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并在本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6.77%,与确诊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正相关性,r=0.9993,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对患者无创伤,并具有快速及准确性高等优点,是诊断腹主动脉瘤及术前评价影像学检查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真性腹主动脉瘤先兆破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真性腹主动脉瘤先兆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例真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64层螺旋CT扫描数据,传送至西门子Syngo MMWP VE23A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MRP)、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等技术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真性动脉瘤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CT征象包括瘤体直径增加、主动脉壁连续性中断、附壁血栓形成.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腹主动脉瘤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5.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31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多排螺旋CT腹部血管造影,造影剂采用1.5mL/kg(omnipaque 300Ig/L),注射速率为3mL/s,扫描延迟时间按2种方法进行,①Bolus Tracking即造影剂跟踪扫描;②Test Bolus即造影剂峰值测试进行时间延迟。层厚2~3mm,螺距4~6。应用Siemens三维工作站(3D Virtuoso)进行MPR、MIP、RT3D、SSD、仿真内镜(VE)等各种方法重建成像。结果:31例腹主动脉瘤多排螺旋CTA三维成像,能较清晰显示动脉瘤体,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血管壁的钙化情况。其中5例腹主动脉支架植入可清晰显示支架的部位、范围、通畅情况。结论:多排螺旋CT腹主动脉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的检查,在腹主动脉瘤中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64排螺旋CT肾动脉成像效果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临床患者128例,对其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肾动脉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64排螺旋CT肾动脉成像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肾动脉成像对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准确性良好。影响肾动脉成像效果的因素包括有延迟时间、对比剂单位剂量和注射速度、旋转时间、患者年龄、屏气合作与否、血管钙化情况等。CTA检查结果轻度24,中度29例,重度22例,闭塞8例,DSA检查结果轻度32例,中度26例,重度23例,闭塞8例。CT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64排螺旋CT肾动脉成像在对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评估方面存在优势,应对延迟时间、对比剂单位剂量和注射速度、旋转时间等相关影响因素予以注意,提高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5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析64排螺旋CTA 诊断冠心病。结果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A检查狭窄显示清晰,诊断明确。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冠心病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有效的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64排螺旋CT检查及临床证实的颈椎病患者300例,并对其CT征象及优势进行分析。结果:颈椎病的CT征象主要表现为:a)椎间盘突出;b)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及小关节增生肥大;c)项韧带及前、后纵韧带钙化及骨化;d)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e)椎管、侧隐窝及椎间孔、横突孔受压变窄;f)寰枢关节及椎动脉狭窄。结论:64排螺旋CT由于具有良好的各向同性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颈椎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肩背部弹力纤维瘤的64排螺旋CT影像表现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间我院诊治的11例肩背部弹力纤维瘤患者的64排螺旋CT及普通螺旋CT影像表现,总结特征,结合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螺旋CT平扫显示,11例肩背部弹力纤维瘤病例中,双侧发病7例(63.6%),单侧发病4例(36.4%),均表现为肩胛下角内侧前锯肌、背阔肌及菱形肌深层与背侧胸廓筋膜间规则实性肿物;肿物依大小差异分别呈盘形、扁丘形,以宽基底弧面状附着于胸廓筋膜,凸面朝向体外,相邻肌肉,周围脂肪间隙清晰;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的10例病例16处病灶均具有肿物密度不均匀,但密度差异有规律,主体呈等肌肉密度,内间杂条纹样的脂肪密度区域的特点;采用普通螺旋CT扫描的一例病例双侧病灶均未见明确清晰的脂性条纹征。结论肩背部弹力纤维瘤的64排螺旋CT扫描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典型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可做出明确诊断,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28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均行16层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分析其病变检出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或DSA证实,28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包括9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假性腹主动脉瘤及17例真性腹主动脉瘤,3例患者腹主动脉瘤出现破裂。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64例,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32例,低剂量组使用30m L对比剂,常规剂量组使用70m L对比剂。比较两组患者肺血管强化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和误诊率。