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科奶瓶、奶嘴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奶瓶、奶嘴的清洗、消毒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新生儿科同质污染的奶瓶、奶嘴各90个,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个奶瓶、奶嘴。A组:先采用手工清洗,再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按标准流程清洗、消毒。B组:先采用手工清洗,再用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纯净水漂洗,烤干。C组: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按标准流程清洗、消毒。用目测法、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测法、细菌培养计数法检测A、B、C组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A组和B组奶瓶、奶嘴,无论是目测法、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测法还是细菌培养计数法合格率都是100%。C组的奶瓶、奶嘴目测检查合格率分别为86.67%和90.00%,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0.00%,86.67%,细菌培养计数法合格率分别为90.00%,93.33%。结论:奶瓶、奶嘴的清洗、消毒最佳方法是先手工清洗,再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按标准流程清洗,以确保清洗、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氧气通路中连接口及湿化液细菌污染情况,探讨科学的防范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分别以有效氯含量为500 g/L的消毒液及0.5%聚维酮碘消毒液对我院呼吸、消化科使用中的壁式供氧装置连接口进行消毒,2 min内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涂擦送检细菌培养;另对普通及一次性吸氧装置中湿化液在使用前、使用6,12,24 h及使用2,3,4,5,6,7,8,9,10 d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结果:两消毒法涂擦连接口后仅检出个别非致病菌,而无致病菌检出。使用前普通及一次性吸氧装置中湿化液合格率分别为96%及100%,普通吸氧装置组不同使用时段,均有细菌检出,至使用后24 h合格率(60%)明显降低。一次性吸氧装置组,使用至第7天,每个时段合格率均为100%,使用第8天合格率(84%)开始下降。进一步菌谱分析显示被污染湿化液中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结论:连接口消毒以500 g/L有效氯消毒液及0.5%聚维酮碘消毒液处置均可,建议使用前者;一次性吸氧装置优于普通吸氧装置,建议前者使用时限不超过7 d,最好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液。  相似文献   

3.
我们制作了一种简易的人工肛门扩张器,经过1年的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材料婴儿奶瓶嘴1个,大棉球6~10个,胶布。(2)方法将棉球塞入婴儿奶瓶嘴内,用胶布将底部贴上,即形成一个简易人工肛门扩张器。2使用方法将石蜡油涂在简易人工肛门扩张器上,将其慢慢推人人工肛门内,用胶布在外面固定,患者可下床活动,一般每天1~2次,每次10~15min,扩张完毕后,取下扩张器,清洗后煮沸消毒备用。3优点制作简易,取材方便,患者可以自行操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装置和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使用中的污染状况,减少医院感染。方法对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装置和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使用中的污染状况进行采样检测。结果监测可反复使用湿化瓶湿化液95份,合格72份,合格率为75.8%,5份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份检出阴沟杆菌;监测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湿化液87份,合格86份,合格率为98.9%,未检出致病菌。结论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可以连续使用1周不更换,不需要清洗、浸泡、消毒、干燥保存和换蒸馏水等繁琐工作程序,显著减轻了临床护理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使用中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消毒质量、外观品质及细菌学监测情况。方法对医院使用中的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进行抽样监测。结果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细菌学监测合格率为100.0%;外观品质监测合格率99.5%;无菌油纱条合格率为97.5%。结论该医院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可以放心使用,但在使用前一定检查外观品质,对油纱敷料必须每批次进行细菌学监测,合格后才能放行使用。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医疗用品细菌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保临床使用灭菌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杜绝因一次性医疗用品灭菌不合格而引起院内感染。方法院内每进一批一次性医疗用品,随机抽取样本进行细菌监测。结果医用棉签合格率为97%;一次性注射器合格率98%;一次性留置针合格率97%;其他品种灭菌合格率为100%。结论一次性医疗用品有引起院内感染的可能性,使用前必须进行细菌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具消毒柜在临床新生儿奶瓶奶嘴消毒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制定和落实奶瓶奶嘴消毒制度,对新生儿备用及使用中的奶瓶进行消毒管理,将使用后的奶瓶清洗干净、晾干后使用康宝食具消毒柜ZTP70A-33A进行臭氧+紫外+中温三重消毒,将刚消毒好的奶瓶、奶嘴及消毒柜内的奶瓶奶嘴使用8 h后,取奶瓶内面及奶瓶口螺纹处、奶嘴内外面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奶瓶奶嘴采样做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结论使用康宝食具消毒柜ZTP70A-33A进行消毒,消毒效果安全可靠,且操作简便,耗材少,适合应急及基层医院实施;完善新生儿备用及使用中奶瓶奶嘴清洗、消毒、取用制度,定期对消毒后及使用中奶瓶、奶嘴进行微生物监测,做好新生儿消毒隔离,保证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b> 了解医院使用中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的消毒质量、外观品质及细菌学监测情况。