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MEAW技术在直丝弓矫治器中矫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矫治特点。方法:选择0.022″系统的直丝弓矫治器,使用MEAW技术对10例Ⅲ类错[牙合]和3例前牙开[牙合]病例进行矫治。结果:13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矫治效果。结论:在直丝弓矫治器中使用MEAW技术矫治错[牙合]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各类骨性错(牙合),观察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前牙开(牙合)病例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12例,骨性Ⅱ类错(牙合)7例,均采用MEAW技术进行前牙覆(牙合)、覆盖的矫治以及磨牙关系的调整.结果:2例前牙开(牙合)病例前牙覆(牙合)平均增加6mm;7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病例覆(牙合)覆盖平均减小3.62 mm和4.5 mm;12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覆盖平均改变4.14 mm.结论:MEAW技术在骨性错(牙合)病例的非手术方法矫治上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前后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前后患者X线片变化,探讨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机制。方法选用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采用0.56mm×0.64mm的直丝弓托槽系统治疗。测量矫治前、后患者的定位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比较。结果由于下后牙的远中直立,L6/MP,L7/MP平均增加了7.2°和7.6°,OP-FH平均减少4.23°,OP-MP平均增加5.64°。结论MEAW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主要通过下后牙的远中竖直,以及牙合平面的改变来完成,而矫治前后骨组织及软组织的变化有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拔除下颌磨牙矫治及矫治后4年牙、[牙合]、面形态的变化。方法: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22例(男6例、女16例)。年龄12.1~16.9岁,平均14.2±1.6岁。均拔除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掩饰性治疗,并在矫治结束后追踪观察2.8—7.5年,平均4.3±2.2年。治疗前(TD)、治疗后(t1)及追踪期末(T2)头颅侧位片以Pancherz头影测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上下颌前牙覆盖增加5.37mm(P〈0.001),i—i/Olp减少4.67mm(P〈0.001),ii/Olp—Pg/Olp减少3.15mm(P〈0.01);LL/Olp减少2.18mm(P〈0.01),UL/Olp—LL/OIp减少2.47mm/1(P〈0.001)。在追踪期内前牙覆盖减少1.73mm(P〈0.001),ii/Olp增加2.85mm(P〈O.01);A/Olp增加1.07mm(P〈0.05),Pg/Olp增加1.97mm(P〈0.05)。将追踪期末的数据与治疗期间比较,虽有复发但与治疗前比较仍有显著改善。结论:恒牙期骨性Ⅲ类错胎畸形患者在拔除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矫治后下颌切牙的内收使前牙反覆盖得以纠正。在追踪期内随着内收切牙的复发及下颌矢状向生长,前牙覆盖显著减小,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增加。在软组织方面,下唇凸点在治疗期间的后退导致上下唇凸点间的距离显著减小,从而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得以改善,在追踪期末患者仍然维持良好的软组织侧貌。在治疗期及追踪期内患者前下面高增加并在观察期末出现下颌平面角的增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成人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矫治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成人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行6例,38、48发育良好,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掩饰治疗。对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H角平均增大2.8°,UM—PP平均增加1.47mm,LM—MP平均减小1.11mm,SN—OP平均减小1.5°,下颌磨牙平均远中移动2.87mm,前牙反[牙合]均得到纠正,后牙建说了正常的咬合关系、结论成人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通过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的掩饰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多曲方丝弓技术在骨性Ⅲ类错矫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的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2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比较。结果矫治后下前牙显著舌向倾斜和远中向移动,上前牙唇向移动。L1MP平均减少4.10°,L1NB平均减少2.3mm,U1NA平均增加1.9mm,U1aEP平均增加1.1mm,前牙覆盖和覆平均分别增加4.5mm和0.8mm。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能有效直立和远中移动磨牙,为下前牙远中移动提供间隙,从而使骨性Ⅲ类错牙合得以成功矫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多曲方丝弓技术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的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2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比较.结果矫治后下前牙显著舌向倾斜和远中向移动,上前牙唇向移动.L1-MP平均减少4.10°,L1-NB平均减少2.3 mm,U1-NA平均增加 1.9 mm,U1a-EP平均增加1.1 mm,前牙覆盖和覆牙合平均分别增加4.5 mm和0.8 mm.