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通过术后病理切片检查,对比临床有效的检测方法,同时对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汇总,特别是针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临床有效率较高的治疗方法,并对患者的存活率进行记录。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死亡3例,5年存活率为95.45%,10年存活率为86.36%。患者采用B超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率较高.临床均为手术切除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疗效显著。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可能性较高.患者的存活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可以使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达应祥  谢晖 《江苏医药》2003,29(12):947-947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潜在的低度恶性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15%。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多数患首次发现均为早期,我们回顾分析了2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卵巢交界性肿瘤(BOTs)的治疗进行探讨,为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3年间65例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病例,对其治疗经过和疗效进行详细的探讨。结果结果显示65例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较好。同时对65例中的56例患者进行平均为期70个月的随访,只有1例患者病症复发,术后2年后死亡。结论利用手术方式进行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治疗预后效果较好,尤其对有生育功能要求的患者行囊肿剔除或患侧附件摘除术较为合适。另外,早期症状的治疗可不用清扫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23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2例死亡,存活率为91.30%(21/23),2例复发。11例Ⅰ期保守性手术患者中有4例术后生育,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较好,手术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基本措施,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可以实施保守性手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手术联合化疗治疗交界性卵巢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交界性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实行手术切除肿瘤,观察组在手术切除基础上联合采用化疗治疗方式,以CP方案或CAP方案为主,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存率、复发率分别为97.6%、2.4%,明显优于对照组92.9%、9.5%,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7.1%,对照组11.9%、9.5%,两组差异不大,P> 0.05。结论手术联合化疗治疗交界性卵巢囊肿,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又称卵巢低恶性潜能瘤,1929年由Taylor首次提出。BOT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0%~20%,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因其发生与进展机制、治疗等方面不同于卵巢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且治愈率较高,预后较好,FIGO将其划为单独的一类。临床医师对BOT的处理常感到困惑。近年来,随着BOT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对该病的发生与进展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诊断及治疗方面也有了较大的突破。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总结85例经病理快速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诊断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的一致性,最终79例患者经石蜡切片确诊为卵巢交界性肿瘤,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结果Ia期56例(70.9%),1b期4例(5.1%),IC期14例(17.7%),Ⅱ期3例(3.8%),Ⅲ期2例(2.5%)。浆液性40例(占50.6%),黏液性26例(占32.9%),混合性9例(占11.4%),其他类型4例(占5.1%)。最终石蜡切片确诊7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67例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相符,诊断总体准确率为78.8%。7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无生育要求及绝经患者39例(49.4%)行根治性手术,40例(50.6%)行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是指导手术的有效手段,力求提高其准确性;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年龄及有无生育要求是选择手术方式的主要因素,可行保守性手术或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8.
奉泽锦  陈廷安  李星兵  江小林  韩亮 《河北医药》2020,42(21):3221-3225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BOT)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8例MBO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项临床指标结合既往相关文献对纳入的所有受试者进行重新分型,探讨不同亚型MBO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MBOT的发生、发展、转归、复发及生存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78例MBOT患者中<40岁者占61.54%,≥40岁者占38.46%。术前血清CA125水平检测者占67.95%,其中血清CA125水平升高占33.96%;术前血清CA19-9水平检测者占32.05%,其中血清CA19-9水平升高占44.00%。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局部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各占65.38%、34.62%;肿瘤平均最大径线(15.76±10.34)cm,最大径线≥10cm者和最大径线≥20 cm者为55.13%、44.87%;单侧肿瘤、双侧肿瘤各占80.77%、19.23%。78例MBOT患者治疗出院后随访复发者占11.54%,其中手术至初次复发时的平均间隔时间(25.34±3.75)个月,所有复发者的初次复发时间均在术后5年内...  相似文献   

9.
笔者结合临床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做以初步探讨,这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BOT)又称低度恶性潜能卵巢上皮性肿瘤,常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大多数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近年来其治疗方法备受关注。本文就有关BOT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相关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患者中,平均发病年龄为(45.3±3.5)岁;病理分类为浆液性35例,黏液性39例,子宫内膜样1例;单侧72例,双侧3例;结合术后病理检查临床分期为Ⅰ期56例(其中Ⅰa期33例),Ⅱ期9例,Ⅲ期1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部分患者(19例)辅助以化疗(CP或PAC方案);随访患者69例,其中复发2例,死亡1例。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早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性手术,力求将肿瘤完全切除,晚期患者应行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可辅助化疗,并积极随访,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患者60例,术后定期随访,按时复查,对其病理诊断、预后及复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初始症状不明显,36例(60%)经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15例因腹痛、腹胀及月经不调就诊发现,9例因急腹症就诊发现;肿瘤平均最大直径13.8±6.8cm,36例最大直径10cm,10例最大直径20cm;48例单侧病变,12例双侧病变;7例伴微浸润,2例术后有病灶残留;50例(83.33%)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常规病理相符,10例卵巢良性囊肿肿瘤;复发3例,恶变转移死亡1例。肿瘤复发单因素分析,与浸润腹膜种植、术后病灶残留有关(P0.05)。结论: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BOT)发病患者年龄较为年轻,多发病在生育年龄,生存率高;多见于单侧病变,肿瘤平均最大直径较大,多为多房黏液囊性;伴随浸润性种植的特点,肿瘤的复发与浸润腹膜种植、术后病灶残留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惠珍  王光敏 《河北医药》2000,22(11):827-828
目的 掌握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7年来收治的1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病理分类:浆液性7例,粘液性11例。按FIGO临床分期:Ⅰ期14例,Ⅱ期3例,Ⅲ期1例。18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接受化疗8例。无瘤存活14例,死于交界性肿瘤2例,内科疾患2例,全组5年以生存率为88.8%。本组资料显示,期别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为病理切征,治疗主要为手  相似文献   

14.
