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也称为局限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纵隔SFT更少见.影像学检查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我们诊断1例纵隔SFT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孤立性纤维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SFT患者的的临床资料,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膀胱肿瘤,在腰麻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出院。1个月后再次来我院复查,在全麻下行经腹腹腔镜下膀胱肿瘤部分切除术。结果:病理检查提示为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倾向于SFT。患者腹腔镜术后痊愈出院。结论:膀胱SFT是一种罕见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是一种少见的纤维细胞分化间叶源性肿瘤[1],好发于胸膜,而胸膜外尤其是肛周更为罕见[2]。1931年首次出现该肿瘤相关案例分析[3],1999年首次出现肛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报道[4],近年来逐渐有对肛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散在报道[2,5-9]。我院于2021年8月12日收治1例肛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大多数起源于脏层胸膜,但也可发生在胸膜外的部位,多见于肺实质内,纵隔内较少见,其中食管SFT临床上更为少见,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术前误诊率较高。我院收治1例食管SFT,现报道如下。患者,女,70岁。因体检发现纵隔阴影1周入院。无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0次/分,  相似文献   

5.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Y)临床上较少见。1870年Wagner第一个详细报道了孤立性纤维瘤的组织学表现,但直到1931年它才被Klemperer和Rabin正式列为一种独立的病变。1942年,Stout及Murray将SFT定义为起源于血管间质细胞的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最新的WHO(2002)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定义为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间叶肿瘤,可能来源于纤维母细胞,常表现明显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胸膜外SFT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9例SFT中,7例为良性,2例为低度恶性;病变位于颈部2例,盆腔2例,腹部2例,下肢1例,眼眶1例,臀部1例。7例接受CT扫描,肿块多呈类圆形,边界较清晰,大小31mm×27mm×23mm~311mm×l70mm×191mm;增强扫描后肿瘤明显强化,周围未见淋巴结转移。4例接受MR检查,小SFT的MRI较具特征性,T2WI呈等低信号,增强后均匀明显强化。病理:7例SFT有完整包膜,2例无明显包膜;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或卵圆形,胞浆红染,形成细胞密集区和疏松区;免疫组化:CD34和Vim均为阳性;bcl-2阳性6例,CD99阳性7例,S-100、SMA阴性7例,Des均为阴性。结论CT能够清楚、准确显示SFT的病变范围、强化方式;T2WI呈低信号及增强后较明显强化是SFT较具特征性的MRI表现。联合应用CT和MR能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最后诊断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的,常伴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肿瘤”,属于软组织肿瘤中的间叶性肿瘤。肿瘤好发于肺,此外还可见于消化道、腹腔、腹膜后等,发生于泌尿系统少见。而在泌尿系统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多发生在膀胱,原发于肾脏比较罕见.文献报道多为儿童和青少年旧一。  相似文献   

8.
眼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发生在眼眶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5例SFT眼眶病例进行大体观察、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标记,观察Vimentin、CD34、CD99、bcl-2、Desmin、SMA、KI-67、CK、S-100蛋白在SFT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例SFT发生于眼眶周围软组织,临床表现为肿块压迫所致的症状,肿块1.5~6 cm,光镜下肿瘤细胞由长梭形细胞构成束状、编织状排列,间质内有多少不一的胶原纤维和血管,形态多样性为其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CD34、Vimentin、CD99均为弥漫强阳性,bcl-2阳性4例,Desmin、SMA、Ki-67、CK、S-100蛋白阴性。结论眼眶SFT与其他部位发生的SFT一样,是一组形态多样、无特殊组织构型及有多少不一胶原纤维的梭形细胞肿瘤,SFT的确诊必须结合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共同完成。SFT的生物学行为少数有低度恶性可能,表现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其组织学构像并不能完全精确的预测其预后,取决于其组织学形态和肿块的大小及生长方式,完全切除肿块者预后较好。患者术后的定期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局限型胸膜间皮瘤足少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占间皮瘤的10%。我院2000年12月~2007年1月收治巨大局限型胸膜纤维性间皮瘤3例,现将手术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梭形细胞肿瘤,1931年Klemperer和Rabin首次将其描述为一种来源于间叶细胞的纤维增殖性肿瘤~([1])。其主要发生在脏层胸膜,也可发生在全身各处~([2、3])。多数表现为良性,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4])。近期我院收治了1例脊髓髓内SFT,报告如下。患者女,62岁,因"左下肢无力11月余"于2016年  相似文献   

