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索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代谢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60岁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301例,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维生素D、血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及握力测定,分析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组BMI、维生素D、骨骼肌肌肉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握力显著低于骨质疏松组(P < 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低握力显著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分别为OR=2.85,P<0.001; OR=2.34,P=0.034),高BMI显著降低骨质疏松风险(OR=0.84,P<0.001)。结论 女性、低握力是老年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独立的危险因素,BMI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以不同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疗效及对CD4+T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2020年6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150例HIV/AIDS为研究对象,依据HAART方案分为替诺福韦(TDF)组和齐多夫定(AZT)组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浆病毒载量和CD4+T细胞变化,采用WHO生存质量艾滋病专用量表简表(WHOQOL-HIV BREF)测试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DF组总有效率为93.33%(70/75),AZT组总有效率为89.33%(6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和AZT组治疗前HIV病毒载量<40 copies/mL分别为4例(占5.33%)和5例(占6.67%),经治疗12个月 HAART,患者 HIV病毒载量明显下降,<40 copies/mL分别为65例(占86.67%)和60例(占80.00%),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81,99.86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12个月HIV病毒载量在<40、40~<200和≥200 copies/mL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和AZT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CD4+T细胞分别为(250.22±88.12)个/μL和(244.89±83.97)个/μL、(394.44±155.28)个/μL和(373.17±146.61)个/μL,TDF和AZT组治疗12个月CD4+T细胞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3,9.636, 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3、6和12个月CD4+T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和AZT组分别治疗12个月,WHOQOL-HIV BREF 8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白细胞下降、肝功能异常、疲倦乏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两种不同HAART方案治疗HIV/AIDS均具有良好疗效,能够降低血浆HIV病毒载量,提升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确诊患者与无症状感染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水平与其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关系。方法 动态纳入2021年2月—2021年1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无症状感染者与COVID-19确诊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资料,连续监测其住院期间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情况,记录核酸转阴时间。采用t检验或者秩和检验、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分别考察各组变量的分布特征及不同变量间的联系,将不同BMI分组间分布存在差异(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253名研究对象,年龄18~63岁,年龄的M(P25,P75)为37.00(30.00,47.00)岁,男女比例为4.16∶1。研究对象的BMI为(23.97±3.33)kg/m2,50.59%(128/253)的研究对象超重或肥胖,超重者占78.13%(100/128)。所有研究对象的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在1~71 d,M(P25,P75)为7.0(2.0,18.0) d (P<0.001),其中消瘦或体重正常者、超重或肥胖者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M(P25,P75)分别为5.00(2.00,19.00) d、8.00(2.00,17.75) d。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显示,BMI水平可能与核酸转阴时间无关(HR=1.090,95%CI:0.843~1.410,P=0.510)。结论 成年无症状感染者与COVID-19确诊患者中,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超重或肥胖现象较为普遍。尚且不能认为超重或肥胖是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奥利司他综合干预对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超重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的MS组分及治疗有效率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62例合并MS的超重或肥胖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单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者作为对照组(n=18),奥利司他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者为观察组(n=44),观察不同方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S组分,体质量,性激素,肝、肾功能及MS治疗有效率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体质量、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均明显下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明显升高。观察组体质量、BMI、LDL-C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下降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S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利司他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在减轻体质量、改善脂代谢异常、降血糖等方面优于单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为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IV与HCV合并感染早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病毒载量的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基础数据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HIV与HCV合并感染的首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另选取HIV单独感染患者和HCV单独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病毒载量,并进行HIV与HCV病毒载量、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HIV/HCV组CD45+、CD3+、CD4+和CD8+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分别为702.50(443.25,1 788.50)cells/μL、564.00(356.00,1 337.75)cells/μL、75.50(25.50,179.00) cells/μL和506.50(315.50,1 030.50)cells/μL,CD4+/CD8+比值中位数为0.13(0.06,0.23),与HIV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HCV组CD45+、CD4+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显著低于H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HCV组HIV 病毒载量为4.82(3.81,5.54)log10 copy/ mL,HIV组为5.24(4.23,6.00)log10 copy/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HCV组HCV病毒载量为6.75(4.77,7.47)log10 copy/ mL,HCV组为6.47(5.91,7.04) log10 copy/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HCV组HIV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r=-0.525,P=0.017),HCV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无显著相关性(P>0.05)。