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比较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2例和B组58例。A组给予培门冬酶治疗,B组给予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尿素氮、血糖和血浆总蛋白等血生化指标水平,统计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药物使用次数等。结果:治疗后A组与B组的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住院时间和用药次数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这两种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但使用培门冬酶进行治疗的患儿其住院时间更短,使用药物的次数更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分析18例ALL患儿应用L-Asp的不良反应,并针对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其中低蛋白血症5例,凝血障碍8例,肝功能异常7例,使用L-Asp前谷丙转氨酶(ALT)平均45 u/L,用后平均128 u/L.血象异常16例,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药前后加强监测及病情观察,及时对症处理,能缓解及减轻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目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联合化疗(VDLP)中的主要药物之一。它能使患儿的完全缓解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是该药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较为突出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王群 《全科护理》2013,(25):2314-2315
[目的]总结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儿童ALL接受L-Asp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儿应用L-Asp 35个疗程,发生胃肠道反应18例,肝功能损害18例,凝血功能异常18例,变态反应1例,胰腺炎1例,血糖升高1例。[结论]加强L-Asp治疗儿童ALL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是治疗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采用L-ASP治疗的8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家长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家长的白血病健康知识得分、管理能力得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减少L-ASP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左旋门冬酰胺酶 (L -Asp)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化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患儿长期无病生存率有明显直接关系 ,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时有L -Asp不良反应的报道[1] ,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2 ] ,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我科应用L -Asp治疗 16 0例儿童ALL发生的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和护理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共有 16 0例儿童ALL接受治疗。年龄 4个月~ 15岁 ,上述病例均经骨髓涂片及免疫学分型确诊。1.2 化疗方案。均采用经…  相似文献   

7.
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目前国内外首选的有效的治疗药物。2001年我们采用大剂量L-Asp治疗2例ALL患儿,并检测患儿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血清中门冬酰胺(Asn)水平。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是一种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药物,能使血清中的门冬酰胺水解成门冬氨酸,使肿瘤细胞缺乏门冬酰胺,而致蛋白质合成障碍,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L—Asp主要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儿,尤其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e leukemia,ALL)疗效最好,缓解率可达50%以上,缓解期1-9个月,而且儿童比成人耐受好。本文总结301例次ALL患儿应用L-Asp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护理经验,为L—Asp并发症的早期防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时的严重毒副作用及与临床分型和各化疗阶段的关系,以便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方法:对171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后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检查进行分析。结果:171例中发生副作用26例(15·2%),其中凝血功能异常9例(5·3%),急性过敏反应6例(3·5%),胰腺损害5例(2·3%),低蛋白血症3例(1·8%),肝功能损害3例(1·8%)。用确切概率法及X2检验对这几种副作用发生率与临床分型关系进行统计,结果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化疗不同阶段副作用的发生率比较,早期强化阶段占优势。结论:L-ASP引起的副作用与临床分型无关,可能与化疗不同阶段有关,主要发生在早期强化阶段。用药前及期间、之后要定期测血糖、尿糖、血尿淀粉酶、肝功和及时对症治疗,并加强饮食控制,能有效控制副作用严重程度,并防止糖尿病等某些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以探索L—ASP副作用的发生与患儿所处治疗阶段的关系,以便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化疗安全性及患儿的长期存活率。对38例处于诱导缓解期患儿与40例处于维持期加强治疗患儿在应用L—ASP时的相关副作用发生率及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过敏反应、高血糖症及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在维持期加强治疗的ALL患儿高于诱导缓解期患儿,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异常、胰腺炎、低蛋白血症、胃肠道反应及合并感染性休克等副作用在诱导缓解期患儿中发生率高。结论:L—ASP在使用过程中有相关副作用的发生,尤其在诱导缓解期ALL患儿中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定期全面监测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副作用的发生,提高化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研究探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免疫表型特点。应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CD45/SSC设门的三色流式细胞术对140例T-ALL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显示,白血病细胞表面T系抗原表达依次为CD7〉CD2〉CD3〉CD5,近20%患者CD10表达阳性。140例患者中12例带有B系抗原标记,阳性率达8.57%;136例中31例带有髓系抗原标记,阳性率达22.79%,所有病例均无CD14表达。干/祖细胞标记CD34表达阳性率31.06%,41例CD34+T-ALL髓系抗原表达15例,阳性率36.59%,91例CD34-T-ALL髓系抗原表达14例,阳性率15.38%,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儿童T-ALLCD3表达高于成人(p〈0.05),而CD33表达明显低于成人(p〈0.01)结论:免疫表型分析是诊断T-ALL的重要手段,T-ALL免疫表型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566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ALL)和586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的细胞遗传学进行对比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部分患者进行了FISH检测。结果表明:aALL与cALL的染色体异常存在明显的差异。aALL中异常核型占62.0%,染色体异常较多见的为t(9;22)(q34;q11)、亚二倍体、超二倍体(47—50)、abn(6q)、abn(9p)、-7等,预后不良的占多数。cALL中异常核型占39.2%,染色体异常较多见的为高超二倍体、亚二倍体、TEL/AML1(+)、+8、超二倍体(47—50)、+21等,预后良好的占多数。其中异常核型、总亚二倍体、总超二倍体(47—50)、t(9;22)(q34;q11)、-7、abn(7q)、abn(14q32)、+Ph在aALL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ALL;cAu.正常核型(N)、高超二倍体、+8、+21*2、TEL/AML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ALL。Ph(+)在aALL中的检出率为20.5%,伴有附加异常的占63.8%。Ph(+)aALL附加异常中+Ph、-7、i(9q+)、9p-、+8、+21、+x、6q-、abn(14q32)、+14出现的比例较高。