11.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独特的具有恶性潜力的纤维母细胞瘤,典型特点是纤维胶原间质中具有血管外周细胞瘤样增生.根据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软组织肿瘤分类, SFT被划分为中间性(很少转移)肿瘤.SFT在所有间叶肿瘤中所占比例<2%,每年约有2万人发病[1].  相似文献   

12.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fibroustumor,SFT)主要见于胸膜。本文报道1例巨大盆腔SFT腹腔镜手术切除病例,并分析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主因“发现盆腔占位1年余”于2012年7月16日入院。1年前体检发现盆腔占位,无不适,未予诊治。1个月前因“血尿、前列腺增生”就诊于泌尿科,行盆腔MRI(图1)提示膀胱前上方见一巨大长T1混杂长T2信号包块,大小约11.3cmx5.9cm×10.1cm,轮廓清晰,光滑,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肿块下壁与膀胱分界较清。  相似文献   

13.
正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较少见的间叶性肿瘤,早期常无临床症状,表现为缓慢增大的肿块,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主要位于胸腹膜,胸腹膜外者主要位于头颈部、上呼吸道和周围软组织,原发于肾脏者较为罕见,现国内报道仅10例,近期本单位收治肾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较少见,占整个胃肠道肿瘤的1%左右.起源于间叶组织,是一种胃肠道间质肿瘤,光镜形态学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大多呈梭形,部分肿瘤细胞可表现为上皮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显示肌源标记(desmin,actin等)呈阳性表达,从病理组织发生的角度出发,胃肠道源的肿瘤有别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如神经鞘膜瘤、间质肿瘤[1].  相似文献   

15.
胸膜间皮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胸膜间皮瘤雷隆详综述孙玉鹗审校胸膜间皮瘤系发生于胸膜间皮细胞的一种少见肿瘤。流行病学表明,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瘤与石棉接触有关[1,2],而局限型胸膜间皮瘤患者则多无石棉接触史[3]。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确诊需病理检查,并采用PAS...  相似文献   

16.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长期以来被认为系间皮起源,是间皮瘤的一个类型,称为纤维性间皮瘤.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现在认为SFT属于一种间叶源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临床十分罕见的精囊SFT.  相似文献   

17.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l3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1931年由Klemperer和Rabin最初报道发生在胸膜[1].随后的报道表明,SFT可以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我院近期收治1例胆管周围孤立性纤维瘤,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52岁.因"右上腹不适伴全身皮肤黄染两周"入院.两周前出现腹部胀痛,逐渐加重,并逐渐出现尿黄,巩膜、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大便呈白陶土样改变.无畏寒、发热,无呕血、便血.体重减轻约3 kg.既往无肝炎、结核病史.查体:神志清,巩膜及全身皮肤黏膜黄染.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包块,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不亢进.血常规无异常.  相似文献   

18.
孤立性纤维瘤常发生于胸膜内而少见于胸膜外。发生于胸膜外的孤立性纤维瘤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影像学诊断困难。我院收治1例原发于盆腔,术后复发并转移至膀胱的孤立性纤维瘤患者,行姑息性肿瘤切除术后3年,患者全身广泛转移死亡。  相似文献   

19.
腹膜后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梭形细胞瘤,在所有软组织肿瘤中所占比例不到2%[1].这些肿瘤通常表现为生长缓慢、无症状的肿块,偶然发现;也可表现为非特异性的胃肠不适,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文报道1例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切除的腹膜后巨大...  相似文献   

20.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软组织肿瘤,主要发生在脏层胸膜,表现为与胸膜相连、界限清楚的孤立性肿块.近年来发现孤立性纤维瘤还可以发生在胸膜外的22个部位,发生于泌尿生殖系统罕见,发生于前列腺者目前国内报道仅有10例.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男性,54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年,肉眼血尿伴不能排尿1d入住本院.查体:直肠指检前列腺中央沟消失,不能触及上缘,质韧、表面光滑、压痛、无结节.B超检查:前列腺增大,约5.0mm×5.5mm×4.5mm,双肾积水.查血清PSA 1.33 ng/ml.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见前列腺重度增生,中叶增生明显,突入膀胱,表面糜烂出血,切除前列腺组织105g.病理诊断: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随访3个月,复查膀胱镜一次,未见明显异常.3个月后再次出现肉眼血尿,急诊至本科,查盆腔CT: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内密度混杂,见不规则高密度影,可见血流信号,双肾积水.遂在全麻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