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膀胱测压检查尿流率与自由尿流率比值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膀胱测压检查时尿流率与自由尿流率比值在诊断尿道狭窄中的意义。 方法 对 79例患者行自由尿流率及尿动力学检查 ,其中无膀胱出口梗阻 (BOO)组 37例 ,良性前列腺梗阻组 2 7例 ,尿道狭窄组 15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7例非梗阻患者自由最大尿流率和测压检查最大尿流率分别为 (17.4± 8.1)ml/s和 (16 .7± 5 .5 )ml/s(P >0 .0 5 ) ;2 7例良性前列腺梗阻(BPO)患者分别为 (9.4± 3.4)ml/s和 (8.5± 2 .7)ml/s(P >0 .0 5 ) ;而 15例尿道狭窄患者为 (11.0± 4.5 )ml/s和 (5 .0± 2 .8)ml/s(P <0 .0 0 1) ,即尿道狭窄患者测压检查的最大尿流率仅为自由最大尿流率的45 %。 结论 当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值明显低于自由尿流率值时应考虑尿道狭窄的可能。在判断梗阻时应结合参考自由尿流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结扎膀胱前列腺侧血管蒂改良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Madigan)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改良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随访1月~1年,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最大尿流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IPSS由术前(25.6±2.1)分降至术后(7.2±1.2)分,Qmax由术前(7.9±2.2)ml/s提高到术后(19.1±2.5)ml/s。结论结扎膀胱前列腺侧血管蒂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可行的,降低了改良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并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避免其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3例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患者,年龄57~78岁,平均67.8岁;狭窄段尿道长度为1.6~3.5cm(平均2.3cm);最大尿流率为4~14ml/s,平均75ml/s;术后出现狭窄的时间为1个月~17年,平均25个月.其中前尿道狭窄6例,后尿道狭窄15例,膀胱颈口处狭窄2例.对于明确的尿道狭窄患者,针对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尿道扩张、尿道内冷刀切开、残留前列腺组织切除或瘢痕切除处理.结果 随访3个月~6个月,23例患者中6例前尿道狭窄经定期尿道扩张后症状消失,疗效满意.后尿道狭窄的15例患者,2例采用定期尿道扩张的方法治愈,3例行残留腺体切除后症状逐渐缓解,另外1例因后尿道瘢痕较多,于尿道内行冷刀切开后复发,其余后尿道狭窄患者疗效满意.膀胱颈口处狭窄的2例患者,行膀胱颈口冷刀切开及瘢痕切除后治愈.术后23例患者最大尿流率19~29 ml/s,平均24.4 ml/s.结论 尿道狭窄是TULI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尿路感染、操作损伤、术后留置尿管过粗、置管时间过长、腺体残留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尿道低温双极等离子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挛缩的疗效.方法 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挛缩患者共35例,采用等离子探针式电极和等离子袢状电切环两种设备经尿道分别置入后切除膀胱颈后唇瘢痕组织,扩大膀胱颈口.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改善,最大尿流率(18.1±3.3)ml/s和平均尿流率(8.4±1.3)ml/s,均高于术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至30个月,除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外,其余均一次治愈.结论 经尿道低温双极等离子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挛缩,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发膀胱颈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发膀胱颈梗阻 11例。 11例慢性前列腺炎病史平均1.67± 0 .34年 ,尿流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为 11.2 0± 1.33ml/ s,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后唇抬高。结果 :术后 1个月复查 ,最大尿流率上升至 19.30± 0 .61ml/ s,前列腺按摩液和精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对膀胱颈梗阻的男性青壮年患者 ,经药物治疗无效后可慎重选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来解除膀胱颈梗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联合抗雄治疗合并膀胱颈梗阻晚期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去势术以及间歇雄激素阻断等综合方法治疗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高危前列腺癌患者14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施行.术前及术后3个月复查尿动力学指标,患者最大尿流率由(8.0±3.2)ml/s上升为(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增生的疗效.方法 1998年2月~2005年3月对26例女性膀胱颈增生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neck,TURBn).从6点开始电切,并向5、7点扩展,切除膀胱颈3~9点增生的组织,深0.5~1.0cm达肌纤维,长度1.0~2.0cm.结果 26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留置尿管3~5d.26例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9.0 6.6)ml/s升至术后(23.0 7.0)ml/s(t=4.213,P=0.004).1例出现短期的尿失禁,无一例发生尿瘘.26例随访0.5~7.0年,平均2.3年,24例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下尿路梗阻症状消失,最大尿流率(Qmax)>15ml/s;2例排尿困难较术前明显改善,最大尿流率(Qmax)分别为13、11ml/s.结论 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颈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前列腺体积、前列腺膀胱内突出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IPP)、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泌尿系彩超、尿流率检查得出相关数据,分析其与IPSS的相关性,得出估算IPSS的方法。