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冻融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优化囊胚移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12月357例患者的380个冻融囊胚移植周期的临床数据资料。按照妊娠结局分为妊娠和未妊娠2组,比较2组间囊胚发育天数、囊胚质量、移植囊胚数等因素的差异。结果与未妊娠组相比,妊娠组中D5囊胚(85.3%vs.73.6%)及优质囊胚(72.2%vs.52.9%)所占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校正后显示移植优质囊胚数与临床妊娠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囊胚质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大于囊胚发育速度,在复苏周期中应首先选择评级高的囊胚进行移植,而当囊胚评级相同时,优先移植D5囊胚。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复苏周期第5天(D5)单囊胚移植与双囊胚移植对年龄35岁、卵巢储备正常的不育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中心466例年龄35岁、卵巢储备正常的不育症患者复苏周期D5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根据D5囊胚移植个数分为D5单囊胚移植组(207例)与D5双囊胚移植组(259例),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及单卵双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囊胚移植组的多胎妊娠率显著高于单囊胚移植组(52.6%vs.2.4%)(P0.001);单囊胚移植组的种植率显著高于双囊胚移植组(79.2%vs.57.5%)(P0.001);新生儿基本情况的统计显示,单囊胚移植组新生儿的胎龄及平均出生体重均显著大于双囊胚移植组[分别为(38.6±2.1)周vs.(37.4±2.4)周,(3 282.0±523.4)g vs.(2 937.9±645.5)g](P0.001)。结论对于年龄35岁、卵巢储备正常,新鲜周期未移植且为第一次复苏周期D5囊胚移植的患者,可以建议行D5单囊胚移植,其能获得与D5双囊胚移植相似的活产率,并能显著降低多胎率、延长孕周并改善新生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比较囊胚发育速度及形态学评分对单囊胚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行单囊胚移植的296例患者资料,根据囊胚发育速度(D5/D6)及ICM/TE形态学评分分为D5组、D6组,及优质囊胚组、非优质囊胚组(包括B/C、C/B两个亚组),比较不同组间妊娠结局,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单囊胚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移植优质囊胚者,D6组相对于D5组孕早期流产率稍高(10.3%vs.4.0%)、临床妊娠率稍高(59.2%vs.40.3%),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非优质囊胚者,D5组临床妊娠率稍高于D6组(45.6%vs.33.3%),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ICM/TE评分为C/B的非优质囊胚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优质囊胚组(33.3%vs.48.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临床妊娠率仅与囊胚内细胞团评分相关[OR=0.12,95%CI(0.03,0.56),P=0.007]。结论对于优质囊胚而言,囊胚发育速度对FET周期单囊胚移植结局影响不大;但对于非优质囊胚而言,在进行胚胎移植时,倾向于优先选择D5日内细胞团评分较高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胚胎移植策略对新鲜周期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行新鲜周期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 048个周期。根据不同的移植策略分成两组,A组(693个周期):第三天(D3)移植;B组(355个周期):根据胚胎质量行D3、D4或D5移植,即D3\D4\D5移植组。再根据年龄的不同将A、B组各分为3个不同亚组:A1组(n=371):≤30岁,A2组(n=187):30岁年龄≤35岁,A3组(n=135):35岁;B1组(n=207):≤30岁,B2组(n=108):30岁年龄≤35岁,B3组(n=40):35岁。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两种移植策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各亚组的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岁中A3组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B3组(P0.05)。各个不同亚组的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可用胚胎率及优胚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岁患者中B1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A1组(P0.05);两组的种植率比较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B1组有高于A1组的趋势;两组的流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岁年龄≤35岁中两亚组和35岁两亚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年龄≤30岁患者可根据胚胎质量灵活选择移植天数,其与单纯D3胚胎移植相比能够显著改善临床妊娠结局,且并不增加周期移植取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性激素的测定是否有助于确定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最佳时机.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121周期,比较给予不同剂量雌激素时血中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并依据P注射日E2水平分为<1,098 pmol/L、1,098~2,196 pmol/L、>2,196 pmol/L三组,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 结果 口服雌激素剂量6 mg、8 mg、10 mg、≥12 mg血中E2、LH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值均低于1.59 nmol/L,6 mg组的P(1.49 nmol/L)显著高于≥12 mg组(0.89 nmol/L) (P=0.027).P注射日E2水平不同的3组患者基本情况、血中LH、P值、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2<1,098 pmol/L组与1,098~2,196 pmol/L组相比较,口服雌激素剂量大(P=0.002),作用时间长(P=0.023). 