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莉  王亚利  何利  卢伟 《营养学报》2022,(6):573-576
目的 分析肩周炎患者维生素D营养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2020年7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肩周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59例无肩周炎的健康体检者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25-羟维生素D3[levelsofserum25-hydroxyvitaminD3,25-(OH)D3]、N端骨钙素(N-MID osteocalcin,N-MID)、Ⅰ型氨基酸延长肽(type I procollagen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β-胶原特殊序列(C-terminal telopeptide region of collagen type 1,β-CTX)水平,根据肩周炎患者25-(OH)D3水平将其分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缺乏组、不足组与充足组,分析肩周炎患者血清25-(OH)D3与BMD、N-MID、PINP、β-CTX水平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BMD、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MID、PINP、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9例纳入观察组,根据患者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T2DM合并OP组68例、T2DM骨量减少组57例及单纯T2DM组64例。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测量各组血清25(OH)D3、hs-CRP、Hcy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I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及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水平]。对各组25(OH)D3、hs-CRP、Hcy,BGP、PINP、β-CTX水平差异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对T2DM合并OP组患者血清25(OH)D3、hs-CRP、Hcy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25(OH)D3、BG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s-CRP、Hcy、PINP、β-CT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DM合并OP组25(OH)D3、BGP水平均低于T2DM骨量减少组、单纯T2DM组,hs-CRP、Hcy、PINP、β-CTX水平均高于T2DM骨量减少组、单纯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分析,T2DM合并OP组患者的25(OH)D3与BGP呈正相关(P<0.05),与PINP、β-CTX呈负相关(均P<0.05);hs-CRP、Hcy与BGP呈负相关(均P<0.05),与PINP、β-CTX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25(OH)D3、hs-CRP、Hcy可能参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过程,与骨代谢指标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骨代谢标志物测定用于老年痴呆患者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痴呆患者100例作为疾病组,根据检测骨密度不同将其分为骨质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疏松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住院年龄相仿的非痴呆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简明心理状况(MMSE)的评定以及血液中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测定,包括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ALP)、甲状旁腺激素(PTH)、总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25羟基维生素D[25(OH) D]和β-型胶原分解产物(β-CTX),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组β-CTX、P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OH) D、血C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现骨质疏松组的血Ca、25(OH) D、腰椎BMD和股骨颈BMD的水平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β-CTX和PTH水平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PTH和β-CTX与老年痴呆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成正相关(P ...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骨代谢标志物、降钙素(CT)水平与高龄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高龄OP患者52例为研究组,另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为健康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两组股骨颈、腰椎骨密度(BMD),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骨钙素(BGP)及CT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分析BMD与血清25(OH)D3、β-CTX、TPⅠNP、BGP、C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25(OH)D3、TPⅠNP、BGP、CT水平低于健康组,β-CTX水平高于健康组,腰椎BMD、股骨颈BMD小于健康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3、TPⅠNP、BGP、CT水平与股骨颈BMD、腰椎BMD呈正相关(均P0.05),β-CTX水平与股骨颈BMD、腰椎BMD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高龄OP患者血清25(OH)D3、TPⅠNP、BGP、β-CTX、CT表达异常,联合检测其水平变化能反映骨代谢情况,为临床防治OP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在患者中进行个体化维生素D补充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并接受地舒单抗治疗的绝经后妇女患者的临床数据。86例初次诊断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维生素D补充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固定剂量组)和观察组41例(个体化剂量组:依据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以≥30ng/mL为目标进行补充)。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骨密度值及骨代谢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血清25(OH)D浓度、BMI和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β-1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CTX)、1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2,2.608和9.167,P<0.05);观察组股骨颈、腰椎L2节段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75,2.560,P<0.05)。结论 接受地舒单抗药物治疗的绝经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9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06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照骨质疏松症的判定标准分成骨量减少组60例、骨质疏松症组46例;并将骨质疏松症组患者依据年龄分成60岁~69岁组15例、70岁~79岁组17例、≥80岁组14例;同期选择5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血清TNF-α、IL-1β、IL-2、IL-6、IL-8、IL-10水平进行检测,测定骨密度,并分析血清细胞因子和骨密度相关性。结果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症组血清IL-2、IL-6、IL-8、IL-10表达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TNF-α、IL-1β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血清IL-2、IL-6、IL-8、IL-10表达低于骨量减少组,血清TNF-α、IL-1β表达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患者随年龄增长,血清IL-2、IL-6、IL-8、IL-10表达呈逐渐减少趋势,血清TNF-α、IL-1β表达呈增高趋势(P<0.05);骨质疏松症组患者的血清IL-2、IL-6、IL-8、IL-10表达和腰椎骨密度均显示为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9、0.311、0.274、0.407,P<0.05);血清TNF-α、IL-1β表达和腰椎骨密度显示为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8、-0.312,P<0.05)。