方法 <\b> 对医院使用中的一次性医用无菌物品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b>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细菌学监测合格率为100.0%;外观品质监测合格率99.5%;无菌油纱条合格率为97.5%。结论 <\b> 该医院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可以放心使用,但在使用前一定检查外观品质,对油纱敷料必须每批次进行细菌学监测,合格后才能放行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肯LK-NQX-12A型内镜储存柜对消毒内镜的储存效果.方法 将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的规定清洗消毒后,随机分别存于老肯内镜储存柜和普通内镜储存柜中,次日对拟使用内镜在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前采样,以监测两种内镜储存柜对消毒内镜的储存效果.结果 老肯内镜储存柜储存的内镜微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普通内镜储存柜储存的内镜微生物监测合格率为82.5%,老肯内镜储存柜储存内镜的效果明显高于普通内镜储存镜柜(p<0.05).结论 老肯内镜储存柜适合清洗消毒后内镜的存储,避免二次污染,可免去每日使用前对内镜的消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煮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的效果及适宜的消毒时间。方法:选择感染性疾病科呼吸道传染病房,分别在中药煮沸熏蒸消毒前、不同的熏蒸时间及紫外线照射前后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监测;采用自然沉降法计算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煮沸熏蒸消毒60min空气细菌数量明显少于消毒30min(P<0.01),但与消毒90min、120min以及紫外线照射消毒60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停止后,空气细菌数开始回升,但采用60min中药煮沸熏蒸方法,空气细菌数回升速度低于60min紫外线消毒方法(P>0.01)。结论:中药煮沸熏蒸空气消毒60min比较适宜,与紫外线照射消毒效果基本相同;且能维持更长消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三种消毒剂对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后不同时间段的抑菌效果,从而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物体表面消毒剂、规范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擦拭频率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一次性无纺布+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以及一次性无纺布+500mg/L含氯消毒液三种方法对ICU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在擦拭前、擦拭后5min、擦拭后4h及擦拭后8h进行细菌采样,比较不同消毒剂在消毒后不同时刻的抑菌率、相关物体表面细菌合格率以及消毒成本。结果三种消毒剂消毒后即刻合格率均为100%,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后4h合格率和消毒后8h合格率高于其他两种消毒剂(均P<0.05);含氯消毒液灭菌率对涂有多重耐药菌MRSA的物体表面消毒后灭菌率最低,为99.28%,其余两组均为100%;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单次使用成本最低,为0.81元。结论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物体表面新型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低、消毒效果可靠,腐蚀性小,且消毒成本较低,可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的持续使用时间和消毒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个消毒监测阶段分为3个组.第1组为48份消毒后未使用的湿化瓶进行监测;第2组经改进消毒方法后的55份湿化瓶进行监测;第3组经改进吸氧装置各环节消毒措施后,对58份持续吸氧的湿化液每天做细菌监测.并对改进消毒前后的湿化瓶、湿化液及持续使用湿化液每天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消毒后未使用的湿化瓶和持续使用后第1天的湿化液的细菌监测合格率,改进消毒方法前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组持续吸氧后湿化液第6天与第1天的细菌数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化瓶、湿化液改进消毒方法后细菌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改进前.结论 氧气湿化瓶持续使用的第6天必须更换消毒,改进吸氧装置的消毒方法,定时更换消毒湿化瓶,既能减少吸氧患者感染的机会,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能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达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方法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音 《现代护理》2007,13(26):2455-2456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的持续使用时间和消毒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个消毒监测阶段分为3个组.第1组为48份消毒后未使用的湿化瓶进行监测;第2组经改进消毒方法后的55份湿化瓶进行监测;第3组经改进吸氧装置各环节消毒措施后,对58份持续吸氧的湿化液每天做细菌监测.并对改进消毒前后的湿化瓶、湿化液及持续使用湿化液每天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消毒后未使用的湿化瓶和持续使用后第1天的湿化液的细菌监测合格率,改进消毒方法前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组持续吸氧后湿化液第6天与第1天的细菌数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化瓶、湿化液改进消毒方法后细菌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改进前.