HIV/HCV组HIV、HCV病毒载量无显著相关性(r=-0.040,P=0.842)。结论 暂未发现HIV与HCV合并感染后在疾病的早期两种病毒出现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DR-TB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对241例MDR-TB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的患者纳入无营养风险组,评分≥3分的纳入营养风险组,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可能的影响因素,再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筛选。结果 按照NRS2002评分标准,MDR-TB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7.26%(138/241);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职业、婚姻状况、居住地、初治/复治、体重下降>5%、肺叶受累情况、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BMI等11项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为初治/复治、体重下降>5%、白蛋白,调整的 OR值及 OR 95%CI分别为4.184 (2.163~8.093)、1.524(1.093~2.126 )、1.164 (1.105~1.227)。结论 营养师对复治MDR-TB患者、体重下降>5%、白蛋白降低的MDR-TB患者给予重点关注营养状况。采用适用的营养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提高MDR-TB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HIV高危人群的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状况,分析危险因素,建立更有针对性的HBV、HCV防制策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连续抽样等方法抽取2019—2020年浦东新区HIV高危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描述并比较HBV、HCV感染率的异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V、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5 784人,HIV感染率为2.46%,HBV感染率为7.16%,HCV感染率为2.52%,HBV-HCV合并感染率为0.14%,HIV-HBV合并感染率为0.21%,HIV-HCV合并感染率为0.03%,无HIV、HBV、HCV合并感染者。HB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45岁以上、男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肝炎家族史、手术治疗史、牙科诊疗史、静脉注射吸毒、针灸史、创伤性美容、修面或修足、不安全性行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5岁以上、本市户籍、婚姻状况离异或丧偶、输血或血制品、静脉注射吸毒,婚姻状况已婚为保护因素。结论 浦东新区HIV高危人群HBV、HC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建议加强HIV高危人群的HBV、HCV筛查工作,通过接种乙肝疫苗、禁毒、提供清洁针具、宣传安全套使用等多种措施阻断血液和性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艾滋病基本防治信息系统选取2008–2018年在西昌市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分析抗病毒治疗者的死亡和脱失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病死率和脱失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计2 723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总体病死率为1.92/100人年,总体脱失率为2.49/100人年。在开始抗病毒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分别为10.83/100人年、13.89/100人年。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死亡风险是年龄≥40岁(HR=2.30,95%CI:1.53~3.48)、男性(HR=1.94,95%CI:1.14~3.30)、ART前一年内结核感染(HR=1.92,95%CI:1.01~3.65)、ART前三个月出现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HR=2.44,95%CI:1.50~3.99)、ART前乙肝感染(HR=2.50,95%CI:1.32~4.71)、CD4+T淋巴细胞计数< 200 cells/ul(HR=1.79,95%CI:1.12~2.86)。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脱失风险是年龄≥40岁(HR=1.53,95%CI:1.07~2.18)、男性(HR=5.60,95%CI:2.60~12.08)、静脉吸毒(HR=2.18,95%CI:1.46~3.27)、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为EFV+3TC+TDF(HR=2.57,95%CI:1.32~5.01)。结论 西昌市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但在开始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较高。抗病毒治疗工作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重点要减少静脉吸毒人群刑满释放后的脱失,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湖北省HIV感染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截至2020年底湖北省HIV/AIDS的随访治疗信息,描述其人口学特征,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截至2020年底,湖北省HIV/AIDS抗病毒治疗比例为92.9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报告地区类别、确诊时长、感染途径,以及基线CD4不同的患者,其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不治疗风险是男性的0.67倍;年龄≤70岁组不治疗风险是<30岁组的2.11倍;文化程度中专/高中和大专以上者不治疗风险分别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的0.75倍和0.55倍;单身患者不治疗风险是在婚患者的2.14倍;外省和本省其他地市报告者不治疗风险分别是本县区报告者的1.50倍和1.43倍;确诊时长5~<10年、10~<15年、≥15年者不治疗风险分别是确诊时长<5年者的0.71倍、0.51倍和0.32倍;吸毒途径传播和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者不治疗风险分别是同性性传播途径感染者的6.38倍和1.52倍;基线CD4计数200~<350、350~<500、≥500个/mm3和未检测者不治疗风险分别是基线CD4<200个/mm3者的1.68倍,2.93倍,3.92倍和171.98倍。结论 湖北省HIV/AIDS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HIV/AIDS不同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动员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西崇左市4个边境市县(大新县、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基因型耐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艾滋病治疗人群的抗病毒治疗(ART)方案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18年9月371例来自崇左市4个边境市县年龄≥18岁的HIV感染者,收集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信息和pol区基因序列进行基因亚型和耐药情况分析。