结论 血清E2、LH水平的测定对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最佳时机确定无肯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次冻融移植周期中阿托西班应用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首次行冻融移植患者,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共纳入1 6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冻融移植前是否使用阿托西班分为阿托西班组和空白对照组,阿托西班组841例患者于移植前30 min使用阿托西班6.75 mg/0.9 ml静脉推注,对照组841例未使用药物。分析比较两组移植不同时期胚胎之间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多胎率。结果首次移植卵裂期胚胎,阿托西班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01%vs.37.56%)(P<0.05),着床率、早期流产率和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首次移植囊胚期胚胎的阿托西班组与对照组相比,各临床结局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西班对首次移植不同时期胚胎的临床结局影响是不同的,移植前小剂量阿托西班静推可提高首次卵裂期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生殖医学杂志》2015,(3)
目的评价低等级胚胎囊胚培养的价值,并观察其囊胚移植后的临床结局。方法共纳入684个周期,将新鲜周期剩余无冷冻价值的低等级胚胎继续行囊胚培养,当有囊胚形成时给予冷冻保存,若新鲜周期移植后未妊娠,则行冻融周期囊胚移植。统计分析鲜胚周期低等级胚胎囊胚形成率、妊娠率及冻融周期囊胚移植的妊娠结局。结果在684个鲜胚周期中,有3 536个胚胎继续行囊胚培养,其中475个周期有1 187个囊胚形成,囊胚形成率为33.6%,209个周期无囊胚形成。有囊胚形成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48.8%)及种植率(32.3%)较无囊胚形成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29.8%)及种植率(17.4%)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胚胎周期未妊娠者有111个周期行冻融周期囊胚移植,囊胚移植后临床妊娠率(40.5%)、种植率(27.4%)、流产率(8.9%),与同时期卵裂期胚胎冻融周期(n=2 156)的临床妊娠率(43.0%)、种植率(24.0%)、流产率(7.8%)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融囊胚移植组异位妊娠率高于同期卵裂期冻胚移植组(8.9%vs.3.7%)(P0.05)。结论卵裂期形态学评分为低等级的胚胎依然有囊胚培养的价值,有助于增加累积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降调节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生殖中心行垂体降调节人工周期FET共19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内膜转化前是否使用HCG分组,肌肉注射HCG的患者为HCG组(n=88),未注射HCG的患者为对照组(n=10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FET患者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CG组的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49)vs.(1.56±0.52)](P<0.05),而临床妊娠率(65.91%vs.51.85%)和胚胎种植率(54.47%vs.40.4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HCG阳性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异症[OR=0.505,95%CI(0.258,0.988),P=0.046]和使用HCG[OR=1.795,95%CI(1.005,3.207),P=0.048]会影响FET临床妊娠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使用HCG仍是FET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OR=2.266,95%CI(1.069,4.804),P=0.033]。结论降调节人工周期FET内膜转化前肌肉注射HCG有助于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年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冻融优质单囊胚移植的1 005个周期的临床妊娠结局,根据患者年龄分为4组:A组:≤29岁(n=296);B组:30~34岁(n=389);C组:35~37岁(n=151);D组:≥38岁(n=169)。比较4组的临床结局,探讨年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4组临床妊娠率、单胎妊娠率、双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晚期流产率及早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B、C组相比较,D组的早期流产率、足月产率及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至D组,早期流产率呈递增趋势,足月产率和活产率呈递减趋势。在年龄≥38岁组,早期流产率高达38.82%,足月产率41.18%,活产率仅有25.44%。结论年龄≥38岁的患者行优质单囊胚移植,妊娠率与其它年龄组无差异,早期流产率明显升高,足月产率及活产率明显降低,建议行双囊胚移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周期(HRT)内膜转化日不同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进行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HRT-FET)的患者1 398例,共1 502个周期,移植胚胎均为卵裂期胚胎。根据E2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E2≤550.5pmol/L(533周期);B组:550.5pmol/L1 101pmol/L(230周期)。对比三组间的妊娠结局;同时根据临床结局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临床妊娠组(683周期)和非临床妊娠组(819周期),比较两组之间血清E2的差异。结果 C组临床妊娠率最低,显著低于B组、A组(34.3%vs.46.7%、48.6%,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的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组内膜转化日血清E2显著低于非临床妊娠组[(756.1±580.2)pmol/L vs.(838.4±716.3)pmol/L...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比较D5和D6的冻融囊胚移植后的新生儿结局,进一步为复苏囊胚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辅助生育中心进行复苏囊胚移植并已分娩的515例患者资料。