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过程中强化随访的方式对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非瓣膜病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按计算机产生随机数随机分成强化随访组和常规随访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中的治疗依从性情况、INR值以及栓塞、出血事件。结果强化随访组患者服药后6个月INR的达标率为86.0%,常规随访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0,P〈0.05);在出血发生率方面,强化随访组为12%,常规随访组为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结论强化随访对患者起到宣教、督促、提醒的作用,使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得到规范有效的抗凝治疗,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从而达到预防脑卒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卜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66-2867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引发血栓栓塞,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国外多个研究结果表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正常窦性心率者增高5~6倍。因此如何预防栓塞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导致脑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华法林抗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慢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健康知识评分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P0.05),轻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可促进慢性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心房颤动(auricular fibrillation,AF)患者接受华法林(warfarin,WF)抗凝治疗的现状和对AF患者中未使用WF抗凝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05—2014-05资料完整的365例AF住院治疗患者的病历及相关资料,并着重收集AF患者个人的血管栓塞因素、用药禁忌、抗凝药使用情况和未使用WF进行抗凝的临床原因等信息。结果在无抗凝禁忌的289名AF患者中,有224名患者为标准规定的栓塞高危风险因素,占77.5%;在265例接受抗凝治疗的AF患者中,有31例使用了WF抗凝,WF应用率仅有11.7%;另外通过对不存在抗凝禁忌的AF患者的用药总体正确率仅14.9%。对未接受WF抗凝治疗因素分析可知,患者拒绝及AF阵发为主要原因。结论 WF作为抗凝标准中规定的抗凝药物,其在对于AF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较为不足,今后在我科工作的范围内应加强医生对患者关于WF抗凝药使用和基本知识的健康宣教,并严格按照规定用药、正确用药,从而使AF患者接受更加合理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服用华法林病人加强随访的抗凝效果。[方法]将400例非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比较两组病人6个月内的遵医行为状况、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栓塞及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病人按时随访、按时用药、按量用药、戒酒等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用药后6个月INR达标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72.0%(χ~2=4.560,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28.0%(χ~2=4.000,P0.05)。[结论]加强随访具有提醒、监督、推动与宣传教育病人的效果,使应用华法林的病人获得了成功、规范的抗凝治疗,提升了用药方面的安全程度,进而达到了防范脑卒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法。2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通过家庭访视来评估患者华法林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未合并其他疾病、接受过抗凝宣教的患者抗凝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合并其他疾病、未接受过抗凝宣教的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的抗凝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入院时评分;干预组患者经自我管理教育后,抗凝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心房颤动的总患病率为0.77%,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长,80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达7.5%。发生心房颤动时由于心房失去规律的收缩与舒张功能,致左心耳血流缓慢、血液淤滞,易导致左心耳附壁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引起的脑栓塞是心房颤动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是5%,是无心房颤动患者的2~7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心房颤动的总患病率为0.77%,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长,80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达7.5%[1].……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下称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主要危害是缺血性脑卒中。由于房颤并发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使得抗凝治疗成为房颤患者治疗策略的重中之重。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是华法林,它能够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但由于该药治疗安全窗窄,半衰期长,与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明显,抗凝治疗需在严密监测国际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或心房扑动(AFL)患者应用国产华法林抗凝的合适起始剂量。方法入选108例NVAF和AFL患者,随机分入起始剂量3.125mg组(第一组)50例和起始5mg治疗组(第二组)58例。于治疗第4、5、7、9天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直到INR稳定于2.0~3.0,随访2个月。结果与3.125mg起始剂量组相比,5mg起始剂量组INR达标速度快,二组均无明显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INR增高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中国NVAF或AFL患者,以5mg为初始剂量应用华法林能使INR安全、迅速、有效地达标并稳定,为较合适起始剂量。  相似文献   

12.
报道21例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随访管理。针对老年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卒中的高危风险及认知和行为能力下降,进行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和指导、定期门诊随访,落实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的定期监测及华法林的剂量调整,为患者长期有效安全进行抗凝治疗提供了保障,有效降低了患者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堂 《临床医学》2010,30(6):63-64
目的评价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223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治疗组112例与阿司匹林对照组111例。治疗组给于华法林片,每次2.5 mg,第1天每天3次,第2天每天2次,然后每天1次,治疗开始每2天复查1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后每月复查1次INR,依据INR调整华法令用量,使INR保持在2.0~3.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50 mg,每天3次。每2周进行1次随访,随访期为1年,观察血栓栓塞事件及有无出血情况。结果华法令组的栓塞发生率为1.8%,阿司匹林组为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令组出血发生率为3.6%,阿司匹林组为1.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使INR保持在2.0~3.0,能有效的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不良反应轻微,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至2017年4月,收集有关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项研究,研究对象2194例。Meta分析结果:华法林组的抗凝效果优于阿司匹林:脑梗死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OR=0.15,95%CI:0.08~0.29,P0.05);脑卒中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OR=0.35,95%CI:0.22~0.57,P0.05);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OR=0.42,95%CI:0.25~0.71,P=0.001);死亡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OR=0.28,95%CI:0.14~0.59,P=0.001);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0,95%CI:0.66~1.22,P=0.488)。结论华法林的安全性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华法林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5.
徐荣  郭金成  郭明 《临床荟萃》2015,30(3):272-275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和华法林剂量的动态变化,为经验性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心血管专科门诊每月进行规律随访的抗凝治疗时间>12个月、年龄≥65岁的持续性房颤患者52例,根据随访记录统计患者出血、脑梗死的情况以及华法林的用药剂量。结果经心电图确诊的持续性房颤患者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龄(72.5±5.6)岁,平均随访时间(23.20±11.35)个月;在随访期间,未出现颅内出血等严重威胁生命的出血,轻度出血10例,其中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1例、咯血2例、结膜出血3例和双下肢皮肤瘀斑 2例;52例患者出现脑梗死 1例(1.9%);在长达24个月的随访时间中,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剂量无显著变化,达到充分抗凝的平均剂量为3.6 mg/d左右。结论房颤患者长期抗凝治疗安全有效,其平均维持剂量约为3.6 mg/d,但需要规律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法华林治疗,3mg/d口服,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200mg/d口服。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INR值及血栓栓塞、出血等事件。结果观察组华法林维持量(1.75~4.75)mg/d,平均剂量(2.00±0.75)mg/d,INR值为3.08±0.72。2组出血发生率相似(P>0.05);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5%vs20.0%,P<0.05)。结论在严密监控INR情况下,使用华法林治疗房颤安全、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用药指导和护理体会。方法 96例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服用前强化健康教育,服用期间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正规的抗凝治疗和护理,未出现血栓栓塞事件发生,2例患者出现轻微皮下出血,经调整华法林剂量后出血停止,无严重出血发生。结论 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应定期监测PT及INR。早期发现出血的征象并加强健康教育,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临床路径在心内科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探讨临床路径对心血管药物规范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正确认识加强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 将在心内科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进行干预.通过达标时间、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调查等指标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各项指标除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评分外,临床路径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推行临床路径,可更合理的规范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路径在心内科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探讨临床路径对心血管药物规范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正确认识加强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将在心内科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临床路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进行干预。通过达标时间、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调查等指标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各项指标除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评分外,临床路径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推行临床路径,可更合理的规范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