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山市近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找出关键控制环节,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收集中山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市共发生食物中毒45起(各年分别为8、14、12、6、5起),中毒人数共828人(各年分别为151、266、219、119、73人);第3季度是中毒高峰,共发生22起,占48.88%,中毒人数400人,占48.31%;中毒原因主要是细菌性,共发生39起,占86.67%,中毒人数738人,占89.13%;中毒场所以集体食堂为主,共发生24起,占53.33%,中毒人数458人,占55.31%。结论该市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防控工作,是预防该市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河南省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2006-2010年河南省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共上报食物中毒55起,中毒人数2180例,死亡19例;其中每年的二、三季度是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学校集体食堂和居民家庭是中毒的高发场所;中毒起数最多的食品是植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5-2010年广州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0年广州市食物中毒档案资料,并对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发生食物中毒381起,中毒4802例,死亡10例。微生物污染是主要致病因素,中毒232起(占60.9%),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中毒104起(占27.3%);误食毒蘑菇是主要致死原因,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0.0%(6/10)。饮食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主要责任单位,分别报告发生135起(占35.4%)和125起(占32.8%)。结论广州市食物中毒人数和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需要进一步完善食物中毒应急机制,尤其是针对食物中毒高发地点、主要致病致死因素等特点,强化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2005—2010年广州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0年广州市食物中毒档案资料,并对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发生食物中毒381起,中毒4 802例,死亡10例。微生物污染是主要致病因素,中毒232起(占60.9%),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中毒104起(占27.3%);误食毒蘑菇是主要致死原因,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0.0%(6/10)。饮食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主要责任单位,分别报告发生135起(占35.4%)和125起(占32.8%)。结论广州市食物中毒人数和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需要进一步完善食物中毒应急机制,尤其是针对食物中毒高发地点、主要致病致死因素等特点,强化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6.
全国学校2003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耿莉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95-496
学校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卫生、教育等部门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但重大恶性食物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2003年全国学校食物中毒数量呈大幅度增加趋势.深入分析学校食物中毒的类型,找出产生食物中毒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对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锡盟地区食物中毒的发生,对锡盟1989~1998年食物中毒情况,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10年间共有6个年份发生了食物中毒,而且呈上升趋势;二、三季度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家庭及个体摊点的发病起数最多;中毒食品以肉类及其制品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广西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对2006年度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的76起食物中毒事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全年共发生食物中毒76起,中毒人数1 250人,死亡15人.食物中毒发病率2.55/10万,病死率0.03/10万,平均每起中毒16人,其中重大食物中毒12起,中毒人数53人,死亡15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食物中毒起数减少了16起(17.4%),中毒人数减少了35.5%,死亡人数减少了44.4%.食物中毒主要集中在第二、三季度,食物中毒多发于农村地区(占50%),发病场所以家庭为主(占39.47%),致病因素以有毒动植物性和细菌性为主.结论 建立健全食物中毒预警机制,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食品安全宣传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探讨食物中毒原因,分析发生规律,为制定食物中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肇庆市2003—2006年发生的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发生食物中毒23起,中毒300人,无死亡病例,中毒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第二季度发生的起数最多占47.83%,中毒场所以集体食堂最多,占总起数的47.83%,中毒原因以微生物性中毒人数最多,共122人占40.67%。结论应采取加强集体食堂卫生监督、强化宣传培训工作、加强初级农产品安全监管等综合措施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山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和规律,为更好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山市2001-2006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全部存档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6年全市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54起,中毒1 199人,无死亡病例;中毒高峰季节为第三季度,占总起数的62.96%;致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和变形杆菌,共发生41起,中毒893人,分别占中毒总起数和人数的75.93%和74.48%;中毒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发生35起,占总起数的64.81%;中毒责任单位以集体食堂发生最多,发生中毒36起,866人,分别占总数的66.67%、72.23.%。结论中山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2002-2006年全省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食物中毒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南省2002-2006年食物中毒发生时间、地域、原因、引发事件的食物种类、致病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6年全省共发生食物中毒312起,中毒8231人,死亡52人,2003-2006年食物中毒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三季度为湖南省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发生原因以误食有毒物品为主;食物中毒高发区域在农村,占83.01%。