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信号分子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Smad4和Smad7的表达,对阳性信号分子采用RT-PCR进一步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TGF-β1,TβRⅠ,TβRⅡ,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对Smad3蛋白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RT-PCR结果显示,Smad3 mRNA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3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AMSCs)是否具有MSCs特性,以及经TGF-β_1和VEGF联合诱导后是否具有向韧带成纤维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取自愿捐赠的足月产妇胎盘,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培养h A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h AMSCs表型分子,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 AMSCs其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和波形蛋白表达情况。取第3代h AMSCs,分别使用含TGF-β_1和VEGF的L-DMEM/F12成韧带或纤维细胞诱导培养基(实验组)和普通L-DMEM/F12培养基(对照组)培养,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培养5、10、15 d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韧带及血管生成相关特异性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示h AMSCs呈单层贴壁生长;流式细胞术结果示h AMSCs表达MSCs表型分子;免疫荧光染色示h AMSCs高表达波形蛋白、低表达CK-19;h AMSCs具有向成骨、成软骨及成脂细胞分化的能力。CCK-8法检测示,7 d时两组细胞均达增殖高峰,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于7 d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示,培养5、10、15 d时实验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细胞连接素(Tenascin-C)表达染色均较对照组增强。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示,随时间延长实验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Fibronectin、α-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VEGF m RNA相对表达量均逐渐上调(P0.05)。除培养5 d两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VEGF m 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实验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Fibronectin、α-SMA和VEGF 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 AMSCs具有MSCs特征,且体外增殖能力良好,可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体外诱导后韧带成纤维细胞及血管生成相关特异性基因表达上调,韧带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分泌增加,TGF-β_1联合VEGF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韧带的生长因子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ata 1,TGF-β1)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诱导成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BMSCs,探索病毒感染最佳条件,取第3代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慢病毒载体将外源性TGF-β1基因转染入细胞,观察绿色荧光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7、14 d时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Real-time PCR检测Ⅱ型胶原及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结果]TGF-β1基因转染BMSCs后能够稳定表达。转染7、14 d时,实验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均为阳性。转染7、14 d时,实验组II型胶原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转染7 d时,实验组聚集蛋白聚糖mRNA变化不明显,而14 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病毒介导的TGF-β1基因可成功转染大鼠BMSCs,并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在此过程中软骨特异性标志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mRNA表达具有时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增生性瘢痕(H)和瘢痕疙瘩(K)组织中 TGF-β_1及Ⅰ、Ⅲ型前胶原 mRNA的表达,了解其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斑点杂交分析检测 H 和 K 组织中Ⅰ、Ⅲ前胶原及 TGF-β_1mRNA 稳态水平的改变;原位杂交检测 TGF-β_1 mRNA 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结果①K 和 H 组织中 TGF-β_1 mRNA 稳态水平明显高于 N 组和 S 组;②K 选择性Ⅰ型前胶原 mRNA 表达增强,而 H 组织中Ⅰ、Ⅲ前胶原 mRNA 表达均增强。结论 TGF-β_1在 H 和 K 的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作用,K 和H 发生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 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兔BMSCs,取BMSCs(P3).实验组:含TGF-β1的诱导培养基,对照组:不含TGF-β1诱导培养基,体外培养两周.阿尔新蓝法(Alcian blue)检测培养基内葡糖胺聚糖(GAG)含量.培养第14天,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髓核样细胞Ⅱ型胶原(CollagenⅡ)及聚集蛋白多糖(Aggrecan) mRNA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ollagenⅡ的含量变化.结果 GAG检测结果显示,第7、10、13天实验组GA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Collagen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表达量较对照组高.Real-time PCR结果证实:实验组CollagenⅡ和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TGF-β1能明显增加BM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诱导生物活性,促进BMSCs向髓核样细胞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机械牵张力不同加载时间对诱导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ormal skin fibroblasts,NSFB)向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HSFB)转化的影响。方法:同一人体NSFB和HSFB分别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载0.1Hz、10%拉伸幅度的机械牵张力3d、5d、7d,对照组细胞均不加力。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SYBR Green q PCR法检测细胞p130Cas、Integrin-β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Ⅰ型胶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 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GF-β_1和Ⅰ型胶原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Integrin-β_1、p130Cas、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机械牵张力加载5d时,NSFB实验组与HSFB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水平及p130Cas、Integrin-β_1、TGF-β_1、Ⅰ型胶原、α-SMA表达水平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载3d、7d时,以上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Hz、10%拉伸幅度的机械牵张力加载5d可使NSFB表现出HSFB的部分生化特征,机械牵张力对NSFB向HSFB转化过程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猪TGF-β1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BMSCs,为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提供TGF-β1修饰的BMSCs,作为持续、高效的种子细胞。