卵巢交界性瘤又称为卵巢低恶性潜能肿瘤,在所有常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卵巢交界性瘤约占10~15%[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5年10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7例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患者,目的是探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诊断价值和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及伴微浸或局灶癌变的临床特点、病例理念、癌变的潜能以及相应的敏感程度。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手术,在术后的病理确诊为卵巢交界性肿瘤及伴微浸或局灶癌变的88例进行分析,依据组织学的诊断结果为单纯的BOT、BOT伴微浸以及BOT伴局灶癌变3组。结果:根据病理的类型以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或乳头状囊腺瘤为主占60.12%(53/88),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占31.59%(28/88),交界性混合性囊腺瘤占5.15%(4/88),其他占3.14%(3/88);88例中30例伴微浸,16例伴局灶癌变,在局灶癌变组中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占3/4,BOT发生局灶癌变者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有较大的相关性,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局灶癌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黏液性肿瘤(P<0.05)。结论:卵巢的交界性肿瘤具有较低度的恶性潜能,术前的诊断很困难,育龄女性应该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有无卵巢肿物要结合血清的各项指标以及伴有的局灶癌变的术前预测的诊断,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减少癌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总结卵巢的肠型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ucinous boderline tumour intestinal type)和宫颈管内膜样型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ucinous boderline tumour,endocervical like)的临床病理学诊断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及大连市妇产医院2001~2011年病理档案中31例诊断为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ucinous boderline ovarian tumour,MBOT)的临床特点、肉眼及组织学形态、治疗方式及术后随访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1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患者中年龄为17~65岁,平均47.3岁;多因盆腔包块(25例)、下腹胀满(4例)为主要临床表现,6例表现为婚后不孕;19例患者阴道B超提示囊内有乳头;血CA125平均值为34.30IU/mL,27例位于正常范围内;肿瘤最大径平均为12.1cm(7~20cm);单侧发病29例,双侧2例;肿瘤大体切面均为囊性,其中多房者25例,单房者6例;囊内壁有簇状乳头或菜花样者21例;镜下观察黏液性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或有轻度异型,复层(3层以上)排列呈乳头状或球茎状(肠型29例,宫颈管内膜样型2例);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其中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或囊腺瘤)19例,不能确定良性与交界性或交界性与恶性者10例,误诊为良性肿瘤者2例;术后随访18~52个月,得到随访资料的28例中仅有1例出现对侧复发。结论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是一种潜在恶性的卵巢黏液性上皮性肿瘤,分为肠型和宫颈管内膜样型。在临床诊断(特别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工作中,需多处广泛取材,与卵巢黏液性腺癌仔细鉴别,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58-61
目的观察卵巢交界性肿瘤与卵巢早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与早期卵巢癌患者各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 EOC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5.9±6.4)岁,BOT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2.4±8.3)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绝经组患者中,EOC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6.2±6.0)岁,BOT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6.8±6.2)岁,P0.05;在未绝经患者中,EOC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4±5.4)岁,明显大于BOT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7.5±6.3)岁,P0.05;B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平均大小为(95.4±43.8)mm,E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平均大小为(113.4±73.6)mm,P0.05;B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平均实性大小为(27.26±9.34)mm,明显小于EOT组患者超声下肿物实性平均大小(49.38±10.48)mm,P0.05;BOT组患者中有36例患者血清CA125升高,EOC组患者中有43例患者血清CA125升高,两组患者血清CA125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332.5±95.3)U/m L VS(402.7±102.4)U/m L,P0.05];BOT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血清CEA升高,EOC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血清CEA升高,两组患者血清CEA含量比较有明显差异[(53.8±5.9)ng/m L VS(7.4±1.6)ng/m L,P0.05]。结论可以通过患者年龄、绝经情况、阴道超声检测肿物实性部分大小、CEA升高情况等来做出大致判断,以指导临床进行术前评估,判断患者预后,提高两种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及Ⅰ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85例, BOT组)和Ⅰ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58例, EOC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BOT组患者的发病年龄、绝经患者例数、有恶性肿瘤家族史例数均低于EO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阴道彩色超声检查提示EOC组肿物实性部分明显大于BOT组,两组间血清学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CP2、CE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P2升高的患者中, EOC组CP2值升高幅度显著高于BOT组。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及Ⅰ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虽十分相似,但两者的发病年龄、绝经与否、超声检查提示的卵巢肿物实性部分大小、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升高幅度以及组织病理类型均有区别,应熟悉掌握这些病理特征,便于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何辉  章华 《安徽医药》2013,34(3):297-299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BOTs)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自2001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BOTs患者共60例,无瘤进展生存(DFS)作为患者随访的指标;生存率根据Kaplan-Meier法计算,Logistic回归统计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初次手术方式、FIGO分期、微浸润与BOTs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不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根治性手术的无瘤生存期长于保守性手术,附件切除术的无瘤生存期长于囊肿切除术,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GO分期、微浸润、初次手术方式与患者预后有关,在治疗中应考虑患者的因素,需要生育的患者尽量行保守性手术,在生育后尽量行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的临床特点及病理诊断分析。方法 对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对其病理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单纯BOT型34例(浆液性20例,粘液性11例,其他3例。Ⅰ期15例,Ⅱ期16例,Ⅲ期3例)和BOT伴微浸润型22例(浆液性12例,粘液性8例,其他2例。Ⅰ期5例,Ⅱ期12例,Ⅲ期5例)。随访12—60个月,复发6例,死亡1例。结论 正确诊断卵巢交界性肿瘤,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准确实施手术方案及术后治疗。广泛取材并依靠显微镜下观察是评估此类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