结论血清TNF-α、IL-1β、IL-2、IL-6、IL-8、IL-10等细胞因子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参与作用,积极检测细胞因子表达能为临床诊治骨质疏松症、评估预后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磷酸盐合剂联合维生素D_3对营养性佝偻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营养性佝偻病患儿46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磷酸盐合剂治疗,观察组应用磷酸盐合剂联合维生素D_3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患儿骨密度以及25(OH)D及G-CSF、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X线片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桡骨以及尺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骨碱性磷酸酶、G-CSF以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血磷、血钙以及25(OH)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营养性佝偻病患儿采用磷酸盐合剂联合维生素D_3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骨密度,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降低骨碱性磷酸酶、G-CSF以及TNF-α水平,提高25(OH)D及钙、磷等元素水平,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骨代谢标志物在糖尿病患者中引发骨质疏松症中变化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0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测定腰椎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症组(57例)和非骨质疏松组(47例)。然后分别进行血清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N端骨钙素(N-MID)、25羟维生素D[25-(OH)-VD]、血清Ca、P、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检测。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8项骨相关标志物与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腰椎总密度和腰椎(L1~L4)均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T-P1NP、β-CTX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骨质疏松组的T-P1NP、β-C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0.204、-0.274,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T-PINP、β-CTX两项指标可有助于评价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各阶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关系,并探讨阿仑膦酸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2例(观察组),另取同期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症妇女82例(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血清IL-6及TNF-α水平。同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予以阿仑膦酸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骨代谢指标以及骨密度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妇女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尿肌酐(Cr)水平分别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Ⅰ型胶原N端肽(NTX)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2~L4、股骨颈、Wards三角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均P<0. 05)。结论血清IL-6及TNF-α水平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唑来膦酸钠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维生素D、钙制剂以及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给予观察组维生素D、钙制剂以及唑来膦酸钠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在股骨颈、腰椎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方面,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钙、血磷、PTH及N-MID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CT、25(OH)VD含量明显升高,β-CTx以及ICTP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唑来膦酸钠治疗能够使患者的骨密度明显增加,能够显著改善CT、25(OH)VD、β-CTx以及ICTP含量,且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水平变化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分为溃疡出血组50例和溃疡组30例,选择36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人员血清中PINP、β-CTX含量,并对各指标与年龄、病程、临床症状、Hp感染等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INP、β-CTX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出血组患者血清PINP、β-CTX水平明显低于溃疡组和对照组(P<0.05),溃疡组血清PINP、β-CTX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Hp阳性患者血清PINP、β-CTX含量低于Hp阴性患者(P<0.05)。结论 PINP、β-CTX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PINP、β-CTX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表达与患者Hp感染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21,(1):87-8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糖尿病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骨代谢指标及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激素(PTH)、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5羟维生素D [25-(OH)-D]、血钙(Ca)、血磷(P)、骨密度(BMD) L2、 L3、 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67.50%,高于对照组的2.50%(P <0.05)。结论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变化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男性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对台州医院610例首诊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及207例健康体检者的骨密度及血清骨转换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DM组、早期DN组及临床期DN组血清钙(Ca2+)、血清磷(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25羟维生素D(25-OH Vit D)、睾酮(TESTO)水平、腰椎及脊柱骨密度呈逐渐下降趋势,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OH Vit D与3组的骨密度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677、0.728、0.757,P0.001;N-MID与3组的骨密度具有较高的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415、-0.515、-0.615,P0.001。结论男性DN患者骨密度随病情发展呈逐渐降低趋势,25-OH Vit D及N-MID可作为DN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维生素D3对高血压病伴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炎症因子水平干预效应。