按照冷冻前形成囊胚的时间D5或D6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的新生儿出生结局;并根据分娩胎数将患者分为单胎组和双胎组,分别比较单胎组和双胎组的新生儿结局。结果 (1)单胎组:D5组的孕龄、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分别为(266.5±14.5)d、(3 387.4±584.8)g和(50.1±2.7)cm,与D6组[分别为(268.5±12.6)d、(3 379.7±540.8)g和(50.1±2.1)cm]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5组男女性别比略高于D6组(1.21vs.1.08),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双胎组:D5组新生儿的孕龄、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与D6组相比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5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2 531.0±505.4)g]略低于D6组[(2 601.8±503.0)g];D5组的低体重新生儿发生率(42.3%)高于D6组(31.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D5组的男女性别比(1.20)高于D6组(0.9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单胎组或双胎组,D5与D6的囊胚冻融移植后出生的新生儿孕周、出生体重和体长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呈现出D6组新生儿体重偏大的趋势;D5组的男女性别比高于D6组,但由于例数所限,未出现统计学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周期准备子宫内膜进行复苏囊胚移植影响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7年2月期间,采用人工周期准备子宫内膜的192个复苏囊胚移植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及是否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相关(分别为P=0.027,OR值1.647及P=0.037,OR值0.437)。随年龄增加妊娠率和种植率呈下降趋势(≤30岁:61.4%和44.1%;31~34岁:53.8%和36.6%;≥35岁:39.0%和25.3%)。PCOS患者妊娠率和种植率分别为37.8%和25.0%,明显低于非PCOS患者(58.2%、42.5%)。戊酸雌二醇(E2V)起始剂量及用黄体酮前E2V的用药天数、总量与妊娠结局无关。结论年龄以及是否患有PCOS与妊娠结局相关,年轻的、非PCOS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结局;并强调用药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在冷冻复苏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内细胞团和滋养细胞层质量对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在复苏囊胚移植周期中,记录囊胚内细胞团、滋养细胞层的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过程,分析两项评分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在141个单囊胚复苏周期中,复苏的141个囊胚均存活,采用激素替代周期进行子宫内膜准备,临床妊娠率为41.1%(58/141)。所有囊胚在冷冻时均达到4期,内细胞团为A、B级,滋养细胞层为A、B、C三级。经回归分析,三个自变量即年龄、内细胞团质量和滋养细胞层质量中,滋养细胞层对临床妊娠有最大的预测价值(P=0.013)。结论与内细胞团的评分相比,滋养细胞层质量对复苏单囊胚的临床妊娠率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D5和D6的冻融囊胚移植后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流产率,为囊胚复苏日的胚胎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辅助生殖中心进行复苏囊胚移植的178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按照冷冻前形成囊胚的时间(D5或D6)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流产率。结果共复苏178个周期,复苏囊胚303个,复苏后所有囊胚腔均扩张,复苏成活率100%。平均移植囊胚数(1.70±0.46)个。178个周期均进行了胚胎移植,囊胚种植率为59.4%(180/303),临床妊娠率70.8%(126/178),失访5例,活产率55.6%(99/178),流产率17.5%(22/126)。D5冻融囊胚的临床妊娠率(78.0%),显著高于D6冻融囊胚的临床妊娠率(64.6%)(P0.05)。D5冻融囊胚的种植率(64.3%)、活产率(63.4%)高于D6冻融囊胚的种植率(51.0%)和活产率(4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9和0.053)。D5的流产率(14.3%)要低于D6(2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结论 D5和D6的囊胚冷冻复苏后均有较好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但是D5的囊胚临床结局要优于D6的囊胚,囊胚复苏移植时可以优先考虑选择D5的胚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5周岁以下女性囊胚冻融周期移植策略,以期为保证单个移植周期妊娠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在本院生殖中心行冻融囊胚移植、年龄35岁的患者,共1 539个移植周期。根据囊胚移植数目和囊胚等级分为4组:单优质囊胚移植组(单优组)、双优质囊胚移植组(双优组)、单非优质囊胚移植组(单非优组)、双非优质囊胚移植组(双非优组)。比较4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继续妊娠率和双胎率。结果双优组的临床妊娠率(77.9%)、种植率(61.0%)、继续妊娠率(90.8%)显著高于单优组、单非优组、双非优组(P均0.05),早期流产率(8.3%)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但双胎率(47.6%)亦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单优组的临床妊娠率(51.6%)、继续妊娠率(80.1%)和早期流产率(18.5%)与双非优组(分别为49.6%、80.2%、18.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双胎率(2.7%)显著低于双非优组(27.0%)(P0.05)。单非优组的双胎率(1.4%)与单优质组(2.7%)相似,均显著低于双优组、双非优组,但临床妊娠率(37.6%)亦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结论 35周岁以下女性囊胚冻融移植周期中,可优先选择移植1个优质冻融囊胚;当无优质冻融囊胚时,可选择移植2个非优质冻融囊胚以保证一定的单个移植周期妊娠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