结果 获得371例患者的HIV pol区序列,对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有62例,总体耐药率16.7%,耐药患者基因亚型以CRF01_AE为主,占72.6%,其次是CRF08_BC,占22.6%;耐药类型以非核苷类药物为主,占75.8%,耐药突变位点以K103N为主,主要对EFV和NVP产生耐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来源于龙州县(OR=3.392,95%CI:1.093~10.525)、基因亚型为08BC(OR=9.431,95%CI:3.296~26.985),更换过治疗方案(OR=2.662,95%CI:1.241~5.708)与检出基因型耐药密切相关。基因距离分析显示CRF01_AE>CRF08_BC>CRF07_BC;不同亚型中,耐药组基因距离均大于非耐药组。结论 广西边境部分地区HIV/AIDS 患者抗病毒治疗耐药率较高,且高度耐药占比较高,需加强合理用药、HIV耐药检测,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has become more accessible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IV/AIDS) patients worldwide.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that the metabolic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HIV and HAART may increase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lead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e, therefore, set out to describe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of HIV/AIDS patients receiving HAART at a health facility in northern part of Nigeria.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Aminu Kano Teaching Hospital, Kano, Nigeria. Consenting patients, who had been receiving HAART, were compared with age and sex matched HAART-naive subjects.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electrocardiography, anthropometric and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s.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glucose, uric acid and lipid levels.

Results:

Two hundred subjects were studied, 100 were on HAART (group 1) and the other 100 (group 2) were HAART-naive. Subjects’ mean age for all the participants was 32.5 (7.6) years.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was 17% in group 1 and 2% in group 2 (P < 0.001). Similarly, 11% and 21% of group 1 subjects were obese or had metabolic syndrome compared with 2% and 9% of group 2 patients (P < 0.05 for both).

Conclusion:

HAART treat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prevalences of hypertension, obes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预测老年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972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收集2017年回访资料,应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该人群ICVD 10年发病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该人群ICVD 10年发病绝对风险2016年为12.8%、2017年为16.8%,2017年高于2016年(P<0.01),其中高危者由59.3%升高至67.7%(P<0.01);发病风险升高的154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血糖、血脂、尿素氮和肌酐均增加(P<0.01),超重及肥胖增加,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肾功能受损患病率增加(P<0.01),提示ICVD 10年发病风险升高与这些因素的升高相关。结论 天津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较高,ICVD 10年发病风险较大,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61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组439例,不合并MS(non-metabolic syndrome, NMS)组173例。比较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及血清尿酸浓度;比较不同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尿酸浓度;使用Person相关法分析血尿酸与MS各组分因子之间的关系;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血尿酸与MS关系的多因素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观察血尿酸预测MS的作用,并筛选截断值。结果 MS组血清尿酸浓度显著高于NMS组(P<0.05),随着MS组分数目增加,尿酸浓度升高;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酸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相关(r=-0.233,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酸(u...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和/或代谢综合征分成4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DM MS)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尿酸(UA)、甘油三脂(TG)、空腹血浆胰岛素、HOMA指数均高于未合并组(DM-MS)。糖尿病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DN MS)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DN-MS)。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病程、吸烟、收缩压、BMI、GHbA1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OMA指数。结论: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的大多数组分均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IV/HCV共同感染者脂肪肝的发生率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102例HIV/HCV共同感染者,通过彩超检查是否存在脂肪肝,分析所有患者的性别、感染途径、体质指数(BMI)、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和持续时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HCV-RNA定量值和HCV-RNA阳性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HCV共同感染者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102例HIV/HCV共同感染者中,21例(20.6%)存在脂肪肝.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发现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总胆固醇(TG)血症(OR=1.76,P=0.010)、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症(OR=0.14,P=0.049)和HAART持续时间(OR=1.03,P=0.006);未发现患者的性别、感染途径、BMI、肝肾功能、HAART方案、CD4+T淋巴细胞计数、HCV-RNA定量值和HCV-RNA阳性率与脂肪肝的发生相关.