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骈胝体区胶质瘤的MiRI表现,提高对该类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8例胼胝体区胶质瘸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胼胝体区胶质瘤呈长T1长,12异常信号,信号强度均匀或不均匀,有明显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可见不有程度强化,部分胼胝体区胶质瘤向两脑叶侵犯,出现“蝴蝶征”,此征象有助于定位诊断。结论:胼胝体区胶质瘤是脑内特殊部位肿瘤,MRI对其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MRI和MRS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0例脑胶质瘤的MRI和MRS的影像表现。结果脑胶质瘤的MRI的影像表现,低级别胶质瘤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高级别胶质瘤T1、T2为混杂信号。脑胶质瘤的MRS的影像表现,肌酸(Cr)无明显变化;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下降,胆碱(Cho)增高,变化的程度由肿瘤的级别高低决定,高低级别的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胶质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MRS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CT扫描联合MRI在左侧额颞叶及基底节交界区胶质瘤的诊断分析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46例左侧额颞叶及基底节交界区胶质瘤的检查资料,通过CT扫描联合MRI分析胶质瘤的影像特点,并对胶质瘤的特点进行分析,与临床特征进行比对。结果本文共46例患者,通过CT扫描联合MRI发现胶质瘤,肿瘤的直井18mm-78mm不等,13例患者影像资料可见囊实性团状块影,T1WI显示低信号影,T1WI部分显示弧形高信号影,10例患者可见左侧额颞叶及基底节交界区病灶在呈T2WI多发囊性高信号影有分离,12例患者FLAIR序列病灶出现高信号影,肿瘤囊壁出现低信号幻影,11例患者可见左侧占位区皮质脊髓束稀疏,受压移位。结论CT扫描联合MRI能反映左侧额颞叶及基底节交界区胶质瘤的病灶特征、影像信号特点,不同类型的胶质瘤通过CT扫描联合MRI,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基本吻合,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0%的水平,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87例脑胶质瘤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并对脑胶质瘤患者的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病变级别等MRI影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87例患者中诊断出星形细胞瘤56例,少枝胶质瘤15例,9例室管膜瘤以及7例髓母细胞瘤。根据WHO的脑胶质瘤等级划分原则,以MRI影像特征为基础,对脑胶质瘤进行等级划分,低级别脑胶质瘤9例,其中I级3例,II级6例,高级别脑胶质瘤78例,其中包括III级54例和23例IV级患者。结论 MRI在脑胶质瘤的诊断过程中,不仅能够定位诊断出肿瘤的发育部位、大小、形态,还能通过综合分析胶质瘤的MRI影像表现与病理特点进行定性诊断其肿瘤类型以及级别,能很好的区分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在脑胶质瘤诊断及治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患者均进行MRI诊断,观察患者MRI表现及肿瘤病理类型,患者术后进行随访,分析患者治疗随访后其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以探讨MRI在脑胶质瘤治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2例病例患者中星形细胞瘤18例(包含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弥漫型星形细胞瘤以及胶质母细胞瘤等);少突胶质瘤6例,室管膜肿瘤5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各类型脑胶质瘤其MRI影像学表现各异。治疗后随访观察发现18例表现为反应性强化,5例残余肿瘤,9例复发,MRI表现亦各不相同。结论 MRI在脑胶质瘤诊断的中价值较高,治疗随访中可依据病灶影像学征象不同加以判断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PET-CT,联合定位后应用γ刀治疗脑灰质异位症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MRI证实的脑灰质异位症所致的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根据严格的临床检查,发作时的临床表现,电生理等检查,联合PET-CT扫描,针对MRI检查中呈团块或孤立的病灶,应用γ刀进行规划,治疗,术后定期复查,随访4~24个月,采用国际癫痫学会外科手术疗效分类法进行评估。结果:6例患者经伽马刀治疗后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1例,有效率为83%,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通过MRI,PET-CT联合定位,综合应用各项检查,可以大大提高致痫灶的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病理学检查是区分脑间质瘤不同级别的金标准,但仅能在术后标本中进行观察.11C-MET PET-CT成像已经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弥补18F-FDG PET-CT成像在诊断脑胶质瘤的不足.本文对11C-MET的作用机制、11C-MET PET-CT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及11C-M...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探讨CT联合MRI检查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45例,45例患者均进行了MRI及CT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由两名副主任级医师对CT、MRI检查中的脑胶质瘤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总结,分析MRI联合CT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临床价值。结果 CT平扫脑胶质瘤主要表现均匀或者不均匀的低密度病灶,少数为混杂病灶,11例患者可见钙化影。增强扫描中,6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未见明显强化,17例星形细胞瘤明显强化,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液化坏死低密度区,6例患者呈现花环状强化。MRI平扫中胶质瘤实质部分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3例患者累及2个脑叶,3例患者累及3个脑叶,45例患者中以颞叶、额叶受累多见;增强扫描中脑胶质瘤强化特征主要为边缘强化、结节强化。CT联合MRI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77%、100%,单纯CT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灵敏度(80.00%)、单纯MRI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特异度(82.22%)明显低于CT联合MRI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联合MRI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灵敏度、特异度高,可有效显示病灶累计范围、图像表现特征,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对颅脑胶质瘤手术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颅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术后定期行MRI增强扫描,观察术后MRI表现。结果术后3d内MRI复查提示反应性强化4例,多表现为均匀环状或片状强化;肿瘤残余6例,多为不规则形态,肿瘤边缘结节或团状强化。肿瘤复发9例(其中术后3个月复发1例,6-18个月复发8例),MRI显示术区或术区周围出现新病灶,增强扫描不规则花环状或结节样强化。术后1~3个月复查误诊6例(将反应性强化误诊为肿瘤残余5例、肿瘤复发1例)。