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的肌层间Cajal细胞(一种调节自主运动的起搏细胞)的肿瘤,瘤细胞显示KIT突变和表达KIT蛋白(CD117)及CD34,它不同于典型的平滑肌及神经源性肿瘤,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由于病变位于黏膜下层、肌壁内或浆膜下层,常规胃镜检查对黏膜下病变难以定性,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CD117和CD34阳性在诊断上有其特殊意义。为探讨胃GIST的内镜诊断特点,现对我院23例胃GIsT患者的内镜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牟一  胡兵  唐承薇 《胃肠病学》2011,16(1):54-56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确诊主要依赖于组织学证据和免疫组化标记。消化道内镜检查是发现GIST的主要方法之一,内镜超声对确定肿瘤来源部位和浸润程度有较大帮助。目前GIST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内镜下切除则是一种新兴治疗手段。本文对GIST的生物学、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重点是内镜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具有多向分化特征,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黏膜下肿瘤,可起源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可腔内生长,亦可腔外生长。目前手术切除是GIST首选且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由于GIST的生长部位和生长方式的不同,导致最佳手术切除方法亦不相同,包括外科开腹或腹腔镜治疗、内科内镜下治疗以及多镜联合治疗等手术方式。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本着创伤最小、疗效最大的原则,对GIST的手术治疗方式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源于胃肠道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证实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等细胞的分化特征,故Mazur等人于1983年提出GIST的概念。目前认为,因GIST起源于胃肠道的“起搏”细胞—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ajal cell,ICC),故又名胃肠道起搏细胞瘤。随着对GIST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诊断率不断上升,临床医生有必要了解GIST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超声内镜在胃间质瘤不同侵袭危险性分级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tumor,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其中胃间质瘤占50%~60%。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所有GIST均有潜在恶性,不能以简单的良恶性划分。而对局限性GIST的侵袭危险性分级,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影像学和病理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各种影像学检查对GIST术前诊断的报道不断增多.此文将对影像学检查在GIST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作一简要阐述,探讨GIST诊断的现状和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何种影像学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Nestin和C—kit在蛋白和转录水平的表达,分析Nestin在GIST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116例胃肠道间质瘤中Nestin、C—kit的表达(其中22例同时收集新鲜组织),并收集10例正常胃肠道组织和15例平滑肌瘤作为对照。结果116例胃肠道间质瘤中104例(89.7%)Nestin表达阳性;53例良性和63例恶性GIST中分别有47例(88.7%)和57例(90.5%)Nestin表达阳性;Nestin表达水平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P〉0.05)。116例GIST中C—k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94.8%(110/116),Nestin和C—kt表达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4,P〉0.05)。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GIST均有Nestin和C—kit表达。与正常胃肠道组织和平滑肌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GIST中有Nestin高表达,与C—kit联合检测有助于GIST的诊断,但不能作为判断肿瘤危险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非常少见的非上皮性肿瘤,发生于消化管道含有梭形细胞、非上皮样细胞并显示CD117活性的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源性肿瘤。现就我院64例经术后病理学诊断确诊的GIST临床资料,探讨有关GIST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姚林果  田昭俭 《山东医药》2009,49(46):106-106
胃肠道间质瘤(GIST)由于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1996年1月-2008年10月,我们共收治胃肠道间质瘤69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GIST的诊治特点。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的隆起型病变或肿块,表面覆有正常黏膜。GIST患者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特异性,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多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有关,微小的GIST患者常无临床表现。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可通过肿瘤的部位、形状、表面硬度、颜色来初步诊断GIST,但其诊断有限。  相似文献   

11.
病例:患者女,60岁,因“反复上腹痛5年,黑便10余天”于2009年5月22日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阵发性上腹部钝痛,无放射性,与进食排便无关,无恶心呕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未予系统性诊治。  相似文献   

12.
<正> 病例:患者男,53岁,因"解柏油样便2 d"拟诊为"上消化道出血"于2010年1月8日入院。患者于1月7日中午无明显诱因下解柏油样便,量约250 g,至晚上患者出现头晕、乏力。次日下午患者再次解柏油样便,量约300 g,伴头晕、乏力加重,遂收入我科。病程中患者无腹痛、呕血、发热、晕厥,小便正常,近期无明显消瘦。患者既往无消化性溃疡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入院查体:体温36.0℃,脉搏100次/min,呼吸18  相似文献   

13.
吴婷  齐健  朱瑞平  夏冰 《胃肠病学》2013,(12):763-765
病例:患者女,61岁,因“间断黑粪伴暗红色血便3年,加重5d”于2013年1月21日收治入院。患者3年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黑粪,伴暗红色血便,每次约50~200mL。发作时间间隔为1个月至半年不等,每次发作均排3—5次黑粪,并伴暗红色血便,有时成形,有时不成形。便前偶有上腹部隐痛和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渣样物或血凝块,便后腹部隐痛可缓解。  相似文献   

14.
A case of pedunculated Brunner's gland hamartoma (BGH) of the duodenum caus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GI) hemorrhage is reported. The patient was a 47-year-old man who visited our hospital for further evaluation of tarry stools and shortness of breath. End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upper digestive tract revealed a large peduncular polyp with bleeding, about 30 mm in diameter, arising from the wall of the second portion of the duodenum. GI bleeding occurred from the base of the stalk of the polyp. Endoscopic polypectomy was performe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pecimen revealed that the main body of the polyp contained several Iobules of mature Brunner's gland with areas of cystic dilatation. The surface epithelium consisted of normal duodenal mucosa with areas of focal ulceration. This polyp was diagnosed as a BGH. The symptom of tarry stools resolved after endoscopic resection. Our case shows that treatment is necessary for duodenal BGH if GI bleeding occurs.  相似文献   

15.
范里 《胃肠病学》2011,16(1):63-64
病例:患者男,48岁,因“间断排黑便8年,加重2d”于2010年10月19日收治入院。患者8年来无明显诱因下间断排成形黑便,时间间隔为1个月~半年不等,每次发作均为排1~5次不等的柏油样便,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16.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也是患者唯一能够自我控制的致病因素。许多心血管医生已经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戒烟干预的重要性,但尚缺乏相应的戒烟知识和戒烟技巧。本共识通过全面总结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  相似文献   

17.
房颤的发生源于心脏电生理改变和心房结构重塑的共同作用。心房纤维化是一个有害的过程,会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与降解失衡及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值等。早期研究显示,心室纤维化会引起心室壁进行性硬化,进而引起心室功能不全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但随后的研究突出显示了心房纤维化与房颤的关系,与瓣膜病、高血压和老龄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病例:患者女,86岁,因"间断腹痛、呕吐5 d"于2010年12月23日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2次/d,约50 ml/次。患者发病期间无排便、排气,无发热、呕血,小便正常。门诊行腹部立位平片示,肠梗阻(见图1)。患者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20余年,曾于2010年9月28日行上腹部CT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见图2)。遂以肠梗阻、慢性胆囊炎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社会上呼唤人文医学或人文医生的声音很响,似乎而今的医疗服务使社会大众难于接受。对此,我们复习研究了许多相关文献,从远古时代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发展到今天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各时段的医疗服务。这一文献复习始于朱宗涵教授于2001年在北京地区会议上讲话时提出的“人文医学”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LVH)是增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措施。对单一抗高血压药治疗未能达到目标降压的高血压患者主张联合用药或用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