方法将已获取的目的基因TGF-β1cDNA包装至慢病毒载体中,通过PCR及基因测序对阳性克隆进行鉴定,并测定病毒滴度。取2月龄巴马香猪(体重约15 kg)骨髓制备BMSCs,取第2~3代用于实验。用TGF-β1重组慢病毒载体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50、70、100、150分别转染BMSCs,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以Western blot检测不同MOI值的转染效果,确定最佳MOI值。用TGF-β1重组慢病毒载体以最佳MOI值感染BMSCs作为实验组,以空载体转染的BMSCs(空载体组)及未转染的BMSCs(空白组)作为对照,通过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ELISA等方法检测TGF-β1基因及蛋白在BMSCs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测Ⅱ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经PCR及基因测序鉴定TGF-β1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成功转染BMSC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强绿色荧光;Western blot示MOI为70时转染效果最佳;RT-PCR示实验组TGF-β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示实验组TGF-β1蛋白及Ⅱ型胶原呈阳性表达,而空载体组及空白组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ELISA示实验组TGF-β1蛋白至转染后21 d仍有较高表达。结论 TGF-β1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可成功转染BMSCs,TGF-β1蛋白可长期、稳定表达,促使BMSCs向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慢性胰腺炎(CP)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尾静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模型组(尾静脉注射二氯二丁基酯制作大鼠CP模型),治疗组(造模后尾静脉注射BMSCs),假治疗组(造模后尾静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每组10只。取大鼠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及纤维化程度评分,ELASA法检测胰腺组织中胰腺星状细胞(PSC)活化表达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蛋白,瓜型胶原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q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PSC凋亡基因BNIP3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TGF-β1、Smad2、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将CP大鼠PSC培养体系分为对照组(单纯PSC培养组)和治疗组(PSC和BMSCs共培养组),每组5份标本,ELASA法检测α-SMA,I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IL-10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PSC凋亡基因BNIP3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TGF-β1、Smad2、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结果(1)治疗组大鼠胰腺病理学评分及纤维化程度评分均低于模型组与假治疗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α-SMA、I型胶原蛋白、Ⅱ型胶原蛋白水平,TGF-βl、Smad2、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与假治疗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SC凋亡基因BNIP3以及IL-10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与假治疗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α-SMA、I型胶原蛋白、Ⅰ型胶原蛋白水平,TGF-β1、Smad2、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SC凋亡基因BNIP3以及IL-10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可通过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抑制PSC增殖活化,减少胰腺纤维化的形成,进而控制慢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积雪苷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分为对照组(不建模)、模型组(不干预)、联合组(1 565 nm 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积雪苷治疗)、点阵组(1 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和积雪苷组(仅以积雪苷治疗)。分组干预后行大体观察、HE 染色、MASSON 染色,TUNEL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凋亡,Real-time PCR、Western blot 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Smads、IL-6 等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 经造模分组干预后,大体观察、HE 染色和 MASSON 染色可见联合组瘢痕增生减少 ;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显示,联合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 ;Real-time PCR 及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联合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IL-6、Smad 2 表达升高,Smad 7 表达降低。结论 1 565 nm 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积雪苷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激光或积雪苷治疗,其作用机制与 TGF-β1、IL-6、Smad 2 表达升高,Smad 7 表达降 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KLD-12多肽复合重组人BMP-2(recombinant human BMP-2,rhBMP-2)诱导兔BMSCs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BMSCs。取第3代BMSCs分别采用KLD-12多肽/rhBMP-2凝胶三维培养(实验组)和KLD-12多肽凝胶培养(对照组)。培养7 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细胞在凝胶内的形态;3、7、10、14、21 d检测两组细胞培养基中ALP及骨钙蛋白含量;培养14 d两组行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Ⅰ型胶原和骨钙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7 d实验组及对照组凝胶内BMSCs呈圆形,分布均匀。两组培养3、7 d时ALP表达量及骨钙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1 d实验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培养14 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示,实验组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阳性,且荧光强度较对照组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组Ⅰ型胶原、骨钙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02,P=0.000;t=12.998,P=0.000)。