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D)检测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MTD、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抗酸染色3种方法,对127例AIDS合并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痰样本进行同步检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普通疑似结核病患者25例。结果 127例AIDS患者痰样本MTD阳性率为29.1%;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阳性率为25.2%;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8.9%;对照组MTD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的阳性率均为44.0%,抗酸染色阳性率为40.0%。结论 MTD对AIDS合并结核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提高阳性率的同时可在1个工作日内提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9例临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组)和45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的痰或支气管灌洗液标本,分别应用PCR实时荧光定量法、涂片抗酸染色法和结核杆菌培养法检测,然后对3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R法检测结核病组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74.1%(140/189),明显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法的24.9%(47/189)及结核杆菌培养法的43.9%(83/189)。3种方法检测45例对照组患者的结果均为阴性,特异度为100.0%(45/45)。结论 PCR荧光定量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法和结核杆菌培养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简便、快速、特异,适于在卫生检疫系统和临床实验室应用。对于结核病的及早诊断、预防和疗效监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免疫磁珠 (immunomagnetic beads,IMB)荧光染色法并评估其在临床痰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 IMB富集纯化结核分枝杆菌,利用自动染色机和自动显微镜智能软件扫描系统进行荧光染色及结果分析,建立结核分枝杆菌 IMB荧光染色法。用实验室培养的标准菌株评估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选取 2021年 5月~2022年 2月在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 14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取每例患者的痰液标本,选用萋 -尼氏(Ziehl-Neelsen,Z-N)抗酸染色法、 IMB荧光染色法和 BACTEC 960系统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比较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验证 IMB荧光染色法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IMB荧光染色法的最低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量是 30 CFU/ml,在标本含菌量≥ 30 CFU/ml时,该方法学的敏感度为 100%;而在 10 CFU/ml时则降到 56%,该方法检测的特异度为 100%。在利用临床标本检测中, IMB荧光染色法、 Z-N抗酸染色法和培养法对于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73.10%,40.69%和 78.62%;IMB荧光染色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 Z-N抗酸染色法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059 9,P< 0.05);略低于培养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5 2,P> 0.05)。IMB荧光染色法在临床标本检测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 92.98%,100.00%和 94.48%,明显高于 Z-N抗酸染色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47.37%,83.87%和 55.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4 7,5.438 6,P< 0.05;59.479 2,均 P< 0.05)。结论 研究建立的 IMB荧光染色法优于目前应用的其他染色法,可为结核病早期诊断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中培养、涂片抗酸染色及PCR-荧光探针法的应用情况与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送检分枝杆菌的10 326份培养、25 269份涂片抗酸染色及5949份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的标本种类分布及阳性标本检出率, 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差异及诊断价值。   结果  培养法以血液标本数量最多(31.4%), 涂片抗酸染色和PCR-荧光探针法均以痰标本数量最多(40.3%和40.4%)。PCR-荧光探针法阳性标本检出率(8.9%)明显高于培养(5.6%)和涂片抗酸染色(1.9%)(P < 0.05)。以培养法为金标准, PCR-荧光探针法的敏感度(42.9%)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法(31.3%), 特异度(95.2%)低于涂片抗酸染色法(97.4%)(P均 < 0.05)。   结论   3种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中, PCR-荧光探针法的阳性标本检出率和敏感度均较高, 在实验室分枝杆菌属的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法(FQ-PCR法)、胶体金法、痰涂片萋-纳氏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情况,寻求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准确和特异性检测手段。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96例肺结核患者痰液,采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以临床确诊结核组为"真阳性",以对照组为"真阴性",分别计算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正确诊断指数、阴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3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FQ-PCR法42.7%,胶体金法48.9%,痰涂片萋-纳氏抗酸染色法12.5%,FQ-PCR法联合胶体金法66.7%。经χ2检验,FQ-PCR法、胶体金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优于痰涂片萋-纳氏抗酸染色法;FQ-PCR法联合胶体金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优于单独采用FQ-PCR法、胶体金法的检出率;FQ-PCR法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的可信度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联合胶体金法诊断可在保持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结论对早期诊断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的肺结核患者应该选择灵敏度高的诊断方法,FQ-PCR法联合胶体金法检测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体液结核分枝杆菌三种方法检测结果,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L ISA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分别对临床可疑结核感染体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结核抗体EL ISA法检测与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结核抗体EL ISA法检测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结核抗体EL ISA法阳性符合率为80.3%,阴性符合率为97.2%。