结果 IPSS与前列腺体积有明显的相关性(P=0.025);与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有明显的相关性(P=0.000);与尿流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00);与体重指数相关性不显著(P=0.603),最后通过以IPSS为凶变量,O_(max)、残余尿、IPP为自变量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式:IPSS=24.202+1.587×IPP(cm)+0.033×残余尿(mL)-0.469×Q_(max)(ml/s)(F=13.273,P=0.000)。结论前列腺体积、IPP、Qmax、残余尿与IPSS明显相关;可通过IPP、Q_(max)、残余尿的测量,用公式"IPSS=24.20+1.59×IPP(cm)+0.03×残余尿(mL)-0.47×Q_(max)(ml/s)"估算IPSS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间断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为24例确诊为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加全间断雄激素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少,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7.12±4.24),生活质量评分(1.8±0.4),残余尿(26.5±12.2)ml,最大尿流率(17.82±2.78)ml/s,血清PSA平均(6.3±2.1)ng/ml。结论:等离子汽化电切加间断雄激素阻断治疗能提高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减少前列腺切除术中出血,预防术后膀胱痉挛及膀胱出口梗阻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输尿管置管尿液转流不隔离腺窝前列腺切除术,对15例对照组BPH病人采用传统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记录术中、术后失血量,对术后膀胱痉挛进行症状评分,比较手术前后尿道造影情况及尿流率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术后出血平均180.0 ml;与对照组287.7 ml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膀胱痉挛症状评分平均2.4分;与对照组3.5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平均130 ml,术后均排尿通畅,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示前列腺段尿道较术前平均增粗0.5 cm;最大尿流率平均22.5 ml/s,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输尿管置管尿液转流不隔离腺窝前列腺切除术是减少出血、预防术后膀胱痉挛及膀胱出口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男性尿道肿瘤发病率低,黏液腺癌更是少见,近期我院治疗1例,做如下报道。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2岁,因"尿频半年"入院。指检前列腺约Ⅱ度大,质韧,无结节。辅检:TPSA 0.68ng/mL,CT示膀胱软组织影5.1cm×2.8cm×3.2cm。膀胱镜检查:膀胱内未见占位,前列腺中叶增生明显,后唇突向膀胱,于精阜前见菜花样新生物,大小0.5cm×0.8cm,活检病理示尿道黏液腺癌。盆腔MRI提示尿道癌可能(图1A、1B),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压力-流率测定过程中尿道内测压管对尿流率的影响。方法:对39例BPH患者行自由尿流率及压力-流率检测;行压力-流率检测时尿道内留置8F测压管,记录尿流率、膀胱压及逼尿肌压力等参数值,并对最大自由尿流率与最大置管尿流率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例患者置管前后的尿量分别为(209.23±56.56)ml和(210.33±62.02)ml,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自由尿流率为(8.61±2.80)ml/s,最大置管尿流率为(7.39±3.01)ml/s,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Schafer列线图法对膀胱出口梗阻(BOO)分级后,0~Ⅰ级最大自由尿流率为(12.56±1.57)ml/s,最大带管尿流率为(10.95±2.51)ml/s,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级最大自由尿流率为(9.35±0.76)ml/s,最大带管尿流率为(8.41±1.23)ml/s,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级最大自由尿流率为(7.88±1.21)ml/s,最大带管尿流率为(6.37±0.59)ml/s,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Ⅳ级最大自由尿流率为(6.54±1.93)ml/s,最大带管尿流率为(5.55±2.48)ml/s,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Ⅴ~Ⅵ级最大自由尿流率为(6.01±2.10)ml/s,最大带管尿流率为(4.84±2.89)ml/s,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压力-流率测定时,尿道内置8F测压管能够影响最大尿流率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子输尿管镜联合2μm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山西大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采用电子输尿管镜联合2μm激光治疗尿道狭窄30例(长度1.0~2.5 cm,平均1.3±0.4 cm),术后6周拔除尿管,定期尿道扩张4~6次。结果本组30例,1次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34±9)min,拔除尿管后最大尿流率(Qmax)为15.9~25.5 ml/s,平均(21.2±3.2)ml/s。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尿道穿孔、假道形成、尿瘘、直肠损伤、尿失禁等并发症。随访4~12个月,29例术后无复发和再狭窄,最大尿流率(Qmax)均15 ml/s,膀胱残余尿量50 ml,1例术后3个月尿线变细,行膀胱镜下尿道扩张后治愈。结论电子输尿管镜联合2μm激光治疗尿道狭窄,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明显、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颈-后尿道吻合口狭窄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颈-后尿道吻合口狭窄患者22例,平均年龄66.9岁,均无压力性尿失禁。均予尿道镜下行吻合口狭窄段球囊扩张术(F24),放置F22导尿管2~3周后拔除,定期监测其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尿垫数量及尿控恢复时间。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明显高于术前[(16.59±2.13)ml/s vs.