结果常规剂量组肺静脉血管强化CT值较低剂量组显著较高(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较常规剂量组43.75%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CT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在图像质量以及对肺栓塞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与使用常规剂量无显著差异,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优势。方法:对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行MSCTA检查,采用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方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DeBakeyⅠ型8例(34.8%),Ⅱ型3例(13.0%),Ⅲ型12例(52.2%),壁内血肿3例。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5例(21.7%),均在三维重建中有特征表现。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剥脱的内膜片、破口位置及内膜和主动脉壁钙化,MPR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各分支血管之间的关系。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能直观、立体显示真、假腔的形态、大小、破口位置及其与大分支血管的关系,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64排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以及三维重建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能够清楚直观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大小,破口位置、内膜移位、主动脉壁钙化、真假腔形态、主要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并有助于做出准确分型。结论:运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以及多种后处理技术,能对主动脉夹层进行准确诊断、分型,以及明确分支血管受累情况;上述技术在治疗方案选择、术前、术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以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入到该院诊断的可疑冠心病患者130例,将这1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65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进行全方位扫描,对对照组65例患者进行常规X线成像,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成像的质量。结果观察组65例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成像质量1级46例。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常规X线检查,成像质量1级40例。观察组65例患者其中CT检查〉50.0%狭窄敏感性例数为61例,〉50.0%狭窄特异性例数为60例,阳性例数为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x线检查〉50.0%狭窄敏感性例数为57例,〉50%狭窄特异性例数为54例,阳性例数为52例。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较好,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y,BA)成像的特征,了解BA起源、走行、数量、直径、位置关系以及周围淋巴结结构等生理解剖情况,为进一步应用64排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BA-CTA)诊断肺部疾病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与佳木斯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拟行胸部CT检查的肺部疾病患者共8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CT检查和64排螺旋CT BACTA检查,观察患者BA、肺部淋巴结的显影情况及显影质量的差异性。结果 64排螺旋CT BA-CTA检查在左、右以及整体纵膈段BA显影数量均明显优于常规CT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A检查在BA直径和周围淋巴结显示情况与常规CT检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常规CT检查;64排螺旋CTA检查的成像质量上与常规CT检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常规CT检查。结论 64排螺旋CT BA-CTA较常规CT更为清楚,直观,全面,对BA起源、走行、数量、直径、位置关系以及周围淋巴结结构等生理解剖特征显示清楚,对肺部疾病的进一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秦秀 《中国CT和MRI杂志》2020,(4):120-122
目的探索胃间质瘤64排螺旋CT图像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43例,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分析胃间质瘤的CT图像表现特征及64排螺旋CT在胃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43例患者经CT检查结果显示15例良性,25例恶性,3例交界性肿瘤。23例位于胃部,9例位于小肠,8例位于结肠,3例位于肠系膜。CT平扫病灶部位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表现,肿块密度多数显示均匀,仅8例软组织密度影显示不均匀;CT增强扫描肿瘤于静脉期强化最为明显,且于肿块周围出现簇状小血管影,动脉期强化程度较静脉期弱。结论64排螺旋CT对胃间质瘤病灶情况显示清楚,对肿瘤的定位及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42岁以上腹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腹主动脉形态、大小、类型、病变的纵行范围、瘤壁、附壁血栓及瘤体与腹主动脉主支的关系等情况。结果 38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利用SCTA立体直观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与周围血管的关系,MIP、MPR清楚显示瘤体附壁血栓及破裂后血肿。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的检查,操作简单、安全,在腹主动脉瘤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防瘤体破裂、提高生存率及帮助临床判断病情和指导手术上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35例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完整资料,并以近期实施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以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结果35例病例可用于评估的冠状动脉共计356个节段,成功率91.28%。其中SCA共显示73个节段冠脉有中、重度狭窄(≥50%),其结果与冠状动脉成像结果比较,对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95.3%,准确性为94.7%,阳性预测值为92.9%,阴性预测值为97.6%;支架术后7例,共11段血管段上有支架;搭桥术后2例,共4支桥血管。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及冠状动脉搭桥和支架置入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