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用针灸治疗痢疾是以“天枢”“合谷”“足三里”三穴为主(均双穴),如遇小腹堕痛者再配针“中极”一穴(痛而不堕者经针“天枢”穴已有感觉腹中气舒即可不配针此穴),如遇绕臍痛者除配针此穴外再加针下脘(或建里)穴,效果显著,经治愈三十余例痢疾患者,最多不超过二次即愈,当经初次针灸后泻痢次数由每小时一、二次或四、五次可减至三、四小时或一、二小时一次(轻者一次即可全愈),再经第二次针灸后即行全愈。在施行针治时,“天枢”双穴针八分再至一寸,以患者有痠或觉小腹部似气凝而渐舒散为度,症状较重者针后再用姜片、艾绒加灸此穴。“合谷”“足三里”二穴针时以痠(胀或麻)为度。小腹坠痛加针“中极”穴(针六至八分深),绕臍痛者加针下脘(或建里)一穴(针六至八分深)。如遇畏针之患者经初针后症状减轻而尚未全愈时,第二次可用姜片、艾绒灸“天枢”(双)穴与“神阙”  相似文献   

2.
“瘧疾不离少阳、小柴胡汤为治瘧主方”历代中医前辈,差不多都有这么一种看法;惟叶香岩氏看法不同。他根据内经的记载和自己的经验,提出“瘧疾一病,因暑而发者居多”及“夏暑发自阳明”的病因病理论,并提出“柴胡(?)肝阴”的警告;所以他一生治瘧,柴胡从不一用,这点曾经遭到徐洄溪的批评(语见临证指南瘧门)。后来王孟英把他们的矛盾意见统一起来,两不偏废、创立正瘧、财瘧之论。认为小柴胡汤、是治正瘧的,叶氏的治瘧经验,是治时瘧的。他在温热经纬曾这祥说过:“伤寒有五,瘧亦有五,盖有一气之感证,即有一气之瘧疾,不过重轻之别耳。今世温热多而伤寒少,故瘧亦时瘧多而正瘧少,温、热、暑、湿,既不可以正伤寒法治之,时瘧岂可以正瘧法治之哉?”他非常推  相似文献   

3.
“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浅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必取三里 ,灸必加关元”,就是在针灸治疗或保健实践中 ,针刺时必取足三里 ,灸时必加关元穴。这一原则 ,作为我们治疗与保健的基本原则之一 ,运用于临床 ,具有相当的普遍性。1 关于“针必取三里”足三里 ,又名下陵 ,出《灵枢·本输》篇 ,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内经》云 :“合治内府”,胃与肠相连 ,所以 ,胃肠疾患可取此以治 ,然参考诸文献 ,其当能治一切脏腑经络气血之疾。《千金翼》云 :足三里“主腹中寒 ,胀满 ,腹中雷鸣 ,气上冲胸 ,喘不能久立……胸腹中瘀血 ,小腹胀……伤寒热不已 ,热病汗不出……口苦壮热……喉痹不能言……胃气不…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7,(4):852-854
目的:验证阳陵泉穴对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增效作用,探讨少阳对骨之作用机制。方法:佐剂性关节炎大鼠40只,按治疗用穴不同,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肾俞、足三里组;阳陵泉、肾俞、足三里组;太溪、肾俞、足三里组。各组造模后第7天,每日行小艾条温和灸,每组各穴单侧灸治5 min,每日1次,左右交替进行,6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1)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TNF-α、IL-6、NO水平;(2)RT-PCR法检测各组滑膜组织TNF-α mRNA表达。结果:艾灸阳陵泉、肾俞、足三里组血清TNF-α、IL-6、NO水平及滑膜组织TNF-α mRNA表达分别较肾俞、足三里组和太溪、肾俞、足三里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少阳胆经阳陵泉穴对艾灸肾俞、足三里穴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具有明确抗炎增效作用,提示少阳与骨存在密切生理联系。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内翻扭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笔者用针刺治疗10例,均获满意疗效。选穴足三里、阳陵泉、八风、丘墟。先刺足三里、阳陵泉,得气后,不断地捻动针身,使针感传到脚背。再在八风中任选两穴,针刺局部要产生胀、酸、麻感。然后,让患者不断地活动踝关节,20分钟后在丘墟加刺一针,同时用梅花针在足背肿痛处叩刺出血以消肿。一般3次可痊愈。如治廖某某,女,24岁,工人。扭伤踝关节而肿痛,针刺2次,第3天就和同事爬山春游。按:足三里为阳明胃经的合穴,阳陵泉为少阳胆经的合穴八风主治足跗肿痛。踝关节内翻扭伤,使外踝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针刺足三里、阳陵  相似文献   

6.
公孙为足太阴脾经上的要穴,以黄帝的复姓公孙为名,正是取帝王居中央而统治四方之意,显示出此穴的非凡作用.公孙穴是十二经脉合五脏六腑气血的要道,归属于脾,联络于胃,又与胸腹部的冲脉相通,是脾经合冲脉的能量的汇集点和调控中心,作用较大,它有兼治脾胃合胸腹部等诸多疾病的功效."八脉交会八穴歌"云:"公孙冲脉胃心胸",取之有"理...  相似文献   

7.
风池穴新探     
<正>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穴,手足少阳阳维阳跷之会,亦是临床常用经穴之一。根据文献记载,其主治病证有:偏正头痛、中风气塞涎上不语,癫疾僵仆、头晕、目赤痛、目眩、多泪,鼻鼽衄,气发耳塞目不明、颈项强直、腰背肩俱痛,外感风寒、凝结(?)瘧、诸瘿等。这些  相似文献   

