75例,L_5/S_1节段62例。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类型,L_4/L_5节段中央型21例,旁中央型48例,远外侧型6例;L_5/S_1节段中央型26例,旁中央型20例,远外侧型16例。75例L_4/L_5腰椎椎间盘突出病例采用侧后方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46例L_5/S_1节段中央型和旁中央型病例采用后方经椎板间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16例L_5/S_1节段远外侧型病例采用侧后方PETD。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患者耐受情况,通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下肢放射痛进行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术后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L_5/S_1后方PEID手术时间为(52.6±10.3)min,短于L_4/L_5和L_5/S_1侧后方PETD的(92.6±17.3)min及(91.5±15.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_5/S_1后方PEID术中透视次数(5.5±1.2)次,明显少于L_4/L_5和L_5/S_1侧后方PETD的(18.2±3.3)次及(20.5±4.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各术式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术式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ODI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L_5/S_1节段病例,中央型、旁中央型突出以及髂嵴高者适合采用后方PEID,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但术中易损伤神经根;远外侧型突出者适合采用侧后方PETD。各种类型L_4/L_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适合采用侧后方PETD。  相似文献   

14.
[目的]前瞻性研究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策略、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5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策略、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2月,采用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2011年12月,采用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治疗61例L25椎间盘摘除术治疗61例L25椎管内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其中4例L2、3,12例L3、4,45例L4、5。将椎管内L25椎管内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其中4例L2、3,12例L3、4,45例L4、5。将椎管内L25椎间盘非包含型突出按照突出物与走行神经根的关系分成腋型(22例)、腹型(27例)及肩型(12例)。对肩型及腹型突出采用肩路,将内镜及工作套管置入走行神经根肩部进行手术;对于腋型突出,如果走行神经根在硬膜囊的发出点位于椎间盘平面或椎间盘平面以上,单纯采用腋路,将内镜及工作套管直接置入走行神经根腋部进行脱出物及椎间盘内松动髓核的摘除;如果走行神经根在硬膜囊上的发出点位于椎间盘平面以下,先采用腋路,摘除腋部脱出或游离椎间盘组织,然后将工作区域移至走行神经根肩部,摘除椎间盘内松动髓核组织。术后第2 d及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MRI评估突出物切除的彻底性。记录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腿痛VAS评分及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统计学差异。评估术后12个月时MacNab腰椎功能评分。[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55 min(305椎间盘非包含型突出按照突出物与走行神经根的关系分成腋型(22例)、腹型(27例)及肩型(12例)。对肩型及腹型突出采用肩路,将内镜及工作套管置入走行神经根肩部进行手术;对于腋型突出,如果走行神经根在硬膜囊的发出点位于椎间盘平面或椎间盘平面以上,单纯采用腋路,将内镜及工作套管直接置入走行神经根腋部进行脱出物及椎间盘内松动髓核的摘除;如果走行神经根在硬膜囊上的发出点位于椎间盘平面以下,先采用腋路,摘除腋部脱出或游离椎间盘组织,然后将工作区域移至走行神经根肩部,摘除椎间盘内松动髓核组织。术后第2 d及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MRI评估突出物切除的彻底性。记录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腿痛VAS评分及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统计学差异。评估术后12个月时MacNab腰椎功能评分。[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55 min(3090 min)。有1例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采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翻修,有1例术后走行神经根损伤加重并功能障碍;无感染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腿痛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12个月时MacNab评分,33例优,25例良,1例可,2例差。[结论]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选择腋路或肩路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L290 min)。有1例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采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翻修,有1例术后走行神经根损伤加重并功能障碍;无感染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腿痛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12个月时MacNab评分,33例优,25例良,1例可,2例差。[结论]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选择腋路或肩路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L25椎管内非包含型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合理、疗效优异的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5.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破裂型突出,下同),系指腰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或破碎,并同髓核甚至软骨板脱出于纤维环外,但未完全游离椎管内,该类型突出非手术疗法难以治愈。反复非手术疗法可延误诊治,甚至使病情加重。因此,对破裂型突出应尽早作出诊断,这在提高疗效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我科1983年到1995年6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7例,作者对资料齐全的162例破裂型突出的病例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在该型诊断中的意义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间盘源性痛病人采取侧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结果]按照疗效评价采用VAS和MacNab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13例,良1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4.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腰椎间盘源性腰痛采取侧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32例因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而引起的髓核直接突入椎管内压迫马尾神经和神经根所出现的临床症状、脊髓造影及术中所见、按术中所见,髓核突破纤维环时对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类型,结合术前脊髓造影及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大块型、碎块型、部分破裂型及硬膜囊内型。对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7岁,主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5年,间歇性跛行2年"于2011年4月2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经长期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检:腰椎活动受限,L4-5棘突旁压痛,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60°,双下肢肌力、感觉、肌张力均未见明显异常.跟腱反射++,膝跳反射++.术前MRI示L4-5椎间盘髓核脱出,黄韧带肥厚,L4-5平面椎管狭窄(图1,2).CT检查示L4-5椎间盘向周围延伸,L5椎体后缘局部骨质受压吸收,硬膜囊受压(图3,4).初步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于2011年5月2 日俯卧麻醉后.取L5为中心切开皮肤长约4 cm,剥离双侧椎旁肌,C臂机定位于两侧L4-5椎间开窗,见侧隐窝狭窄,扩大减压后,松解神经根,探查L4-5椎体后壁,未见影像学上的脱出髓核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椎间盘镜后路手术,椎板表面剥离软组织,扩大骨窗;剥离子分离椎板下黄韧带,切开黄韧带并咬除,显露硬脊膜及神经根;有隐窝狭窄者,薄椎板咬骨钳沿神经根,潜行咬除侧方黄韧带及增生骨质,必要时用自制小骨刀小心行神经根减压,牵开神经根切开纤维环,取出髓核组织。结果 术中出血量250~700 ml,平均410 ml;手术时间25~300min,平均70 min。硬脊膜破裂1例。24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按Macnab标准,优18例,良4例,可2例。结论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本组手术病例共 2 2 2例 ,其中并发 神经损伤 4例 ,发生率为 1.8% (4/ 2 2 2 ) , 详见附表病  例  介  绍性别年龄突出水平及类型损伤原因临床表现随访结果男 46岁 L4 - 5右侧型左侧侧隐窝减压时咬骨钳撕破硬膜吸引头吸出马尾神经下肢不全瘫足下垂一年后恢复女 52岁 L4 - 5中央型因突出物巨大神经根挤压变薄 ,误认为纤维环切开损伤。右小腿外侧麻木 ,大拇趾无力一年半基本恢复女 38岁 L5- S1 中央型髓核钳挤压马尾神经双下肢感觉障碍足下垂二年后好转女 52岁 L5- S1 偏左侧型 髓核钳挤压误伤神经术后左足下垂趾不能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