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加之近十几年来新药、保健品、减肥药层出不穷,药物性肝损伤相对常见,现仅就我院29例已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分析,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及重视。方法 连续收集98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B超及停用已知或可疑药物后疾病的转归特点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药物性肝损伤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以40岁以上者多见,占75.51%。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前三位药物依次为中草药(41.84%)、解热镇痛消炎药(14.29%)、抗生素(11.22%)。肝功能检测几乎都有转氨酶升高,以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为主(92.86%),ALT≥500 U/L者占59.18%。胆红素升高占85.71%,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64.29%)。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时间因药物种类不同而异,最快发生在用药后5 d,最慢发生在用药后10月余,多发生在3个月内。药物性肝损伤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及时停药为治疗的关键。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肝细胞损伤及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详细询问用药史至为重要,单纯药物性肝损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患者于××,女,48岁。因乳腺增生服用消核片20天,全身乏力,食欲减退1周,2003年11月2日入院。20天前,患者因乳腺增生服用消核片,每天3次每次2粒。半个月后出现全身乏力、恶心、厌油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肝区隐痛来我院就诊。既往健康,无肝炎病史,服药前肝功能检查完全正常。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皮肤无黄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肝区有叩击痛,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ALT1 090U/L,GGT 680U/L,AKP 450U/L,AST 162U/L,TBA 10·2μmol/L,TP 76g/L,ALB 43g/L,DBil4·6μmol/L,TBil 10·6μmol/L。乙肝血清标志物(-),甲肝、丙肝、戊…  相似文献   

4.
邵翠萍  吴赤红  李俊  王军  霍娜  徐小元 《肝脏》2012,17(9):640-643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入院的122例RUCAM评分≥6分的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DILI患者中,女性75例,占61.48%,男性47例,占38.52%。发病年龄17~89岁,平均年龄(57.06±15.92)岁,年龄>60岁者52例,占42.62%。由中药引起的DILI占59.84%,西药以降压、降脂药所占比重最大(20.49%),其次为抗生素类(16.39%)、解热镇痛药(14.75%)、抗肿瘤药物(6.56%)等。主要临床表现有尿黄(64.75%)、巩膜黄染(63.93%)、食欲不振(56.56%)等。临床分型以胆汁淤积型为主,占38.52%,其次是混合型,占36.89%,肝细胞型占24.59%。经治疗痊愈者38例,占31.15%;好转81例,占66.39%;情况无改善者1例,占0.82%;死亡2例,占1.64%。结论 DILI多伴有其他疾病,临床特征不明显,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一旦确诊为DILI,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停用可疑药物,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近年.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抗结核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药物性肝损伤的报道也在增加,特别是抗结核药致严重肝损伤,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本研究总结我院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应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72冽,以进一步了解抗结核药致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6.
132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根据Maria的"临床诊断量表(CDS)"对2003年4月至2009年4月间因药物性肝损伤而住入我院的病例进行评分,对≥10分的132例患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和临床分型。结果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有15类50余种,中草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共占72.7%。潜伏期在5天~356天之间,在4周内、8周内和12周内发生肝损伤的比例分别为61.4%、84.9%和91.7%。肝细胞损伤型占78.8%,淤胆型占13.6%,混合型占7.6%。27例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仅有实验室检测异常(20.5%),而有临床症状105例(79.5%),主要表现为乏力(64.4%)、纳差(53.0%)、尿黄(41.7%)。104例肝细胞损伤型患者中,在停药2月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在停药30天内均有ALT降低50%,预后好。结论中草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病因,绝大多数发生在12周内,用药时间越长,发生肝损伤的几率越高。药物性肝损伤主要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伤型,其临床特点与各类急、慢性肝胆疾病相似,无特异性,预后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其疗效,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74例DILI患者的病因、肝功能检查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是否加用熊去氧胆酸(UDCA)分为熊去氧胆酸组和常规组,观察治疗2周的生物化学指标。