结论结核抗体EL ISA法检测和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扩增法比直接涂片法阳性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诊断结核病的蛋白芯片法与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进行比较,以评价蛋白芯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蛋白芯片法、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检测75例确诊结核病人、30例肺部其它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蛋白芯片法、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为64%,72%及22.7%,前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抗酸染色法(P<0.05)。三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0%,76.7%及96.7%。结论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与金标法及抗酸染色法比较,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较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临床辅助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荧光染色与抗酸染色(萋-尼染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结果差异,比较亚甲蓝液、Haris苏木素液、高锰酸钾液作为荧光染色法复染试剂的效果。方法采集疑似结核病症状的患者痰液标本198份,分别进行萋-尼染色和荧光染色,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的差异。荧光染色分别用0.3%亚甲蓝液、0.5%Haris苏木素液、0.5%高锰酸钾液作为复染剂,比较不同复染剂在荧光显微镜下镜检的效果。结果萋-尼染色分枝杆菌检出率为66.67%(132/198)。荧光染色分枝杆菌检出率为94.9%(188/198),其中,亚甲蓝复染检出率为94.95%(188/198)、苏木素复染检出率94.44%(187/198)、高锰酸钾复染检出率为94.44(187/198),与萋-尼染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染色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萋-尼染色法,其中0.3%亚甲蓝液是一种良好的背景淬灭复染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出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HIV/AIDS患者送检的1 379例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样本、1 975例分枝杆菌培养样本、1 406例结核分枝杆菌(MTB)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样本和522例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样本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分枝杆菌阳性检出情况和联合检出情况。结果 抗酸染色、培养、MTB-PCR、IGRA分枝杆菌阳性率分别为3.41%、5.47%、5.83%、11.49%。同时送检抗酸染色和MTB-PCR或IGRA时,抗酸染色阳性率有所上升;同时送检培养和MTB-PCR或IGRA时,培养法阳性率有所上升;4种方法均送检时阳性率高,且易鉴别出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MTB-PCR和IGRA为鉴定MTB的特异性方法,2种方法鉴定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抗酸染色法和培养法检测HIV/AIDS患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阳性率较低,PCR和IGRA可有效鉴别MTB和NTM。临床高度怀疑HIV/AID患者分枝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法和涂片法检测分枝杆菌的一致性。方法采集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先进行直接涂片查找抗酸杆菌,然后用基因芯片法平行检测分枝杆菌。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136例患者痰标本用基因芯片法共检测出抗酸杆菌69例,阳性率为50.7%,其中结核分枝杆菌56例(81.2%),非结核分枝杆菌13例(18.8%);涂片法共找到抗酸杆菌50例,阳性率为36.8%。结论基因芯片法检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法,而且可以检测出抗酸杆菌的种类,其结果明显优于涂片法,为临床鉴别肺部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固液双相培养基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0例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抗酸染色、改良罗氏培养法、固液双相培养法、Bactec 960培养法检测。结果 350例痰标本涂片抗酸染色法阳性率为14.8%,改良罗氏培养法为24.0%,固液双相法为35.7%,Bactec 960培养法为40.3%,改良罗氏培养法与涂片抗酸染色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液双相培养法与改良罗氏培养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固液双相培养法与Bactec 960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罗氏培养法平均报告阳性时间为21.5d,固液双相培养法液相平均为13.2d,固相为16.4d,Bactec 960培养法平均为11.8d。结论固液双相培养法操作简便,阳性率高,时间短,适合基层医院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在肺结核病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40例本院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病或者怀疑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用涂片抗酸染色法、LAMP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40份痰标本中涂片抗酸染色法、LAMP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25.71%(36/140)、43.57%(61/140)和41.43%(58/140)。LAMP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改良罗氏培养法为金标准,并结合临床诊断及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反应性综合判断,LAMP法的敏感性是87.93%(51/58),特异性是87.80%(72/82),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κ=0.752,说明LAMP法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面与罗氏培养法有较好的吻合性。结论 LAMP法在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方面有着比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结核病的快速诊断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麻风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麻风分枝杆菌不能体外培养,控制疾病传播主要依靠早期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抗酸染色结果和临床体征,但抗酸染色方法敏感性低。