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9年9月西宁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乡镇中学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发病3d内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收集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结果疫情持续14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96例,罹患率为18.46%。采集53份患者咽拭子标本中27份甲型H1N1核酸为阳性,阳性率为50.94%。302名密切接触者未发生被感染病例。275份社区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率为10.18%。结论西宁市首起乡镇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西省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疫情持续22d,共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506人,罹患率为8.85%;采集5份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其中4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疫情的监测、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的培训以及接种疫苗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探索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 ,对某高校和相关联的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病例进行调查,并对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核酸。结果该起疫情为句容市首起输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由某高校波及相邻某中学,疫情持续19d,某高校共发生流感样病例313例,罹患率为41.44‰,7次采集62份现症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其中25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相邻中学共发生流感样病例40例,罹患率为12.67‰,采集8份现症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其中6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流感样病例的严格隔离是迅速阻断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的关键措施,学校疫情的防控需要重点强化。  相似文献   

4.
徐小冬  李瑞  蒋希宏 《中国校医》2014,(11):848-850
目的通过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这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学校的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并对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13年12月27至2014年1月26日,该校共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24例,罹患率为2.37%。病例全部为学生,病例主要集中在二年级。病例均为轻症表现,未出现大规模暴发。采集8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份标本新甲1型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结论此次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及早报告疫情、落实隔离、通风、接种流感疫苗等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甲流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采集病人鼻咽拭子标本,使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调查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起江西省新余市良山中学暴发疫情于2009年9月9日出现首发病例,9月1724日在学生和教职工中陆续发病,累计发病182例,罹患率为23.04%;发病高峰为9月1821日,共报告135例,占总发病数的74.18%。随机抽取的20例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实验室检测呈阳性。结论本起疫情暴发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尽早发现与报告传染源,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保护易感人群,可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发生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发病3 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收集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结果2009年8月26日至9月7日期间,该校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2例,疫情持续13 d;采集34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该起疫情为茂名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感染。  相似文献   

7.
西湖区某学校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特点和原因,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9月18日,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起疫情历时7d,全校发生流感样病例15例,罹患率为1.35%;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2例。首例确诊病例所在的初二(1)班(共35名学生)发病11例,罹患率为31.43%;男生罹患率为1.47%,女生罹患率为1.19%(P0.05)。采集7份患者咽拭子,2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结论]这是一起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局部流感暴发疫情,暴发原因主要为疫情报告迟缓,晨检制度不落实,隔离措施不彻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特点和原因,为今后类似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经验。[方法]2009年10月14日至11月16日,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起疫情历时32d,全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13例,罹患率为0.14%;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男生罹患率为0.56%,女生罹患率为0.07%。13例病例分布在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7个学院10班级,采集20份患者咽拭子,13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结论]确定为1起暴发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局部暴发的特点和原因,为制定学校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办公厅《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和《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2版)》要求进行。[结果]本起疫情历时19d,全校累计发生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33例,罹患率为0.98%,确诊病例4例;病例主要集中在4个班,班级罹患率分别为15.49%、19.64%、6.94%和5.45%;男生、女生罹患率分别为1.09%、0.83%;主要临床症状发热100%、咳嗽51.52%、咽痛27.27%、流涕24.24%、鼻塞9.09%;采集鼻咽拭子9份,其中4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此为一起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局部流感暴发疫情,暴发原因主要为疫情报告迟缓,晨检制度不落实,隔离措施不彻底。  相似文献   