Ph(+)在cALL中的检出率为4.4%,明显低于aALL(P:0.000),伴有附加异常的占42.3%,附加异常中abn(9p)、abn(7p)、-7、17p-、+21出现的比例较高。结论:本组病例染色体数目异常及结构异常几乎涉及到每一条染色体,复杂核型多见。aALL与cALL的染色体异常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前危险指向性治疗使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接近80%。白血病细胞的分子基因分析和宿主的遗传药理研究是进一步改善预后的基础。评估微小残留病的早期治疗效应以综合反映白血病细胞的药物反应和宿主的遗传药理学,是调整治疗强度最可靠的指标。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有望鉴定个体化治疗的分子靶向。本文综述目前用于儿童ALL预后评估的危险因素及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SLC25A3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以23例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实验组,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SLC25A38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23例实验组中SLC25A38蛋白阳性的有8例,阳性率34.78%,10例对照均未检测出SLC25A38蛋白;ALL患儿中SLC25A38蛋白阳性组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4673±0.05344,阴性组为1.296±0.2517;蛋白阳性组较阴性组SLC25A38 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蛋白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 =0.1097);临床资料分析发现,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性别比例、免疫分型、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乳酸脱氢酶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C25A38蛋白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蛋白,在初诊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过表达,有可能作为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新的分子标志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评价联合伊马替尼的和常规的化疗方案治疗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7年7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32例Ph^+ALL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G显带技术或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核型进行了分析,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细胞表面的免疫标记,对比了联合伊马替尼化疗组与传统的常规化疗组之间的缓解期、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32例Ph^+ALL患者均表达B细胞及造血干/祖细胞免疫学标记;伴髓系抗原表达21例,占65.6%;遗传学分析显示,单纯Ph^+27例,伴附加染色体异常5例。联用伊马替尼化疗组的DFS期为(14.3±4.7)个月,OS期为(22.6±6.8)个月;常规化疗组的DFS期为(7.2±2.9)个月,OS期为(10.7±3.8)个月。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Ph^+ALL成年患者免疫表型均为B细胞,表达造血干/祖细胞抗原,常伴有髓系抗原的表达;遗传学上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联用伊马替尼化疗能够在不显著增加相关副反应的基础上延长非移植患者缓解期及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miR-16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LBL/ALL)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宜共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有详细随访资料的38例T-LBL/ALL石蜡标本进行CD3、cCD3、CD10、CD20、CD34、CD43、CD99、TdT、PAX-5、BCL-2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miR-16的表达水平,以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结果表明:38例T-LBL/ALL中TdT阳性率最高(94.7%),CD34阳性最低(22.1%),PAX-5及CD20为阴性.在39.5%病例中Ki67大于80%.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相比较,miR-16在T-LBL/ALL中表达上调,其表达量是淋巴结反性增生的4.87倍(P<0.05).T-LBL中miR-16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下降(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组预后优于阴性组预后(P<0.05).miR-16表达与BCL-2蛋白存在相关性(r=0.51,P<0.05).结论:在T-LBL/ALL中miR-16的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提示miR-16可能与预后有相关性,而BCL-2蛋白表达阳性组预后好于阴性组,可能也是一种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间接免疫我法分析85例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表型,观察儿童ALL髓系抗原表达及其与临床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儿童ALL髓系抗是性率达21.2%,以CD13和CD33阳性常见,T系ALL系与B系ALL髓系抗原表达无差异(P〉0.75)。T/B混合ALL中髓系抗原表达率较高(7例中3例阳性)。ALL-L2与ALL-L1髓系抗原表达无差异(P〉0.05),髓系抗原阳性ALL与髓系抗是性ALL临床生物学特征,染色体数量及其结构变化均无差异(P〉0.25),髓系统抗原性病例完全缓解(CR)率低于阴性病上内复发率高于阴性病例,但均无差异(P〉0.05),结论提示,儿童ALL髓系统抗原表达与缓解率无关,T/B混合ALL的髓系统抗原的表达较高,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Netrin-1蛋白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ALL患儿(初诊、复发)外周血血清中Netrin-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27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对照样本表达水平的差异,进而分析ALL外周血Netrin-1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体外培养ALL细胞Jurkat、Molt-4、SUP-B15和Raji,经不同浓度重组人Netrin-1蛋白处理后,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CCK-8法测定Netrin-1对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AK、Erk1/2、PI3K、Akt等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ALL患儿外周血中Netrin-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Netrin-1表达水平的上调,WBC水平(r=-0.290,P<0.05)呈下降趋势,Plt水平(r=0.483,P<0.05)呈上升趋势,且与年龄、Hb水平、骨髓幼稚细胞比例无显著相关性;Netrin-1浓度在25-50 ng/ml水平时,Netrin-1水平与WBC(r=0.886,P<0.05)呈正相关;WBC>50×10^9/L和Plt<20×10^9/L的患儿Netr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42,P=0.001);Netrin-1的表达水平在危险度分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7),与低危组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Netrin-1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Netrin-1在性别、肝脾淋巴结肿大、MRD、复发、染色体异常等分组中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Netrin-1对4种细胞的侵袭能力有促进作用(P<0.05),随着Netrin-1浓度的提高,细胞数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Netrin-1浓度为100 ng/ml时,侵袭下室的细胞数最高;Netrin-1浓度为25 ng/ml时,4种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其中SUP-B15细胞在浓度为100 ng/ml时,细胞存活率最高;4种细胞存活率呈现低浓度升高及高浓度降低的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etrin-1使FAK、Erk1/2、PI3K、Akt等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磷酸化水平提高(P<0.05)。结论:ALL患儿血清中存在Netrin-1的异常表达,Netrin-1可能通过增加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来影响ALL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ALL的危险因素或生物治疗中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