结论多曲方丝弓技术能有效直立和远中移动磨牙,为下前牙远中移动提供间隙,从而使骨性Ⅲ类错牙合得以成功矫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结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恒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与机制.方法 8例恒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男4例,女4例,年龄12.0~17.8岁,平均(14.5±0.7)岁,全部患者采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及常规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8例严重骨性Ⅲ类错牙争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上颌前牙发生明显的唇向倾斜移动,下颌前牙发生明显舌向移动,前牙建立良好覆(牙合)、覆盖关系,磨牙关系由完全近中变为中性关系,面型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疗程15~25个月.平均18个月.结论 严重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拔除第二磨牙后,通过结合固定矫治器、应用差动力技术,可有效地矫正严重的骨性反(牙合),并且面型可以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方牵引与单纯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为A、B组,A组15例采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B组16例采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2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23个测量项目,比较矫治前后的变化,并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A组疗程平均10.14个月,B组平均9.77个月(P〉0.05)。Pancherz分析结果表明,A、BN上颌基骨分别前移2.99mm和3.33mm; A组下颌基骨后移0.07mm,B组下颌基骨前移0.80mm;A、B组前牙覆盖分别增加4.51mm和6.37mm,磨牙关系改善分别为4.97mm和4.73mm。以上项目除前牙覆盖的变化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项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A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前移了1.18mm,B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后移了1.20mm(P〈0.05)。从2组矫治前后治疗变化量的比较来看,矫治后2组上颌前牙的唇倾度均有增加,但B组较A组增加更多(P〈0.05)。结论对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前方牵引矫治,无论快速扩弓与否,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张晓燕 《口腔医学》2010,30(3):158-160
目的 总结多曲方丝弓技术(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MEAW)在错牙合畸形矫治末期进行精细调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例患者,经直丝弓技术矫治后期遗留磨牙支抗丧失,前牙覆牙合覆盖过深或磨牙前倾,局部小开牙合或上下牙尖窝关系不紧密,中线偏斜等问题,采用MEAW技术配合颌间牵引进行调整。结果 经过3~6个月的咬合调整,全部病例均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尖窝关系良好。结论 MEAW技术配合颌间牵引用于直丝弓矫治末期的咬合调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扩弓和多曲方丝弓技术在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矫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8例,均采用上颌扩弓技术矫治单侧上颌后牙反(牙合),多曲方丝弓技术不同程度地直立后牙,调整后牙在三维方向的位置,并解除前牙的反(牙合),调整下颌中线。结果 8例Ⅲ类错耠伴下颌偏斜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矫治后磨牙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 轻度及中度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患者通过上颌的扩弓及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可有效地矫正磨牙关系及下颌偏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Begg技术原理应用于直丝弓矫治器上用于打开前牙咬合,改善覆盖的疗效。方法 3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在治疗前,第2期打开咬合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对牙、齿槽、颌间的测量结果配对t检验。结果 前牙覆盖明显减小,其中上切牙显著舌向移动。上中切牙角明显减小,上下中切牙角显著增大。前牙覆牙合平均减小了3.68 mm,上下磨牙被伸长,而上下切牙被压低,下磨牙出现了明显的近中移动。结论 在直丝弓矫治器中应用Begg技术原理可以较快速、有效打开前牙咬合,改善前牙覆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各类骨性错,观察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前牙开病例2例,骨性Ⅲ类错12例,骨性Ⅱ类错7例,均采用MEAW技术进行前牙覆、覆盖的矫治以及磨牙关系的调整。结果:2例前牙开病例前牙覆平均增加6mm;7例骨性Ⅱ类错病例覆覆盖平均减小3.62mm和4.5mm;12例骨性Ⅲ类错病例覆盖平均改变4.14mm。结论:MEAW技术在骨性错病例的非手术方法矫治上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并且随患者的生长发育 ,症状逐渐加重 ,易发展成为骨性前牙反牙合 ,早期矫治尤为重要 ,以便阻断错牙合畸形的继续发展。本文应用“2× 4”技术(“2”代表两个磨牙带环 ,“4”代表 4个切牙粘结托槽 )配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取得满意的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2 6例 ,男 11例 ,女 15例 ,年龄 7~ 11岁。