10.
贺江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10-2211
目的调查分析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中遇到的问题,为防控流感和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发热或上呼吸道病例的鼻、咽拭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和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对收集的资料和流行过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9年10月13—19日,延安市实验中学发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16例,罹患率为0.24%,学校教师没有发病;经实验室检测,16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该次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感传染性强,播散快,容易在免疫力较低、在聚集生活的人群中引起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11.
刘敏  董晓静 《职业与健康》2011,27(3):308-309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天津市汉沽区某高级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高二高三年级采取停课1周的措施;对高一年级病例回家隔离治疗7 d;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 d的医学观察。采集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停课1周后,降低了暴发高峰,但复课后疫情仍然持续了47 d。整个疫情持续69 d。全校累计病例269例,皆为学生,罹患率为14.94%。采集3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经检测其中2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停课措施,可明显降低暴发高峰。但在社区广泛传播阶段,复课后出现了病例低水平持续存在,甚至出现小高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王清华  钟萍  贾海梅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65-2366
目的了解福州市马尾区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分析暴发原因及所采取的防制措施,为制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福州市马尾区4所学校的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4所学校共发生流感样病例146例,罹患率为33.56‰,每起疫情持续时间在3-6 d之间;男女比例为1∶1;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结论 4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没有明显的传染源与传播链,提示存在社区水平的传播。经采取隔离治疗病人,严格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登记、加强教室通风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用RT-PCR方法检测甲型H 1 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13年3月26日出现首发病例,疫情历时2 d,发病12例。其中11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罹患率2.23%。病例全部为学生,其中男生5例、女生7例,男女性别比为0.71:1。病例主要集中在该校七(3)班,均为轻症病例。结论本次发病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建议在冬春季节到来之前给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是预防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调查与控制,分析疫情特点及控制措施实施效果,为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动搜索、问卷调查等方法对2009年6月26日广东省台山市报告的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并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该疫情涉及台山市某小学10个班级中的9个;经病例搜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61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为11.9%(61/514),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咽痛和头痛为主;指示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19日,发病高峰为6月24日,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30日,疫情持续12 d。同期实行居家观察密切接触者314人,家庭内二代病例仅出现2例。对其中12例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经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均呈阳性。结论该起疫情为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可能与海外返乡华侨中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隐性感染者引起社区甲型H1N1流感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某校暴发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调查处置,总结经验,为控制学校疫情暴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龙岩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采集病例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检测其病毒抗体.结果 该校在校学生甲型H1N1罹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1起混合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暴发原因,为学校流感防控探讨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RT-PCR方法,采集病例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全校累计发病133例,罹患率6.83%,其中学生132例、教师1例,疫情波及6个年级31个班级,病例主要集中在一年级,具有聚集性。采集10份现症患者的咽拭子,5份检出甲型H3N2流感病毒阳性,2份检出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阳性。结论 这是1起由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学校流感暴发疫情。学校未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病例未及时发现、隔离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是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杨跃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701-2702,2710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开封市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集病人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加强疫情监测等。[结果]疫情持续13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40例,其中12例咽拭子标本经实验室检测为甲型H1N1核酸阳性。109名密切接触者经过7d医学观察,未发生续发病例。[结论]此次疫情为开封市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通过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加强疫情监测等综合性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一起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结果,为甲型H1N1流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并采集患病学生咽拭子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该校共发病53例,罹患率为0.34%,流行期为9天。室内聚集性活动及身体疲劳为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临床症状以发热为主,部分患者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实验室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及时隔离患者及密切接触者、消毒通风、做好个人防护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甲型H1N1流感应急监测在寻找感染来源、发现聚集性疫情以及有效控制疫情方面的作用,为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监测方案,采集监测对象咽拭子用RT-PCR方法 ,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应急监测共采集148例监测对象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例,阳性率为1.35%。调查病例时发现广州市首起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5d内发现确诊病例5例,罹患率为12.2%。结论开展社区甲型H1N1流感应急监测,是寻找社区感染来源,及时发现可疑病例,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很好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隆回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了解流行特征和发病情况,为防控提供借鉴。方法用"流感样病例调查表"对病例做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诊断。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生49例,罹患率1.0%(49/5118)。从2份咽拭子标本中检出H1N1流感病毒核酸片段。患者均否认发病前1周有密切接触史;否认发病前1个月有病死家禽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和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近半数出现呼吸道症状,平均体温(39.4±0.2)℃,平均热程(5.4±1.4)d,并发症较轻,所有病例经抗病毒和支持治疗均治愈。结论隆回县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尚属首次,传染来源未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今后防控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