结论 HIV/HCV共同感染者中脂肪肝的发生率为20.6%;高TG血症、低HDL血症和HAART治疗持续时间是脂肪肝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1~5期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规律复诊的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化验检查结果。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以全因死亡作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CKD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CKD分期为1~5期并完成随访的存活患者881例,其中合并MS者307例,未合并MS者574例。共有82例患者随访死亡。单因素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血清白蛋白<42 g/L、合并MS、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CKD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S是影响CKD 1~5期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MS的CKD 1~5期患者死亡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各组分的发病情况,评估MS各组分对预测PCOS患者合并MS的预测能力。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收集人体测量学指标、基础内分泌指标和血糖血脂等生物化学指标,评估PCOS患者MS及其各组分的发病情况,筛选对PCOS患者发生MS高风险的预测指标。结果 ① 180例PCOS患者MS的患病率为43.89%;② 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分别为17~24岁32.14%、25~29岁39.53%、30~34岁50%、35~39岁80%;正常体质量、超质量、肥胖、重度肥胖的患病率非别为10.00%、51.16%、69.57%、85.71%;③ 合并有MS的PCOS患者的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均高于非MS的PCOS患者(29.16±3.85 vs 27.47±3.81,P=0.004;31.44±4.89 vs 24.29±4.87,P=0.000),两组患者的血总睾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④ PCOS患者发生MS最好的预测指标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9 mmol/L(敏感度为91.14%,特异度为88.12%)。结论 PCOS患者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年龄和肥胖情况是决定不同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关键因素。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以较好的评估PCOS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特点,探讨老年人MS合并MCI患者的高危代谢因素,降低MS合并MCI的发病率。 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南京仙林及华侨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93例,分为MS合并MCI组(58例)、单纯MS组(79例)、单纯MCI组(103例)及对照组(253例)。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及既往史,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完成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的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MS合并MCI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 MS合并MCI组SBP、FBG、TG、BMI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MS组FBG、TG、BMI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MCI组SBP明显高于对照组,TG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肥胖(BMI≥28 kg/m2)(OR=3.685,95%CI 1.663~8.167)、高血压(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OR=2.669,95%CI 1.247~4.598)、高TG (≥1.7 mmol/L)(OR=5.920,95%CI 3.064~11.438)是MS合并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老年人MCI受MS多种代谢异常影响,肥胖、高血压、高TG等因素与老年人MS合并MCI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血管病的代谢紊乱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时代谢紊乱的特点和进一步寻找其相关因素,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对202名正常人及623例急性脑血管病(381例脑梗死、242例脑出血)患者住院的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LDL)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中,伴高血压者分别为91.7%、92.1%;伴高血糖者分别为49.3%、36.8%;伴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分别为29.7%、36.0%.(3)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中,合并代谢综合征者分别占12.1%、19.4%;合并两种代谢紊乱者分别占44.3%、39.7%;合并1种代谢紊乱者分别占39.9%、38.6%;无代谢紊乱者仅分别占3.7%、2.3%.同时,除合并代谢紊乱者血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代谢紊乱者外,合并两种以上代谢紊乱患者中BMI、血糖、TG、LDL均高于对照组及无代谢紊乱者(P<0.05).(4)相关分析显示,代谢紊乱因素中,年龄、血糖、血压、BMI及LDL与急性脑血管病明显相关.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多伴有代谢紊乱,提示有效控制代谢紊乱,有利于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代谢综合征可能比传统危险因素更能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集中了5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代谢综合征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流行趋势和预后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单中心注册研究DESIRE(Drug-Eluting Stent Impact on Revascularization),入选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30日在我院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或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所有患者,记录其临床资料,及随访期间临床不良事件,患者死亡为随访终止,记录死亡时间.代谢综合征定义采用美国2005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修订(2005 NCEP ATP Ⅲ)的代谢综合征定义,以体质指数(BMI)≥25 kg/m2代替腹围指标.结果 相应临床资料记录完整的患者1911例,平均年龄(60±10)岁,男性1458例,占76.3%.截止到2007年底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5年(293~1855 d).把患者按照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分为2组,发现在MACCE组仅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无MACCE组(P=0.049).应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未发现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随访期间的MACCE和病死率有明显影响,未见任何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预后有预测意义,而只有把集合了5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代谢综合征作为一个整体危险因素,和其他传统危险因素一起放入Logistic模型中,观察对预后的影响时,发现只有代谢综合征可以显著预测冠心病患者的预后(P=0.035,OR=1.319,95%CI 1.020-1.706).结论 在冠心病血运重建患者中,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只有代谢综合征可以预测冠心病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