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CT征象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在我院行高分辨CT征象检查的56例肺内孤立结节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比较良恶性肺内孤立结节患者不同征象特征以及不同指标诊断准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恶性肺内孤立结节患者影像学图片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和分叶征发生率比良性肺内孤立结节患者要高,而钙化发生率较良性肺内孤立结节患者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肺内孤立结节患者空泡征/支气管征和卫星灶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影像学特征联合进行鉴别时,分叶征和毛刺征联合鉴别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结论高分辨CT影像学检查能清晰显示肺内孤立结节患者形态特征,分叶征联合毛刺征有助于提高良恶性肺内孤立结节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在肺孤立性结节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7月本院诊治的肺孤立性的结节病灶9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于肺孤立性结节病灶90例患者中,其中恶性肺结节所占比例为60.00%,良性肺结节所占比例为40.00%,且两者于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等CT征象上对比差异显(P0.05)。多排螺旋CT在肺孤立性结节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为99.00%;恶性肺结节者于净增强和增强峰CT值(47.84±4.67)HU和(80.24±10.50)HU均比良性肺结节高,两者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肺孤立性结节病灶患者应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有利于鉴别肺结节病灶的良、恶性,具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确诊,记录患者的螺旋CT三维重建以及CT平扫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观察螺旋CT三维重建以及CT平扫结果的准确率。结果三维重建成像在与CT平扫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短毛刺征、空泡征以及分叶征等恶性征象的检出中,三维重建在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以及分叶征的检出率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泡征的检出情况比较,平扫检出阳性率高于三维重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的短毛刺征检出率稍高于CT平扫,但二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成像对SPN良恶性的确诊准确率可高达80.30%,明显高于CT平扫的60.61%。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分辨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中准确率较高,但仍有部分病变不能完全分辨,甚至可能出现误诊,要提高诊断率,需要应用增强、灌注等多种方法有机的结合,综合应用,提高准确率,取长补短,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多层螺旋CT(MSCT)征象特点及其筛查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73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观察患者MSCT征象特点,分析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良性结节平均直径短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结节边缘模糊、内部分叶征及内部毛刺征检出率均低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检出率低于恶性结节,实性结节检出率高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结节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卫星灶检出率均低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良好。结论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有良好的临床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比较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50例未经治疗的直径≤3.0cm的肺孤立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分别进行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通透性值(Permeability,PMB)。同时绘制同层面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判断结节良恶性,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各灌注参数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发现恶性结节34例,良性结节16例。两组结节的各灌注参数差异显著,P〈0.01;同层面结节的TAC曲线良恶性差异显著,有助于提示结节性质,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通透性值(PMB)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24%,87.50%;90%,94.12%,81.25%;94.00%,91.12%,100.00%;86.00%,94.12%,68.75%。结论双源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均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性与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MS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渗透系数(PS)、平均通过时间(MT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SCT灌注成像参数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72例孤立性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43例,良性结节29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BF、BV、PS水平均高于于良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与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SCT灌注成像BF、BV、PS单项参数或联合参数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且联合参数的AUC最高。结论:MSCT灌注成像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中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晓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84-428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采用PhilipsBrilliance多层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检查,并对其中良性、恶性两种疾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包括22例良性病变和40例恶性病变,良性肺结节与恶性肺结节病变直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肺结节多伴有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含气支气管征,与良性肺结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性与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疑似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高分辨CT检查、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良恶性SPN的高分辨CT征象差异,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CT检查在良恶性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SPN,包括恶性结节35例,良性结节45例;高分辨CT诊断恶性结节36例,良性结节44例,CT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93.33%,诊断准确率为93.75%。恶性结节患者的CT征象中,毛刺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显示率均高于良性SPN组,而钙化显示率均低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能准确显示SPN的形态分布及影像特征.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比较64层CT灌注成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50例未经治疗的直径≤3cm的肺孤立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通透性值(PS)。同时绘制同层面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判断结节良恶性,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各灌注参数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发现恶性结节34例,良性结节16例。两组结节的各灌注参数差异显著,P0.01;同层面结节的TDC曲线良恶性差异显著,有助于提示结节性质,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通透性值(PS)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24%,87.50%;90%,94.12%,81.25%;94.00%,91.12%,100.00%;86.00%,94.12%,68.75%。结论64层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性、炎症、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Ph ilips B rilliance 64层螺旋CT最新"摇篮灌注"成像技术通过对40例孤立性肺结节进行灌注扫描,调整灌注成像检查中技术参数,评价孤立性肺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模式,记录其增强前密度值、增强峰值(PH)、孤立性肺结节与主动脉PH值的比值(S/A)以及孤立性肺结节的强化模式,计算孤立性肺结节的灌注值,结合孤立性肺结节的形态特征及血流模式联合诊断病变性质,所有病例与病理对照。结果:恶性和炎性结节的PH(P〈0.0001;P〈0.0001)和S/A比值(χ2=32.62,P〈0.0001;χ2=15.46,P〈0.000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而恶性和炎性结节之间的PH(P=0.96)和S/A(χ2=0.35,P=0.55)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炎性结节增强前密度低于恶性结节(P〈0.05)。恶性和炎性结节的灌注值均高于良性结节(P〈0.001,P〈0.01),而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灌注值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63)。