结论 BMSCs在KLD-12多肽内正常生长并增殖,KLD-12多肽/rhBMP-2凝胶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的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3,TGF-β3)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重组腺病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e stem cells,BMSCs),诱导其向类髓核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将培养获得的BMSCs分成5组,A:空白对照组,B:免疫荧光对照组,C:TGF-β3单独转染组,D:BMP-7单独转染组,E:TGF-β3+BMP-7共转染组。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的TGF-β3和BMP-7重组腺病毒对BMSCs进行转染,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染效率,培养14d后,再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A、C、D、E组细胞TGF-β3和BMP-7蛋白分泌情况,以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蛋白聚糖(ACAN)、Ⅰ型胶原(Collagen Ⅰ)、Ⅱ型胶原(Collagen Ⅱ)、Ⅹ型胶原(Collagen Ⅹ)、SOX9基因表达水平,明确腺病毒转染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以TGF-β3和BMP-7重组腺病毒转染兔BMSCs后常规DMEM培养基培养14d,细胞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圆形及椭圆形细胞明显增多。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共转染组TGF-β3和BMP-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培养14d时,Realtime PCR检测ACAN、Collagen Ⅰ、Collagen Ⅱ、SOX9基因的表达水平转染组(C、D、E组)较对照组(A、B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Collagen Ⅰ和SOX9表达单独转染组(C、D组)与共转染组(E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ollagen Ⅱ表达共转染组较单独转染组明显增高(P<0.05)。TGF-β3单独转染组和共转染组的Collagen Ⅹ基因表达较BMP-7单独转染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转基因技术重组TGF-β3和BMP-7腺病毒可成功转染兔BMSCs,获得TGF-β3和BMP-7蛋白的表达。TGF-β3和BMP-7腺病毒共转染兔BMSCs后,可有效诱导兔BMSCs向类髓核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GF-β_1诱导的黄韧带细胞增生效应及其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腰椎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黄韧带组织,采用胶原酶预消化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黄韧带细胞。采用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进行细胞鉴定。取第3代黄韧带细胞分为5组,A、B、C、D组分别于细胞中加入3 ng/mL TGF-β_1、50 ng/mL CTGF、3 ng/mL TGF-β_1+CTGF中和抗体(1∶500)封闭、50 ng/mL CTGF+CTGF中和抗体(1∶500)封闭,E组加入无血清DMEM作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TGF-β_1和CTGF对黄韧带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TG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CTGF基因表达。结果培养的黄韧带细胞形态呈多样性,均表现出典型的黄韧带成纤维细胞表型;所有细胞均表达Ⅰ型胶原蛋白及波形蛋白,部分细胞表达Ⅲ型胶原蛋白;MTT鉴定示随培养时间延长,各代细胞吸光度(A)值均逐渐增加,同代细胞各时间点间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各代细胞间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 h MTT法检测示A、B组细胞A值显著高于E组(P0.05);而加入CTGF中和抗体后,C、D组A值降低,但仍高于E组(P0.05);A、C组间及B、D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A、B组CTGF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E组(P0.05);而加入CTGF中和抗体后,C、D组CTGF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但仍高于E组(P0.05);A、C组间及B、D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检测示,与E组比较,A组CTGF、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高(P0.05);加入CTGF中和抗体后,C组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但仍显著高于E组(P0.05)。B组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E组(P0.05),但CTGF mRNA相对表达量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CTGF中和抗体后,D组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量受到抑制,低于B组,但仍显著高于E组(P0.05),CTGF mRNA相对表达量与B、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_1可促进黄韧带细胞的CTGF、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TGF-β_1通过CTGF协同促进黄韧带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兔屈趾肌腱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增殖、胶原产生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细胞的增殖和胶原产生的影响。方法 从兔屈趾肌腱分离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并培养,在使用TGF-β1培养后,细胞的数量和胶原产生量被测量,并与不使用TGF-β1培养的对照组比较。另外,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使用TGF-β1前后各种细胞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结果 所有3种细胞均可以产生Ⅰ、Ⅱ、Ⅲ型胶原组织,TGF-β1使培养的细胞数量降低,但能显著性地增加Ⅰ、Ⅱ、Ⅲ型胶原组织产生和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 调节TGF-β1的水平能调节胶原组织的产生,可能为临床上防止肌腱粘连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微团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成软骨细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斌  张伟  王健  孙水  吴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3):1819-1822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诱导形成软骨细胞的方法,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1,TGF-β_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按加入诱导条件不同分为四组:A组:TGF-β_1+ bFGF;B组:TGF-β_1+ IGF-Ⅰ;C组:TGF-β_1;D组:空白对照组.3周后分别做四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试验、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A、B、C三组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MTT吸光度值和GAG含量检测结果均为:A组>C组>D组, B组>C组>D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兔BMSCs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诱导成软骨细胞,TGF-β_1和IGF-Ⅰ、bFGF在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和增殖时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s,KFb)转染Smad7过表达载体后,对细胞内Smad7、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因、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Smad7蛋白对瘢痕疙瘩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收集10例20~25岁男性瘢痕疙瘩患者(排除其他疾病)手术切下的瘢痕疙瘩组织,体外无菌条件下培养KFb后分为3组,A组为未转染组;B组为空载体pc DNA3.1(-)转染细胞组;C组为Smad7基因过表达载体pc DNA3.1(-)-smad7转染细胞组。转染48 h后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Smad7、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转染24 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C组Smad7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A、B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 RNA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P0.01),Smad7、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A组(P0.01)。MTT检测示,培养各时间点C组细胞增殖能力均小于A、B组(P0.05),A、B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染Smad7基因过表达载体能抑制KFb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6.