结论 氧气湿化瓶持续使用的第6天必须更换消毒,改进吸氧装置的消毒方法,定时更换消毒湿化瓶,既能减少吸氧患者感染的机会,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能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达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暖箱清洁消毒的有效方法以及消毒频率,避免因暖箱造成新生儿医源性感染。方法消毒箱体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箱壁和箱顶使用低浓度乙醇和异丙醇或低浓度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拭,分别对每周消毒1次的暖箱和每2周消毒1次的暖箱进行消毒前和消毒后的细菌学监测,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对闭式暖箱中加入普通蒸馏水和加入无菌蒸馏水的水槽内的水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每周消毒的暖箱细菌学监测均无细菌生长,2周消毒的暖箱细菌学监测个别暖箱有细菌生长,经过消毒后均无细菌生长。加入普通蒸馏水的水槽内的水有细菌生长,加入无菌蒸馏水的水槽内水无细菌生长,经过消毒均无细菌生长。结论使用的消毒剂是有效的;消毒频率以1周为宜。水槽内的水加入无菌蒸馏水为好,装普通蒸馏水的容器应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奶瓶、奶嘴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灭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3年起新生儿室奶瓶奶嘴的清洗消毒灭菌采用在集中进行的模式。对实施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前后新生儿奶瓶、奶嘴的清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集中清洗消毒灭菌的管理模式后新生儿室奶瓶、奶嘴的清洗及细菌培养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室奶瓶、奶嘴集中在清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能显著提高奶瓶、奶嘴的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空气消毒器消毒效果专项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本溪市医疗机构使用的空气消毒器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2003年监测合格率为66.10%,2004年监测合格率为42.86%,连续两年监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经过对空气消毒器维护后,2005年监测合格率达到63.46%,消毒效果有所反复。监测发现,大型与小型空气消毒器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有差异,大型空气消毒器比小型者好。结论,医疗机构现用的空气消毒器消毒效果不稳定,必须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否则消毒效果难以保证,小型空气消毒器达不到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有效可操作的普通二级护理患者晨间护理护士手消毒方法 .方法 6名护士分戴手套消毒组、徒手消毒组和徒手不消毒组各2名,分别完成每天晨间护理,每组完成1个床位后采取标本,3组每天均连续采集10个床位的标本,送细菌室检测菌落数,连续采集10天,共600个标本.结果 戴手套消毒组细菌检测合格率为100%(200/200),徒手消毒组细菌检测合格率为98%(196/200),徒手不消毒组细菌检测合格率为34%(68/200).结论 护士戴手套消毒完成普通二级护理患者晨间护理,坚持一床一消毒,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三种消毒方法对医院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应用于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的实用性。方法使用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和含氯消毒剂、75%乙醇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于3 min、4 h、6 h细菌学采样,检测合格情况;评价清洁床单元的耗时和操作依从性。结果使用3种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前,基线、消毒后3 min、4 h、6 h细菌采样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性卫生湿巾和传统方法对床单元的清洁平均时间分别为411 s和559 s。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的操作依从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结论一次性季铵盐卫生湿巾消毒效果良好,并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依从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与家用洗衣机清洗复用止血带的清洗效果。方法将临床科室使用后的800根污染止血带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观察组用家用洗衣机清洗后使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比较两种清洗消毒方法清洗时间、清洗质量及细菌监测结果。结果对照组清洗(70.4±3.6)min,合格率为96.0%;观察组清洗时间为(61.6±4.6)min,合格率为99.0%。从两组中随机抽取20根止血带作细菌和霉菌培养,均无细菌及霉菌生长。结论采用家用洗衣机清洗复用止血带与使用清洗消毒机效果一致,可保证清洗效果,省时省力,又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微波消毒法对口腔石膏模型的消毒效果。方法用细菌定量检测和基因扩增荧光定量技术,对微波照射消毒口腔石膏模型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用输出功率120 W微波炉对染菌口腔石膏模型进行照射消毒。照射5 min,可完全杀灭污染在口腔石膏模型上的枯草芽孢杆菌,并可完全灭活污染在口腔石膏模型上的乙型肝炎病毒DNA。结论普通家用微波炉在满功率条件下照射5 min,可有效杀灭污染在口腔石膏模型上的细菌和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