结论:Ph ilips B rilliance 64层螺旋CT最新"摇篮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良、恶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优化"摇篮灌注"成像技术参数有利于孤立结节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参数变化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肺内良、恶性孤立性结节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测定肺内病灶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参数。结果:CT灌注结果分析:BF、BV和PS在三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恶性和炎性组的BF、BV、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且恶性组PS值高于炎性组(P〈0.01),恶性组BF、BV值与炎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能定量测量肺结节血流模式,并且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对于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扫描联合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atse,TR)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结节46例(恶性组),良性结节43例(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SPN CT征象及血清TR水平,比较CT扫描、TR检测、CT联合TR检测3种方法诊断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恶性组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阳性率高于良性组,结节最大长径大于良性组,血清TR水平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CT检查分别为78.3%、88.4%和83.1%,血清TR水平分别为37.0%、86.0%和60.7%,联合检查分别为82.6%、86.0%和84.3%。联合检查及单独CT诊断SPN敏感度、准确度高于TR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及CT联合血清TR检测对SPN的诊断价值优于TR检测,TR检测可以有效辅助CT扫描对SPN的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在肺孤立性结节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0例患者均进行了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在这30例患者中,有良性肺结节患者22例,有恶性肺结节患者8例。这30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用螺旋CT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病灶的准确率达100%。结论:使用多排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可发现该病的多种征象。这种检查方式可准确地诊断出孤立性肺结节的病灶,并区分出其良、恶性。该检查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张超  韦菊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8):879-881,884
目的:统计分析孤立性肺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3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肺结节病例,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按照良、恶性进行分组,对良、恶性肺结节周边征象进行分类统计,包括分叶征、血管切迹征、棘突征、毛刺征、边缘锐利、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阳性支气管征、晕征、卫星灶征、充血征、引流线征等12个邻近肺野征象。比较不同征象在良、恶性结节中出现的百分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43例病例中,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99例,除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外,其他周边结构征象在良、恶性肺结节中差异均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结论:绝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的周边征象对诊断有价值。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在良、恶性结节中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的血流特征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灌注特点并评价其在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灌注扫描,分别测得结节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值及拟合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可在时间-密度曲线的基础上,测定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后的CT值、增强峰值、增强净增值、达峰时间等形态学指标。结果肺恶性结节的BF、BV、PS值及增强峰值、增强净增值、达峰时间均高于肺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良,恶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净增值25Hu可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阈值。结论CT灌注成像可反映孤立性肺结节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可用于无创性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鉴别良恶性肺结节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并经病理学证实或临床随访后证实的80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结节患者42例(良性结节组),恶性结节患者38例(恶性结节组),均行320排CT双入口灌注扫描,测定肺结节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肺动脉血流量(PF)及灌注指数(PI),并与最终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恶性结节组平扫值、强化值及增强峰值均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恶性结节组BF高于良性结节组,PF和PI低于良性结节组(P<0.05);320排CT双入口灌注参数诊断良恶性肺结节的准确性为93.75%,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97.50%;PI诊断恶性肺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最佳诊断阈值为58.23,敏感度为91.36%,特异度为68.19%。结论 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在鉴别良恶性肺结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效能进行研究。方法对64例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检查,对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良、恶性结节各项灌注参数进行比较,对良、恶性结节特征参数值进行分析。结果良性肺结节患者的BV、PS值均低于恶性肺结节患者(P<0.05),良恶性肺结节患者的BF、MTT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分别为11.13±5.02、0.04±0.02,恶性结节强化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分别为30.18±17.13、0.19±0.02,恶性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SPN的诊断有着一定的优越性,更能有效地区分良、恶性结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SPN)与支气管关系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及30例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螺旋CT检查,观察3D-CT与2D-CT图像对病灶诊断情况,探讨支气管-孤立性肺结节类型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 在67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3D-CT诊断符合率为94.0%,明显高于2D-CT图像的7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以Ⅰ型为主(52.2%),Ⅱ型次之(31.3%);良性孤立性肺结节以Ⅲ型为主(53.3%),Ⅳ型次之(30.0%);在各型支气管-孤立性肺结节类型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清晰显示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关系,为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S)分级联合CT征象在孤立性肺磨玻璃影结节(GG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检查的孤立性肺GGN患者90例,按照GGN病理检查或两年随访结果分为良性组34例和恶性组56例。统计其Lung-RADS分级和CT影像学表现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GGN良恶性的相关因素;构建Lung-RADS和CT征象的联合变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性能。结果 Lung-RADS分级诊断GGN性质的敏感度为89.29%,特异度为58.82%;恶性组不规则形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的比例及Lung-RADS分级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毛刺征、分叶征、Lung-RADS分级是恶性GGN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Lung-RADS分级与CT征象的联合变量诊断GG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12%和83.33%,高于Lung-RADS分级诊断性能。结论 Lung-RADS分级联合CT征象在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鉴别诊断困难,可疑肺肿瘤的4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做CT灌注检查,按入选标准共有20例纳入研究。先行常规CT扫描,确定肺肿瘤中心部位,对选定肿瘤层面行灌注成像,包括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参数,以此来评价并定量地反映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灌注状态。结果 孤立性肺结节的恶性与良性病变BV、MTT、BF、PS经分别进行两样本独立t检验,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病变BV、BF、PS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而MTT明显低于良性病变。比较传统CT常规扫描方法和CT灌注检查对孤立性肺结节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和95%,经χ2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CT灌注检查诊断符合率更高。结论 CT灌注能反映出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特点,其结合肺结节常规CT扫描的形态学特征能为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