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第一眼白内障手术是否会引起对侧眼炎症反应,并尝试探究该炎症反应的发展规律。

方法:本课题为配对样本实验,共纳入37例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实验样本均来源于患者术眼房水。其中行第一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收集的房水样本纳为A组(共37眼),行第二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收集的房水样本纳为B组(共37眼)。并根据患者双眼白内障手术间隔时间将样本分为五组。最终,待所有样本收集完成,通过Luminex生物检测技术同时检测其中TNF-α,IL-6,IL-8,CCL2/MCP-1,IL-6 Rα,IL-1 ra,MIP-1α,MIP-1d,CCL4,IL-2,CXCL9,TIMP-1,CCL11等13种细胞因子的浓度。

结果:本研究所检测的13种细胞因子中,IL-6,MIP-1α,CCL2/MCP-1,TNF-α,MIP-1d,IL-2,TIMP-1等7种因子在双眼中的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表现为第二眼高于第一眼,其中第二眼房水中IL-6和 MIP-1α的浓度较第一眼呈显著性升高(P<0.001)。与第一眼相比,CCL4,CCL11,IL-6Rα,CXCL9,IL-1ra等炎症因子在第二眼中的浓度只有轻微升高,IL-8表现为轻微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结果提示,第一眼后3wk,IL-6,MCP-1/CCL2,IL-2,MIP-1d等4种炎症因子在双眼房水中的浓度差异最为显著。

结论:本研究提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能引起对侧眼的免疫反应,且第二眼的免疫反应高峰期大约出现在第一眼术后3wk左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同一手术者使用Legacy20000(美国Alcon公司)采用双手操作技术进行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1d;1wk;3mo术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67±0.11,0.81±0.14,0.83±0.12,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1)。术后1d;1wk;3mo术眼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2.44±4.70,13.56±3.20,12.90±2.00mmHg,与术前相比,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术后1d;1wk;3mo术眼的平均角膜散光分别为1.23±0.62D(P<0.01),0.97±0.53D(P<0.05),0.65±0.47D(P=0.24),手术后第1d以及第1wk,术眼的散光较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增加,术后3mo时,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角膜内皮密度为2235.06±418.43个/mm2,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11.90±7.32)%。本组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没有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双手微切口技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36例(4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房角、眼底改变及视野变化。随访时间为术后1~6月。结果术后视力、房角均较术前改善,视野检查未发现进一步损害。术后眼压全部降至正常范围,平均眼压(16.02±2.14)mmHg。术后有一过性浅前房23眼。结论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前房容积(anteriorchamber volume,ACV)、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的变化。方法:临床选取2007-10/2009-05在本院眼科中心行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20眼,闭角型青光眼病史及其他眼疾的患者排除。对全部患者应用Pentacam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6mo的ACV,ACD和ACA(鼻侧,颞侧,上方,下方),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各期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应用t检验和one-wayANOVA数据分析,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IOP与ACV,ACD,ACA之间关系。结果:术前ACV,ACD,ACA,IOP依次为152.25±39.87mm3,2.86±0.55mm,28.56°±4.87°,15.54±2.23mmHg;术后1mo,ACV,ACD,ACA,IOP依次为189.65±36.73mm3,4.02±0.53mm,39.72°±5.02°,13.02±1.97mmHg;术后6mo,ACV,ACD,ACA,IOP依次为191.47±33.79mm3,4.01±0.38mm,42.02°±5.98°,12.76±1.52mmHg。ACV,ACD及鼻侧,颞侧,上方,下方4个象限的ACA在术后1,6mo均较术前显著增大,眼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mo与1mo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ntacam系统检查手术前后眼前节为非接触性,自动快速易操作。Pentacam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型IOL植入术后1,6mo ACV,ACD均增大,4个象限ACA均增大,同时伴有眼压显著下降。术后6mo与1mo基本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患者Ⅱ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屈光误差。

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既往行玻璃体切割术现发生白内障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8例40眼。按既往玻璃体腔填充物分为2组,A组(22眼)为既往单纯行玻璃体切割组,B组(18眼)为既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惰性气体(C3F8)填充组。另设置无玻璃体切割手术史现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手术的正常对照组C组(20眼)。术前应用IOL Master 500测量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前房深度(ACD),角膜横径(W-W),带入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计算IOL屈光度。A组、B组采用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抽吸联合IOL植入术,C组为单纯超声乳化抽吸联合IOL植入术。术中均无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术后3mo验光获得实测屈光度。比较3组的预测误差、绝对预测误差、绝对误差中位数。

结果:三组间AL、K、植入IOL屈光度数均无差异(P>0.05)。A组、B组ACD均较C组显著加深(P<0.01)。三组间预测误差有差异(P=0.042),B组较C组有显著的远视漂移。绝对预测误差、绝对误差中位数在组间无差异。

结论: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后Ⅱ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术后屈光结果无显著差异; 但在玻璃体切割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后患者,Ⅱ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后会产生远视漂移,在选择IOL时应避免欠矫,适当过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眼部炎症反应和干眼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06/2017-07择期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0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应用滴眼液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7、14d时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房水蛋白浓度检查结果及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并分析术后1、14d时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发生率。