结论术后3d内行MRI增强扫描对肿瘤术后切除程度(肿瘤残余)准确显示,对后续治疗方案制定、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胶质细胞瘤,探讨MRI表现与肿瘤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113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中11例为囊实性,实性为主,6例无强化,3例呈斑点轻中度强化,2例斑片状明显强化,2例完全囊变呈环状强化;2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例为大囊伴壁结节且附壁结节明显强化,1例为完全囊变不强化;3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和4例混合性胶质瘤均为囊实性,10例斑点状或线状轻中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410例胶质母细胞瘤及2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均呈囊实性并呈花环状及不规则环状、斑块状明显强化;57例室管膜肿瘤中6例表现为囊实性,囊性为主,明显不规则环状强化,1例为完全囊状不强化;65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均表现为均匀实性肿块且显著强化。结论脑胶质瘤的囊变形态、类型、强化方式和程度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ET-C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融合图像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患者术前1周均接受3.0T盆腔MRI和PET-CT检查,对比PET-CT、MRI分别诊断直肠癌转移淋巴结和非转移淋巴结的长短径、SUV值、ADC值,采用speaman相关分析转移淋巴结SUV值与ADC值相关性,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SUVmax值、ADCstandard值进行ROC曲线分析,确定最佳诊断阀值,对比PET-CT、MRI和PETCT/MRI融合图像诊断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阳性时的诊断效能。结果转移淋巴结的长径平均值短于非转移淋巴结,短径平均值显著大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经PET-CT诊断的转移淋巴结SUVmax值、SUVmin值、SUVavg值显著高于非转移淋巴结,经MRI-DWI测定转移淋巴结的ADCstandard、ADCslow、ADCfast显著低于非转移淋巴结;经speaman-Brown相关分析发现,转移淋巴结SUV值与ADC值呈负相关性(P<0.05);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8.68%、90.78%、93.78%、83.66%和89.50%,MRI诊断效能分别为87.33%、83.69%、89.35%、80.82%和85.91%,PET-CT结合MRI的效能分别为94.57%、94.33%、96.31%、91.72%和94.48%。结论 PET-CT/MRI融合图像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显著,其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两者单纯检测。  相似文献   

13.
肺癌已成为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在迅速增长。目前X线胸片、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能帮助医师对大部分肺癌作出诊断和分期判定,但对于一些早期病变的判定帮助有限。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其空间分辨力较差。PET-CT的出现弥补了这两方面的缺憾,它融合专用的PET扫描仪和CT扫描仪的技术,提供了来自两种显像方式的独特信息。本文就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RCP联合MRI在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胰胆管疾病患者,均行ERCP与MRI检查,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活检及病理证实为胆总管结石45例、胰腺癌20例、胆管癌并梗阻12例、慢性胰腺炎8例、胆道蛔虫感染5例,临床表现为黄疸、反复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结果 ERCP对胆总管结石、胰腺癌、胆管癌并梗阻、慢性胰腺炎、胆道蛔虫感染诊断准确率依次为95.56%、100%、75.00%、87.50%、100%,MRI诊断准确率依次为86.67%、85.00%、75.00%、87.50%、80.00%,ERCP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略高于MRI诊断准确率,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与MRI胰胆管疾病的影像特征表现不同。结论 ERCP与MRI对诊断诊断胰胆管疾病有较高的一致性,二者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疾病准确率,并可根据影像特点互补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和比较18F-FDG PET/CT和MRI对脊柱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方法 30例脊柱病变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和MRI显像,计算并比较两种显像方法对脊柱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计算并比较良恶性脊柱病变的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UV.结果 18F-FDG PET/CT和MRI对30例脊柱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与84.6%(P >0.05)、94.1%与64.7%(P <0.05)、96.7%与73.3%(P <0.05)、92.8%与64.7%(P>0.05)、100%与84.6%(P >0.05),18F-FDG PET/CT对脊柱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优于MRI;恶性和良性病变椎体SUV分别为(3.8±0.6)与(1.5±0.8)(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脊柱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特异性和准确性,是对MRI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6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ET-CT检查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8例,其中50例血肿瘤标志物正常,CT和(或) MRI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18例CT和(或) MRI检查正常但血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结果 68例患者中宫颈癌21例,卵巢癌40例,子宫内膜癌6例,输卵管癌1例。50例CT和(或) MRI怀疑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中,17例(34%)患者PET-CT为阴性,改变了治疗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干预。18例CT和(或) MRI阴性但血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的患者中,12例(67%)患者PET-CT阳性,比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更及时、准确的诊断肿瘤的复发,从而指导治疗,改善预后。结论 PET-CT作为一种有效且无创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临床制定和调整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探讨超声联合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和MRI诊断图像,统计超声联合MRI诊断乳腺癌的确诊人数和检出敏感率。结果40例乳腺癌患者共检查出病灶95个。经超声诊断检出48个病灶,检出敏感率为50.5%,经MRI诊断检出81个病灶.检出敏感率为85.3%。超声与MRI联合诊断下95个病灶全部检出。超声诊断确诊病例21例(52.5%),MRI诊断确诊病例32例(80.O%),联合诊断下40例乳腺癌患者全部确诊。联合诊断的检出敏感率和患者确诊率均高于单一超声诊断和单一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MRI诊断乳腺癌检出有效率高,可以作为常规诊疗手段协助临床初筛.指导早期对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