本文就PCR技术尤其是巢式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麻风分枝杆菌的可行性和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法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3例肺结核及77例肺部非特异性感染老年患者,均行痰涂片抗酸染色试验,均采用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蛋白芯片)检测抗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醇(LAM)、基因工程重组的16 kD和38 kD的IgG抗体,计算两种方法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分别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通过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蛋白芯片法和痰涂片抗酸染色试验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68.82%和33.33%,特异性分别为100.00%和97.40%;AUC分别为0.84和0.65,提示蛋白芯片法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蛋白芯片法检测抗结核分枝杆菌LAM、16 kD和38 kD抗体快捷简便,对诊断老年肺结核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直接涂片显微镜检和培养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氏法抗酸染色显微镜检和BACTEC-TB960快速培养系统对1340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快速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6.6%,直接涂片镜检的阳性率为24.6%,两种检测法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4l%,高于培养法阳性率(P〈0.05)。痰标本的留取时间对培养法检出率有很大影响,晨痰检出率高于即时痰(P〈0.05)。[结论]提高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是采用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法联合进行检测,同时应重视痰标本留取时间对检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核酸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 方法:以重复插入序列IS6110为目的基因,设计LAMP引物,特异检测MTB核酸。用本法与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实时荧光PCR法对100例可疑患者痰标本进行对比检查。 结果:LAMP法特异性强,仅扩增MTB复合群核酸;灵敏度高,检测限达100 fg;而实时荧光PCR检测限为1 pg。对100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检测,涂片抗酸染色法、LAMP法、实时荧光PCR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8%、39%和38%。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MTB核酸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时间短且操作简便,有望成为临床快速检测MTB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L-型(MTB-L)在结核病和肺癌患者痰、胸腔积液两种临床标本中检出的意义。方法选取华北石油总医院2007年2~11月门诊及住院确诊为肺癌的患者110例为肺癌组,选择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42例为健康健康对照组,选择同期门诊及住院101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为结核病组,比较3组的MTB-L的资料。结果结核病组IK抗酸染色检测痰和胸腔积液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42.9%、34.4%,均高于肺癌组(26.8%,21.1%,P<0.05);结核病组痰和胸腔积液标本中MTB-L阳性率分别为57.1%、40.6%,均高于肺癌组(24.4%,26.3%,P<0.05)。结论 MTB-L感染在肺癌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试验(MODS)用于结核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及直接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性检测的可能性。 方法:对94例细针针吸细胞学(FNAC)诊断为结核性淋巴结炎患者,用MODS法、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以下简称罗氏法)对穿刺吸出物进行MTB检测;抗酸染色阳性标本同时用MODS法和绝对浓度法检测药敏,对两法检测结果不符的菌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结果:MODS法、罗氏法和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性淋巴结炎的阳性率分别为51.1%、39.4%和22.3%,MODS法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罗氏法和抗酸染色法(χ2 =7.69与25.04,P均<0.01)。MODS法和罗氏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6.2%。MODS检测时间中位数为13 d,明显短于罗氏培养法的29 d。MODS检测21株MTB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链霉素药敏结果与罗氏药敏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5.0%、85.7%、85.7%、100%。7个MODS药敏结果与罗氏药敏检测结果不符,经MIC检测5个药敏结果支持MODS法结果。 结论:MODS技术对结核性淋巴结炎诊断和MTB药敏试验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结核病防控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建立更快速、准确的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涂片抗酸染色法、快速结核菌培养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痰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并对其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检出率最高,快速培养法次之且检测时间较长,抗酸染色法检出率最低。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对痰结核分枝杆菌进行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在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中将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BD分歧杆菌快速培养法(BD-96C)、实时荧光定量PCR法(TB-DNA)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价值。方法 选取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302例,取患者痰液标本并分别采用BD-96C、TB-DNA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进行检测,分析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BD-96C、TB-DNA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1.06%、30.79%、28.15%,BD-96C与、TB-DNA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BD-96C培养阳性标本中,经TB-DNA检测后阳性率为87.10%,BD-96C培养阴性标本中,经TB-DNA检测后阳性率5.06%。在108例BD-96C(+)TB-DNA(+)中经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测阳性率为92.59%,16例BD-96C(+)TBDNA(-)中经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测阳性率为68.75%,9例BD-96C(-)TB-DNA(+)中经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测阳性率为11.11%,169例BD-96C(-)TB-DNA(-)中经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测阳性率为0.00%。结论 BD-96C检测准确率较高,是确诊肺结核的金标准,但临床上为进一步提高准确率,可结合其他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