己酮可可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间质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在体外研究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其对Smad 7表达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UUO对照组和UUO PTX治疗组.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动物肾组织α-SMA表达.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经TGF-β1及PTX干预后,用蛋白印迹检测α-SMA和Smad 7表达,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仅血管壁α-SMA免疫染色阳性.UUO对照组第3 d、第7 d、第14 d,α-SMA表达程度分别为(2.90±0.71)%、(8.50±0.97)%、(17.9±2.70)%,PTX治疗组则分别为(2.70±0.62)%、(6.90±0.83)%、(13.8±1.9)%,术后第7 d(P<0.05)、第14 d(P<0.0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TGF-β1(8 ng/ml)刺激HK-2细胞72 h后,α-SMA表达强度为(87.7±7.0)%,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浓度为(2 560.49±95.03) ng/ml;而加入PTX 10、50、100、300、500 μg/ml干预72 h后,α-SMA表达强度(F=174.998,P<0.001)和培养上清中的Ⅰ型胶原(F=460.883,P<0.001)呈浓度依赖性减少.在TGF-β1刺激前24 h、TGF-β1刺激后0 h、12 h、24 h、36 h或48 h后分别加入PTX(500 μg/ml),α-SMA表达强度(F=144.131,P<0.001)和培养上清中的Ⅰ型胶原(F=444.557,P<0.001)则呈时间依赖性减少.TGF-β1刺激的同时,分别加入PTX 10、50、100、300、500 μg/ml干预72 h后,Smad 7表达强度分别为(50.6±3.1)%、(49.4±2.9)%、(48.9±2.5)%、(51.4±1.8)%、(49.5±3.0)%,与阳性对照组(46.9±3.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PTX可减少UUO大鼠肾间质α-SMA表达;(2)在体外,PTX可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该作用与Smad 7表达无关,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信号转导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及其与p53基因及Smad4的关系。方法选用3种含有不同p53基因状态的人肝癌细胞系,均分为TGF-β1诱导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的凋亡进行定量检测;另外,应用Lipofectamine2000把含有Smad4结合元件和荧光素酶基因的TGF-β1可诱导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对细胞进行转染,再经TGF-β1作用,分别检测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在应用TUNEL检测的3个细胞系中,TGF-β1能诱导HepG2细胞(野生型p53)凋亡,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突变型p53)和Hep3B细胞(缺失型p53)凋亡细胞较少,其细胞凋亡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检测提示,HepG2细胞的Smad4表达活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uh-7和Hep3B细胞的Smad4表达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pG2细胞系比Huh-7和Hep3B细胞系更易发生TGF-β1诱导的凋亡,Smad4是TGF-β1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尿道成纤维细胞增殖、Ⅰ、Ⅲ胶原分泌以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雄性SD大鼠尿道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APA溶液在不同时间对鼠尿道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活力的影响;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RAPA干预后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胶原含量的变化;RT-PCR检测雷帕霉素对TGF-β1、Ⅰ、Ⅲ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体外培养鼠尿道成纤维细胞的吸光度(A值)逐步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羟脯氨酸比色法、RT-PCR测定不同浓度(0、10、20、40、80、160ng/mL)RAPA干预前后的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胶原含量表达逐渐减少,TGF-β1、Ⅰ、Ⅲ胶原基因表达降低,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抑制大鼠尿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少胶原生成以及降低细胞内TGF-β1、Ⅰ、Ⅲ胶原的基因表达,在预防、治疗尿道狭窄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体外培养组织工程皮肤几种活性肽及细胞外基质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组织工程皮肤的生物学活性. 方法将表皮细胞和(/或)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脱细胞真皮表面,经培养后形成各种皮肤替代物,分别于接种后3、7 d时收集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转化型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含量. 结果各皮肤替代物上清中均可检测到一定量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培养7 d与3 d时相比,除TGF-β1外,其余各指标的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含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皮肤替代物与单纯含成纤维细胞的皮肤替代物相比,培养上清中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1). 结论体外培养的皮肤替代物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种植表皮细胞对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OM)对人增生性瘢痕(HS)成纤维细胞增殖、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以及对Smad3和Smad7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探讨OM对HS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HS成纤维细胞,CCK-8检测不同浓度OM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real-time PCR检测α-SM-Actin、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mad3和Smad7蛋白量的改变.结果 OM干预后成纤维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抑制率呈现OM浓度依赖性.OM浓度为400 mg/L时,抑制率为53.44%;Ⅰ、Ⅲ型胶原及α-SM-Actin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无OM干预组细胞;Smad3蛋白表达下降了48.16%,而Smad7蛋白表达量增加了55.24%.结论 OM作用于HS成纤维细胞可产生抑制效应,其部分机制是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负性调节,实现对细胞的胶原合成及收缩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