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1 病例 患者,男,37岁.头痛、头晕、言语不流利1月余入院.入院前1月因头痛、言语不流利在当地医院就诊.头部CT示左侧颞叶高密度影(图1).以脑出血保守治疗1月后复查CT提示血肿部分吸收,左侧颞叶高密度影,考虑左颞叶肿瘤并出血,转入本院.入院查体:神清,语言欠流利,双侧瞳孔直径2.5 mm,对光灵敏,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头部MRI示左侧颞叶团块状高信号影,大小约4 cm×3 cm×5 cm,周围伴水肿改变(图2).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资料女,39岁,因突发意识障碍2 h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昏迷,GCS评分6分;左侧瞳孔散大,直径约5 mm;右侧瞳孔直径约2 mm;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皆消失;四肢肌张力偏高,右侧病理征阳性。急诊头部CT示左侧颞顶叶及侧脑室后角出血(图1A)。急行开颅探查、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者女,44岁,因"右睑下垂,视力、听力下降2个月余且加重10余天"入院.2个多月前患者曾行鼻窦炎手术后自觉双侧耳鸣,听力下降,右颞部持续性胀痛,右睑下垂,右眼视力下降,眼球活动困难;入院前10 d右眼已发展至仅有光感.入院查体:意识清楚,查体合作,体温37.0℃,呼吸16次/min,脉搏78次/min,血压100/65 mmHg(13.3/8.7 kPa).内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右眼无光感,右侧瞳孔(直径5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直径3 mm)直接对光反射灵敏,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右眼各方向活动受限,双眼球结膜稍水肿.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1岁。入院前27天,出现左前额部片状疱疹,呈烧灼样疼痛,波及眼眶部。同时伴左眼睑下垂,视物成双像。无发烧、呕吐及肢体活动障碍。查体:神清语明、双侧额纹对称、左前额部有6×10cm片状疱疹、结痂伴有色素沉着。左眼睑完全下垂,左眼视力概测1米指数。左眼球向内、外、上、下活动受限、固定中间位。左球结膜溃疡。左眼瞳孔直径4mm,对光反射直接、间接均消失。左角膜反射消失。左跟底因角膜溃疡而窥视不清,右眼正常。左额部及眼眶部痛觉减退。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颈无抵抗,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眼眶B超及头部CT均未发现异常。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1.4kPa,蛋白0.5g/L,WBC68×10~6/L,单核>多核。临床诊断:1、眶尖综合征;2、左三叉神经眼支带状疱疹。经激素、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突发性意识障碍1h"于2005年1月16日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40/85mmHg。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脑膜剌激征阳性。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约26mm×25mm大小类圆形略高密度影(CT值为43Hu),左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右轻度移位,环池、鞍上池、双侧侧裂池及部分脑沟可见高密度影,以左侧明显(图1A)。心电图检  相似文献   