结论建立和完善食物中毒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卫生监督,进一步提高公众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2001—2006年湖南省化学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湖南省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从2001—2006年湖南省食物中毒报表资料中,收集有关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全部个案报表按年度分布、季节分布、城乡分布、场所分布、中毒因子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1—2006年湖南省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129起,中毒3249人,死亡34人,分别占湖南省同期食物中毒报告总数的37.83%、35.69%和58.62%,且病死率(1.05%)显著高于同期食物中毒总体病死率(0.62%)水平(P〈0.05)。主要中毒因子是有机磷(占39.53%)和毒鼠强(占37.98%);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占51.94%),其次是集体食堂(占31.01%);误食(占58.14%)和人为投毒(占32.56%)是导致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农村发生中毒的起数(占83.72%)远高于城市;2003—2006年中毒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进一步加强对有关剧毒化学品的监管,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道德法制观念、卫生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是减少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6-2010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6-2010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3691例,年发病率介于2.98/10万-11.88/10万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6—10月份发病人数较多。占总数的51.12%(1887/3691)。全市发病率最高的区:2006年为黄埔区(31.84/10万),2007-2010年均为花都区(各年分别为21.69/10万、16.99/10万、15.41/10万和8.68/10万)。男性2026例、女性1665例,男女性别比为1.22: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5岁以下低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1.95/10万),其次为20~29、30-39岁年龄组,分别为7.75/10万和6.88/10万;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占22.16%(818/3691)。病例报告情况以临床诊断为主,占84.26%(3110/3691)。结论2006-2010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花都区和黄埔区为高发地区,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高危人群,应针对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对其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4.
怀化地区1979~1994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唐新民(怀化地区卫生防疫站418000)为了掌握我区食物中毒的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现将1979~1994年全区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全区12个县(市)食物中毒报表、食物中毒调查资料。2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6-2010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3 691例,年发病率介于2.98/10万~11.88/10万之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二十世纪期间食物中毒的发生状况和变化特征,为防控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汇总香港2001年~2010年食物中毒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香港2001年~201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6 614起,涉及中毒人数25 583人。10年来年均发生661起事件、中毒2 558人,月均发生55起、中毒213人。期间发生食物中毒最多的年份是2006年(1 095起),最少的是2010年(316起)。每年第三季度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近3年来(2008年~2010年)年均发生食物中毒447起,中毒1 714人。食物中毒的主要类别依次是细菌(占78.3%)、病毒(占10.2%)、生物毒素(占7.0%)、化学物质(占3.2%)。结论 2001年-2006年食物中毒的年发生数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006年之后则明显下降。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与地域特征相关。宜加强对食物业的安全操作指引并进一步强制食品安全规管。  相似文献   

17.
宁德市1998~2002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宁德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掌握食物中毒的基本特点和发生因素,为今后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宁德市1998~2002年食物中毒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海淀区1999-2006年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6年食物中毒发生的情况,揭示海淀区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为提高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食品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6年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99~2006年海淀区食物中毒高发于第三季度;集体食堂是中毒的高发场所;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品为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类型,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加工不当。结论朝阳区食物中毒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夏、秋季食物中毒高发,应针对不同场所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微生物性污染的防控亟待加强,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三亚市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食物中毒的对策和措施。方法 收集三亚市2011至2017年于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中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1 - 2017年三亚市共报告食物中毒69起,发病人数646人,死亡1例,中毒规模平均9.36人/起。食物中毒以不明原因为主,占52.17%。查明原因中以微生物污染最为常见,占39.13%,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比例最高,占66.67%。宾馆、饭店为食物中毒高发地点,占37.68%。食物中毒具有季节性,第一季度是高发季节,占28.99%,食物中毒事件规模以每起10人以下的为主,占73.91%。结论 三亚市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率相对平稳,冬季旅游旺季食物中毒高发,宾馆、饭店等旅游相关公共区域多发。未来应加强监测,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06-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2006-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全国2006-2012年食物中毒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共发生2 386起,中毒人数77 424人.主要发生在第3季度,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9.31%、40.00%.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最多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家庭,分别占总数的40.99%、83.28%.主要致死原因是有毒动植物,占死亡人数的54.78%.结论 应针对食物中毒发生的重点时间、重点环节,开展切实可行控制措施,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防范食物中毒致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