方法选择老年患者148例,根据血糖、血压分为高血压病组(69例),IGT组(30例)、高血压病伴IGT组(49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25(OH)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血压病组、IGT组及高血压病伴IGT组患者均予维生素D3800U,1次/d,治疗12周后,再次检测3种血清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血压病组、高血压病伴IGT组和IGT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89,P=0.000),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628,5.266,P=0.000、0.004);高血压病伴IGT组25(OH)D3水平低于高血压病组,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高血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与血压(r=-0.308,P0.01),餐后2h血糖(2hPG)呈负相关(r=-0.47,P0.01),hs-CRP和TNF-α与血压呈正相关(r=0.665,0.809,均P0.01),与2hPG呈正相关(r=0.966,0.735,均P0.01)。与治疗前比较,维生素D3干预治疗后25(OH)D3水平均上升,hs-CRP、TNF-α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伴IGT组患者炎性反应较高血压病者严重,维生素D3干预治疗后可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代谢标志物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股骨的骨密度(BMD),计算其BMD与正常年轻人的骨峰值比值(以t值表示),并按照骨密度值将120例患者分为63例非骨质疏松组和57例骨质疏松组.选用瑞士罗氏诊断公司COBAS6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骨代谢标志物总骨I型前胶原N端肽(PINP)、血清骨钙素(N-MID)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的水平.结果:PINP、N-MID和β-crosslaps水平骨质疏松组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两组患者的BMD、PINP、N-MID和β-crosslaps水平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的骨代谢标志物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关系密切,血清中P1NP、N-MID、B-Crosslaps可作为诊断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理想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年龄段卵巢功能早衰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现状及钙片、骨化三醇、维生素D联合防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200例卵巢功能早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骨转化标志物相关指标及骨密度检查,根据患者绝经年龄将其分为A组(绝经年龄36岁,65例)与B组(绝经年龄36~39岁,135例),比较两组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BGP)、Ⅰ型胶原C端肽降解产物(CTX-Ⅰ)、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同时对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行钙片、骨化三醇联合维生素D治疗,探讨其疗效。结果 A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49.23%,B组为4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水平显著低于B组,CTX-Ⅰ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左髋部、腰椎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后PTH、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25-羟基维生素D、左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功能早衰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较高,与其绝经年龄无关;钙片、骨化三醇、维生素D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降低IL-6、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虾青素(astaxanthin,AST)对足球运动员冬训期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36名足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8)和虾青素组(AST组,n=18),AST组每天服用1粒AST胶囊(含6mg AST),C组每天服用1粒安慰剂胶囊(含6mg氯化钠),共服用49天。在服用前(D0)和服用后第20、25、50天(D20、D25、D50)取静脉血,测量血清TNF-α、IL-6、IL-1β、CRP、IL-10和IL-37,并计算IL-10/TNF-α比值。结果 (1)AST组TNF-α和CRP水平在D20,TNF-α、IL-1β和CRP水平在D25,TNF-α、IL-6、IL-1β和CRP水平在D50,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促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ST组IL-10水平在D50,IL-37水平在D20和D50,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炎症抑制因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ST组IL-10/TNF-α比值在D20、D25、D50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T可有效抑制足球运动员冬训期血清促炎症因子的释放,提高血清炎症抑制因子的水平,改善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71-872
目的评价强骨胶囊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钙制剂治疗,试验组给予强骨胶囊联合钙制剂治疗,两组均给药6个月(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股骨颈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股骨颈骨密度、BGP、PINP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股骨颈骨密度、BGP、PINP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胶囊可以调节骨代谢,影响骨质量,从而影响骨质疏松症的骨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T2DM合并OP患者52例(T2DM+OP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T2DM患者56例(T2DM组)和同期健康志愿者57例(NC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FABP4、CMKLR1、骨钙素、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X线骨密度仪测量正位腰椎1-4骨密度;T2DM合并OP患者FABP4、CMKLR1表达水平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T2DM患者合并OP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ABP4、CMKLR1表达水平对T2DM患者合并OP的预测价值。结果 T2DM+OP组血清FABP4、CMKLR1表达水平及FPG、HOMA-IR、PINP、β-CTX、Hb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肾安神汤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伴骨痛患者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4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86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伴骨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安神汤治疗,共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测定骨代谢生化、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血清炎症因子等指标,评价骨密度及骨痛评分状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B-ALP水平降低,Ca、P、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升高,MMP-2、MMP-9水平降低,TIMP-2水平升高,IL-1、TNF-α水平降低,腰椎1-4、左股骨密度升高,骨痛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B-ALP水平较低,Ca、P、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高,MMP-2、MMP-9水平较低,TIMP-2水平较高,IL-1、TNF-α水平较低,腰椎1-4、左股骨密度较高,骨痛评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有效率72.09%相比,观察组有效率90.70%较高(P0.05)。结论补肾安神汤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伴骨痛患者疗效确切,缓解疼痛,提高骨密度及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