8.
纳络法是将时间与络穴结合运用的针灸疗法 ,笔者将此法用治一些痛证的疗效较好 ,现简介如下。1 治疗方法 取穴 :将十二地支配属十二经脉 ,以经络辨证确定病变所在经脉 ,由此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治疗经脉 ,即手少阴心与足少阳胆、足厥阴肝与手太阳小肠、手太阴肺与足太阳膀胱、手阳明大肠与足少阴肾、足阳明胃与手厥阴心包、足太阴脾与手少阳三焦。依照《内经》左病取右 ,右病取左的“巨刺”原则决定用穴 ,只用络穴。针法 :按常规方法进针 ,得气后紧捏针柄不放 1~ 2 min。以后每隔 5~ 1 0 min行针 1次 ,如为关节疼痛者 ,则要求患者在行针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住院和门诊上,先后对16例瘧疾病员,完全用针灸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治疗方法和治疗经过介绍出来,请同道们指正。治疗方法取穴:后谿、间使、足三里。操作:在发病前二小时施行针治。先令病员仰臥床上,先针后谿(五分深),次针间使(八分深),最后针足三里(八分深)。均取单穴,左侧或右侧均可以。一般留针15-30分钟。必要时采用下列手法:在发病前用烧山火手法,在正发病时用透天涼手法。据我们的初步经验,针灸治疗瘧疾,没有不良反  相似文献   

10.
内关穴源于《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2寸,出于两筋之间,”“内”指内面,“关”指关口,本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之穴,通于阴维,并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其中焦为脾胃,针内关可镇静安神,宽胸利膈,舒肝理脾,降气和胃,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穴治疗多...  相似文献   

11.
王淑娟  艾群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28-2130
三穴均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均可调理脾胃,用于治疗脾胃疾病。太白为脾经原穴,凡有脾胃之疾皆可取之.但以虚证最为适宜,同时也可通络止痛;漏谷除健脾和胃外又有利水除湿之功,脾失健运之小便不利、水肿多取之;地机为脾经之郗穴,既可治疗急性腹痛、肠鸣、泄泻,又可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相似文献   

12.
芒针深刺中脘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脘穴又名太仓,位于任脉,为胃之募穴,与手少阳、手太阳、足阳明交会。针刺中脘穴通过调节脾胃升降的功能,来疏通气机,其在三焦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中,起着枢纽作用。泻之可理气和胃,导滞化积,祛痞消胀;补之可益气和中;灸之可暖脾逐邪,温通腑气。笔者以芒针...  相似文献   

13.
“足三里”穴传入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正> “足三里”穴有全身性强壮作用,能“理脾胃”、“和肠消滞”、“通调经络气血作用”,为临床治疗腹腔内脏疾病的要穴,以“肚腹三里留”著称。在针麻手术中,多种外科、妇科手术以“足三里”穴做为体针麻醉的主穴.“足三里”穴完成这么多复杂功能的形态学基础是什么?下面对分布到“足  相似文献   

14.
王淑娟  艾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28-2130
1太白、漏谷、地机 三穴均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均可调理脾胃,用于治疗脾胃疾病.太白为脾经原穴,凡有脾胃之疾皆可取之,但以虚证最为适宜,同时也可通络止痛;漏谷除健脾和胃外又有利水除湿之功,脾失健运之小便不利、水肿多取之;地机为脾经之郗穴,既可治疗急性腹痛、肠鸣、泄泻,又可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相似文献   

15.
“合治内腑”理论出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合”系指下合穴而言,为六腑之气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即胃合于足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三焦合于委阳,膀胱合于委中,胆合于阳陵泉。“合治内腑”,即此六个下合穴可以治疗相应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应激性溃疡大鼠为模型,以电针足阳明经“四白”、“梁门”、“足三里”为实验组,并设电针足少阳经“阳白”、“日月”、“阳陵泉”为对照组,观察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形态学的改变情况,从而探讨电针足阳明经穴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和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性,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胃黏膜损伤疾患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脾胃相表里,脾统血、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在人体脏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灸刺脾胃经穴,不仅可防治脾胃系统疾病,还可调整其他脏腑的功能并防治其疾病。1 调脾胃以治心疾 心藏神,主血脉。心疾多见神志异常之改变,如心悸、不眠、心烦、癫狂等诸证。其本经最常选用神门及手厥阴经内关等穴,其次为少府、少冲,同时配三阴交、足三里、脾俞、心俞等穴。如心、脾血虚之不寐、心悸,临证多取心经原穴神门及心包经之内关  相似文献   

18.
论“脾统四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提出 :“脾者 ,土也 ,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藏 ,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 ,常著胃土之精也 ,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 ,故上下至头足 ,不得主时也。”强调了脾土之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地位 ,也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根据。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 ,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所得 ,认为“元气之充足 ,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 ,饮食自倍 ,则脾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亦不能充 ,此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因此提出 :“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名老中医沈炎南是广州中医学院中医文献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从事中医事业四十余年,积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内经》及李东垣有关调补脾胃的理论,以调治五脏疾病,对久病痼疾,每收良效。现谨就沈老“补土”方面的经验略述如下: 一、脾胃为“中土”的意义《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沈老从这段经文出发,认为脾胃位于五脏之中央,是五脏之气出入升降必经之地,故脾胃是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象土,  相似文献   

20.
足三里临床验案5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内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胃为水谷之海,能包容五谷,荣养四旁。胃和脾相表里,均为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主要职责是受纳、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于全身。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调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1]证实,针刺足三里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