(7.13±1.28)ml/s,(8.32±1.81)ml/s vs.(4.05±1.09)ml/s,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术前[(25.18±5.28)ml vs.(105.91±26.33)ml,P<0.05]。随访12个月,患者术后均需使用尿垫,行提肛锻炼后尿控均恢复,无尿道或膀胱损伤、尿瘘、反复血尿、反复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无吻合口狭窄复发。结论:球囊扩张是治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颈-后尿道吻合口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压力-流率测定中尿道内置测压导管对尿流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尿道内置测压管在压力 流率测定中对尿流率的影响。 方法 对 4 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进行自由尿流率和压力 流率测定。压力 流率测定中尿道内放置 7F测压导管。统计学分析比较自由尿流率和置管后尿流率的变化。 结果  4 4例患者自由尿流率和带管尿流率的排尿量分别为 (174 .72± 74 .6 2 )ml和 (186 .4 8± 6 9.71)ml(P >0 .0 5 )。最大自由尿流率(9 .5 5± 4 .10 )ml/s ,最大带管尿流率 (7.32± 3.2 8)ml/s(P =0 .0 0 0 )。最大尿流率下降值为 (2 .2 2± 3.0 7)ml/s。膀胱出口梗阻 (BOO) 0~Ⅰ级、Ⅲ级和Ⅳ级时自由尿流率和带管尿流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BOOⅡ级、Ⅴ~Ⅵ级时自由尿流率和带管尿流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尿道内置 7F测压导管可影响最大尿流率测定值。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等离子束前列腺切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97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束双极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 子束双极电切行前列腺切除(PKRP)297例。前列腺重量35~102g,平均52g。 结果:PKRP手术时间40~65 min,平均51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34~80g,平均46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4~5d拔除留置导尿管, 全部病例排尿通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31.5分降至术后6.8分(P<0.001)。最大尿流率术前平均6.3 ml/s升至术后18.6ml/s(P<0.001)。术前残余尿平均97ml,术后降至平均10ml。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4例, 继发性前列腺出血2例,尿道狭窄1例。 结论:经尿道等离子束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93岁。因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排尿费力有不尽感及夜尿增多 3 年入院。两年前,因血尿在外院行膀胱镜检查,膀胱切开探查,右肾切除术仍未能确诊,术后依然血尿至今。体检:BP 180/110 mmHg(1 mmHg=0.133 kPa),P 64 次/min,下腹压痛轻,排尿后膀胱充盈在耻骨上一横指许。超声检查示前列腺50 mm×30 mm×26 mm,回声增粗、欠均,中叶向膀胱内突出11 mm×10 mm;膀胱内未见结石和新生物;左肾输尿管正常。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为6 ml/s。诊断为血尿待查,前列腺增生,常规术前准备后行电切镜检查,见前列腺部尿道10~11点处有一1.5 cm×1.0 c…  相似文献   

18.
低张力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在尿流改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全膀胱切除后低张力抗尿粪逆流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在尿流改道中的疗效.方法 21例患有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施行了膀胱全切、低张力抗尿粪逆流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术后随访8~79个月,平均36个月,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残余尿、膀胱容量和充盈期膀胱压力测定.结果 21例患者最大尿流率21.4~38.4 ml/s,平均28.1 ml/s,排尿时间9~28 8,平均17 s,无残余尿,尿意容量120~410 ml,平均330 ml,膀胱容量350~560 ml,平均480 ml,膀胱充盈期末压力14.2~18.6 cm H2O(1 cm H2O=0.098 kPa),平均16.4 cm H2O,最大排尿压23.6~63.4 cmH2O,平均45.0 cm H2O.结论 低张力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具有良好的储尿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可控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19.
输尿管镜下电切结合尿道扩张治疗尿道严重狭窄或闭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电切镜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效果。方法对尿道严重狭窄,经多次单纯尿道扩张术及尿道镜冷刀切开失败者58例,输尿管电切镜切除瘢痕梗阻组织,定期尿道扩张,定期复查尿流率、膀胱残余尿。结果本组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54例最大尿流率〉15 ml/s,膀胱残余尿〈20 ml,继续随访至1年,未再狭窄。4例术后2个月再次狭窄,1例行膀胱造瘘术,另3例再次行输尿管电切镜治疗后,尿道扩张,继续随访6个月,其中2例最大尿流率达到并稳定于12 ml/s,膀胱残余尿〈20 ml,随访1年稳定,另1例再次狭窄,未再治疗。结论输尿管电切镜结合定期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疗效肯定,适合于狭窄长度〉0.5 cm、尿道完全闭锁、普通尿道镜操作不便或无法通过的病例。  相似文献   

20.
舌黏膜尿道成形治疗尿道狭窄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舌黏膜补片法尿道成形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舌黏膜尿道成形治疗尿道狭窄14例。尿道狭窄段3.5~14cm,平均6.2cm;术前耻骨上膀胱造瘘8例,余6例排尿均较为困难,最大尿流率2.5~5.5ml/s,平均3.8ml/s。结果:术后随访2~8个月,1例因伤口感染致尿道皮肤瘘,余患者均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增至22~51ml/s,平均29.6ml/s。结论:舌黏膜具有取材方便、对患者创伤小、抗感染力强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尿道替代物,尤其适合尿道狭窄段<6cm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