结果:术前和术后1d时两组患者组间OS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7、14d时两组患者OSDI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两组患者OSDI评分在术后1d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P<0.05); 观察组术后7、14d时OS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d时两组患者组间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7、14d时两组患者BUT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两组患者BUT在术后1d达到最低后逐渐升高(P<0.05); 观察组术后7、14d时BU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d时两组患者组间F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7、14d时两组患者F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两组患者FL在术后1d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P<0.05); 观察组术后7、14d时F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结膜充血、睫状充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4d两组患者结膜充血、睫状充血发生率均低于术后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14d结膜充血、睫状充血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14d两组患者房水蛋白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两组患者房水蛋白浓度在术后1d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P<0.05),对照组术后7、14d房水蛋白浓度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改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干眼症状作用较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显著,但是对于眼部炎症作用没有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强。综合考虑,对于炎症作用轻、创伤小的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后患者可选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7.
柳林  温新富  包睿 《眼科研究》2005,23(2):204-206
目的观察和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后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例12眼(均为男性)进行超声乳化摘出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远近视力及角膜曲率。结果术后1周平均非矫正远近视力分别为0.98和0.55;术后1个月平均非矫正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近视力均达1.0。术后角膜散光度与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远近视力均较为理想,且手术引起的角膜散光度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方法:糖尿病患者白内障80例106眼,施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切口愈合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均Ⅰ期植入晶状体在囊袋内。术后3mo,裸眼视力≤0.1者6眼(5.7%),0.2~0.5者28眼(26.4%), 0.6~1.0者72眼(67.9%)。术后无感染,切口愈合良好。 结论: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安全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表面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73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唐晓昭 《国际眼科杂志》2005,5(5):1053-1054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对连续673例接受该手术的患者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心电、血压等全身反应、术中并发症,结合术后情况分析表面麻醉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在单一表面麻醉下成功完成该手术,76%的患者术中无痛觉,19%有轻微痛觉,术后第1d裸眼视力≥0.5患者占71%.结论:表面麻醉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安全、可靠,较其它麻醉方式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快,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2,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后果及防治原则。方法: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7150眼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42眼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15眼(0.20%),恶性青光眼2眼(0.03%),IOL坠入玻璃体腔3眼(0.04%),视网膜脱离6眼(0.08%)和感染性眼内炎16眼(0.22%)。末次随访时,85.7%的患眼视力低于0.1。结论:由于超声波机械或热损伤、术中并发症以及患眼个体差异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可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虽经积极治疗,多数患眼视力恢复仍较差。因此,重要的是强调对这些严重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28例(30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6月,观察术后视力及眼压等情况.结果 30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1月平均眼压较术前略有下降.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保存原有青光眼滤过泡,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好,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郭隽  苏静  付琳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4):659-661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原则。方法:对578例603眼的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水肿42眼(7.0%),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9眼(3.2%),暂时性高眼压29眼(4.8%),眼前节毒性综合征2眼(0.3%),黄斑囊样水肿2眼(0.3%),人工晶状体移位1眼(0.2%)。结论:并发症发生与超声乳化本身的损害因素及术者的操作技术及经验密切相关,术前应了解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症状,以便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3.
张劲 《眼科新进展》2012,32(6):580-582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均行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随访末期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0例(60眼)患者术前视力<0.1者30眼,0.1~<0.3者18眼,0.3~0.5者12眼;术后至随访末期,除2眼因眼内炎致视力丧失外,其余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视力<0.1者9眼,0.1~<0.3者16眼,0.3~<0.5者20眼,0.5及以上者15眼;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为(14.58±2.32)mmHg(1kPa=7.5mmHg),与术前(29.08±7.59)mmHg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眼,均未出现玻璃体脱出等其他并发症;术后出现角膜水肿24眼,眼内炎2眼,不同程度前房纤维素样渗出8眼,浅前房6眼。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降低眼压、改善视力,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冯利  成静 《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478-1479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施行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吸出和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吸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术后视力达0.3~0.4占59%,0.5以上占25%。术后97%眼压维持正常。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水肿、前段葡萄膜反应、前房出血、后囊膜混浊。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有效,提高视力同时保护了原有滤过泡功能。  相似文献   

15.
邢滨  徐惠民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7):1347-1349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中应用飞秒激光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2013-10-31/2015-10-31在我院就诊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 IOL 植入术的患者100例102眼,分为两组:常规手术组50例52眼和飞秒激光组50例50眼。比较两组患者总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眼压升高、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比较术后6mo 的眼压、近视力、远视力、裸眼视力、矫正视力。
  结果:两组患者总的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升高、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 眼压、近视力、远视力、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的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 IOL 植入术同常规手术一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疗效,且具有精确、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华 《国际眼科杂志》2008,8(6):1246-1247
目的:了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者,对发生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追踪超过0.5a的261眼(217例)中32眼发生低视力(12.26%),其中术前存在的眼底病引起低视力的22眼(68.75%),弱视引起低视力的患眼4眼(12.50%),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引起的低视力6眼(18.7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术前存在的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80例(84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并将术后视力及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1.0者9眼(11%),0.4~0.9者58 眼(69%),平均视力0.60±0.15,6月平均视力0.71±0.15。术中并发症主要是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及虹膜瞳孔缘咬伤,分别为12眼(14%)和5眼(6%);术后并发症主要是不同程度角膜水肿22眼(26%)。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越性。但初始阶段应注重正规化的培训和规范化的手术训练。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73例(495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1.0以上为147眼(29.70%),术后3月矫正视力1.0以上者341眼(68.90%),0.5以上者476眼(96.16%)。主要并发症术中为后囊破裂和虹膜损伤,术后为角膜内皮水肿。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早期反应少及术后视力提高迅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同一时期内糖尿病患者白内障89例106眼和非糖尿病患者白内障273例304眼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黄斑水肿等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的,可明显提高视力,并为治疗其眼底病变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4例(47眼),行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全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情况等,随访1~36个月。结果47眼术后眼压均可控制在正常范围,长期随访眼压未升高,术后矫正视力:数指2眼(4.26%),0.1~0.633眼(70.21%),0.8-1.212眼(25.53%),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虹膜反应、角膜水肿及瞳孔散大。结论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