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以中药为最多(59.46%),其次为抗感染药(18.92%)、抗结核药(8.11%),蒙药(4.05%),常规保肝治疗有效,熊去氧胆酸组疗效更加显著。结论 DILI与地区差异、药物种类密切相关,UDCA在治疗DILI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92例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住院的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9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中药致肝损伤患者的基础疾病涉及心血管(20.7%)、消化(18.5%)、皮肤病(14.1%)等;所用中药及其制剂中大多含有川楝子、防已、苍术、小柴胡汤、消银片、壮骨关节丸、排毒养颜胶囊和肠清茶等;肝细胞型52例(56.5%),瘀胆型19例(20.7%),混合型21例(22.8%)。轻度肝损害34例(37.0%),中度肝损害53例(57.6%),萤席肝榻害5例(5.4%):90.2%治俞好转.病死率为9.8%。结论 临床医师应充分重视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68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分型及预后,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断及分类国际共识标准,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68例因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有147例肝损伤发生在用药的3~90d内;有25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在有临床表现的患者中乏力最多见,占50%。引起肝功能损伤的药物种类较多,最常见的为中药,占48.2%,其次是抗生素和消化系统用药,分别占10.1%和9.5%。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肝损伤者分别占77.9%、7.8%和14.3%。69.6%患者转氨酶于60d内降至正常上限的2倍以内。结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致病原因较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该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期指导临床减少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龄< 14岁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资料,对其用药情况、年龄分布、临床表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共收集31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资料,占同期因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1.7%,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4个月~ 14岁,平均年龄(8.8±3.9)岁.用药种类以抗菌药最常见(41.9%),其次为中药制剂(29.0%)和解热镇痛药(19.4%).单一用药为9例(29.0%),联合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22例(71.0%).临床分型:肝细胞型8例(25.8%),胆汁淤积型8例(25.8%),混合型15例(48.4%).患儿平均住院天数25.22 d. 结论 引起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依次为抗菌药、中药制剂和解热镇痛药;联合用药是引起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混合型为主要临床类型.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肝衰竭或合并血液病患儿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因服用中草药和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方法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12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0.1±16.9岁。42例中为中草药制剂所致者占28.5%,抗结核药物引起者占23.5%。所有患者在停药后肝功能恢复较快,预后良好。结论中草药和抗结核药物为目前主要的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袁玲  杨永耿  马颖才 《肝脏》2021,26(4):442-443,46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海地区近6年收治的247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247例,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为55例(22.3%)和192例(77.7%);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药物为中药94例(38%),老年组心血管系统用药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  相似文献   

13.
江红接 《肝脏》2013,(12):823-824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成都军区机关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患者中 DILI 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诊断为 DILI 的102例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DILI 占该门诊病人总数及肝功能损伤者的比例分别为0.27%、7.1%,女性(0.35%、10.2%)高于男性(0.20%、5.0%)(P<0.01,P<0.001)。临床分型分别为肝细胞型肝损伤(59.8%),胆汁淤积型肝损伤(14.7%),混合型肝损伤(25.5%)。常见药物病因分别为中草药(28.4%)、抗生素(20.6%)、各种保健药(9.8%)等。发病年龄以≥45岁者居多(78.0%),而用药到发病时间以2周至1个月者多见(52.9%)。常见临床表现分别为乏力55例(53.9%)、黄疸45例(44.1%)、食欲不振40例(39.2%)等。结论DILI 已成为较为常见的肝功能损害因素,临床上无特征性表现,药物病因涉及面较广,有必要提高对该病的预防及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14.