前牙反覆盖 2~ 3 .5mm ,反覆牙合 2~ 5mm ,磨牙近中关系或偏近中关系。1 2 矫治方法在第一磨牙上粘带环 ,切牙粘方丝弓托槽。可先用0 3 6mm ( 0 .0 14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Ⅲ度深覆盖错(牙合)进行非拔牙矫治,了解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方法前牙覆盖大于8mm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9名,其中男性4人,女性5人,年龄12~15岁,平均13.2岁.采用QUAD-HELIX矫正器扩大上颌牙弓,并应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矫正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前牙的覆盖平均由9.5mm减少至3.1mm上切牙平均向后移动2.7mm,下切牙平均向前移动2.2mm,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了3.2mm下颌基骨相对于上颌基骨向前变化了1.5mm,下颌平面角增加1.2°,前下面高增加4.7mm.结论用QUAD-HELIX矫正器和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Ⅲ度深覆盖错(牙合),通过扩大狭窄的牙弓,改善上牙弓的宽度,可以有效地利用下颌骨向前生长的潜力,在Ⅱ类牵引的作用下促使下颌前移和下颌磨牙向前位移,使上下颌骨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同时上切牙向舌侧移动与倾斜,下切牙向唇侧移动与倾斜,减小前牙的覆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结合多曲唇弓(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黑龙江省口腔病防治院正畸科就诊的7例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非手术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13~16岁,平均14.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结合MEAW技术进行矫治,对比分析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结果    矫治后所有患者磨牙关系及尖牙关系均达到中性,前牙反牙合解除,达到正常覆牙合和覆盖关系,所有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得到改善。下颌第一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3.1 mm,下颌切牙平均舌向移动2.8 mm,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ANB角)平均增加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结合MEAW技术矫治,适用于下颌第三磨牙牙胚正常,下颌牙弓有拥挤需要拔牙且有开牙合倾向的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非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摇椅弓配合种植钉技术矫治前牙开(牙合)的效果,探讨该技术矫治开(牙合)的机制和临床要点.方法 选择18例青少年前牙开(牙合)患者,应用摇椅弓配合后牙区种植钉及前牙段垂直牵引进行矫治,分析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变化.结果 矫治后上下磨牙直立并略压低,上、下颌切牙伸长且上切牙内收,(牙合)平面平整,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唇略内收.结论 摇椅弓配合种植钉技术能有效矫治青少年牙性前牙开(牙合),该技术矫治机理与MEAW技术相似,对轻度拥挤病例可以推磨牙向后并内收前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MEAW技术矫治骨性安氏Ⅲ类错,探索骨性安氏Ⅲ类错非手术矫治方法。方法:选择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13~22岁,平均16.5岁。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矫治结束时至前牙反解除,尖牙磨牙为中性关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矫治后上前牙唇倾度加大,上后牙近中移动,下前牙代偿性舌向移动,下后牙远中直立。平面变平,颌骨变化较小。结论: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可以通过牙的三维移动矫治骨性前牙反,拓宽了正畸矫治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Johnston分析法评价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硬组织变化,了解牙性及骨性变化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进行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进行矫治,拍摄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利用Johnston分析法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矢状方向上,上颌骨相对颅底前移1.24mm,下颌骨相对颅底后移1.65mm,上下颌骨相对位置(ABCH)变化了2.89mm(p〈0.001);上下磨牙及上切牙均明显前移,下切牙略后移,矫治后磨牙关系及前牙覆盖分别改变了4.25mm(p〈0.001)、4.49mm(p〈0.001)。结论: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使用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能使上下颌骨和牙齿发生有利的变化,并以骨性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20.
吕潇 《口腔医学》2006,26(5):347-347
目的观察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儿,前牙深覆盖,伴上、下牙列拥挤,拔除后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矫治后是前牙突度轴倾度得到明显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牙齿排齐,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托槽设计简单,舒适,可简化矫治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