6.
病例 1,患者男 ,6 1岁 ,汉族 ,已婚 ,干部 ,住院号 :1994 5。因突感视物不清 3d ,于 1999年 11月 11日入院。患者在活动中右眼突感视物不清 ,复视 ,右眼睑上提不能 ,行走时左侧肢体无力 ,步态不稳 ,无头痛等。既往高血压史 2 5年。入院查体 :血压 2 1 95/ 15 96kPa(16 5/ 12 0mmHg)。神志清醒 ,右眼裂完全消失 ,眼球处于外下斜位 ,复视(+ ) ,右眼上视、下视、内收活动受限 ,右瞳孔直径 5 0mm ,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左瞳孔 3 0mm ,对光反射存在 ,眼底正常。余脑神经正常。左侧肢体针刺觉减退 ,肌力Ⅳ级 ,腱反射活跃 ,双侧B…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4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后昏迷,于2017年7月收治于贺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时体检: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分。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左侧直径2.0 mm、右侧直径4.0 mm,对光反射消失。双侧巴宾斯基征(+)、查多克征(+)、奥本海姆征(+)、戈登征(+)。脑膜刺激征阴性。四肢肌力检查不能配合、刺激有回缩反应,肌张力高。头颅CT扫描提示右侧额部团片状低密度影(范围约55 mm×92 mm),颞部周围见团状高密度影(范围约50 mm×44 mm×36 mm),占位效应明显,脑室、脑沟及脑裂明显受压变窄、消失,中线结构向左侧偏移,脑疝形成(图1)。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男,50岁。因突发意识不清2 h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昏迷;右侧瞳孔直径2 mm,对光反应迟钝;左侧瞳孔直径4 mm,对光反应消失;双侧Babinski征阳性;GCS评分5分;Hunt-Hess分级4级。急诊行头颅CT+CTA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额叶脑内血肿伴右侧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前交通动脉动脉瘤,鞍上区圆形囊实性肿块,边缘呈蛋壳样钙化,中线左移,环池不清(图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既往有高血压20余年,主因突发意识不清3h入院.体检:T37.5℃, BP220/120mmHg,深昏迷,潮式呼吸,疼痛刺激无反应,右侧瞳孔直径6mm,左侧瞳孔直径5mm,双侧对光反射消失,四肢腱反射消失,跖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2岁.汉族,因“进藏后胸闷、呼吸困难3d,突发头痛伴意识不清12h”入院.既往体健,初上高原第3天,驻地海拔4900m.查体:血压120/70 mmHg,神志昏迷状态,双侧瞳孔呈圆形,直径3.0mm,对光反射迟钝,病理征(-).按Hunt - Hess分级为Ⅳ级,GCS评分4分.头颅CT示:鞍上池、双外侧裂池、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及第四脑室高密影,脑室轻中度扩大(图1a);肺部CT提示双肺斑片状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6岁.主因突发头晕头痛,进行性意识障碍2 h入院.查体:昏迷,双侧瞳孔左:右=3.5:3.5,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偏瘫,肌力Ⅰ级,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CT检查示右侧颞顶区脑内出血,约40 ml,中线结构左移,脑室受压(图1).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4岁。于2000年9月21日上夜班时突然头痛,频繁呕吐,不能言语,右侧肢体活动不灵4小时入院。查体:血压37.3/17.3kPa,脉搏70次/分,意识清,说话不能,可用左手手势表达问话;向左凝视麻痹,左眼外展不能,右眼外展水平眼震,双瞳孔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伸舌向右偏;左侧上、下肢肌力Ⅴ级,右侧上、下肢肌力Ⅰ级,腱反射均可引出。右Babinski征阳性,双侧Kernig征阳性;左面部及右半身痛觉减退。头部CT示脑桥右前方类圆型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增强效应。CT值74~85Hu,边缘清晰,向…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30岁.因"外伤致头部疼痛、出血伴金属异物存留颅内1 h"入院.查体:嗜睡,呼唤睁眼,回答正确,刺痛定位,GCS 13分.左顶部可见一直径约1 cm的钢筋垂直刺入颅内,外部长约30 cm,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口、鼻腔及双侧外耳道未见血性液体流出.右侧肢体肌力Ⅰ级,左上肢及双下肢肌力V级;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存在.颅脑CT见图1.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男性,28岁,因突发意识障碍3 h于2013年12月10日第1次入院,查体:神志深度昏迷状,双侧瞳孔直径4.5 mm,对光反射消失,头颅CT示右额叶脑出血,量约70 ml(图1A),急诊行冠状切口开颅右额叶血肿清除术,术中采用阶梯减压法共清除血肿约75 ml,还纳骨瓣常规关颅,术后予止血、保护胃肠道粘膜、改善循环对症处理,次日患者神志清楚,左侧肢体活动不能,双瞳直径≈3.0 mm,光敏。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资料例1:34岁男性,因头部外伤后意识不清约1 h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右顶部皮肤肿胀,四肢活动正常。颅脑CT见左颞枕部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2 h后,病人烦躁,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复查颅脑CT发现左颞枕部硬膜外血肿,中线右偏。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左颞顶骨线形骨折,清除硬膜外血肿后,发现颞叶脑挫裂伤不重,脑压不高,脑波动好,脑组织质软,可见脑表面血管波动良好。术后左侧瞳孔恢复正常大小,复查颅脑CT见中线结构回位,鞍上池仍然模糊,但较术前明显,左侧额叶有一小血肿,额角受  相似文献   

16.
室管膜瘤是神经胶质细胞瘤中的一种,起源于室管膜细胞,WHO分级Ⅱ级,占神经上皮肿瘤的3%~9%。2017年7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例左侧侧脑室室管膜瘤术前合并颅内感染,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43岁男,因突发意识模糊伴间断抽搐3 h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7℃;烦躁不安,查体欠配合;双肺呼吸音粗;双侧瞳孔等大,直径为2.5 mm,对光反射迟钝;双侧鼻唇沟对称,颈项强直,肌张力高。急诊头颅CT示:左侧侧脑室占位,内有钙化灶,轻度脑积水(图1A)。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资料49岁男性,因突发左侧肢体偏瘫、意识障碍15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药物维持,血压控制不理想。入院体格检查:重度昏迷,右侧瞳孔直径5 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刺激无反应,巴宾斯基氏征阳性,右侧肢体刺激稍屈曲;GCS评分5分。入院头颅CT显示右侧额颞顶枕叶大片状低密度阴影,右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略向左移位,  相似文献   

18.
病例报告 男性,79岁,因一过性视物发红,继之眩晕伴恶心、呕吐4小时于2008年3月30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查体:左侧肢体肌力Ⅲ级。3月31日出现嗜睡、双侧瞳孔缩小(直径1mm),对光反射灵敏,构音障碍;4月1日出现双眼向左侧凝视。4月3日双眼平视时左眼球向下注视,双眼向左侧视运动不能伴有左眼粗大垂直性眼颤,左侧瞳孔1.5mm,右侧瞳孔1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57岁.因头晕头痛7年,加重伴行走不稳反应迟钝1个月入院.当地医院脑CT检查曾被诊断脑室积气.查体:意识清楚,颈部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步态不稳,病理征阴性.头颅正位CT示:脑室系统扩大伴左侧颞角穿通畸形,双侧脑室额角液平影(图1),右侧位腩CT示:低密度液平影位于左侧脑室颞角最高位(图2).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39岁,藏族.因"突发头痛、意识不清伴呕吐2d"入院.既往患高血压6年,长期生活在海拔4 400m的地区.查体:血压180/110mmHg,神志昏迷状态,左侧瞳孔呈圆形,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瞳孔形状不规则,直径约4 mm,对交反射迟钝,病理征(-).头颅CT示鞍上池、双外侧裂池高密影(图1).DS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宽颈动脉瘤,大小约3.0 mm ×2.5 mm,瘤顶端有3.0 mm ×3.0 mm的子瘤染色(图2).按Hunt - Hess分级为Ⅳ级.GCS评分4分.术前2d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150mg,1日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