231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对近4年多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31例诊断为药物性肝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Maria药物性肝损伤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31例患者中,Maria评分≥14分者69例,10~13分119例,6~9分43例,其中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患者依次为24例(34.78%)、72例(60.50%)及14例(32.56%)。涉及药物频率由高至低,主要为抗结核药47.62%(110/231),中草药18.61(43/231),其他抗生素7.36%(17/231),其他药物26.41%(61/231)。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84.42%(195/231),胆汁淤积型6.49%(15/231),混合型9.10%(21/231)。结论Maria评分表在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进行评估时,其分值相对较低。抗结核药及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最为常见,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诊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诊断为DILI的113例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113例DILI患者,男35例,女78例,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有基础疾病患者84例(74.34%);主要临床分型是肝细胞损伤型占70.80%;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乏力占73.45%,其次是纳差、皮肤巩膜黄染、恶心、肝区疼痛、呕吐等;导致DILI的药物西药73例(64.60%),中草药和中成药36例(31.86%),保健品或减肥药4例(3.54%),两种及以上药物联合61例(58.41%)。不同分型之间的年龄、性别、饮酒史、过敏史、RUCA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分型之间有无基础疾病史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LI以女性、中老年、有基础疾病及多种药物联用多见,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居多;应提高患者对于DILI的认识及关注,避免多药联合及随意滥用药物和保健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性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诊断为DILI的445例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治疗与转归等临床资料,分析DILI的临床特征。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445例患者中,男136例(30.56%),女309例(69.44%),以40~69岁的人群居多。194例(43.6%)应用西药导致,140例(31.46%)应用中药导致,中西药联用者92例(20.67%),服用保健品者19例(4.27%)。引起肝损伤的中药主要有何首乌及其制剂、仙灵骨葆胶囊、癃闭舒胶囊等;导致肝损伤的西药主要有心血管用药、抗微生物用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用药、抗结核药等。临床症状主要有乏力、纳差、黄疸、恶心等,其中以乏力(65.17%)最常见。临床分型主要为肝细胞损伤型,占70.11%。不同分型之间的ALT、AST、ALP、TBil和INR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153.584、97.366、27.781、24.177、6.236,P值均<0.05);中药导致肝损伤患者的ALT、AST及TBil峰值水平明显高于西药(P值均<0.05)。不同分型之间的肝损伤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48,P<0.001)。98.65%的患者好转,中药与西药引起的肝损伤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差异(χ~2=3.663,P>0.05)。结论 DILI以女性及中老年多见;与西药相比,中药导致的肝损伤生化指标异常更明显;多数DILI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93例急性DILI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多种药物可引起DILI,以中草药(40.86%)、抗结核药物(21.51%)及抗生素(12.90%)最为多见。多种给药途径引起DILI,以口服给药为主(59/93,63.44%)。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乏力(52例,55.91%)、纳差(41例,44.09%)、腹胀(21例,22.58%)、恶心及呕吐(20例,21.51%)、皮肤黄染(18例,19.35%)、腹泻(11例,11.83%)、皮肤瘙痒(10例,10.75%)、牙龈出血及鼻衄(4例,4.30%)等非特异性症状,另有部分患者(21例,22.58%)仅以肝功能异常为首发表现。本组病例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见(61例,65.59%),其次是混合型(22例,23.66%)和胆汁淤积型(10例,10.75%)。经及时停药和保肝治疗,本组病例中治愈78例(治愈率为83.87%)、好转13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2.15%)。结论临床医师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严密监测肝功能,积极防治DILI。  相似文献   

18.
洪佳妮  傅瑞春  黄炳川 《肝脏》2021,26(4):370-374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泉州市中医院2015年至2019年116例DIL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DILI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饮酒史,可疑药物及其关联性评价,DILI的临床症状、临床分型、严重程度和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116例DILI患者男女比例1:1.15,年...  相似文献   

19.
中药与西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药与西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在临床上存在的异同性,寻找两类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94例药物性肝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中药引起者34例和西药引起者印例,比较两组病例损肝药物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肝功能损害类型和程度、疗程和预后。结果 中药组患者ALT平均为580.9±225.4U/L,明显高于西药组347.3±209.5U/L(P〈0.01);中药组肝细胞型占47.00%,混合型占41.18%,西药组则主要为肝细胞型,占70.0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肝损伤程度以轻度和重度为主,两者均占35.29%,西药组则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分别占46.88%和39.58%,两组相比亦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中药与西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在临床表现、肝损伤类型和程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中药所致的肝损伤重于西药所致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陈建刚  王月珍 《肝脏》2014,(10):772-774
目的:对3年多来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尽早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药物性肝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1997年 Maria药物性肝损伤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总结临床特征。结果120例患者中, Maria评分≥14分者39例,10~13分60例,6~9分21例。涉及药物发生率由高至低,主要为抗结核药46.67%(56/120),中草药20.83%(25/120),其他抗生素15.83%(19/120),其他药物16.67%(20/120)。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50.830%(61/120),胆汁淤积型15.0%(18/120),混合型34.17%(41/120)。结论抗结核药及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最为常见,少数可引起急性肝衰竭而死亡,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